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在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手术中微创与开颅手术效果。方法 选取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量大于60 ml 与30-60ml两种,患者分别为49 例与39 例,分为微创组、开颅组手术治疗。结果 血肿量大于60ml 的49 例中,开颅手术组在手术疗效与预后两方面相较于微创手术组,具有优势,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肿量在30-60ml 的39 例中,微创手术组与开颅手术组在手术疗效与预后两方面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基底节出血量大于60ml 时,开颅手术优于微创手术组,而在基底节出血量为30-60ml 时,开颅手术与微创手术两者疗效差别不大。
关键词:微创手术;开颅手术;脑出血【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291-02
脑出血在我国临床上是常见的疾病,是一种非外伤性脑实质出血的表现症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致死致残率高;(2)后遗症严重;(3)发病急骤。由于其发病对人体影响非常大,目前临床研究的重点课题就是探索脑出血外科治疗的研究方案。近些年,着眼于降低手术的风险,缩短治疗时间,减小手术的创口,微创手术在保证手术疗效和成功率的基础上,逐渐扩大应用在脑出血的治疗上。本文则主要来探究微创手术与开颅手术在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对比。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 年2 月至2015 年3 月在我院确诊为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88 名患者,男女分别为54 例和34 例,年龄大约在40-80岁之间,平均年龄大约为62 岁,在88 名患者中,大约有6-30 年高血压病史的有68 例,平均是15 年,其它的高血压病史不详。分别记录他们的术前血压:收缩压 22.4-33.3Kpa,平均 24.5. Kpa ;舒张压 11.5.-17.9 Kpa,平均 17.7Kpa。出血至手术时间: 晚期手术7-48 小时之间的有46 例,早期手术小于7 小时的有 42 例。将88例患者分为开颅手术组和微创手术组,每组分别为44 人,所选的患者确诊都没有属于手术禁忌证范围内的严重全身疾病(如:非脑干出血或未累及脑干;除外颅、内动脉瘤或血管畸形出血、血液病等),每组分别以术前血肿量大于60 mL 和术前血肿量小于60 mL 两方面进行对比。
1.2 治疗方法1.2.1 微创手术组根据头颅CT 片简易三维立体定位法,在局麻下确定穿刺部位,用锥颅钻进行穿刺,在导丝引导下将引流管缓慢插入血肿中心,插入过程中用注射器缓慢抽吸,并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血肿腔直到流出液颜色变淡或清除血肿量达到原血肿量的30-50%停止,对残留血肿一般注入2-5 万U 尿激酶,用生理盐水稀释注入夹闭引流管后2小时松开,根据CT 复查血肿量及尿激酶的液化血肿情况来决定应用尿激酶次数,待血肿基本清除后拔出引流管。
1.2.2 开颅手术组在额颞顶部根据血肿的部位和范围在全麻的情况下实施耳前弧形切口或者相应马蹄形切口的方法,常规治疗方法以清除血肿为目的,一般采取骨瓣开颅手术方案。电凝止血或去骨瓣减压是紧急情况下实施的方案。拔出引流管是在术后2-3 d 根据病情及头颅CT复查结果来决定。
1.2.3 术后分别对两组进行脑神经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吸氧、降低颅压、预防应急性溃疡、止血和抗炎等治疗。对于昏迷者为减轻脑缺氧、脑水肿,防止肺部感染,改善肺通气的症状在早期可实施气管切开手术。
2 结果两组病例进行术后随访5-18 个月,平均一年左右,两组分别在GCS 评分方面、出血至手术时间、血肿量、性别和年龄方面进行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存在可比性。结果根据日常生活能力预后分为恢复组和残死组。恢复组根据表现情况分为以下几个级别:Ⅰ级:完全恢复日常生活,即日常生活完全可以自理;Ⅱ级:部分恢复或可独立生活;Ⅲ级:需人帮助,扶拐可走。残死组表现为卧床,日常生活基本不能独立完成,但有着清醒的意识状态和植物生存状态两种。两组结果见表1、表2。
表2 中49 名患者各抽取血肿量>60ml,进行手术预后对比,可以看出微创组中恢复例和死残例分别为4 和19,分别占17.4%和82.6%;开颅组恢复组和死残例各为11 和15,分别占42.3%和57.7%。
通过比较以上两种手术方式的结果分析得到:表1 中,39 例患者中血肿量在 30-60 ml,采取开颅手术与微创手术得到的结果显示为恢复率、死残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表2 中血肿量>60ml 的49 例患者中,微创手术组的死残率明显大于开颅手术组,且微创手术组的恢复比例明显小于开颅手术组。可见,在血肿量大于60ml 的病例中,采取开颅手术具有明显优势。
3 讨论高血压疾病在我国发病率比较高,在我国患者存活中,脑出血患者大多都遗留有功能障碍,其死亡率、致残率和发病率在我国是相当高。脑出血对人体的危害表现为:(1)严重颅内高压可并发脑疝,引起人体死亡;(2)血凝块释放激肽、组胺及 5- 羟色胺等引起血管活性物质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3)由于“脑内挤压”现象导致局部微血管和血肿周围脑组织出现病变,表现为血管缺血性改变,脑组织出现水肿和坏死表现;(4)颅内占位性病变影响脑血流量,导致颅内高压。以上几点可以看出控制高血压出血治疗的关键在于要及时并有效的采取治疗措施,如及时清除颅内血肿,降低颅内压,减少了对大脑重要功能区的损伤,预防和减少间接或直接的脑损伤,积极控制脑出血的并发症。本文通过设置血肿量大于60ml 与血肿量为30-60ml 两组情况,对比分析微创手术与开颅手术两者的效果,发现在基底节出血量大于60ml 时,开颅手术优于微创手术组,而在基底节出血量为30-60ml 时,开颅手术与微创手术两者疗效差别不大。可见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后期治疗和康复过程中,选择一种合适并具有实际疗效的手术方案,可以看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影响是多么的重要。
参考文献[1] 付廷刚,惠志强,王玉芬.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J].海南医学,2005,(4):26-27.[2] 梁子聪,曾松,陈进,等.不同术式对高血压脑出血老年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0,(6):372-373.[3] 许进昌.微创与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比较[J].海南医学,2010,(21):37-38.[4] 候剑,李明国,郑娟.微创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5 例体会[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2,(8):495-496.[5] 张岩睿,常剑,齐欣,等.微创穿刺与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评价[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2,(1):71-74.
论文作者:雷敬富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9月第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9
标签:手术论文; 血肿论文; 脑出血论文; 微创论文; 基底论文; 高血压论文; 患者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9月第1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