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阳明心学的禅宗色彩论文

略论阳明心学的禅宗色彩论文

略论阳明心学的禅宗色彩

向 阳

(香港理工大学中国文化学系,香港)

摘 要: 王阳明是有明一代最为重要的儒学思想家,他一生历经出入佛老、龙场悟道、天泉证道,开创了一条与程朱理学截然不同的道路。研究者多认为阳明心学渊承自孟子并受到陆九渊的直接影响,而阳明心学与禅宗之间的联系,却似乎被有意地贬抑或视而不见,然而难以回避的是,无论禅学给予阳明何种程度何种性质的影响,阳明心学中的“心即理”“致良知”“四句教”等主张带有鲜明的禅宗色彩。

关键词: 王阳明;心学; 禅宗

关于阳明心学与禅宗之间的关系,已有颇多前人著述。汤一介先生认为,禅宗之所以区别于印度佛教,在于其哲学以内在超越为特征,而且,“它之所以深深影响宋明理学(特别是陆王心学),正在于其思想的特在超越性。”[1]120陈来注意到王阳明的教学方式与禅宗修行之间的相似性,“他能像禅宗大师一样用某种令人惊奇的指点方法使人领悟。”[2]5陈荣捷在〈王阳明与禅〉篇首便提出,“宋明理学均有禅宗色彩。王学为理学中心学之极高峰,其禅宗色彩更厚”[3]73。然而陈荣捷虽然承认了阳明心学中的禅宗色彩却在后文中以儒家立场为阳明辩护,一味强调王阳明对禅宗的批评,极力撇清王阳明与禅宗之间有可能存在的渊源。回顾前人研究,不难发现阳明心学与禅宗思想之间存在相似性这一点并无太多争议,分歧主要在于阳明心学受禅宗思想的渗透到达怎样一种程度,以及这种渗透对于心学以及儒学而言利弊该如何判定,而这又与研究者本人在儒家与佛教之间的扬抑态度有关。只有抛却在儒释二者间的偏好取舍,才能理性而客观地看待阳明心学中的禅宗色彩。

第二,操作机制的设计相当周密细致,既考虑了各种可能情况,又充分地保证了农民与“粮食银行”的双赢,让两者都有高度的积极性。通过建立“粮食银行”,既能够为农民提供最低收购价格保障,又能够优质优价,还能够获利,不需要国家补贴。这样的“粮食银行”,利国、利民,值得关注与推广。

一、阳明的个人生活与禅宗

(一)阳明生活的时代

谈论阳明心学与禅宗,首先要看到禅宗在阳明的个人生活中留下的痕迹。宋明时代正是禅宗发展的繁荣时期,禅宗教派内部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理论,并和当时其它的思想学说进行较为频繁密切的交流,在社会上引发种种反响,起初虽有儒家学者以出家出世等伦理价值上的差异,对佛教攻击排斥,在后来的发展中儒释二教内部都出现了较多的调和融合之说,且又因禅宗的修行实践较为简易,理论著述也不算繁杂,禅宗首先在士大夫阶层流布开来。到了阳明生活其间的明代,佛教得到进一步发展,主要来自于官方的保护政策。朱元璋曾在《三教论》中写道:“其佛仙之幽灵,暗助王纲,益世无穷,惟常是吉。”[4]146这奠定了有明一代对待佛教的温和态度,也进一步鼓励了三教思想之间的融合,其后即使偶有限制举措,亦只是限制寺院经济的发展和加强僧众管理,并不曾有过真正阻碍佛教发展的措施。

(二)阳明的早年经历

在佛教禅宗广为流布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下,王阳明和与他同时代的所有读书人一样,不可避免地会与禅学相遇。王阳明最早曾经笃信格物之学,而他对外物的观察探究不仅徒劳无功还令他旧疾复发,于是他转向佛道二教,“守仁早岁业举,溺志辞章之习。既乃稍知从事正学,而若于众说之纷挠疲病,茫无可入。因求诸老释,欣然有会于心,认为圣人之学在此矣。”[5]57-58阳明的好友湛甘泉曾概括阳明早年的转变:“初溺于任侠之习,再溺于骑射之习,三溺于辞章之习,四溺于神仙之习,五溺于佛氏之习,正德丙寅,始归于圣贤之学。”[5]666此说亦可印证王阳明早在全心治儒学之前,确实曾有过一段与佛学较为亲近的日子。

而阳明与禅宗的接触,从他的诗歌中亦能窥得一二,如《无相寺三首》:“老僧岩下屋,绕屋皆松竹。朝闻春鸟啼,夜伴岩虎宿。坐忘九华碧,浮云生晓寒。山灵应秘惜,不许俗人看。静夜闻林雨,山灵似欲留。只愁梯石滑,不得到峰头。”又如《化城寺》其四:“化城天上寺,石磴入星躔。云外开丹井,峰头耕石田。月明猿听偈,风静鹤参禅。今日揩双眼,幽怀二十年。”现今虽难寻到阳明与禅宗僧人交往的明确而详细的记载,然而我们可以从他留下的诗歌作品中了解到,他曾游历禅寺且对于禅学有了不可谓浅显的了解。在那样一个禅学日盛、三教融合已成思想学术潮流的时代,加之王阳明个人早年生活与禅宗曾有过的交集,阳明心学中明显的禅宗色彩便不再是巧合,而是时代氛围与个人生活交织的必然。

二、阳明心学对禅宗的融摄

(一)心即理

龙场悟道是阳明一生的重要转折。在阳明三十五岁的年纪因为开罪权奸而入狱险些身死,出狱后被贬至地处贵州苗疆的龙场。身体及精神受的打击与险恶的自然环境不仅没有摧垮阳明,反而促使他以一颗精进勇猛之心践行圣人之道,不断反思“圣人处此,更有何道”[5]1228,以圣人之心态观照自身与世界,王阳明终于在某夜夜中时分晓彻了格物致知的要义,此即龙场悟道。

“心即理”作为龙场悟道的实质性结论,代表了阳明自此踏上与程朱之学不同的道路。阳明旗帜鲜明地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5]156,以心作为外物本原的确认,心与宇宙之道具有本质上的同一性,心是最高本体,故而理也不需向外探求。《坛经》中慧能有言:“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静,但用此心,直了成佛。”[6]1慧能说的也是心的完备,参禅悟佛的关键全在于心,这种对心作为最高本体的确认,在王阳明处即是“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5]1228。此亦是禅宗在认识论与本体论上对心的推崇的一例。阳明对于心的认识,将心擢升至最高本体之地位,与禅学对于心的态度颇为相似。

(二)致良知

通过选择年度、机井、乡(镇)、村组分别反映单井、乡(镇)、村组各年度的每轮次配水与实际用水配水柱状图进行比较,分析各年度配水方案制定是否符合实际灌溉需要(见图5)。

为进一步帮助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如愿完成学业,兵团六建和塔里木大学还联合设立了建筑工程学院·兵团六建奖学金。去年吴辉生特地参加了在塔里木大学举行的2017年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兵团六建奖学金颁奖仪式。他代表兵团六建党委表示,将继续落实六建捐助该校15万元贫困生的奖学金的协议,分五年资助15名品学兼优的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

区区所论致知二字乃是空门正法眼藏,于此见得真的,直是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考诸三王而不谬,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5]185

(三)四句教

天泉证道之夜除了四句教的阐发,阳明还给弟子留下了关于为学教导之法。王阳明将为学之人分为上根与中根以下,上根之人透悟心之本体无善无恶,一了百当,下根之人需循序渐进。对不同资质之人相区别的教学之法,也与禅宗的顿悟、渐悟的修行方法存在着显而易见的联系。

除了思想主张具备的某些相似性,阳明在阐发观点时所使用的言语中也多有禅宗术语,直接体现了阳明心学的禅宗色彩。“正法眼藏”即是一例:

阳明在赴广西平乱的前一晚,在会稽天泉桥上为弟子钱德洪和王畿阐说四句教,史称天泉证道。四句教的内容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5]1307此四句是阳明学说中本体功夫论发展至圆融的成果,而四句之中的首句关于心体无善恶之分的阐说,则带有强烈的禅宗色彩。

三、阳明与禅宗术语

此前儒家有关心体的论述都是强调其至善无恶,直至禅宗流布才大反其道宣称心体无善无恶。如《坛经》中慧能开示慧明所言:“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上座本来面目。”[6]28本来面目指的便是心体的本质,慧能认为本来面目即是无善无恶的。王阳明的“无善无恶心之体”所指向的是心体无所凝滞无所执着的特性,指向一种空无的境界,这与禅宗的“心体无滞”亦是相合的,它并非是字面意义上善恶道德的混淆,实则是强调了心作为超道德的本体存在。

佛教传统修持讲求“戒、定、慧”三学。禅宗慧能减轻对了戒的看重,强调“以定慧为本”[6]75,将方法论与本体论、认识与实践统一起来,为心性修养提供一条简单易行的理念和方法。《坛经》有言:“何名为禅定?外离相曰禅,内不乱曰定。”[6]84意思是只要心不乱就是定,定并没有统一的形式也不局限于特定的行为,“定”是本体与方法的合一。“慧”即慧观,用智慧观照自心本体,与之合一,慧即是定,定即是慧,并非先有定而后有慧,把实践与认识都统一于本心。王阳明的“致良知”也是将本体收摄于个体主观心性之中,强调良知本体的完满自足,在修养功夫上亦是呈现出向内求诸本心的特征。

近时,四方来游之士颇众,其间虽甚鲁钝,但以良知之说略加掂掇,鲜不即有开悟。以是益信得此二字,真吾圣门正法眼藏。[5]179

此外,在王阳明看来,良知还具有普遍性,愚夫愚妇与圣人无所区别,每个人先天都有良知,每个人都可以成圣。“圣人气象何由认得?自己良知原与圣人一般,若体认得自己良知明白,既圣人气象不在圣人而在我矣。”[7]160这一提法打破了圣人为常人所不能及的神话,彰显了良知的普世性与平民化的特点,与禅宗所称的众生皆有佛性极为相似。禅宗认为人人自性都是佛,迷失了自性就是凡夫俗子,悟了自性则众生是佛。由此可见,阳明心学中的良知一说,无论是在本体功夫论还是在对普世性的倡导上,都具有鲜明的禅宗色彩。

王阳明晚年以“致良知”为宗。阳明本人曾说:“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5]1279,“我此良知二字实千古圣圣相传的一点滴骨血”[5]1279。王阳明之所以如此重视“致良知”之学,就在于这一提法将本体功夫并为一体,整合了他的整个理论体系。就本体而言,良知即是是非准则,是道德行为的根据,是为学功夫所要复及的本体;就功夫而言,“圣人教人知行,只是复那本体”[7]8,一悟本体,即是功夫。“致良知”的确立意味着阳明对朱熹的彻底改造与出走,他将由外而内的格物致知论,转变为从内而外的致知格物论。

“正法眼藏”被王阳明用以强调其某一论述的重要性,而这个词语原本是佛教禅宗用语,出自《五灯会元·卷一》:“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本来面目”则又是一例:

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此佛氏为未识本来面目者设此方便。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今既认得明白,即已不消如此说矣。随物而格,是致知之功,即佛氏之常惺惺,亦是长存他本来面目耳。[5]67

1.确定思想引导原则。从围绕稳定确定服务原则,转向围绕“让老同志幸福”确定服务原则。这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思想方向和立场。方向和立场决定感情和办法。

王阳明在此处已明确表示自己是化用了佛教用语来譬喻良知之说。阳明还曾在《观傀儡次韵》一诗中使用此禅门术语,“本来面目还谁识,且向樽前学楚狂”[5]711。“本来面目”原是禅宗术语,意思是人人都有佛性,顿悟成佛即可看到自己本来面目。此外,阳明还使用了“明镜”来进行譬喻阐发:

圣人致知之功,至诚无息,其良知之体皦如明镜,略无纎翳。妍媸之来,随物见形,而明镜曾无留染,所谓“情顺万事而无情”也。“无所住而生其心”,佛氏曾有是言,未为非也。明镜之应物,妍者妍,媸者媸,一照而皆真,即是生其心处。妍者妍,媸者媸,一过而不留,即是无所住处。[5]70

二是供水服务能级有新提升。全力推进让崇明人民喝上优质长江水的东风西沙水库及原水管一期工程建设;会同市有关部门积极推进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全力做好集约化扫尾工作,完成大口径管网建设50.1km,小口径管网改建419.4km,关闭了浦东、金山、崇明的4家小水厂;稳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顺利完成中心城区水价调整;制定了《上海市公共供水水质信息公开管理办法》,稳步推进水质信息公开,积极做好社会宣传和舆情应对工作,妥善应对了金山朱泾“1·10”、黄浦江上游死猪漂浮等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并抓紧研究推进黄浦江上游水源地规划。该规划已获市政府正式批复,正处于推进实施之中。

阳明以“明镜”譬喻良知,这很难让人不将其与慧能和神秀所作的那两首著名的偈相联系,他们也都是以明镜来譬喻心。上述这段引文中还有一处,可以说是阳明对禅宗术语最直接也是最广为人知的化用,即“无所住而生其心”,此句本出自《金刚经》,被阳明援引以阐发心体的无所凝滞,并且阳明也明确表示了对此一说的认可,足见至少在良知说这一点上,禅宗确实给予了阳明启发。

医生说我是习惯性流产,非常麻烦。婆婆每天守在我身边照顾我,给我调理身体。这时有人在背后挑拨我们的婆媳关系,婆婆都毫不犹豫地巧妙回避了,还一再劝我放宽心。

结语

阳明心学是儒学向内转向的重要转折,也开启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道路,其影响甚至超过中国而传播至日韩。然而由于其在本体功夫论与治学方法等诸多层面与当时的主流学术思想大为相异,故而所受非议也不少,其心学理论中的禅宗色彩遂成为“罪证”,被当时传统的儒家学者认为是对儒家学统的叛离。后世有研究者,基于为阳明思想辩护的立场,而对阳明心学与禅宗思想之间的联系予以了否定,以树立并巩固阳明心学作为儒家正统的地位。然而此两种做法都因立场先行的原因而失之偏颇。

阳明生活在一个儒释融合、士人参禅蔚然成风的年代,且他早年确实曾耽习佛法,他与禅宗思想的相遇是一种必然。再者,阳明心学理论的几个核心主张亦与禅宗思想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且他阐发主张时所用的语言也多见禅宗术语,对于阳明那样一个对语言文字有着高度自觉和谨慎心态的思想家而言,这样的相似性无法推脱于偶然。阳明心学中的禅宗色彩,是他早年所见的禅学风景,与深植于他内心的圣人之道,二者的相互融摄。

参考文献:

[1]汤一介.儒释道耶与中国文化[M].北京:外语 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

[2]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陈荣捷.王阳明与禅[M].台北:台湾学生书 局,1984.

[4](明)朱元璋.三教论[M]//全明文:第一册.上 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5](明)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 籍出版社,1992.

[6] 尚荣译注.坛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0.

[7](明)王阳明.传习录[M].南京:江苏古籍出 版社,2001.

A Brief Research on the Zen Color of Wang Yangming's Mind Study

XIANG Yang
(Dept of Chinese Culture,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Hong Kong)

Abstract: Wang Yangming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nfucian scholars in Ming Dynasty. His life has gone through many aspects, such as Buddha-Lao, Longchang and Tianquan, which created a completely different road from the Neo-Confucianism of Cheng-Zhu. Most researchers think that Yangming's mind-learning originated from Mencius and was directly influenced by Lu Jiuyuan, but the connection between Yangming's mind-learning and Zen Buddhism seems to have been deliberately deprecated or ignored, but it is hard to avoid it. No matter to what extent the Zen influences Yangming's mind study, some minds of Yangming have distinct Zen color, such as "mind is reason","to conscience", "the four sentences teaching".

Key words: Wang Yangming; mind study; Zen Buddhism

中图分类号: B248.2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19-05-21

作者简介: 向阳(1992-),男,侗族,湖南怀化人,北京大学汉语言文学学士,香港理工大学中国文化学系在读硕士生,主要从事文学与电影研究,文化研究。

文章编号: 1008-8717(2019)11-0069-03

标签:;  ;  ;  ;  

略论阳明心学的禅宗色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