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铭 申婷婷 孙理信
河南省兰考县东方医院 475300
关键词:软通道;微创;重症脑出血
脑出血具有起病急聚,病情凶险,致残率及病死率高的特点,是危害中老年人生命的疾病之一。我院应用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介入治疗49例,配合实施整体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9例均为我院内科2010-04-2013-06住院患者,男32例,女17例;年龄48-84岁,平均(65.45±6.27)岁。均经头颅CT证实符合1995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出血诊断标准【1】。有明确高血压史28例,冠心病13例,糖尿病8例。其中29例为基底节出血,9例丘脑出血,4例颞叶出血,2例额叶出血,3例脑室出血,1例急性硬膜外血肿,1例慢性硬膜外血肿。根据多田公式算【2】:出血量45-113时,平均69.5ml。入院时脑疝形成3例,深昏迷19例,浅昏迷米15例,意识模糊10例,1例急性硬膜外血肿,出血量约56ml,嗜睡;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出血量约125ml,嗜睡并精神异常。
1.2 治疗方法 采用改良-立体定向微创介入颅脑血肿清除技术,手术时间均为发病后4-24小时,47例脑出血及脑室出血者采用前额入路,根据CT片定位,穿刺点为正中矢状线旁开1.5-2.5cm,穿刺深度为穿刺点离血肿远端的距离减去5-10mm.确定穿刺点后常规消毒,铺洞巾,20%利多卡因局部侵润麻醉,用凹槽手锥钝性刺破头皮,快速三棱手锥锥透颅骨的外板,再用手锥透颅骨,应用快速三棱手锥刺破硬脑膜,将导引钢针插入F12引流导管内,通过颅骨穿刺点,沿穿刺平面,按预定的穿刺深度,送入血肿中心远端。缓慢拔出引导钢针,见有陈旧性积血流出后,取5ml注射器缓慢抽吸。引流导管可用蝶形胶布固定,连接三通阀,连接异性颅脑外引流器的部件。术后缓慢持续引流陈旧性积血。2例硬膜外血肿均为颞侧血肿,以血肿前,上部为穿刺点行引流术。
2.结果
22例(44.99)成活者中,3例脑室出血和2例硬膜外血肿均痊愈出院,其余17例脑出血中7例后遗症较轻,生活可自理,余10例均为遗留较重的神精功能缺损后遗症,7例放弃治疗,死亡20例。
3.护理
3.1 一般护理 针对性的做好心理护理,尽量设单人间,减少探视。病人术后应取平卧位,引流袋放置窗旁固定引流,注意补充热量,清醒能进食者给予低盐,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多纤维素,清淡易消化食物,昏迷患者鼻食营养支持。
3.2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意识瞳孔的变化,脑出血患者多有中枢性发热,应早期给予冰帽,控制脑部温度,以以降低脑细胞代谢和氧耗【3】,防止脑水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在颈部,腋下,腹股沟及大血管处放置冰袋,注意更换冰敷部位,以防冻伤。必要时人工冬眠控制中枢性高热;控制血压,术后有效控制血压是防止再出血的关键。急性期以微量泵控制应用硝酸甘油或硝普钠,使血压控制在150/90mmhg左右【4】,尽量不超过180/ 100mmhg.病情稳定后改为口服或鼻饲降压药。如血压升高,脉搏缓慢有力,呼吸深慢多提示颅内压增高【5】,已并发脑疝,应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处理;意识及瞳孔的改变是术后早期反应病情的重要指标。如清醒患者较为烦躁,嗜睡患者呼唤不醒,对疼痛刺激有良好转为无反应表明意识状态恶化或颅内病情在发展。瞳孔忽大忽小,双侧不等大,均提示病情加重。
3.3 引流管的护理 引流管要妥善固定,高度不超过床沿。翻身时严防牵拉引流管,以免引流管脱落。及时检查引流管是否受压,扭曲。引流管是否通畅。如有血凝块堵塞引流不畅,可注入2-5单位尿激酶,夹管2小时后开放引流,每日更换灭菌纱布及引流袋,保持局部干燥,清洁并做好引流液记录。
3.4 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 正常的引流液为流暗红色,陈旧性积血。如引流出新鲜血,说明脑出血继续,报告医生,于脑内注入立止血一支。置管引流3-7天,无大量暗红色陈旧性血液引出时复查头颅CT,血肿基本消失可拔管。拔管处络合碘纱布覆盖加压包扎。
3.5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吸痰,彻底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遵医嘱给氧,使血氧饱和度大于90%.当血氧饱和度小于90%时,及时给与病人吸痰和增加氧流量,给氧流量一般为4-5L/min,氧浓度40%。经吸痰吸氧病人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呼吸改善。
3.6预防并发症 患者由于长期卧床,易发生多种并发症。昏迷患者定时翻身拍背,定时吸痰,预防坠积性肺炎,翻身按摩骨突处和受压部位,用电动气垫床预防压疮,留置尿管者每日给络合碘消毒尿道口两次,定时开放尿液,每日更换集尿袋,神志清醒患者应鼓励多饮水,使每日尿量达到1500ml以上,起到生理性冲洗作用,预防泌尿系感染,口腔护理每日两次,预防口腔感染。
4体会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损伤小,操作简单,恢复快,已成为治疗脑出血一种重要的急救手段,术后严密的观察,精心的护理,提高临床治愈率。
参考文献:
[1]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6-381.
[2]马锐华,王拥军,尹岭等。BNC脑血管病临床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7.
[3]刘梅枝,脑出血急性期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志,2005,14(16);2189-2190.
[4]孙理信。改良-立体定向软道微创介入治疗脑出血46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20);86.
[5]王咏莲。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体会。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J】。2009,12(6);73.
论文作者:王金铭,申婷婷,孙理信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2
标签:血肿论文; 脑出血论文; 患者论文; 微创论文; 术后论文; 均为论文; 脑室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