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儿童手指游戏的开发价值及运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浅谈论文,手指论文,价值论文,儿童论文,游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幼儿的智慧出在手指尖上。”苏霍姆林斯基这句经典之语高度概括了儿童教育的思想内涵。动手即动脑,手脑并用能促进幼儿心智发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的教育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主动转变观念,从尊重幼儿发展和需要出发,主动寻求游戏在幼儿园课堂教学中的特殊价值,发现游戏在幼儿园课堂教学中的特点,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让幼儿园的教学适宜幼儿的发展需求。手指游戏能够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和表现力,还能提高手指的灵活性;动手做事是幼儿成长的基础,手指游戏能让幼儿学会动手、勤于动手、爱上动手。而手指游戏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并没有受到很大的重视,因此,我们有必要在这里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相应的探究。
一、手指游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手指游戏是一种一边念诵儿歌或者韵律,一边协调双手动作变化的游戏。它既能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又能训练幼儿手指的灵活性,发展手、口、眼、耳的协调能力。手指游戏通过儿童的言语和手部动作构造了一个游戏情境,创造了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的氛围,配上朗朗上口的儿歌、顺口溜、说唱等,借助生动有趣的内容和活泼欢快的形式,既提高了幼儿对语言的理解力和感受性,又拓展了幼儿的认知能力和想象表现力。另外,幼儿学会了手指游戏,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增强他们的表现欲,使他们乐于在各种场合大胆地表现自己。手指游戏还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与协商。它可以带给幼儿独特的体验和智慧的启迪。所有的手指游戏,都有利于幼儿大脑智能的开发。智能在于手动,健身要先健脑,健脑要先健手。一般在正式学习前、学习中、学习后,或闲暇时,或游戏时,都可进行手指游戏的练习。因此,我觉得手指游戏在幼儿园的应用非常重要。
(一)手指游戏对幼儿手部小肌肉群发展的促进
在成长过程中家长会发现,幼儿在3岁时无法像成人一样用手捏笔或拿勺子,而是将手握成拳状,笔或勺子握在手心。从幼儿身体机能发展来看,3岁到6岁期间,幼儿身体的各器官组织和生理系统的功能还未发育成熟,手指肌肉以及骨骼还未完善,此时正是幼儿动作技能发展的敏感时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健康目标之一就是动作协调、灵活。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教养环境的参与人可以利用幼儿此段动作模仿敏感期的各种特性提供丰富的手指游戏,给幼儿进行恰当的指导和训练,促使其获得更多的动作技能,发展手部小肌肉群,以促进身体各项运动机能的完善和发展。
(二)手指游戏能促进幼儿大脑与肢体之间的协调
对于幼儿来说,手指游戏是手和眼的同时锻炼,脑部的思维传达到听觉、视觉、触觉等感官系统,通过游戏完成大脑命令,实现手眼协调。手指游戏多半都会伴随着上肢的移动,比如手指游戏《五只小猴荡秋千》:五只小猴荡秋千,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嗷一口,四只小猴荡秋千,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嗷一口,三只小猴荡秋千,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嗷一口,两只小猴荡秋千,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嗷一口,一只小猴荡秋千,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吃光了。这个手指游戏伴随着幼儿左手的摆动和右手成嘴状而进行,“鳄鱼”靠近“小猴”,吃掉一个的情景就要求幼儿看到左手的一个手指被右手抓住后收缩折叠起来,以便后面的“小猴”荡秋千。这个手指游戏是幼儿听、说、看、摸的各种机体协调活动的一个过程,长期坚持,能够及时的开发幼儿大脑,促进大脑与手指间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发展幼儿手部小肌肉群的活动能力,锻炼手指关节的灵活性,促进幼儿手眼协调和手脑协调。
(三)促进幼儿数学的逻辑思维发展
由于幼儿年龄小,他们的思维还处于具象思维阶段,无法形成抽象思维,进行概念转换,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在对数的认知。我们可以借助手指游戏创设经验情景来帮助幼儿了解数概念,完善对数逻辑思维的理解,开拓幼儿的抽象思维。例如手指游戏《小小玩具柜》:我家有个玩具柜,柜子一共有几层,一层二层三四层,我的柜子有四层,一层一层关上门。手指游戏能够创设出一个情景,使孩子们“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手指游戏能够成为幼儿学习数概念的一种有效方式,提升幼儿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四)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
很多家长都会发现,幼儿在3至6岁这个阶段不能够自己穿衣服,或者是写字、吃饭会“左右开弓”,一些生活常识和自理能力发展的不够全面。而这一阶段又是幼儿日常生活技能的训练与良好习惯的养成期。教师和家长可以运用手指游戏在日常活动中训练这些技能,用“玩中学,学中玩”的教育方式使幼儿完善自理和习惯养成等能力。例如幼儿不会穿袜子,那么可以和幼儿玩《穿袜子》的游戏:缩进小脖子,(双手大拇指食指伸进袜筒到袜头),伸进小脚丫,拐过小弯弯,(把袜子从脚后跟拉上),一下、二下袜子穿好了。类似于这类的生活能力培养游戏还有很多,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幼儿进行针对性教育,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手指游戏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在运用手指游戏时,教师予以有益的指导
在进行手指游戏活动时,幼儿需要一个“学习、接受、吸收、展现、创新”的过程,教师不应在幼儿第一次进行活动时,就要求幼儿达到很好的效果。幼儿玩手指游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有持久的耐心和恒心,不断地去观察、去引导。同时,在游戏中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发展,关注到幼儿的个体差异性,针对每个幼儿的不同特点和发展的不同层次做相应的要求,不断促进他们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二)将手指游戏融入到幼儿的集体教学活动中
手指游戏在幼儿集体教学活动中的运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讲:
1.激发幼儿的兴趣,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选择幼儿感兴趣的话题,运用到手指游戏中。教师可以结合本班的教育教学目标,在日常活动中捕捉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或是幼儿在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将其引申到各个领域的手指游戏教学活动中。如在数学教育活动中的开展:小班的数学活动——“学习手口一致数数”,教师可以引用手指游戏“数数歌”(一间房,两块糖,三把伞,四支枪,五副眼镜,六碗汤,七只兔子,八头象,加上九朵小红花,十个朋友喜洋洋),也可用手指游戏“报数”的优美旋律和情景,让幼儿在宽松自然的环境中学会手口一致地数数。同时,运用手指游戏可以让幼儿学习数学活动中的比较,如长短的比较、粗细的比较、高矮的比较等对应关系,从中也可以培养幼儿反应的灵敏度,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
2.手指游戏活动可以为集体教学活动提供丰富的体裁,可以让集体教学活动更丰富有趣。现在的幼儿教育不再是教师“灌输式”地将知识教给幼儿,而应该以幼儿为主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在愉快的情境下,将知识传授给幼儿。手指游戏会起到有效的作用。比如,“我有两只手,左手和右手,大拇哥,二兄弟,三中间,四小弟,小妞妞来游戏。手心、手背,心肝宝贝。”这个手指游戏教会了幼儿:人是有两只手和十个手指的识别。运用朗朗上口的儿歌配合手指的运用,幼儿是不难记住知识的。
(三)将手指游戏贯穿在幼儿生活活动中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科学合理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活动,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
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有许多零散时间,如幼儿来园后、离园前,饭前饭后、盥洗前后等过渡环节。此时幼儿的状态都比较放松,自觉遵守常规的意识也常常较弱。将简单易行的手指游戏贯穿于这些环节之中,可有助于幼儿建立规则意识。为此,在各个过渡环节中,可以为幼儿准备“手指歌”“石头、剪子、布”等趣味的经典手指游戏活动,将其穿插在零散时间中进行。这样,既减少了幼儿的消极等待,又预防了无事可做而引发的打闹现象。
将手指游戏贯穿在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活动中,不仅可以使幼儿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同时也可以减少幼儿消极的等待现象,使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过渡自然。教师通过手指游戏将幼儿的生活活动转变成激发他们情绪的方式,逐步引导他们学会自我管理。
手指游戏简单易操作,安全性高,游戏材料现成,幼儿学习的积极性高,游戏时间可控性大,可以说,将手指游戏运用到幼儿活动组织中既有其可行性,又有其必要性。它对教师在组织幼儿的活动和进行中起到相当大的辅助作用,同时对幼儿自身能力的发展提高也起到促进作用。这是一种低耗高效的游戏方式,也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游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发现它在幼儿活动中的更多的作用以及更广的使用范围。
原标题1:《如何运用手指游戏促进幼儿心智发展》
原标题2:《浅谈手指游戏的开发价值和对幼儿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