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公路网络建设的不断扩大,对公路建设技术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公路的实际施工量比较大,尤其是在地形较为复杂的地区,对公路建设的技术要求更高。对于一些地形、地貌构造非常复杂的地区以及地质灾害多发地区,如果公路建设不能达到相关要求,有可能会加重灾害的破坏程度,随着投入资金不断扩大,不仅使得建造成本大幅上升,还会给以后的使用带来非常严重的危害。因此公路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利用地质勘察的数据和资料,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有效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关键词:公路设计;地质勘察;工作要点;分析
导言:随着我国经济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我国整体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逐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供基本保障。公路建设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将更多创新技术融入公路设计工作,完善现有公路网。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地质环境都适合公路建设。这就要求公路勘察设计单位进行可行性研究,提出设计线路比选方案,进行经济、技术、施工难度比选,从而选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地质调查工作作为公路设计的重要环节,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地质环境带来的安全问题。为道路建设质量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1公路设计工作的基本概念
公路设计工作专业性强,需要移交给专业设计团队。公路设计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由不同的链接组成,每个过程都是相互联系的。一旦有了环节,就有了问题,会直接影响到下一步的设计工作,进而影响到道路建设的质量。首先,道路设计团队应设计公路的施工图纸,从道路安全入手,保证路基和路面的稳定性,并在详细了解当地情况后,进行有效的数据收集和统计。此后,专业设计人员编制了模拟施工图纸,为今后的道路建设提供参考。与此同时,对公路施工现场以及周边的地形情况、土质、气象、水文等条件进行详细调查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只有对现场的真实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和模拟,才能够保证公路设计工作各个环节的逐级深入,实现针对性的根本原则与公路设计工作的有机结合。
2公路设计中地质勘察工作的作用
在道路设计前进行适当的调查工作是非常必要的。由于我国地理环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复杂的地形是我国地形的突出特征。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等特殊地形均分布在我国,对我国的正常建设过程有一定的影响。如果不能提前对道路施工现场及周边地形环境进行实地勘察,可以直接进行施工或直接应用现有设计模板。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影响施工的正常进度。它甚至对公路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因此,合理有效的地形勘察是公路设计中地质考察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引起公路设计团队的充分重视。除了要对施工现场及周边的地形条件进行勘察,土质、气象、水文等条件也是公路设计团队应当提前进行勘察和分析的要素,以公路施工现场及周边的土质条件为例,土质会对土层的密度、强度以及土层的排水能力产生较大的影响,若在土质疏松的条件下进行公路施工,不仅会增加施工的难度,疏松的土层可能会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倾斜、塌方等问题,造成路基倾斜、路面裂缝等安全隐患,而排水性较差的土层可能会影响公路在暴雨等恶劣气象条件下的排水能力,造成路面的积水问题,影响车辆在雨天的正常行驶,甚至发生一系列本可以避免的交通安全问题。
3地质勘察调查与测量
3.1平面测量
A工程采用独立坐标体系完成测量,依靠静态GPS设备,分级控制勘察内容:先设置四等GPS控制网,再制作加密以及GPS控制测点,其基本精度信息如下。
(1)四等GPS控制网中,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为±0.39cm,最大误差小于±5cm。
(2)一级GPS控制网中,最弱相邻点点位中误差为±0.30cm小于±3cm,等。
3.2路基、路面排水勘测调查
对最初所收集的数据进行补充,在施工现场确定防护工程位置、防护长度与型号等多种资料,并进行勘察前的准备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A工程中,地质勘察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地质勘察人员充分考虑施工设计意图,并结合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条件,确定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地质风险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其次,根据相关标准,明确本次工程中的施工特点,根据地貌单元特点合理布置任务量;最后,对施工过程中的地貌单元信息做进一步的细化处理。例如,布设钻孔点应能控制不同地貌单元,在特殊地带施工过程中,结合边坡稳定性、软土层分布等多方面原则,合理利用GPS技术。
3.3初步设计地质勘察
某工程在可研资料基础上,对设计内容进行初步的调查分析,并对可能出现误差风险的地点进行二次测量。对设计线路的各个桥涵的各项数据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工作内容主要为:记录顶桥涵位置、孔跨数量、每个墩台的高度,同时,统计各个桥涵的结构类型与基础形式,并进一步收集该桥涵附加工程的施工、应用情况,为工程建设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由此可见,在特定项目调查中,应根据工程实际要求,进一步优化地质勘察方法与内容,保证基本工作方向不偏失。因此本文认为,在充分收集、核实已有资料的地质资料基础上,应对某些重点项目进行初步勘察分析。例如,对于某些不良地质路段,应考虑该地段的地质信息(如不良地质、特殊岩土、岩土类型、地下水发育情况等),根据本次施工中的路线走向,评价地质问题灾害程度。
通过进行初步的地质勘察,能进一步控制施工中的潜在风险因素,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调查施工地区周围的基本环境,为实现“零误差”的地质勘察及为工程的科学施工奠定基础。
3.4施工图地质勘察
在公路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详细勘察所涉及的方向与基本内容明显区别与其他工作,公路工程地质详细勘察的重点就是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根据初步勘察资料,进一步补充,为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的处治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对实际施工现场环境进行对比,并调整相关施工方案。例如,可根据施工地区,对多年冻土、膨胀性岩土等进行分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进行室内试验,保证能够准确了解该地区的地层结构,为工程建设提供数据支持。
例如:某工程在穿越和勘察过程中,工程应用了地质详测理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调查过程中,现场对初步调查收集的数据和整个交叉铺设计划进行检查,进一步收集沿线乡镇规划,了解沿线民众对项目的意见,特别是对生产生活通道和立交桥的具体要求。确定独立的三维交叉和通道及立交桥的具体位置和实现方案。通过本调查,帮助施工单位准确地分析潜在的风险因素,保证施工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3.5其他方向的风险控制
在公路施工建设过程中,其他方向的风险控制包括多方面内容,例如进行地质灾害评估、土壤样本取样过程监督等,可以说,其他方向的风险控制包括了公路设计地质勘察工作的其他辅助工作。
例如,某工程地质勘测人员详细调查施工沿线的原材料分布情况,并在基本运输条件的基础上,重点调查工程废方处置、路基填料处理等基础性内容,进一步降低公路建设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对公路沿线产生干扰作用的因素(如地方道路、沟渠等)做进一步分析,并收集地方道路的基本走向、道路等级等信息,并统计当地施工原材料价格、原材料运输价格、人力资源价格等信息,为进行公路设计中的成本分析奠定基础。在其他方向的风险控制中,也取得了较好效果。
结束语
公路设计中地质调查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根据实际地质条件的合理性选择不同的施工路线,总结各种施工方案,选择一条可以降低高河造价的施工路线。有效消除恶劣环境对道路的影响。在公路路线勘察工作中,必须采取各种措施,严格检查公路设计中地质勘察的各个重点。在设计过程中,必须注意地质调查数据的准确性,防止施工路线的任意变更和工期的延长,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降低施工成本,提高道路质量,同时保护用户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梁崇才.山区高速公路地质勘察方法研究[J].江西建材,2017(5):130-131.
[2]江志超,吴伟智.公路设计中地质勘察工作要点的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4):140.
[3]刘义华.浅谈山区高速公路地质勘察方法与实践[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8(4):167-168.
[4]程焕达.山区高速公路地质勘察方法研究[J].交通世界:工程技术,2017(6):106-107.
论文作者:包小忱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地质论文; 公路论文; 工作论文; 过程中论文; 道路论文; 地形论文; 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