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漳州供电公司 福建省漳州市 363000)
摘要:变电站的施工相较于其他工程施工具有其复杂性,在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强化质量管控显得非常的重要,土建分部施工又是其工程施工中的非常重要的内容,加强变电站土建施工的管理,对提升施工质量,对变电站的总体施工质量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就根据变电站土建施工的实际特点,提出了相关的强化土建施工质量管控思路与研究,这对于变电站的建设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变电站;土建部分;施工质量;管控思路
1变电站施工的土建部分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力需求的稳步提升,我国的电力行业也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作为电力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变电站的建设、管理,对于整个电力网架的正常运行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变电站土建施工是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实际的变电站建设工作中,很多电力承建企业由于存在设备、技术、人才等方面的限制,通常会将土建部分的施工承包给相关的建筑承包商来进行施工,而在建筑承包商市场中,责任意识不强、技术水平不高、施工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等现象非常的严重,导致土建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并且很多地方政府会对土建施工进行严格监管,这使得变电站土建施工的过程中,边设计、边施工、赶进度等现象普遍存在,这在无形中使得土建工程的施工难度不断的增大,对于施工质量的提升会产生较严重的影响。
2变电站土建部分施工质量控制所遵循的原则
2.1必须遵循科学施工的原则。变电站土建部分施工质量控制目标的实现,要充分体现科学性的原则,只有从科学的角度对变电站开发建设的主要流程、土建部分施工技术要求以及质量控制的重点进行细致而全面的考量,才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变电站土建部分施工质量控制能够满足实践的使用要求。
2.2必须遵循简易施工的原则。由于变电站大多地处于较为偏僻区域,征占地面积逐渐减少,使得变电站开发建设环境较为复杂,难以实现土建部分施工质量控制的细致处理与操作。为了适应这一现实状况,变电站在进行土建部分施工质量控制的过程中,就要尽可能的增加土建部分施工质量控制的容错率,减少外部环境对变电站土建部分施工质量控制活动的影响。
3变电站土建部分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3.1保证工程设计质量
变电站建设过程也是一项有序推进工程,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应该站在结构安全方面开展工作,并且对设计的细节进行梳理、完善,确保工程设计质量。而结构安全则是在建筑物受外力影响的情况下,还可以对倒塌与破坏的问题予以抵抗,进而确保建筑物内部的工作人员和电力设备更加安全。因此,为了达到以上目标,就应该在设计的过程中,对变电站建筑的结构牢固程度进行充分地考虑,确保能够对外力冲击予以承受。与此同时,还应该对影响变电站稳定与安全的因素进行全面考虑,保证其承载能力与变电站运作安全要求相吻合,使建筑物整体更加牢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确保实体质量动态控制
在变电站土建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很多质量管理人员在实施质量监督控制的过程中,很少严格的按照制度要求将实际的施工情况与施工图纸、施工规范进行比对,对于一些隐蔽工程的施工质量更是少有关注,这很难在施工的过程中发现工程中的质量问题,甚至直到变电站投入使用之后,其正常运行受到影响时,才发现工程质量中的问题,从而造成较严重的损失,这种静态的控制方法,对于变电站土建施工的施工质量控制是非常不利的,改变这种控制方式,应用动态的控制方法对土建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显得非常的必要。为了加强对整个工程项目的监督力度,在实际的质量控制工作中,应该设立专职的质检员,对于工程施工中的一些关键部位及重要环节实施动态的控制,对于板、柱等重要的主体工程的浇筑质量的控制,质检员应该到现场进行严格的检验与测量,并严格按照相关的设计、施工图纸,对偏轴线、结构错层标高、悬挑结构、框架梁柱节点等一些关键的工程部位进行验收,保证其质量能够满足相关的设计要求。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中的所有数据的准确性,质检员及质量管理人员应该加强施工现场的检测与督导,以便于掌握实际的工程质量,这对于工程质量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3提升施工人员技术能力
在土建施工的过程中,可以定期开展专业性的技术培训活动,确保参与施工的人员都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从而以科学的理念、方式指导工作,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现场交底。另外,在土建工程施工中,需要积极引进全新的技术方式,新的施工工艺,并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完善相关管理规范的内容,进一步规范施工人员的行为,将更加科学、合理的施工流程落实在工作中。
4工程实例
本文选取国内的某变电站工程为例,简要分析土建基础处理技术的实际应用及相关问题。本工程为一座新建的110kV变电站,总占地面积为5094m2。站址主要为自然堆积回填,回填土较为松散,填料以强风化粉砂岩碎块、坡积粘性土等为主,填土区的厚度为6.4~9.3m,回填土的自重固结尚未完全形成,高压缩性与承载力相对较低。在工程设计中,实地勘探与实验结果显示,天然地基的承载力难以满足上部构造物施工与施工阶段的实际要求,必须进行软土地基的处理。
4.1地基处理方案的选择
(1)工程地质特点:①素填土层的厚度较大,站址周围分布大量处于松散状态的素填土;②基础的渗透性较好,素填土以强风化粉砂岩碎块、坡积粘性土等为主,强风化岩块的直径多为6~11cm,下层多为砂质粘土,渗透性较为理想,有利于排水、固结。(2)地基处理方案,根据本工程上部结构的实际荷载情况,设计方案中对于站址地基提出了承载力≥180kPa、压实系数≥0.95等要求,结合当地的施工经验与技术力量,设计人员初步选择了cfg桩基、强夯两种地基处理方案,经综合分析与考虑后,设计人员决定采用两种方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不良地基的处理。
4.2基础处理技术
(1)地基处理,在站址的东侧、东南侧、西侧的填土区厚度较大,而新填填土的固结性较差,力学强度较低,均匀性与压缩性也不符合施工要求,经过对其承载力、变形与均匀性等进行检验,本工程采取对于整个施工场地新填土层进行分层强夯的处理方式,以提高填土层的整体压实度,以及新填土地基的承载力、变形模量与均匀性等。在本工程的地基处理中应用强夯法进行填土区加固,有效提高了地基的承载力,其优点主要表现为:施工简单、加固效果理想,预计经过强夯处理后,站址所在区域填土层的承载力为190kPa以上。同时,本工程中的站内道路、电缆沟、排水渠等均可直接置在填土上,降低了施工作业的难度。(2)cfg桩基础,由于本工程所在区域的地基填料以强风化粉砂岩碎块、坡积粘性土等为主,为了满足施工中的承载力与压实系数要求,应用cfg桩基础处理技术具有可行性。在桩基础施工中,机械挖孔桩的桩端可以进入设计的地基持力层强风化岩1米处,而且具有刚度大、单桩承载力较高,桩身变形同等大小等特点。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对于单桩承载力的要求不高,以原状土为桩端持力层即可,通过计算确定桩端进入原状土的深度,尽量避免施工中受地下水的影响。
结束语
变电站土建部分施工质量控制活动的开展,提升了现阶段我国变电站开发活动的有效性,确保变电活动的顺利进行。为了推动变电站土建部分施工质量控制活动的顺利开展,文章全面分析变电站土建施工的特点与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以科学性原则、实用性原则为基本框架,从变电站设备基础倒角的质量控制入手,逐步形成土建部分施工质量控制体系,实现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郭永良.加强新建变电站的质量管理[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4(04)
[2]单卫东.浅谈变电站土建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与控制[J].山东工业技术.2014(20)
[3]王增奇,张兴龙.变电站土建施工质量控制思路构建[J].科技资讯.2017(34)
论文作者:林荣慰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8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3
标签:变电站论文; 土建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地基论文; 承载力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程论文; 《河南电力》2018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