寻甸县发展林下经济探索研究论文_李跃萍

寻甸县发展林下经济探索研究论文_李跃萍

寻甸县七星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云南寻甸 655202

摘要:寻甸县森林资源丰富,发展林下经济有着良好的基础条件,近年来,全县林下经济加快发展,发展类型日益成熟,产值规模不断扩大,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同时,也面临发展无序,基础设施差,政策措施不到位等突出问题。需要进一步摸清底数、找准问题、理清思路、完善政策、强化措施,全面促进寻甸林下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林下经济;发展现状;机遇条件;措施建议

1.寻甸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全县林业用地总面积286万亩,占全县县域总面积的53.12%。有林地面积 226.6万亩,森林覆盖率41.63%。2007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全县确权面积212.8万亩,确权率98%;商品林均山到户41.4万亩,涉及11万农户。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地的经营权和所有权实现了有效分离,把林地的经营权落实到户,明确林业产权,确立了林业经营主体,为发展林下种养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截止2016年底,全县已形成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森林景观利用等发展类型,主要有林药、林果、林菌、林菜、林禽、林牧等模式,其中,林下种植主要以核桃为主,种植面积达10万亩,总产值16393.26万元。林药以重楼、附子为主;林果以蓝梅、油用牡丹为主。据初步统计,有林下养殖户55户,开发林地面积2000亩,养殖猪3109头、牛925头、羊370只、鸡95050只,林下养殖产值达2329万元。

2.发展林下经济的机遇条件

2.1政策机遇好。寻甸县是省政府命名的40个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和16个昆曲绿色经济示范县(市、区)之一,尤其在“昆曲绿色经济示范带”中具有重要作用,昆曲绿色经济示范带主要是16个县(市、区),主要沿昆曲、嵩待路布局,寻甸地处两条主要出滇通道的交汇点,在整个布局的中心(东至富源、西至呈贡;南至师宗、北至会泽),具有“一县带全局”的突出位置和重要作用,将不同程度的在政策、资金、项目、技术等方面获得支持,林下经济作为高原特色农业的重要内容,必将从中得到更多的支持。

2.2资源条件好。寻甸森林资源丰富,有林地面积226万亩,其中40多万亩可以发展林下经济,同时,寻甸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县,有耕地120多万亩,群众有良好的种植、养殖基础,有利于林农、林畜的结合。

2.3外部环境好。寻甸作为“引清济昆”和“引牛补滇”重要水源地,“引清济昆”工程水源保护区面积313.36km2,牛栏江流域(寻甸段)属于牛栏江上游源头区,径流面积1133km2,两块区域之和占县域面积的51%。这些区域也是重点保护的区域,在发展过程中有很多的限制,尤其是核心区对于传统农业是禁止发展的,林下经济是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的结合点和突破口,是保护区发展的必然选择。

2.4交通区位好。寻甸距昆明市区90公里、曲靖市区87公里、昆明航空港60余公里,具有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紧邻昆明、曲靖两大城市,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

2.5发展态势好。寻甸林下经济正快速发展,涌现了一大批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大户,在发展类型上不断丰富和完善,产值不断增加,效益日益明显,已成为寻甸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3.寻甸发展林下经济存在的问题

3.1认识上有偏差。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农户认为发展林下经济周期长、收益低,不愿从事和偿试。同时,许多经营主体不知道发展林下经济要具备哪些条件,甚至不知道国有林与商品林的区别,在发展林下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上存在顾虑。

3.2发展层次低。绝大多数经营主体都是处于起步阶段,总体实力弱,缺乏强有力的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产品也相对单一,仅是一些初级产品,产品规模化、专业化程度不高,产业链短,附加值低。

3.3基础设施差。绝大多数林业资源都远离集镇、远离中心村,分布在山区、半山区,山高陂陡,许多地方不通水、不通电、不通手机信号,条件艰苦、交通不便,严重制约了林下经济的发展。

3.4政策扶持不到位。在宣传引导、力量配备上还有差距,没有形成发展林下经济的良好氛围和工作合力,尤其没有出台强有力的扶持政策,各类经营主体仍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发展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4.寻甸发展林下经济的措施建议

4.1增加森林资源总量

根据自然条件、林地资源、农村发展水平等实际情况,结合高原特色农业,把林下经济发展与森林资源培育、天然林保护、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野生动植物保护等生态建设工程紧密结合,科学引导林下经济健康有序发展,鼓励农民利用宜林荒山荒坡植树造林,对疏林地、灌木林地和林间空地进行补植改造,对采砂、采石、采矿、弃土场、弃渣场“五采区”植被修复利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采取多种方式改造低效林,在不破坏生态功能下,依法合理利用公益林发展林下种养业,利用森林景观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实施立体复合经营,提高林分质量,增加森林资源总量,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为展林下经济提供保障。

4.2培育经营主体

要通过报刊、杂志、电台、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介,加大宣传力度,广泛传播“发展林下经济,在保护生态的同时,还能不砍树就致富”的观点,要帮助农户读懂政策、享受政策。同时,认真总结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宣传,强化经验借鉴和成果转化。要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集中力量,引进和培育一批辐射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大力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市场化运作方式,努力营造企业带大户、大户带小户,千家万户共同参与的发展局面。鼓励企业在贫困地区建立基地,帮助扶贫对象参与林下经济发展,加快脱贫致富步伐,通过典型示范,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和发展模式,辐射带动广大农民积极发展林下经济。要因地制宜,注重发展品牌产品,加大产品营销和品牌宣传力度,打造好车厘子、板栗、核桃等一批本土林下经济品牌,在不改变林地用途、不影响生态功能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合理种植、养殖等生产经营活动,重点抓好林药、林菌、林花、林果、林菜、林草、林禽、林畜、林蜂等发展模式。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依法适度采集林下用于食用、药用、工业和观赏的动植物、微生物等野生资源产品。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投资林下经济产品加工业。重点培育和引进一批龙头企业,扶持林下经济产品的深加工和新产品研发,形成种养加工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体系,推动各类经济实体开发利用林下资源,提高林下经济产品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积极开展绿色产品、有机产品、地理标志、森林认证和原产地保护认证工作。充分发挥钟灵山国有林、凤龙湾、白石岩溶洞、苏撒坡彝族密枝林、乌龙潭生物多样性、白石岩鸡枞、鸡街和六哨重点保护林区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生态良好的优势,发展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生态疗养,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森林旅游商品,重点开发石板河、凤龙湾、北大营等一批功能较为完善的旅游精品景区。积极组织参加各种展销会、推介会、订购会等活动,加大重点品牌的营销宣传推介力度,不断拓展林下经济产品市场,推动林下经济特色化、品牌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4.3强化政策扶持

要釆取“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积极协调规范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大力开展林权及经营权抵押贷款,推进森林、林下作物保险,拓宽融资渠道,支持林下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贴息政策的带动和引导作用,主要用于建设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支持科技研发推广、开展培训工作和龙头企业贷款贴息。支持符合小型微型企业条件的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合作林场等,享受国家相关扶持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申请国家相关扶持资金。对生态脆弱区域、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发展林下经济,要重点予以扶持。按照性质不变、渠道多样、捆绑使用的原则,发展林下经济与农业综合开发、经济结构调整、畜牧养殖、扶贫开发、科技推广等项目在资金使用上可以结合。要加大科技扶持和投入力度,重点加强适宜林下经济发展的优势品种的开发与培育。加快构建科技服务平台,切实加强技术指导。积极搭建农民、企业与科学技术推广合作平台,加快良种选育、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林产品加工等先进实用技术的转化和科技成果推广。强化人才培养,积极开展龙头企业负责人和农民培训。支持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提高农民发展林下经济的组织化水平和抗风险能力。推进林权管理服务机构建设,为农民提供林权评估、交易、融资等服务。鼓励相关专业协会建设,充分发挥其政策咨询、信息服务、科技推广、行业自律等作用。积极培育林下经济产品的专业市场,加快市场需求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健全流通网络,引导产销衔接,降低流通成本,帮助农民规避市场风险。为林下经济社会化服务机构的设立开通便捷通道,鼓励社会化服务机构承担林下经济技术推广、信息咨询、外业调查、资源评估等技术服务工作。支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农超对接等现代流通方式向林下经济产品延伸,促进贸易便利化。

4.4强化监督管理

严格土地用途管制,依法执行林木采伐制度,严禁以发展林下经济为名擅自改变林地性质或乱砍乱伐、毁坏林木。充分考虑当地生态承载能力,适量、适度、合理发展林下经济。依法加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流转管理。进一步挖掘潜力、释放活力,提高林下经济资源配置效率,促进资源、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和优化配置,促进林下经济规模化发展,实现林下资源产出效益和林农收入的最大化。支持发展市场短缺品种,优化林下经济结构,切实帮助相关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积极促进林下经济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林业循环经济。开展林下经济产品生态原产地保护工作。完善林下经济产品标准和检测体系,确保产品使用和食用安全。正确处理发展林下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科学利用林地资源,实现林地、林下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确保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4.5深化林业综合改革

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权不变”的基础上,开展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建立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公益林管理经营机制”以及“建立林权流转机制和制度”等工作。在改革方向上,要实施商品林、公益林分类经营,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价值,提高林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5.结束语

寻甸林下经济正快速发展,涌现了一大批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大户,在发展类型上不断丰富和完善,产值不断增加,效益日益明显,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为农民增收开辟新途径,为全县决胜脱贫攻坚战和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论文作者:李跃萍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5

标签:;  ;  ;  ;  ;  ;  ;  ;  

寻甸县发展林下经济探索研究论文_李跃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