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前郭县长山镇中心小学 131118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迅猛发展,计算机的知识和理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立足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实施具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全面提升当前小学计算机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促进课堂教学的不断优化。
关键词:小学计算机 新课改 教学优化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指导下,教师在小学计算机的教学中,应当根据小学生本身的学习和认知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口头传授书本知识,就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使计算机教学效果事倍功半。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教师应该针对小学生的总体特征,采取丰富的适宜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汲取和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理论知识。
一、课堂教学形象化
小学生本身的学习和认知能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小学生不能够全面客观地认知事物,只能通过事物的直观形象去了解和接受,因此教师在进行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尽量使理论的、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和形象化。计算机课程是小学生需要接受和掌握的新鲜事物,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而言,完全是未知的和不可捉摸的。教师应该善于激发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将计算机这种新鲜事物以具体的形象向学生展示。例如,在教学之初,教师可以将计算机的屏幕、键盘等一一向学生展示,通过这种方式,一是将计算机的各种知识以实际形象使学生牢牢记在,二是通过学生抢答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热情,活跃课堂氛围。
二、专业术语通俗化
在计算机课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专业术语,这些专业术语对小学生而言是难以理解和掌握的。教师应该想办法尽量降低这些学术性较强的语言和术语对学生造成的认知障碍。比如,电脑中的文件夹,教师可以将其比喻成学生的书包,文件夹内的文件就是学生书包内的书本、文具等资料;如果文件夹内再新建一个文件夹,教师可以将其比喻成学生书包内又放进一个包包。通过教师的形象比喻,能够使学生对计算机的相关知识有比较深刻的理解,更便于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寓教于乐
小学生最大的天性就是爱玩,教师在进行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天性。例如,在练习鼠标的“左键单击”、“左键双击”、“右键单击”、“右键双击”时,只是对学生口头讲授或者通过学生简单的演示等并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鼠标的功能使用还是很陌生。这时,教师应该积极组织一些需要用鼠标操作的小游戏,比如“智慧拼图”、“分装水果”等。学生通过玩游戏,一方面孩子贪玩的天性得以尽情发挥,另一方面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就将鼠标的实际操作功能了解并掌握了。
四、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现代的多媒体网络教学技术和手段进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采用老师站在讲台滔滔不绝讲授课本知识,学生在下面听得一头雾水或者神游天外。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数字教学平台,可以通过教师自己建成的网站,随时随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教学网站,教师可以公布教学的目标、教学的重点,还可以向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方法和各种学习资源等。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组织学生成立学习小组和讨论小组,可以将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放在教学平台并征集学生的各种看法和不同的意见,通过资源平台共享,学生能够真实地体验到自己的参与感。
五、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同其他学科相比,计算机课程更注重实际操作。教师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工作中,对理论知识应该充分运用各种手段使其更加具体化和形象化,更易于学生理解。对与计算机需要实际操作的内容,教师则应该加强练习,可以在操作过程中设计一些能够增加趣味性的环节,通过一些简单适宜的游戏软件、工作软件以及一些教学辅助软件,使学生充分体验自己动手操作的参与感。比起完全通过脑子去理解,小学生更喜欢自己手眼并用去操作和体验。教师在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使学生在充满生气的教学环境中掌握计算机相关知识。
六、小组合作学习
由于计算机是一门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学生在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往往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差异性。有些学生能够充分掌握计算机的理论及实操知识和技能,在学习中不费吹灰之力,而有的学生则掌握得没那么好甚至是比较差。这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两极分化”的现象,一些学生学习情绪高涨,一些学生则沉默寡言。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比如成立计算机学习小组,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讨论和学习,带动基础较差的学生,树立起“差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席雨艳 如何改善小学计算机课堂教学[J].新课程,2014,(1)。
[2]王志鹏 对小学计算机课堂的教学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3,(23)。
论文作者:于大伟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7月总第24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0
标签:学生论文; 计算机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生论文; 过程中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课程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7月总第24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