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工程设计中应用 BIM 技术,能有效解决传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提高设计效率,切实保障设计质量,为建筑施工提供更好的指导,推动建筑行业健康发展。鉴于此,笔者就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优势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BIM技术;设计;应用;
一、BIM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优势
1.完善的协调性
在建筑机构设计工作中,需要多个部门的相关人员的参与完成,在设计中各部门职能之间存在各种矛盾,对建筑结构设计的工作效率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另外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果其中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需要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修改,这样一来就会需要很长时间。通过BIM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可以很好对各个部门进行协调,从而更好地提升工作效率。
2.可视化相关功能强大
在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中,可视化是非常重要一部分。在以前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中,很多情况是以人工为主,虽然也有使用图像化的方式来展现设计方案的,但是相对来说工作效率低。将三维实体模型作为设计的基础,对不同构件间保持的空间关系进行形象表达,为工程建设参与各方的技术交流创造便利。对规模较大的复杂结构而言,单纯依靠平面图和立面图一般难以找出自身专业和在与其它专业进行协作配合时潜在的问题。但通过对这项技术的应用,能对设备与结构两大模型开展动态演示,检查确认所有构件之间的空间关系能否达到要求,同时完成碰撞检查,最终确定最佳方案。
3.可以对图纸的功能进行相应的修改
作为建筑工程中的一部分,建筑设计是重要的一部分。无论在哪一方面的设计工作,都避免不了修改图纸的问题,毋庸置疑,这并不代表设计师水平的匮乏,也不代表这项技术发展不了,而是所有设计工作会出现的正常现象。在BIM技术应用的过程中,有效的减少了图纸的修改次数,这是因为有效的运用BIM技术可以将设计的图纸转化为设计信息的数据,无论是对哪个图纸进行了修改,其余的都会自动进行了修改,之后就不需要设计师的手动修改图纸,这样一来,有效的提高了设计师的工作效率,为设计师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很大强度上的减轻了设计师在修改图纸上的压力。是一件可观的事情。
4.可满足建筑全生命周期目标
建筑工程设计包含多方面内容,包括建筑密度、单元形状特点、结构设计、外部环境以及建筑模式等。BIM 技术可重新整合建筑设计流程,包括建筑选址、场地改造及工程设计、施工、使用、管理和维护等,这也是建筑设计重点关注的内容。在选址和场地改造阶段,要综合考虑场地规模大小、建设条件、建筑功能及经济性要求,在此基础上利用BIM 技术对场地开发、利用率进行分区,提升土地利用率;在初步设计阶段,通过BIM 技术分析建筑方案,对建筑体型、材料性能、平面布置以及外部围护结构等加以考虑,确定设计方案,确保方案的科学合理;在机电工程设计阶段,利用BIM 模型对机械设备使用情况进行模拟,然后计算出水、电以及材料用量,实现节约土地、水源、电力的目标。在建筑设计全过程中,设计师可以利用BIM 模型随时分析建筑方案的合理性,从而提高建筑工程设计水平。
二、建筑结构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分析
1.结构化建模与可视化
通过BIM技术的应用之后,将传统的线条式设计进行良好的优化和创新,运用三维立体的方式将线条式设计进行完美的体现。在应用BIM技术时,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设计工具的创新部分,能够详细的体现出建筑物的所有细节,使之达到三维直观化,促使建筑工程设计成果得到较高的优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合理的应用BIM技术,还能够使业主直观的感受到建筑物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形式,这种形式不仅可以满足业主的需求,还可以有效的促进建筑企业的发展,对其未来的发展形式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2.优化建筑结构质量
建筑结构的质量关系到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以及工程竣工后住户居住的安全性与舒适度,因此,对设计的建筑结构进行可行性、合理性检测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传统的基于CAD等建筑软件设计的二维平面建筑结构设计图缺乏立体性,单单从二维平面图、侧视图、俯视图等方面设计人员无法直观地判断出建筑结构中个体与个体、个体与整体的碰撞性,极易忽略模型的碰撞问题,导致在后期建筑工程施工过程需要进行设计变更,影响工程施工进度,更有甚至会威胁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BIM技术为建筑结构设计方案提供了直观立体的可视化呈现效果,设计人员可以对三维立体设计进行全方位浏览,消除建筑结构设计中的碰撞问题,同时,BIM技术中的自动化检测工具可以通过预先设置的规则自动检测建筑结构之间的不合理、不合规问题,设计人员可以以此为参考对设计方案加以调整优化。
3.协同设计过程
目前,在建筑工程中涉及的部分越来越高,其环节也逐渐的增多,具体分为多个模块,并且每个模块的复杂程度也有明显的增强。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工程设计时,不仅需要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还需要对供暖工程、排水工程、电气工程等各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设计。由于涉及内容的逐渐增多,传统的CAD软件已经不能有效的进行相关的设计。但是,BIM技术却能够有效的进行各方面的设计,并且还能够保证各个方面的设计效率和水平都能够得到保证。应用BIM技术之后,还可以有效的将各个方面的信息资料进行协调处理,特别是对于不同设计部分中的相关点,必须要进行有效的融合,进而能够为整个建筑工程设计做出应有的贡献。
4.建筑结构建模、分析应用
钢结构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需要应用到的一种常见施工材料,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占据一定比例。在建筑结构设计应用方面,设计人员可利用BIM技术进行钢结构建模,对钢结构加强件或者连接等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比如在进行加强件问题研究时,设计人员首先需要了解建筑结构制作流程,对加强件在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应用、作用等进行了解,然后利用BIM技术控制加强件。在钢结构连接问题研究方面,设计人员首先需要对钢结构连接方式、连接主体与相关参数等进行了解。在实际钢结构连接难点问题解决方面,设计人员可通过螺栓间距、螺栓数量、连接形式等进行连接控制。在建筑结构分析过程中,建筑企业往往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与资金,且分析过程相对较长,分析结果可能会存在较大的误差问题。
5.简化设计交底
设计交底是设计结束阶段与施工准备阶段的过渡环节,在这一环节,建筑设计单位需要将建筑结构设计等详细设计资料提交给建筑工程的施工单位,施工单位需要领取相应的施工图纸,同时要负责对图纸和资料进行完整性检查,保证所拿到的资料是齐全的。同时施工单位需要组织专门的人员对设计图纸内容进行学习,在工程类图纸设计交底阶段,所有参与设计图纸的单位需要协同剖析并处理专业图纸之间的矛盾与不解之处,针对存在矛盾的地方可以充分利用本次机会加强沟通,针对标注有遗漏的地方需要落实到具体的单位予以补充修缮,如果图纸中的内容有矛盾和错误,需要及时提出并洽谈修改。现有的设计交底过程与工序相对繁杂,不利于建筑工程的进一步开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BIM技术的出现,将我国的建筑行业带入到一个新的时代。我们要不断完善该技术,提高BIM 技术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可操作性,助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志强,黄立鹏.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4):209~210.
[2] 邓铭.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优势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35):94~95.
[3] 兰师林.张晓栏.浅谈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設计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32)79.
论文作者:叶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9
标签:建筑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图纸论文; 工程设计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设计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