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进入分化阶段——从国内最大的兼并案看今后国企改革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企改革论文,国有企业论文,国内最大论文,趋势论文,阶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7年11月10日上午9时, 山东省淄博市政府宾馆礼堂内座无虚席。齐鲁石化公司兼并淄博化纤总厂、淄博石油化工厂签字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国家经贸委主任王忠禹主持签字仪式。齐鲁石化公司经理王延康和代表两家被兼并企业的淄博市国资委负责人在兼并文件上签字。专程到山东淄博出席这项仪式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就这项兼并案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些重要问题发表了长篇讲话。
至此,这项被称为建国以来最大的国有企业兼并案,经过两年多的酝酿准备,终于进入正式实施阶段。
有几十亿资产的巨型企业也会被“消号”,表明我国国有企业发展真正到了一个大分化、大重组的时期
淄博化纤厂和石油化工厂两个企业资产总额近20亿元,全部由贷款建成,到1997年7月,负债额已超过了36亿元,负债率为242%。这在众多国有企业中是非常典型的。占有这么多资产的企业给社会带来的是什么呢?是巨额的亏损。截止到去年7月,淄博化纤厂建成投产5年,累计亏损高达18.97亿元,数目惊人。
按照企业破产的规定,淄博两家企业完全符合破产的条件,也早就应该破产。为什么亏损几年而不能破产呢?原因也简单,我们破不起。企业一旦破产,国家通过银行向企业投的几十亿资产将化为泡影。淄博市是这样想的,山东省是这样想的,国家也是这样想的。
这里摘录部分关于如何处理两厂的请示和指示:1995年4月19日, 淄博市政府向国家经贸委报送了《关于调整淄博化纤总厂管理体制的请示》。《请示》中说,化纤总厂“由于管理体制不顺,原料供应不配套,加上企业全部靠贷款建设,没有资本金等原因,项目迟迟不能达产达标,生产异常艰难”。因此,提出了将化纤总厂和石油化工厂全部划归齐鲁石化公司的建议。4月24日, 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在《请示》上作了批示,让国家经贸委和中国石化总公司考虑将淄博两厂债权债务全部划入齐鲁石化公司的建议。1996年4月24日, 国家经贸委向国务院上报了文件《关于齐鲁石化公司兼并淄博化纤总厂和淄博石油化工厂的请示》,提出了兼并的方案。1996年6月25日, 吴邦国副总理将经贸委文件送朱镕基副总理,提出“为挽救这两个厂,看来由齐鲁石化兼并两厂是最可行的方案。”朱镕基副总理在文件上批示:“同意”。此后,齐鲁石化公司兼并淄博两厂的工作进入准备阶段。
选择齐鲁石化公司兼并这两个厂,原因有二,一是齐鲁石化是国家特大型企业,该公司有总资产176亿元,年销售收入154亿元。这样的企业才能背得动30多亿元的债务。二是兼并双方生产工艺有共同性。在生产工艺上,淄博两厂与齐鲁石化属于上下游关系,两厂属齐鲁石化30万吨乙烯工程的下游配套项目。三个企业相距不远,由于一家是中央企业,两家是地方企业,过去基本是“老死不相往来”。可以说,这次兼并,起初不是由齐鲁石化提出来的,但最终齐鲁石化很好地执行了国务院的决定。
在谈到为什么选择兼并和兼并主体时,吴邦国说,解决这类历史遗留问题,是今后一个时期内结构调整和整体搞活国有经济的关键所在。在目前体制环境下,既不可能采取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的行政手段,也不可能完全采取纯市场经济的手段,而只能是把行政手段和市场手段结合起来。
计划手段也好市场手段也好,我们看到的是,两个巨型的亏损企业“消号”了。国家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在评价这次兼并时说,这么大的企业被兼并,真正意味着我国国有企业到了一个大分化、大重组的时期。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一批好企业通过低成本扩张,加快发展;那些不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则将逐渐被淘汰,或破产,或被别人“吃掉”。据国家权威部门透露,仅去年前三季度,全国111 个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国有企业破产终结的有389户,资产总额148亿元;被兼并企业623户,资产总额499亿元。另据透露,今后三年,国家还将有计划地通过兼并和破产处理3000户左右国有大中型企业。而目前全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总数为15000家左右。
国有企业分化重组的主要形式是兼并、破产、联合。为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国家放开了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改制成为企业最热门的话题
齐鲁石化兼并了淄博两厂,一下增加了30多亿元的债务。对国家银行来说,对淄博市来说,减少了30多亿元的损失,但客观讲,如果只光头光脑地背上30多亿元的债务,齐鲁石化公司是不情愿的。国家也不会坐视齐鲁石化公司背上巨额债务而影响发展。经过两年多酝酿和探讨,在宣布齐鲁石化兼并两厂进入实施阶段时,国家也宣布了给齐鲁石化公司的政策:一是作为特例,减免部分兼并企业的贷款利息,共减免8.4亿元,最后实际承担的债务为27.8亿元。二是允许齐鲁石化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拿出部分资产上市。齐鲁石化公司上报了5亿元的规模, 最近,笔者从有关部门得到信息,国家证券部门实际批准的额度为3.5 亿元。这样齐鲁石化公司通过上市股票,可以筹集到15亿元左右的发展资金。
国有企业进入分化阶段,国家为了支持优势企业的发展,在资金上,一是出台了呆坏帐准备金冲销政策和“拨改贷”本息转为国家资本金降低企业负债率政策;一是加快国有企业改制上市步伐,通过企业股票上市直接融资。
以呆坏账准备金冲销为例,1997年,国家的呆坏账准备金是300 亿元,主要用在国家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国有企业破产、兼并、下岗分流富余人员,齐鲁石化公司冲销8.4亿元贷款利息,就是列入国家300亿元呆坏账准备金计划的。
总体上讲,国家对破产实行规范政策,对兼并实行鼓励政策。齐鲁石化兼并案的情况很说明问题。破产会造成大量的资产损失,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同时造成大量的职工下岗失业。因此,1997年初,国务院出台了10号文件,对破产实行严格的限制,各地破产要制定计划,最后经国家经贸委批准实施,重要的破产要上报国务院批准。同时,出台了鼓励兼并的政策,把原来兼并中所背债务的免息政策放宽,把还贷款的时间从5年延长到7年以上。这些做法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国有企业分化过程中,减少国有资产的流失,减少社会震荡。
通过改制上市,加快国有企业发展,是我国在搞好国有企业方针上的重大突破。记者分析,其积极方面至少有四:一是加快了国有企业和其它所有制企业的接轨,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后,通过控股、参股、及兼并联合等方式,实现与非公有企业的相互交融,促进了企业产权的多元化,用较少的国有资产支配和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本。这也是十五大精神的精髓之一。二是股份制改造,可以实现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造,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三是股份制改造,有利于推进国有资本在不同行业和企业间的流动,实现国有经济向关键领域、重点产业和优势企业的集中,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国有经济战线过长、力量分散的状况。四是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的负债率。
众所周知,国有企业的负债率偏高,平均超过了70%以上,不少企业超过了100%。企业资本金少,不论固定资产还是流动资金, 多数通过银行贷款形成。这样就形成了企业为银行“打工”的局面,形成的利润要还银行利息,高额负债压得国有企业喘不过气来。企业亏损,银行就形成不良债务。两头难受。如何改变企业高负债的局面,关键的一条出路就是,减少向银行贷款,而直接向社会融资。而向社会直接融资的主要方式就是改制为上市公司发行股票。
企业都看到了上市发行股票的好处,于是蜂拥而动,上市热潮空前高涨。国务院一位副总理说,过去,各省市、企业跑北京,多数是为了要项目,现在不同了,大家跑北京主要是要上市股票。批谁不批谁,今后的政策是要向国有大中型企业倾斜。这里且不论上市公司如何规范的问题。从国家说,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要付出一定的成本,银行呆坏账冲销是一种,还有一种成本就是让社会公众付的。改革开放20年,大家得到了实惠,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有了富余资金。开放股票市场,大家买股票,风险自担。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支持了国有企业改革。
最后,还是回到齐鲁石化兼并案。这桩兼并案要告诉大家的可能还很多,需要人们思考的问题也不少,难以再一一细述。要告诉大家的是,1997年12月中旬,也就是在齐鲁石化兼并淄博两厂1个月以后, 经过齐鲁石化公司的不懈努力,停产近两年的两家企业已恢复生产。全国最大的国企兼并案实施以后有了一个良好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