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城市化的表现与水平_经济论文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城市化的表现与水平_经济论文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城市化:表现形式和水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俄国论文,世纪末论文,表现形式论文,水平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世纪俄国官方文件未准确界定“城市”一词,也未说明农村与城市的区别。“法律上还没有确定城市的概念和特征。”[1]1897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明确:“行政中心首先被当作城市。”“1905年俄国的城市主要指法律所赋予特别的行政管理制度和行政管理机构的居民点。”[2]18因此,行政管理制度就被当作是城市与农村的主要区别而延续下来。П.Г.雷恩德久斯基认为,尽管这一特征“不尽如人意”,但“它较为准确,且易被接受”。还有一项特征也非常重要,人口指标的重要程度绝不亚于城市的行政管理地位,它决定了一个城市的发展。[3]126,127以1870年城市条例为基础,一种新的社会管理机构被引入到一些城市中,在对这些城市进行定义的同时,内务部首先考虑的就是居民的数量(不低于5000人),其次才是不动产总值和城市收入。

改革后时期城市人口数量呈增长趋势,无疑,这也反映出了俄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城市化进程。1856-1913年,欧俄地区城市人口从570万人增长到1860万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1856年的10%增长到1913年的14.4%。可见,相对增长量达到了4.4%。但与西欧国家相比,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俄国城市人口在社会结构中的比重相当小。[4]98甚至在工业发达地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不高。只有首都所在的省城市人口的比重才接近半数(莫斯科省46.7%)或超过半数(彼得堡省67.3%)。在欧俄地区大部分省份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都低于平均水平12.9%,只有3个省份基本达到了这一水平。1914年前夕,只是在首都省份中城市人口增长,彼得堡城市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74%,莫斯科城市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53%。大部分省份中的城市人口比重还不到总人口的10%。[5]98

20世纪初期将人口5000—2万人的城市列为小城市;2万—10万人口的城市列为中等城市;超过10万人的城市列为大城市,欧俄地区约有2/3的城市是小城市。[6]59大城市的发展势头良好。19世纪60年代初期的欧俄只有彼得堡、莫斯科和敖德萨人口超过10万。90年代末期,人口超过10万的城市已经达到14个,1913年时达到了29个。但是,大城市的数量仅占城市数量的3%,且大城市人口数量也仅占全国城市人口的1/3。[7-9][10]199换言之,大部分城市人口居住在中小城市,证明了所研究的时期内俄国城市人口密度不高。城市人口的增长系国内人口迁移所致,这是人口变动的特点。改革后农民外出打工使大城市人口数量成倍增长。[5]234,235值得注意的是,19世纪末当国内居民迁移异常活跃时,实际上迁移的相对强度不高。外地人成为大城市人口的主体,在中小城市中外地人口的数量则相对不多。众所周知,“外来的”城市人口多为农民。然而,市民中的农民在不同的城市和地区差异甚大,只有莫斯科和彼得堡的农民比例最高。[5]133,21阐释城市化进程的深度和程度,必须虑及城市形成过程的诸多特点。在城市形成过程中以及在改革后时期内,行政管理、“强制”因素一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工业资本主义的特点也影响到俄国的城市化进程。当时工业发展并非囿于城市,还拓展到了农村。俄国工业中这种社会经济特点的结果并未催生新的城市,而是导致出现了一系列的工厂村,其中一些工厂村还成为大工业中心。[11]2011910年,在中部和伏尔加河中游地区,工厂村占工商业中心的44%。[5]139工厂村的保存和发展是城市形成过程的一部分,城市形成过程反映出了俄国城市作为经济生活中心的特点。作为工业发源地的工厂村同时也保留了村庄的法律地位,而工厂村内的居民从法律关系角度而言仍然属于农民等级,并且具有农民等级所固有的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特点。农民大规模地涌向大城市也对城市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此外,还需考虑一点,与农民密切相连的小市民也保留了农民等级的心理。城市化进程的水平不仅受城市人口数量增长的制约,同时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方面,即与所从事职业的特性密切相关的典型城市生活对市民的吸引力。因此,职业的种类、城市中个别流行生产部门的发展对于确定城市化水平而言也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我们还应当注意城市中在行政管理部门和警察局供职的人员数量。在这两个部门中供职的人员数量很多,达到了4%,其人数已经超过了脑力劳动者的数量——而脑力劳动正是典型的城市职业(学者、律师、教师、医生、艺术活动家)。此外,还有相当多的市民务农。

19世纪末期的俄国工业发展并不十分发达,30%左右的人在企业中从事纤维材料加工工作;14%的人员从事金属加工工作;6%—8%的人员从事制糖、酿酒工作以及在面粉厂和榨油厂工作。[12]20世纪初期俄国机械制造业并未占据首位,1903年时仅占生产总值的6.8%。然而到了1908—1912年间,机械制造的规模迅速扩大,占生产总值的18.6%。此外,还出现了一些新兴行业,如电力、农业机械制造,1912年机械制造总产值中电力和农业机械制造的产值分别达到了40%和13%。[13]5119世纪90年代的工业生产主要受到铁路建设的影响,因此,铁路建设的发展又促使俄国蒸汽机制造和车厢制造业的兴起。20世纪初期,国内的造船业也有所发展。工业生产结构的变化以及机械制造业中一些专门化行业的出现导致了一个问题的存在,即这些新兴行业专业人才的培养问题,出路在于提高工人的文化程度。19世纪末期俄国工业部门分工程度不高也导致了俄国技术教育存在一个特点,即在一些专业院校的教学体制中注重通才的培养。这些专业院校的教学形式是为70—80年代的工业需求所设,当时的工业中以小工厂为主,这类的工厂需要样样通的技师。而19世纪末,工厂则急需专业性强的技术人才。1910年,俄国拥有超过3000所初等、中等技术学校、农业学校和商业学校,其中中等学校约300所。就地区而言,职业学校的普及程度也非常不均衡,2500所职业学校位于欧俄地区,西伯利亚地区只有89所职业学校,高加索地区有178所,在草原地区和中亚地区有83所学校。此外,职业学校过于集中,彼得堡省中等和初等职业学校分别有36和180所,莫斯科省中等和初等职业学校分别有23和119所,余下省份每省中等和初等职业学校分别有2和50所。[14]

19世纪末期,俄国还出现了一些专业的高等院校,它们主要为新兴的工业部门培养人才。其中有一所电力学院是全俄唯一一所培养通讯工程师的高校。90年代的工业高涨和兴修铁路,使铁路工程师十分抢手。彼得堡技工学院的1540名毕业生中,有480名毕业生是在90年代走出校门的,他们在各条铁路效力,担任机车长、车间主任、技师、车间技术员、调度工程师等。[15]89-92职业教育,主要是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也导致了技术知识分子的出现。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技术知识分子有力地促进了新技术、新工艺在工业、交通以及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和实施。然而,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职业教育发展同时,手工业学校仍有市场,它是初等技术学校的主要形式。1910年,有超过40%的学生在手工业学校中就读,而在技术学校,其中也包括铁路技术学校中就读的学生仅为8%。[16]

俄国生活所有领域的进一步现代化,总体而言就是要进行工业行业革新、职业分工细化以及增加技术知识分子,这都不可避免地促进城市的发展。俄国的城市并不都是大工业中心,但它们却是革新文化的旗帜,首都和省级城市文化吸引力与日俱增。首先接待那些外来土气乡下人的就是火车站,这里是外来人员混杂的场所,而这种混杂也十分显眼。19世纪末期,数以千计的农村人从各个中心省份涌向莫斯科,一些是胖胖的、老大不小的、留着大胡子的商人,还有一些穿着长袍和长靴的人。所有这些都是“不能糊口或者是羡慕城市生活”的人们。向往城市生活、希望成为市民并且享有城市所赋予的特权的愿望驱使其离开了自己的故乡。从一个小县城或者是农村初次来到省城的人被震惊了,街上车水马龙、夜晚灯火通明、商店里商品琳琅满目。

在19—20世纪社会经济生活变革的条件下,城市经济中企业活动日益活跃。这一时期也兴建了众多反映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新形势、新需求的公共设施。在一些大城市中设立了银行、交易所、宾馆、剧院、公寓,所有这一切都改变了市中心的面貌。自来水管和电灯出现了,而且很快就得到了普及。大街上出现了有轨电车,家里安装了电话,而这一切又迫使人们必须要建造水塔、电站、电话站、有轨电车机车库。城市里商店、宾馆、药店、医院、公共浴池、图书馆、博物馆、剧院等,满足了城市人口的消费和交流需要,而这是农村望尘莫及的。城市公用设施是社会文化的一项最重要的元素,就像人们传统意义上关注街道和广场状况一样,人们同样也开始更加关注卫生保健问题、公共交通问题以及市政通讯问题。20世纪初期,不仅城市公用设施的外延扩大,而且对于城市建设的关注也被当作是技术、社会经济、卫生保健以及交通问题而提上日程。城市公用设施及其发展规划、建设法规本身现代化的必要性也得到了充分阐述。一些著作中还首次涉及了城市未来20—30年发展的远景规划问题。

19—20世纪之交时期的俄国城市中,自来水供水系统是所有城市生活设施中相对普及和重要的项目。20世纪初期,约有200座城市和所有的省城中都安装了自来水供水系统,只有梁赞除外。然而,在很多城市中,自来水供水系统并不是主要的,也不是唯一的一种供水形式,因为自来水供水系统的供水范围通常仅局限于市中心地区。居住在郊区的居民仍然依靠河水、湖水或者是自流井水来生活。例如在萨拉托夫地区,19世纪90年代末期时一些大城市的城市生活设施很齐全,但是城市自来水供水系统仅满足了1/4市民的用水需求。20世纪最初10年间自来水供水系统的供水范围扩大了许多。在一些城市中,例如萨马拉、雅罗斯拉夫尔、弗拉基米尔、坦波夫及斯摩棱斯克,有60%—75%的市民可以用自来水;而在图拉、雷宾斯克、卡拉切夫和阿尔扎马斯则是“全市居民”都能用上自来水。卡罗姆恩1902年就安装了自来水供水系统,但只有8%的市民能够用上自来水。1911年时,莫斯科市有97%的居民能够利用自来水。[17]50

大部分城市中的自来水供水系统指的都是装满水的配水站和配水池。19世纪末期,每8个城市中就有一个城市拥有居民自来水供水系统(所谓的私人自来水供水)。即使在当时的莫斯科市,这种住户自来水供水也仅覆盖了全体居民的1/5而已。日常生活垃圾清理也是城市设施中不可或缺的一项要素。大部分城市主要采用清洁工人运输垃圾的形式作为清理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方式。而在房屋附近修建污水坑、将生活垃圾运送到专门的沟渠场所则是市民自己的义务。由于缺少一些现代化的垃圾清理设施,大城市经历了很多生活上的不便。1895年第二届自来水供水代表大会的一篇发言中指出:“到目前为止,城市排水设施仍然是一种令人奢望的生活设施,因为只有四个城市拥有排水设施——敖德萨、雅尔塔、基辅和华沙。只是从去年开始,莫斯科才开始兴建排水设施。而彼得堡还在幻想着城市排水设施。”[18]104[19]24[20]44莫斯科市的排水设施计划早在1874年就提出了,但是被市杜马给否决了。只是到了1898年夏,市中心地区才修建了地下排水设施网,利用地下排水设施网每年所需的费用由市杜马来确定。[21]5,9,25而在彼得堡,到了1909年才开始解决城市排水设施问题。20世纪最初10年间有38—40个城市修建了地下排水系统(约占全俄城市的5%)。当时只有12个省城修建了地下排水系统,其中包括莫斯科、沃罗涅日、基辅、叶卡捷林诺达尔、梯弗里斯、里加、雷瓦尔、华沙。[8][13]377

大城市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的交通状况。19—20世纪之交,公共交通获得了大发展,与当时大街上的铁轨马车(用马拉的铁轨车)同时出现的还有有轨电车。早期的有轨电车实际上更是人们的一种消遣方式。彼得堡的车站上聚集了大群人,他们都想“坐有轨电车兜兜风”。有轨电车交通的出现正好与其他一些事件赶在了一起。例如,在下诺夫哥罗德有轨电车的运营是伴随着1896年全俄工业艺术展览开始的。铁轨马车是莫斯科人最喜欢用的讽刺话题,带有铁轨马车字眼的俗语也有很多,例如“拿一张车票冬天上了铁轨马车,夏天才能到站”。[22]56[23]51904年,欧俄21座城市的大街上开始出现有轨电车,到了1910年时,约有40座城市开通了有轨电车交通。[8]337[13]39820世纪初期在城市的街道上又出现了汽车。最初人们认为汽车是一种稀奇古怪之物,但是,到了1910年时“自己会走的车”(起初人们都这么称呼汽车)已经司空见惯。1911年彼得堡约有2000辆私人汽车和500辆公用车。[8][24]40-41汽车成为一种时尚,逐渐成为一种成功生活的象征,当然,当时汽车的价格不菲。

大城市与小县城和小村庄的另外一个显著差别就是夜晚,大城市通常是灯火通明。然而,如果与19世纪中期相比,路灯数量增加的幅度并不是很大。1910年城市的照明设施还严重不足,在一些城市中,路灯主要集中在主要街道上,用的是煤油。当时有72座城市拥有电路灯,其中38座城市是省城(当时俄国有88个省城)。此外,城市内电力照明的普及度也不高,只有13个城市是完全使用电力照明来替代煤油照明。[8]20世纪初的莫斯科约有23000盏路灯,其中电力路灯只有200个,煤气路灯的数量也不超过9000盏,剩余的全都是煤油灯。1895年的彼得堡总共有17000盏路灯,其中只有183盏是电力路灯,剩余的路灯要么是煤气灯,要么是煤油灯。1914年,路灯的数量并没有改变,但是电力路灯的数量已经超过1000盏。[13]377街道上的电力照明就像是有轨电车一样,不仅是城市设施发展的指标,同时也是一个城市工业发展的指标,同时代的人通常将工业的成绩与城市生活中的变革和大城市的发展联系在一起。

电话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对电能应用的一个具体表现,电话与电报共同促进了信息文化通讯的发展,而信息文化通讯也正是城市化进程的典型特点。19世纪80年代初期俄国出现了电话。从1882年开始,莫斯科开始出现城市电话网络。1898年,莫斯科与彼得堡之间连通了电话线。1910年时有230个城市通了电话,占欧俄城市总数的27%。[13]3771909年,莫斯科首先出现了装有电话机的电话亭(自动电话机)。然而,也应当承认,当时城市中的电话还没有成为一种普及现象。电话最初用于“公务和火警目的”,电话所连通的是消防局、省长办公室、市长办公室、警察局以及配有邮政电报部门的邮政办事处。城市中的私人电话(其中也包括首都在内)数量只是个位数,基本上都是一些富人拥有私人电话。[8]作为当时通讯领域内的一项革新产物,电话的普及度并不高,这也体现了俄国城市化进程的水平不高。总之,不能否定19世纪—20世纪之交的俄国城市化进程。对于农民等级而言,城市在很大程度上已经逐渐成为经济和文化吸引力的中心。然而,这一过程却仅局限在一些大城市,而当时大城市的数量并不多。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对个别地区范围内的城市化分析未必合理,尤其是对城市范围内的城市化分析不一定合理。这只是社会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已;集中了大部分居民的城市主要改变的是社会、人口和职业结构,主要确定的是社会发展中生活方面的一些重要进程。的确,这种社会也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而这些负面影响也是大城市所不可避免的。只是到了20世纪,俄国城市化才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一个可实现的因素。

[收稿日期]2009-05-20

标签:;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城市化的表现与水平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