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土木工程中新材料的应用论文_易力

试述土木工程中新材料的应用论文_易力

宁波市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15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建筑行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也为土木工程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企业必须要立足于对新兴土木工程材料的应用和研究,合理的使用新型建筑材料,将它们的作用发挥出来,从而为土木工程的建设水平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笔者对土木工程中新材料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土木工程;新材料;应用

前言

在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所用到的建筑材料是构成土木工程的基本单元,也是整个土木工程项目的质量的保障单位。现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很多功能丰富的新型建筑材料被用于土木工程建设之中,这些新型的建筑材料主要的特点在于能够实现节能环保的作用,而且适用于多种不同的用途。在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材料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建设和水平以及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

1.土木工程中新材料的应用

1.1墙体材料的应用

1.1.1 新型砌体材料

近年来发展应用由保温绝热材料与传统的墙体材料(例如实心黏土砖、混凝土等)或新型墙体材料(例如空心砖、空心砌块等)复合而成的节能墙体。常用的绝热材料有矿物棉、玻璃棉、泡沫塑料、膨胀珍珠岩、加气混凝土等材料,与之复合的有黏土实心砖、混凝土类空心砖、空心砌块等砌体材料。复合墙体有一层导热系数很小的绝热保温材料,墙体的保温隔热性能比单一材料砌筑的墙体更加优秀,节能效果更加显著。但是,绝热材料价格较高,同时需要与之相配套的建筑主体结构形式,最好采用框架结构、墙体不承重的结构形式。

1.1.2 FRP材料

土木结构主要受两大问题困扰,过早退化和结构功能不足。近些年来,纤维增强聚合物(FRP)已经成为解决这些结构问题的一种可行途径。工程实践表明,FRP复合材料能适应现代工程结构向大跨、高耸、重载、高强和轻质发展以及承受恶劣条件的需要,符合现代施工技术的工业化要求,因而正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桥梁、各类民用建筑、海洋和近海、地下工程等结构。应用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替换钢筋或钢管直接应用于新建结构中;二是用于旧有结构的维修加固,以取得良好的建筑效果。

1.1.3新型复合墙板

新型节能复合墙板是由高效绝热保温材料、外墙板、内墙板复合而成,按照标准尺寸或模数在工厂实现工业化生产,包括门、窗等构件均可和墙板一体化制造,运送到施工现场安装在结构框架上,即形成房屋建筑的外围护结构,这是近年来发达国家采取的主要建筑形式。用于这种建筑物的复合墙板不承受外力,厚度一般在100~150mm,质量轻,保温性能好,尺寸精确,施工效率高。

1.2新型混凝土材料的应用

1.2.1轻质混凝土

轻质混凝土的成分主要体现在骨料的使用方面,利用凝灰岩以及浮石等天然轻质骨料以及炉渣、煤矸石、煤粉灰陶粒等工业废料和人造轻质骨料等材料代替传统的骨料成分,轻质混凝土相对于传统的混凝土的优点在于,这样的混凝土具有更优秀的抗冻能力和保温能力,而且在制作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废气的工业残渣来进行制作,可以对工业废物进行再次利用,在实现节约成本的同时也能够有效的起到环保的作用,对于城市的发展建设以及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2.2自密实混凝土

顾名思义,这种类型的混凝土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不需要进行振捣,仅仅依靠本身的重量就可以实现混凝土的密实。这种混凝土的成分中,固体的成分大部分是粗骨料组成,其余的固体成分则是常用的砂浆,在水灰配比方面,则是0.9左右,这样配成的混凝土虽然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但是不会离析出其他的成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混凝土的优点有:现场施工无振动噪音,可进行夜间施工,不扰民;对工人健康无害;混凝土质量均匀、耐久;钢筋布置较密或构件体型复杂时也易于浇筑;施工速度快,现场劳动量小。

1.3智能材料的应用

1.3.1碳纤维机敏混凝土材料

碳纤维机敏混凝土材料的智能材料,它是以短切或连续的碳纤维作为填充相,以水泥浆、砂浆或混凝土为基体复合而成的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此类材料的电阻率与其应变和损伤状况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因此,可以通过测试其电阻率的变化来监测碳纤维混凝土的应变和损伤状况。碳纤维混凝土还具有施工工艺简单、力学性能优良、与混凝土结构相容性好等特性,因此,它不仅可以用于道路的交通车辆流和载重监控,而且可较好地满足大型土木工程结构和基础设施的健康监测技术的要求。此外,碳纤维混凝土的电热效应和电磁屏蔽特性在混凝土结构的温度自适应以及抗电磁干扰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3.2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由于超微的粒径而具有常规物体所不具有的超高强、超塑性和一些特殊的电学性能。纳米材料被应用于很多领域并取得了显著的增强、增韧及智能化等效果。纳米材料还赋予混凝土智能特性,水泥基纳米复合材料其电阻率随应变而线性变化,并且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重复性。水泥基纳米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本征智能材料强度高,传感性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材料选择及质量控制措施

2.1建立创新合理的材料选择和质量管理方式

材料选择和质量管理的目的是在满足工程的条件要求下,根据材料的性能和质量,合理科学地选择材料。科学合理的材料选择和质量管理方式不但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要求,更能避免给施工单位带来材料的浪费。科学合理的材料选择和质量管理方式,需要对材料的采购做出通合理的安排,在采购前做好计算和调研,制定材料采购的相关计划;采购过程中,不但需要考虑材料的价格问题,更多的是要满足工程的质量要求。同时在采购完成后,应该对于材料的管理进行统一的规划,根据不同的材料性质制定不同的管理方式。除此之外,在完成材料采购后,更需要对于材料的质量进行相关的试验和检测,确保所购买的材料符合工程的要求。

2.2提升工作人员素质,强化对材料的管理

施工企业不仅要追求相应的经济利益,同时也应当不断强化其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必须重视对企业当中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做好相应的施工人员培训工作,最终有效的提升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具体需要做到以下两点:(l)针对员工们的基础及专业知识加以培养;(2)针对员工们的职业道德意识及素质水平进行培养,需要针对工作人员实施定期的审查核考核制度,由此来构建的完善和健全的人才考核及选拔制度,提升施工人员们的专业水平,保障其承包工程的施工质量,提高企业竞争力。

2.3实施材料管理方法及制度的革新

土木工程施工都需要大量的施工材料来加以支撑,因此就必须充分结合所需材料的具体性能来进行有效的分类,并且做好账目,进行实时的登记和统计工作。同时还应当针对进场的材料采取严格的抽样及复检工作,来保障其施工材料的合格性。对于材料管理方法,主要是需要结合当代信息化的方式来进行,所以对于材料的管理工作应当充分的运用计算机所具备的信息化优势来进行,由此实现材料的信息化管理,促使材料管理工作更加的规范和科学。

结束语

土木工程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关乎到整个土木工程的水平,可以说土木工程的材料是构成整个工程项目的基本单元。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建筑行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也为土木工程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企业必须要立足于对新兴土木工程材料的应用和研究,合理的使用新型建筑材料,将它们的作用发挥出来,从而为土木工程的建设水平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任秋荣,叶龙,李向召.土木工程发展现状及趋势[J].制造业自动化,2011(12):150-152.

[2]李青柱.土木工程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浅析[J].民营科技,2012(6):181.

论文作者:易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8

标签:;  ;  ;  ;  ;  ;  ;  ;  

试述土木工程中新材料的应用论文_易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