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舞原生态与现代语境的整合及回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间舞论文,语境论文,原生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民间舞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登上教育殿堂,是以八十年代北京舞蹈学院建立 了民间舞系为标志的。至此,民间舞在这个学术氛围浓厚的专家群体中得以不断地整合 与提升。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学科,北京舞蹈学院民间舞系在教育的体系化与学科的研 究、建树方面发挥了众所瞩目的作用与影响。“元素教学法”的推出,成了舞蹈教育中 最具冲击力的彪炳之举;民间舞教育专业本科的出现,标志了“学院派”民间舞的形成 ;60多个教学剧目和《乡舞乡情》、《献给俺爹娘》、《小白鹭之夜》、《我们一同走 过》、《泱泱大歌》几台具有民间舞探索意味的晚会展演,显示了民间舞作为独立的艺 术学科,在它生成、发展方面始终都还处在一种语言体系的创制和形成过程中。
一、从民间舞原生态及其文化类型看民间舞的元素形成。
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形成和发展的。不同的时空形成不同的文化 类型。《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一书将中国民间舞蹈文化分为农耕文化、草原文化、 海洋文化、农牧文化、绿洲文化五大类型。而有关专家又根据民族的分布区域、人口的 迁徙、历史变迁等因素,又将民间舞蹈按风格特点分出:(1)秧歌舞蹈文化区;(2)花鼓 舞蹈文化区;(3)藏族舞蹈文化区;(4)西域乐舞舞蹈文化区;(5)蒙古族舞蹈文化区;( 6)铜鼓舞蹈文化区。这六大舞蹈文化区,是专家们站在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背景基础上, 对原生态民间舞文化意义上的提升与归纳。那么,原生态舞蹈何以能对民间舞蹈原素的 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要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上去探寻。
先看:1.秧歌舞蹈文化区。它以北方旱作文化为背景,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 和黄土高原,是我国汉族的主要分部区,是以中原文化为代表的北方类型文化中心。这 一地区具备了文化生产的先决条件,因此形成了带有信土喜俗、乡土风情的秧歌舞蹈, 最有代表性的如东北秧歌、陕北秧歌、鼓子秧歌等。
2.花鼓舞蹈文化区,则是以长江中下游的汉民族文化为代表的南方类型文化中心。它 以稻作文化为背景。因此,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成了与北方秧歌截然不同的南方花鼓灯 舞蹈。
3.藏族舞蹈文化区,其生成背景为农牧文化。由于这里的民族生活在“世界屋脊的青 藏高原”,劳动生活以农牧为主,因此反映在舞蹈中的松胯、弓腰、曲背、弯膝、“一 边顺”等动作,便成为其舞蹈的主要特征。加之藏传佛教深入人心和冬长夏短的季节特 征,人民对百花争艳的夏季之充满想往,舞蹈服饰中的哈达、长袖、服饰艳丽等便成为 又一文化特质。
4.西域乐舞舞蹈文化区,以典型的绿州文化为背景。主要民族是维吾尔族,信奉伊斯 兰教,舞蹈风格一定程度受波斯文化、佛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影响,因此,歌舞中乐 天知命的欢快,祥和喜庆的浓郁,委婉辗转的散板,节奏明快的手鼓,滑冲微颤的动律 ,忽旋忽转的舞步便形成了它独具的西域风格。
5.蒙古族舞蹈文化区,以游牧文化为背景。因此,舞蹈中多以骏马、雄鹰、草原为依 托,寄予对大自然的钟爱。由于草原上牧民多生活在马上,所以“马步”、“驼步”、 “抖肩”、“碎肩”成为蒙古族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
6.铜鼓舞蹈文化区,以西南多民族农种文化为背景。由于地势崎岖,交通不便,导致 了当地各民族以鼓作为传递消息的媒体,以鼓说话的民俗。因此,以鼓为乐,以鼓为语 ,便成了该地铜鼓舞、木鼓舞的主要艺术特征。
从上述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区划可以看出,舞蹈原生态及其元素都是在其特定时 空概念下形成的,因此说,不同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造就了不同文化土壤,从而孕育 出审美情趣、表现手法、舞姿动律上各具风格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也为中国民间舞 学科的建立和民间舞元素提炼与形成提供了最根本的语言基础。
二、从“元素教学”法的推出看民间舞学科及“学院派”的出现。
中国民间舞“元素教学”法的出现,从某种意义上预示了民间舞学科进入语言教学体 系的开始,它是北京舞蹈学院以许淑英、陈春禄、潘志涛、邱友仁、王立章、贾美娜为 代表的一代民间舞蹈教育专家们在原生态民间舞基础上提炼,归纳、总结形成的教学体 系。“元素教学”法对原生态的民间舞教材进行了“革命性”的整理。从纯民间的风格 、动律、舞姿中提取其更具特点、更加典型、更具有训练价值的舞蹈语汇,使其“元素 化”,成为能够遣词造句的舞蹈语言元素。这是中国民间舞从教育角度上的一次整合, 在整个舞蹈教育中意义十分重大。
然而,民间舞“元素教学”法,虽然是民间舞教学的一种体系化成果,但对民间舞原 生态的整体状态却有明显的“肢解”和“弱化”之迹象,“语言”的功用被提升了,但 原汁原味的中国民间舞的原生态风貌却失去了原有的完整性。这是倾心“元素教学”法 的专家们劳碌之后又感到困惑的问题。所以在第六届“桃李杯”比赛中,民间舞组合要 求强化原生态的民间舞况味,也反映了这样一种担忧。但“元素教学”法最直接的功效 却是促进了中国民间舞“学院派”的形成。
“学院派民间舞”是观念的产物,是民族文化主体精神理性化的结晶;是一个流布广 泛、种类繁多、风格各异的文化集合体。它使民间舞自娱自乐的原生精神世代沿袭,结 构松散的基本特质虽呈“散沙”之态,却保存了民族文化典型心态的样式。地域不分南 北,品种不分优劣,层次不分高低的民族文化载体,拥有一种巨大的包容性和内在自足 的宇宙意识。这是东方文明特有的气质,是深含了很多中国舞蹈“典范”基因和艺术秉 赋的。它至今犹存的“活体”价值的研究和在学院派民间舞中的张扬,使我们有理由推 论——民间舞应是中国舞蹈的一个真正的“标识”。
中国民间舞学科的建立,使中国民间舞科学的体系化问题成为历代舞蹈专家一直深究 不辍的课题。作为一个专业的民间舞蹈教育模式,从北京舞蹈学院建系十几年的教学实 践所述诸的60个教学剧目,以及在十几年中推出的《乡舞乡情》、《献给俺爹娘》、《 小白鹭之夜》、《我们一同走过》、《泱泱大歌》五台民间舞蹈专场晚会中,可以清楚 地看到一个“学院派民间舞”的形成过程。即广场民间舞——课堂民间舞——舞台民间 舞,这个“一条线”的民间舞逻辑递进关系的研究。但最重要的,也是最本质的东西还 是民间舞原生态在学院艺术教学和实践中的回归,也是我下面要说的又一个话题。
三、从《我们一同走过》到《泱泱大歌》的语言表述,看民间舞原生态的回归。
先说《我们一同走过》,这是北京舞蹈学院民间舞系,1996年7月毕业班推出的一台晚 会。
舞界对其作品的关注除作品本身动态语言结构的原因外,还包括其意欲发起一场“变 革”的宣言。前一部分已有逼近现实的自然主义倾向,后一部分却在做破碎现实的结构 主义尝试。这是完全带有现代舞结构的中国民间舞系的民间舞创作,它明确地透露了民 间舞教学的“元素教学”与未来市场国际化舞蹈语言的沟通与包容。
《我们一同走过》在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有评论家称其为“民间舞文化特质发生变 异的舞蹈”是“真正的中国现代舞”。其对动态语言构成技法的关注远远超过了民俗文 化氛围的营造和典型性格的塑造等等。专家的关注与这种带有明显现代语境的民间舞创 作尝试,明确地表述了中国民间舞教学的这样一种思考:
1.如何把握民间舞的生命本源、打破封闭教学模式、培养理智型民间舞人才?
2.如何使民间舞更好地适应个人的审美需求,而又不失其审美风韵?
这是《我们一同走过》之动态语言结构带给民间舞教学的一种截然不同的思考和“自 我”价值定位问题。
而几年之后的《泱泱大歌》却明显地带有了这种思考之后的一种民间舞原生态的回归 。
《泱泱大歌》是北京舞蹈学院民间舞系98届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毕业汇报演出。不 同于《我们一同走过》的是,这台《泱泱大歌》质朴厚重、热烈深沉。晚会择取了民间 舞教材中鼓子秧歌、东北秧歌、安徽花鼓灯这三大秧歌在广场、教室和剧场三种不同空 间中的演绎,使一条历史长线在三个空间点相互交织、碰撞,迸发火花。通过原生态的 广场秧歌,继原生态的提纯秧歌和升华为舞台艺术的剧场秧歌这“三点一线”,诠释对 “秧歌”的理解,来表述对民间舞的认识和对民间舞蹈创作的体悟,也阐述了多年来民 间舞的学术追求,即尊重民间舞在三个不同空间状态中传统的同一性,在人体文化的“ 审美”和“本体”中续写民间舞的历史,塑造华厦民族的现代灵魂。这是本质的异化和 寻根的过程。
《泱泱大歌》以原生态的东北高跷秧歌和山东鼓子秧歌开始,进入剧场后又从一组民 间舞系课堂教学的传统组合和新创组合过渡到剧目展览。从晚会的总体构架中,似乎着 意导引观者循着一条民间舞发展小溪,进入江河,汇入大海,又逆流而上,探视民间舞 的“根”和“源”。这种寻根意识是以民族化为“本位”,把视线投向文化氛围与普通 的民族心理态势与情感方式中,通过表现民族的生活方式、习俗观念、风土人情,并以 此为审美中介和文化载体,表达特定的审美理想,进而通向民族心理深层,以解析民族 的生存与演进。
从《我们一同走过》到《泱泱大歌》两场完全不同的民间舞晚会,使我看到了沉淀思 考过后的中国民间舞的“元素教学”又回归到原汁原味的原生态民间舞的“根本”上来 ,我认为这是最根本的,也是最有价值的一次回归。因为原生态民间舞是中国民间舞最 基本的语言元素,抛开它或者是打破它,盲目地将其他地域文化的舞蹈语言拿来替代或 是改变自己千百年来已经习惯了的语言方式,无异于是一种异化和生产怪胎,而在自己 的语言习惯中搀入现代因素,才是中国民间舞发展的必须,这是一次理性的回归,它标 志着中国民间舞的泱泱大歌在经历了一段坎坷之后开始真正的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