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要素、贸易利益与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经济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出口商品论文,生产要素论文,利益论文,战略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10)12—0064—07
对于参与国际分工和全球化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来说,对外贸易出口作为国内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对其不仅要从总量方面进行考察,还要从结构方面进行考察。从目前已有的研究来看,关于贸易总量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较多,关于贸易结构的相关研究特别是理论研究较少。出口商品结构是出口结构的主要方面,通过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外贸效益、促进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外贸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在吸取学术界最新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对出口商品结构理论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生产要素的质量提升和结构优化是一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关键”的观点以及配套的经济发展战略。
一、生产成本、生产要素禀赋与对外贸易出口商品结构
绝对成本理论和比较成本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两大根本性理论。这两个理论虽然没有重点研究出口商品结构问题,但是都涉及了出口商品结构、出口战略等问题。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创始者、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提出绝对成本理论来论证国际贸易发生的基础[1]。斯密不仅论证了国际贸易分工的基础是各国商品之间存在绝对成本差异,还进一步指出了存在绝对成本差异的原因,为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提供了理论依据。
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解释了在生产上各具绝对优势国家之间的贸易及其出口商品结构,但是,不能解释事实上存在的所有产品都处于绝对优势的发达国家和所有产品都处于绝对劣势的经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及其出口商品结构问题。
为了解释这一问题,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成本理论,第一次以无可比拟的逻辑力量,论证了国际贸易分工的基础不限于绝对成本差异,只要各国之间产品的生产成本存在着相对差异(即“比较成本”差异),就可参与国际贸易分工并取得贸易利益[2]。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参与全球化、参与国际分工,由于每个国家的优势和劣势各不相同,导致每个国家的出口商品类型不同,世界贸易中的商品类别越来越多。可见,比较成本理论不仅为处于任何发展程度的国家都可以参与国际贸易提供了理论指导,也在一定程度上论证了国际贸易交易商品具有多样化的特征。
这两个理论都从“成本”角度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出口商品结构形成的原因,但是,并没有对国家之间生产商品的绝对成本或比较成本的差异性进行解释。从出口商品结构的角度来看,这两个理论都没有对为什么不同国家出口不同类型产品进行解释。另外,这两个理论都只是探讨了贸易是互利的,并没有把出口商品结构和贸易利益联系起来共同讨论。
为了解释国家间生产产品成本的不同,20世纪30年代,瑞典经济学家伯尔蒂尔·俄林提出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3]。俄林把李嘉图的个量分析扩大为总量分析,不是单单比较两国两种产品的单位劳动耗费的差异,而是直接比较两国生产要素总供给的差异,从一国经济结构中的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这些最基本的因素来解释贸易分工基础和贸易格局。俄林论证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逻辑思路是:商品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的基础,而商品价格的差异是由于商品生产成本的比率不同;商品生产成本的比率不同,是因为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比率不同,而生产要素价格的比率不同,则是由于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比率的不同。因此,生产要素禀赋比率的不同,是产生国际贸易最重要的基础。一个国家出口的是它在生产上大量使用该国比较充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而进口的是它在生产上大量使用该国比较稀缺的生产要素的商品。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是由本国的生产要素禀赋决定的。可见,一个国家生产要素数量及其结构的变化就会导致其出口商品及其结构的变化。世界贸易的商品结构是由各个国家出口商品类型及其结构综合而成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在贸易投资一体化[4]和要素分工的新形式下,要素本身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生产要素的种类很多,有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是很容易变化的,例如,技术、资金、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有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是不容易变化的,例如,地理位置、气候、土壤等生产要素。具体来看,当前要素的新特点主要有:(1)要素的细化性。国际分工的细化和贸易投资一体化的发展,导致贸易分工的多样性,生产要素的种类也在相应的增加。例如,现在已将劳动力细分为低端劳动力、中端劳动力和高端劳动力,或者是划分为熟练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2)要素的扩展性。随着要素分工的到来,生产要素的含义发生了变化,生产要素的范围也扩展了。如果把以前的劳动、资本和土地定义为狭义的生产要素,那现在广义的生产要素,不仅包括劳动、资本和土地,而且包括技术、人力资本、研究开发、信息以及管理等新要素。(3)要素的流动性和变动性。生产要素的流动性日益增强,其中,生产资本的国际化程度最高,几乎可以在全球的任何角落配置资源,劳动力的流动特别是高科技人员的流动性日益加强,技术转移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运输成本快速下降使原材料的流动性也变快。随着要素流动性不断的加强,由于各个国家的政策和经济实力不同,对要素的吸引力也不同,从而导致各个国家所拥有的要素种类、要素数量和要素比例都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超出了本国自有生产要素的禀赋情况。(4)要素的专用性。以劳动力为例,劳动者所掌握的技能越来越专业于某个狭窄的领域,再加上各种非技能知识,如企业文化对个人观念、行为方式的影响,长期积累的关于企业工作流程的经验,与企业其他工作人员良好的人际关系等,都进一步加强了人力资本的专用性。这种现象同样存在其他要素当中,像高科技之间的转换也是十分困难的。要素职能日益专业化而成为专用性资产,这就增加了要素彼此替代的难度。专用性要素的使用范围一般比较窄,生产要素跨行业移动的阻力相当大,若因为专用性资产的无法使用而被迫转移到其他行业,就会造成巨大的转置成本。要素的专用性越强,其使用范围越窄,转置成本越大。[5]
生产要素出现的新变化和新特点,给国际分工、国际贸易提出了新的挑战,进而影响到每个国家出口的商品结构以及整个世界的贸易格局。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参与国际分工、参与国际贸易、获得贸易利益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关注的新课题。
二、对外贸易出口商品结构与贸易利益
在国际市场上,不同的商品具有不同的价格,出口一单位不同的商品获得的利益也是不同的,由于每一个国家或地区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得贸易利益,因此,就导致了每个国家都追求具有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即导致了世界各国对出口商品结构的重视。如果不考虑获得贸易利益的多少,出口国家或地区基本上不会考虑出口商品的结构问题,这就是绝对成本理论和比较成本理论等以往的理论都只是专注于贸易互利的讨论,没有过多关注贸易利益分割问题的原因,这些理论只关注贸易出口行为,忽视贸易出口商品结构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了获得较多的贸易利益,为了最大限度的促进国内经济发展,都十分关注本国的出口商品结构。
根据生产商品要素的密集度,一般把产品划分为资源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每种产品的附加值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各不相同,一般认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对本国的就业效应比较大,但是,在国际市场上供过于求,竞争比较激烈,附加值比较低,出口这类商品的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低端位置;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附加值比较高,出口这类商品的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处于高端位置。在产业间分工和产业内分工时期,每个国家出口的商品基本是最终产品,目前,在产品内分工或价值链分工时代,每个国家出口的基本都是中间产品,包括零部件、半制成品等。从最终产品到中间产品,虽然出口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但是,本质却没有变。在一个产品的价值链上,不同的生产工序具有不同的属性,正如著名的“微笑曲线”所表示的一样,生产工序也可以分为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不同生产工序的附加值也不同,一般来说,研发、设计、销售等工序的附加值较高,加工、生产、组装等工序的附加值较低。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口商品结构同样可以反映出口国家可获贸易利益的多少及其国际地位。
在产品内分工时代,每个国家都会充分利用本国的生产要素,大量生产并出口本国生产要素富裕型的产品或中间产品,进口本国生产要素稀缺型的产品或中间产品,在跨国公司的主导下,国际经济活动日益频繁,世界贸易额也日益增加。从世界经济的现实来看,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都比较富裕,资本和技术比较缺乏。发达国家正好相反,发达国家资本和技术资源比较富裕,劳动力资源比较缺乏。根据比较成本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国际贸易的格局就是:发达国家进口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发展中国家则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这样的贸易格局对发达国家是有利的,但是,对发展中国家却是不利的。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市场上,虽然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因其工资低而劳动成本较低,但发达国家面对国内充分就业的压力,会以各种壁垒阻碍廉价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入。
另外,为了应对外来竞争,发达国家会用资本替代劳动,这都大大削弱了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优势,使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并不具有竞争优势。可见,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单纯的由资源禀赋决定的比较优势在国际贸易中不一定具有竞争优势,单纯根据资源禀赋来确定自己的国际贸易结构,企图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作为出口导向,就会跌入“比较利益陷阱”[6],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获得的利益也较少。另外,在国际市场上,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竞争最为激烈,发展中国家为了获得较多的市场份额或较多利益,就会增加产品的出口量,其后果是产品价格下降,即“贸易条件恶化”,甚至会导致“贫困化增长”的局面,即价格贸易条件恶化所造成的损失会超过产出增加所带来的收益,最终使该国的贸易状况不如从前。
当然,贫困化增长的出现是一种极特别的现象,一般认为,它的发生需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经济增长必须是偏向出口部门的;外国对本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必须是缺乏弹性的,以致出口供给的扩大一定导致出口价格的迅速下跌;该国必须是一个贸易大国,这样其大幅度的出口扩大必然导致该国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该国经济严重依赖对外贸易,贸易条件的大幅度恶化才有可能导致整个社会福利的绝对下降。从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现实情况来看,一些发展中国家确确实实跌入了“比较优势陷阱”,不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出口产品、不同产业部门都出现了“贸易条件恶化”、“贫困化增长”的现象。
三、生产要素、出口商品结构优化与贸易利益
对于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国家来说,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如果想要获得较多的贸易利益,提高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就必须高度重视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顺序一般是从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再到技术密集型,最终产品的出口如此,中间产品的出口也是如此。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产品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改变了国际经济环境。跨国公司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主体,跨国公司生产价值链上不同环节的专业化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表现形式,任何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决定因素还是本国的要素禀赋。在这样的分工环境中,决定一个国家现在和未来在国际分工交换中所获利益的,不再取决于进口什么、出口什么,而是取决于参与了什么层次的国际分工,是以什么样的要素、什么层次的要素参与国际分工,对整个价值链的控制能力有多少[7]。发达国家的起点比较高,他们从一开始就控制着价值链的两端,发展中国家的起点比较低,实施对外开放的国家,一部分处于价值链的最底端,一部分处于价值链的中间位置,没有实施对外开放的国家,几乎还没有任何的国际分工地位,在跨国公司生产价值链中找不到他们的身影。目前,从国际分工的角度来说,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就是提高在国际价值链中的位置和国际分工地位。林毅夫等人的研究表明[8]:无论是早期的重商主义、德国的历史学派经济学,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传统发展经济学发展战略的倡导者、赶超战略的实践者,都把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差异看做是发达经济与落后经济之间的根本差别,然而,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升级,都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内生的变量,即它们仅仅是发展的结果,或者说是一个经济中资源禀赋结构变化的结果。可见,一个国家优化本国出口商品的关键是本国生产要素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如果改变了本国生产要素的结构和质量,本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也会发生变化。那么,在当今世界,一个国家能否改变本国的生产要素结构和质量呢?从世界经济发展的现实来看,答案是肯定的。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日益自由化,各种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性大大地增强了。但是,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存在着结构性的偏向性,主要表现为资本、技术、优秀人才等高级要素极易流动,而一般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等低级要素的流动不充分甚至基本不能流动,从而导致要素流动主要表现为高级要素拥有国家的要素向某些低级要素拥有国家流动[9],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发达国家的优势要素流向发展中国家。这种流动对发展中国家生产要素的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进而必定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也产生影响。
以资本为例,在所有要素中,资本是国际流动性最强的要素。如果大量国际资本流入某一个发展中国家,那么,对这个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根据罗伯津斯基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显而易见,如果大量国际资本流入某一个发展中国家,不管是直接投资还是间接投资,这必然会增加这个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要素存量,在劳动要素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就降低了资本要素的相对稀缺程度,进而会导致本国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扩张。如果资本密集型产业本身是这个国家的优势产业和出口产业,这种产业的优势就会被扩大,出口量就会增加,如果资本密集型产业本身不是这个国家的优势产业,那么,该国的资本密集型部门将获得迅速地发展而成为新的出口主导产业,即这个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会优化。从发展中国家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业绩来看,外商直接投资优化了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具体来看,外商直接投资优化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结构的途径主要有:外商直接投资通过技术溢出对出口商品结构产生影响,例如,设立研发机构、培训雇员以及研发人员、管理人员的流动;外商直接投资通过产业升级对出口商品结构产生影响,例如,外资进入带来的市场竞争效应、对国内配套企业的培育,等等。
总的来看,生产要素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是一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关键。生产要素特别是高级生产要素国际流动性的增强,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以及开放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实施,产品内分工的形成等,都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本国生产要素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
四、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经济战略
虽然生产要素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是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关键,但是,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不可能仅仅只关注生产要素这一因素,都必须同时实施多种经济政策以及相应的发展战略,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的优化本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如此。具体来说,为了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政府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实施对外开放战略,加大对外开放步伐,充分利用国际资源
实施对外开放战略并加大对外开放的步伐,是为了更好地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来优化本国的要素结构、提升要素质量,进而优化本国的出口商品结构,而不是一味地出口本国已有的优势商品。只有这样,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才能避免“比较优势陷阱”,才能变“静态比较优势”为“动态比较优势”,才能不断提升本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以及本国在国际分工的地位。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利用国际资源的途径主要有:直接进口先进技术、高新技术设备以及大力吸引国际间接投资资本和高级人才的流入;积极承接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国际产业转移;通过外包、并购等形式,加大对外直接投资的力度。这几种途径都会极大地优化发展中国家的要素结构、提升要素质量。
2.实施战略性的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根据钱纳里的分析,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战略同这个国家产业结构的比较优势相联系,一个国家对外贸易战略的调整又同这个国家的产业结构比较优势的改变相联系[10]。因此,为了优化产业结构,国家就要实施战略性的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要明确的是,优化产业结构并不是完全放弃已有的产业,而是在继续大力发展目前已有主导产业的同时,有选择有重点地培育未来具有巨大国际市场、对本国经济有较大促进作用、技术含量较高等特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这类战略性新兴产业可能是全新的产业,也可能是传统产业内部高端价值链上的某一生产工序,一般具有“幼稚产业”的特点。对于具有“幼稚产业”特点的新兴产业,根据实际情况,中国政府必要时可以战略性的贸易保护政策和扶持性的产业政策等,以确保其发展起来。美国和日本的发展经验说明,政府的产业政策确实能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主要因素是有大量掌握必要技术的工人、有愿意向风险事业投资的私人企业以及生产者之间激烈的竞争等,政府对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开发的补贴也起到一定的作用[11]。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全球竞争突出表现为高科技水平的竞争,由此带来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在世界贸易格局上就表现为各国出口商品结构的知识密集化、技术密集化,在未来竞争中,最具竞争力的产业就是高科技产业或者传统产业的技术密集型生产环节,谁能在高科技产业或生产环节占有一席之地,谁就能成为赢家。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根据未来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加强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突破重点领域,积极有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培育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3.充分发挥动态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创造国际竞争优势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为了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出口商品结构差距、追赶发达国家,就要充分发挥动态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并创造竞争优势。
动态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只是发展中国家缩小与发达国家经济差距的重要途径,如果想要追赶并超过发达国家,改变国际分工格局,在出口商品结构方面有实质性的突破,那么,发展中国家还要创造竞争优势。过去在按照比较利益理论建立的国际分工格局中,国际贸易的主要目的是互通有无,目前,在产品内分工时代,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各个国家(包括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内)进入国际市场都有明确的占领国际市场、获得更多国际贸易利益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没有停留在已有的比较优势上,而是致力于创造国际竞争优势。发展中国家通过发展开放型经济创造国际竞争优势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4.重新审视进口的作用,增加战略性进口,以进口促进出口结构升级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很多国家往往只重视出口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忽视进口的作用,一般实施具有重商主义性质的贸易政策,但是,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进口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其实,进口也是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进口增长是出口竞争力提高和出口扩大的基本保证,只有适度的进口,才能保证持续、稳定的出口,才能使出口商品结构不断地升级。
一般来说,进口的作用具体表现为:(1)进口能有效地缓解了经济发展的各类资源、能源、技术等瓶颈,有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水平及其结构优化,进而有利于增强出口竞争力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2)进口能扩大国内消费领域、提高消费质量、改变消费方式和习惯,开拓新的国内消费市场,由此带动有关生产领域的投资,形成新的产业。这些新的产业在满足国内消费需求的情况下,可能开始大量出口并成为出口大国,从而成为国际市场的领先者,进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3)进口带来外来竞争压力,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最终形成有能力应对全球化挑战的新的出口部门和竞争性产业,为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奠定基础。[12]因此,在制定新的外贸政策时,要重新审视进口的作用,增加战略性进口,确保进口与出口之间形成互动增长的良性机制,以进口促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升级。
收稿日期:2010—08—11
标签:劳动密集型论文; 国际分工论文; 比较优势论文; 资本密集型产业论文; 贸易结构论文; 国际贸易专业论文; 发展中国家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发达国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