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中国通货膨胀的再认识_成本推动通货膨胀论文

对当前中国通货膨胀的再认识_成本推动通货膨胀论文

对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再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再认论文,通货膨胀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80年代以来,通货膨胀一直困扰着我国经济的稳定与发展,继1988年发生严重通货膨胀之后,1993-1994年又出现了更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全社会零售物价指数已超过20%,达到了改革开放16年来的最高峰,通货膨胀已成为影响人民生活、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与深化改革的一个突出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本文就新一轮通货膨胀的特点、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方面谈一点认识。

一、当前通货膨胀的特点和产生原因

90年代的通货膨胀与80年代的通货膨胀相比,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其不同的地方,反映在通货膨胀的特点和产生原因上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通货膨胀的顽固性。1988年高通胀之后,实行了三年治理整顿,使价格改革中断,1992年经济开始启动,迅速进入了高速增长期,投资在1992、1993年实际增长20%多的基础上,1994年又增长了17%(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在这期间,一方面经济高速增长,另一方面相应的价格改革滞后,使物价留下较多后遗症,给财政带来沉重负担,能源、交通等基础行业面临困境,迫使政府不得不于1993、1994年对原油、天然气、电力、化肥等产品价格进行调整,放开煤炭价格,对这些基础产品价格的大规模调整,使过去三年中受压制的通货膨胀公开化,由压力变成了现实。所以,从1992年以来,尽管中央一再努力希望把通货膨胀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但是,由于受经济过热和改革推动的双重影响,通货膨胀率仍然连续三年达到两位数,显示出通货膨胀在中国的顽固性。

2.通货膨胀率超过了经济增长幅度,而且经济过热的表现形式不同。1979-1992年我国经济平均增长9.3%,年均物价上涨6.4%,通胀率低于经济增长。1993年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增长率几乎相当,到1994年上半年,通货膨胀率已远超过了经济增长率,1-5月份,全国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19.05%,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2.7%,而城镇居民生活费用物价指数却高达23.7%。

80年代,投资主要热点是加工业,而近几年的投资热不仅表现在第二产业上,第三产业也相当突出。投机资本在股票、房地产、期货外汇市场上起码达3000亿,各地的开发区热等是80年代无法比拟的。这些新的经济热点和原有投资“饥渴症”的共同作用,产生了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3.物价上涨带有明显的结构特点。据商业部门对500多种主要工业品的供求状况排队统计,1988年供大于求和供求平衡的商品占58%,而1993年则有95%以上的商品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所以引起物价上涨的动因已从供求总量失衡转为供求结构不平衡。1994年以来,生产资料价格逐月回落,而消费品价格持续、快速上涨。工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率比1993年回落了近30个百分点,而生活资料特别是农付产品和服务价格涨势凶猛,1-5月份全国零售物价指数、消费品价格指数,35个大中城市零售物价指数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0%、22.3%和24.6%。另外,中西部地区价格上升幅度超过了沿海地区。1995年4月份全国商品零售价格上涨幅度平均为18.0%,涨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有青海、新疆、福建、陕西、江西、云南、贵州、四川、内蒙、山西、宁夏等17个省区,除福建为东部省份外,其余16个省区都属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而中西部大多数省区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及消费需求增长速度在全国处于较慢增长之列,但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指数却相对较高,物价和生产呈反方向发展,带有“滞胀”的某种特征。

4.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成本推动。1994年初实行以增值税为主的新的流转税制改革,由于对新税制不熟悉,市场发育不完善,管理不健全,很多企业趁机抬价。不少企业在没搞清价内税、价外税的情况下,在产品原价基础上加17%的增值税。还有税负降低的企业,其产品价格不降低,而税负增加的企业总是想方设法通过涨价来转移出去。另一方面汇率并轨,由原来1∶5.8的美元与人民币的兑换比例调为1∶8.7,这样带来使用、经销进口原料和产品的企业成本上升。还有实行新的会计准则和财务通则后,折旧率提高了,奖金、利息等进入成本,促使成本上升。加上工资调整使1994年工资性现金支出增长了40%;流通体制的改革等,对物价上升都有推动作用。但是,任何成本推进,在总需求不膨胀的情况下,只能造成企业亏损,而只有在总需求膨胀时,才会把成本压力转化为涨价,转移到市场上去。

5.投资膨胀创造需求拉动。改革16年来的实践证明,凡是固定资产投资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2%,国民经济就会出现失衡状态,上一年的投资过大,必然会对下一年的物价上涨产生强大的推动力。因为第一,投资项目资金到位不足促使银行增加贷款,留下流动资金硬缺口,倒逼中央银行增长基础货币弥补。第二,直接推动了以建材为主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第三,利益驱动,追求政绩的作风使重基建、轻技改的倾向严重,全国技改投资占固定资产总投资的比重逐年下降,1988年-1993年依次为35%、31%、28.4%、28.2%、27.7%、26.3%,1994年1-5月份已下降到21.8%,过度扩张加重了国民经济的结构性障碍。

6.国民经济畸形增长造成结构性比例失调。一是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发展比例失调,非国有企业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得到快速发展;而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国有工业企业效益却连年下降,70%以上的企业明亏或暗亏,丧失了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非国有企业在工业生产的增加值中占4/5,而税收却只占3/10。每次国家宏观紧缩,显效的首先是国有企业,为解决大中型企业的问题,不得不进入收缩——扩张——信用膨胀的循环。二是农业工业发展比例失调,根据历史经验,我国工农业增长速度的比值保持在2.5~3∶1较为适度,但1992、1993年却分别高达4.3∶1和5.2∶1,国家对农业的投资占全部投资总额的比重越来越小,到1993年只占总投资额的3%,同年城镇居民生活费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高达2.54∶1,比较利益低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已难以支撑高速的工业增长,三是交通运输、能源等基础产业相对滞后,1993年一般加工业增长比能源生产增长高24%,比货运量增长高22%,结构明显不协调。

因为云南等西部地区国有工业多为原料生产型企业,其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比沿海地区大得多,非国有企业发展缓慢,所以,中西部地区出现物价快走,经济慢走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7.信用危机使货币超量发行。经济增长与流通中货币增加之间形成的差距,既包括了经济规模扩大、市场化程度提高等对货币需求增多的正常因素,也包括了财政赤字形成的信贷资金财政化、信贷平衡缺口形成的金融赤字、信用危机造成资金存量不能“流动”等不正常因素。货币超经济发行与物价上涨之间存在着确定的逻辑关系,通过对货币投放情况和零售物价分月指数进行回归分析发现,货币投放每增加1%,将导致物价在随后几个月上涨0.6%左右。自改革以来,我国年年出现赤字,1986年——1992年净赤字累计2113.3亿元。1981——1993年财政向银行透支占市场货币流通量的31%,据有关部门测算,目前财政向银行透支、借款、企业潜亏应补未补、政策性补贴挂账等已占银行全部资金的30%。另外,银行系统的大量资金通过折借、贷放向系统内的非金融机构转移;一些企业资金也由生产领域流向房地产及证券股票交易,造成目前全国2.6万亿元的信贷资金中,能转动的仅1/3,2/3的流动资金贷款已不能“流动”,相当部分成为呆帐,为维持现有企业的正常资金用量,保证信贷资金平衡,国家不得不创造增量,发行基础货币。同时,使用大量低息贷款补贴亏损的国有企业,已成为我国通货膨胀的特殊根源。

二、通货膨胀给经济和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

通货膨胀的本质是什么?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陈岱孙教授曾说:“我给通货膨胀下过一个定义,即它是一种变相的不好的税。因为它是掏人民的口袋,受害者是工薪阶层、储蓄者和债权者”(见《经济动态》1994年第8期第20页)。

1.通货膨胀扰乱价格信号,误导生产与消费。搞市场经济关键在于市场价格,企业跟着价格转,通过价格信号预测需求量,平衡供给量。而在通货膨胀中,失去了正确的价格信号,往往误导企业和政府的决策。在通货膨胀预期没有形成时,政府可以通过通货膨胀政策,增发货币,扩大总需求,此时会出现物价总水平的上升。但是,企业家误以为是本行业产品好销,而扩大生产;居民误把通货膨胀造成的名义收入提高看成是实际收入的提高,倾向于存款而不购物,称为“货币幻觉”。此时通货膨胀的后果是提高产量和储蓄,但是,当通货膨胀预期形成时,企业家预期物价总水平将连续上升,就会不断提高自己产品的价格,以应付成本的上升,即使是因供不应求导致产品价格上升时,也误认为是全社会价格总水平上升,不仅不扩大生产,反而只提高价格。此时,通货膨胀只能抬高物价,不能促进生产。居民把自己的货币收入看成是一种虚假的,不断贬值的东西,一方面倾向于购物和存外汇,另一方面要求提高工资,否则即怠工而减少产量。因此,通货膨胀中,要想降低物价,生产就要大幅度降低,把前一时期由于通货膨胀而刺激上来的生产速度全部“吐”出来,从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来看,通货膨胀刺激生产较难,提高物价比较容易;抑制通货膨胀时,降低物价较难,而打击生产较容易。所以,通货膨胀刺激经济增长是弊大于利。

2.通货膨胀破坏改革环境。在改革渐进情况下,农产品提价,工业品不降价,价格总水平肯定提高,此时的价格提高,并不是通货膨胀所造成的。价格结构性的调整,本身调高了物价,需要增发货币,这种货币增发,并没有使货币量超过流通的需要,只有货币发行超过了流通的需要,才会导致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不仅不能促进改革,反而破坏稳定的经济社会环境。1988年的通货膨胀引起了社会的动乱,导致强力的社会整合,连市场经济导向也不明确了。1994年物价出入意外地连续高涨,迫使经济工作的中心放在控制通货膨胀上,企业和银行的改革都未取得重大进展。而且,物价上升越高,行政手段越多。一旦恶性通货膨胀出现,就会导致全面的经济管制,改革的成果将被断送。

3.通货膨胀造成社会分配不公平。1994年通货膨胀率达20%以上,一年期存款利率为11%,是10个百分点以上的负利率。居民存款受到巨大损失,而贷款者,一年之内至少吃进3000亿元人民币的利差。这种“坐吃利差”的行为,加剧了银行界和企业界中一部分人的腐败,造成了一些在“泡沫经济”中发不义之财的人。在通货膨胀中受损失的,首先是存款的城乡居民,其次是城市工薪阶层和离退休者。工资的增长虽然在名义上高于物价的上升,但是平均数字掩盖了巨大的收入不均。发达地区首先发展,物价先上升,生产和工资随之上升,将落后地区的低价物资吸引过去。然后,是落后地区的物价上升,但是,其生产和收入却没有发达地区上升得快,因此,实际收入的差距越拉越大,通货膨胀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转移。

4.通货膨胀不利于树立政府权威,纸币是国家强制发行的价值符号,所代表是政府信誉的高低。政府强制居民使用一种货币,并保证其购买力不降低,同时政府还要保护产权、债权、安全和公平竞争,给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如果政府不能行使应该行使的职能,纸币发行过多,不能实现其价值,就会引起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在某些突发事件的影响下,就可能出现大规模的抢购与挤兑银行。要提高政府的信誉,就防止通货膨胀而言,主要是控制货币发行数量,保持人民币对内对外价值的稳定。如果发生恶性通货膨胀,国家将失掉民心,国民经济将陷入恶性循环而不能自拔。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未来经济最大的危险是通货膨胀。

三、抑制通货膨胀的措施和对策

今年是“八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十分关键的一年,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物价稳定无疑是保证改革与发展顺利进行的基础,所以,仅通货膨胀不仅是当前的应急对策,而且应作为今后一人制定经济政策的重心。根据当前通货膨胀的特点和形成原因,应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的恶化。

1.确保货币增量的经济发行。根据现阶段引起物价上涨的不同原因,正确区分由于价格的结构性变革引起的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而导致的物价上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弄清通货膨胀率,也才能真正弄清超经济发行的货币量大小。同时,根据经济增长率、市场物价、货币流通等变化情况来确定货币供应量大小;中央银行对专业银行的再贷款,防止新的信用膨胀;实行收支平衡政策,财政上量力而行,不搞赤字预算。

2.增强国家对市场物价的调控能力。1994年在农付产品生产增长的情况下,仍出现大幅度的价格上涨,其中流通环节加价太多,价格管理体制上的缺陷助长了零售市场的垄断,推动价格上涨,这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这已从现实生活中向我们提出了尽快建立市场经济流通和管理体制的要求。首先,建立和完善中央、地方两级重要商品的价格调节基金制度,并尽快组织落实。其次,对人民生活必需品建立专项储备制度。第三,建立和健全有关价格管理的法规和制度,实行依法管理,制止一些重要商品买卖交易中的垄断价格、倾销价格、投机价格等不正当价格竞争行为,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加强物价管理和监控。

3.保持适当的固定资产投资率。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投资需求活跃,消费需求平稳。经济的走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的走势,调控好投资,基本上就把握了经济的走势。从历史经验看,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控制在25%以内,固定资产投资率不应超过32%。要实现以上目标,就应加快投资体制改革步伐,建立投资主体责权利相统一的自我约束机制和风险责任,扼制投资饥渴症。同时,改变重新建轻技改的做法,将投资重点真正转移到调整结构和提高效益上来。

4.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结构调整步伐。针对国有企业形成亏损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加快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使企业尽快转到市场经济轨道上来;另一方面是加快企业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为社会提供更多的适销对路产品。因为只有减少国家对亏损企业的补贴,减少靠银行贷款供给那些没有为社会提供足够有效供给的企业发放工资的数量,才能从深层次上解决通货膨胀的问题。

5.继续增加对“瓶颈”产业的资金投入。一是高度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在资金、技术、物资、人才、价格、税收等方面提供可能的倾斜,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确保丰富、高效的农副产品供给;严格控制耕地流失。二是认真执行国家的产业政策,增加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投入,逐步缓解其相对滞后的局面。

6.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和最低生活贫困补贴制度。由于长期实行低工资高就业政策,使国有企业存在相当数量的冗员。在这种情况下,固定资本投入增加对成本的影响不仅不能以工资成本的相对减少而抵消,相反冗员的工资奖金还需不断增加,形成特殊的成本推进。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劳动力有效配置机制的形成,解决企业富余人员、破产企业职工的生活保障问题,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

7.对宏观经济实行双重目标评价。在宏观经济发展中要处理好发展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即在经济高速增长中尽可能降低通货膨胀,把经济增长率与相对较低的通货膨胀作为评价宏观经济健康与否的双重目标来考虑,从中央到地方都要增强控制通货膨胀的意识,研究控制通货膨胀的对策措施。

8.实行坚定的、稳步的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不搞那种大起大落的急刹车。控制通货膨胀的政策要分步实行,逐步调整,力度要均匀。现在居民、企业、地方政策,都有一种预期心理和不确定心理。一个坚定的、逐步的、均衡的政策出台,地方和企业才有可能与之配合。同时,在制定政策中防止过份看重平均数字,忽视在平均水平掩盖下的产业和地区发展不平衡性,实行“一刀切”,影响整个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1995年我国物价涨幅虽有一定的回落,但仍在较高价位上运行,基础很不牢固。一是行政性限价和财政补贴压价现象较普遍,很难持久。二是国内各方面涨价要求较高,如价格改革出台过频,有可能突破有限的调控空间。三是世界经济恢复景气,国际市场工业原料价格比去年有较大幅度上涨。如原棉上涨36%左右,化纤原料上涨16%,热轧卷钢和不锈热轧卷钢分别比去年上涨30%和25%等,这将对我国原料工业及加工业产品价格上升带来影响。因此,抑制通货过度膨胀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标签:;  ;  ;  ;  ;  ;  ;  ;  ;  ;  ;  

对当前中国通货膨胀的再认识_成本推动通货膨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