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岩[1]1991年在《Ⅰ.骨形成蛋白及其单抗的研制与应用的综合研究 Ⅱ.正常及异常状态口腔粘膜上皮的形态定量学研究》文中认为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itic Protein简称BMP)是一种高效的诱导物质,它能诱导间充质细胞分化成软骨和骨细胞,使之在非骨纽织中形成骨组织。BMP在骨修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BMP的研究无论在骨修复的理论上和临床上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骨形成蛋白的生物活性与骨诱导机理 对BMP的研究她于1979年,近几年对其生物学性质有了一定了解,但有关BMP的活性位点及骨诱导机理尚不清楚。我们先从牛骨中提取BMP,由此对BMP的活性位点及骨诱导过程进行了系列研究,对基础理论的研究及临床应用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在如下3方面有突破性创见: 1、用抗bBMP单克隆抗体押制BMP活性实验,证明bBMP单克隆抗体,与bBMP中+30KD成分结合后,可使bBMP的活性减低甚至丧失,BMP中小于17.5KD的成分也没有骨诱导活性,因此我们认为BMP的活性位点不是单一的,而是+30KD与18.5KD成分形成的共聚物共同发挥其骨诱导活性。 2、BMP的纯度与诱导新骨形成的时间没有关系,粗制和高纯度的BMP都在相同的时同(7天)诱导出软骨。但BMP的应用量与新骨形成量成正比关系。这一结果提示。临床应用BMP的纯度对新骨形成影响不明显,重要的是要应用足够的BMP才能达到修复骨缺损的目的。
金岩, 杨连甲, Frank, H, White, CC, Tam[2]1992年在《解剖学部位对正常口腔粘膜上皮细胞及其分化的影响:形态定量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选用VIDAS图象分析系统对正常颊部、硬腭和软腭的粘膜上皮细胞的形态学指标进行测量分析。提供了多项形态学指标的正常数值,与此同时还发现:(1)硬腭粘膜上皮细胞数量最多但上皮厚度最薄;(2)在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的胞体和胞核均明显增大,尤以胞体增大最为明显;(3)硬腭粘膜上皮细胞和胞核无论在基底层还是棘层数值都最小;(4)BAL/BL比值可以有效的反映上皮钉突的状况。
刘立强[3]2004年在《应用人自体血清培养人口腔粘膜移植的实验研究尿道下裂修复的形态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尿道下裂是常见的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先天性畸形,主要表现为远段尿道的缺失,再造尿道是目前的唯一治疗方法,是“以新的手术创伤修复组织缺损”的传统治疗模式,由于组织缺损量较大,且自体组织来源有限,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如何以最小的组织损伤完成缺损尿道的修复与再造,组织工程学的出现为此开辟了新的途径。上皮组织是尿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上皮细胞的培养亦即成为组织工程化尿道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国内外进行的尿道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均来源于泌尿系上皮,对供区破坏较大,而且细胞含量相对较少。由于组织学发现口腔粘膜上皮厚度大于皮肤及膀胱粘膜上皮厚度,单位面积内细胞含量较多,因此我们选定口腔粘膜为组织工程化尿道种子细胞来源。 运用组织工程技术建立一个稳定的高成功率的口腔粘膜细胞培养体系,是组织工程粘膜向临床应用的重要前提。我们采用2.4~u/mlDispaseⅡ-0.25%Trypsin联合消化法于不同时间分离口腔粘膜细胞,结果显示:消化5、10、15、30、45分钟时拒染细胞计数为35、59、63、65.5、54(×10~4/ml)及24小时克隆率分别为9.76、7.6、7.13、4.2、2.5(×10~3/cm~2),统计分析及实验结果表明以消化15分钟为最佳时间;不同年龄组口腔粘膜细胞分离数量分别为2.52、2.38(×10~4/mm~2),24小时克隆率分别为7.4、5.2(×10~3/cm~2),两者差别均无显著意义。 为避免异源血清带来的免疫反应和血源传播性疾病,便于组织工程化组织直接应用于临床,我们分别以自体血清、血浆代替胎牛血清为培养基添加成分进行口腔粘膜细胞及上皮组织培养,实验结果示人自体血清、血浆能良好的促进自体口腔粘膜细胞的生长,24小时克隆率、细胞倍增时间及不同接种浓度长满单层所需时间与胎牛血清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各组细胞均能良好贴壁、增殖,细胞倍增时间分别为24.02、24.11、20.98小时。对口腔粘膜细胞的继续培养显示,人自体血清与胎牛血清皆能良好促进细胞分化形成完整复层粘膜上皮组织,组织学显示前者优于后者,以20%人自体血清为最佳:血浆组培养粘膜片因有空洞形成而不完整。培养的粘膜上皮组织经0.25%胰酶消化,对获得的细胞以5×10~4/ml接种后细胞迅速增殖形成克隆,7天后长满培养瓶。人口腔粘膜细胞与人脱细胞膀胱粘膜下基质联合培养结果提示人自体血清能良好促粘膜细胞贴附于基质并增殖形成复层。 为进一步鉴定体外培养粘膜上皮在体内存活的状况,分别以国产的快金胶体液和单纯细胞培养液为细胞载体,将含20%人自体血清培养液培养的口腔粘膜细胞移植于裸鼠皮下,3周后抗人-HLA免疫荧光及HE染色证实裸鼠体内能形成完整的人口腔粘膜上皮管腔及上皮组织;将培养的口腔粘膜上皮移植于裸鼠体内,2周后抗人-HLA
陈文[4]2003年在《口腔粘膜与阴茎阴囊区皮瓣对合组建尿道一期修复尿道下裂体外构建人体口腔粘膜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尿道下裂是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先天畸形,在我国发病率约为3‰,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手段。尿道下裂修复手术难度大、并发症高,从19世纪初至今,有文献报道的手术方法达250种之多,随着整形外科原则和显微外科操作技术在尿道下裂修复术中的应用,手术治疗水平明显提高,但是修复效果仍不很满意,手术方法仍在不断改进。 从1997年我们开始采用口腔粘膜游离移植修复阴茎阴囊区组织缺乏的尿道下裂,口腔粘膜柔韧、移植后易于成活、采取方便、重建尿道形态好,优于皮片、膀胱粘膜重建尿道,但是在应用过程中发现口腔粘膜组织量有限,过多采取会影响张口功能,不适于较长段尿道缺损的修复,而且为了防止吻合口狭窄需要二期手术。鉴于口腔粘膜再造尿道的优点和以往应用阴囊纵隔岛状皮瓣修复尿道下裂的成功经验,李森恺教授应用创新学上的组合原理,首次提出了口腔粘膜与阴囊纵隔岛状皮瓣对合组建尿道的观念,以后又将皮瓣的应用范围扩大到阴茎腹侧皮瓣和包皮内板岛状皮瓣,为修复尿道下裂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思路。与以往采用一种组织材料重建尿道相比,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尿道下裂修复中组织材料不足的问题,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和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对合方法切取的皮瓣组织量较小,减少了对阴茎阴囊形态的影响,口腔粘膜构建尿道外口的大部分,形成的尿道外口接近于正常尿道外口形态,皮瓣翻转与口腔粘膜对合避免了皮瓣卷成管状尿道对蒂部的折叠、压迫,保证了皮瓣远端的血运、皮瓣转移更加灵活,口腔粘膜移植于结构致密、有丰富血运的阴茎海绵体白膜上,粘膜不易挛缩、更易成活。经过初步临床观察,该方法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该手术临床应用时间尚短,仍需要进一步观察,得出更为确切的结论。 细胞培养技术和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使培养的粘膜组织用于重建尿道成为可能,口腔粘膜与阴茎阴囊区皮瓣对合组建尿道,仍然需要采取一定量的口腔粘膜,相应增加了手术风险和手术创伤,我们设想在术前采取尿道下裂患者少量的口腔粘膜,在体外培养,形成一定面积的粘膜片,用于部分尿道的重建。经过实验,人体口腔粘膜上皮细胞体外培养获得成功,培养的细胞为单一上皮类细胞,生长中无成纤维细胞混杂,细胞可传9—10代,生长期50—60天,4代前细胞形态、大小均一,4代后细胞出现一定程度的形态差异,但细胞增值力无明显减弱,8代后部分细胞增殖能力下降,并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异,继续传代,细胞呈片状脱落、凋亡。体外培养的口腔粘膜上皮细胞呈类圆形、大小均一、胞浆丰富、胞核大,长满后细胞密集排列为多角形,呈现上皮类细胞特有的铺路石样外观;透射电镜下可见上皮类细胞间特有的桥粒连接;应用广谱角蛋白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可见细胞胞浆内角蛋白颗粒;第3代细胞经流式细胞仪检查无核型改变及多倍体出现,以上证明了培养的细胞为正常的口腔粘膜上皮细胞,3代以内细胞结构、形态正常,可用于组织工程口腔粘膜构建。
刘玮玮[5]2008年在《口腔黏膜白斑(OLK)癌变的标志性候选基因的筛选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筛查与口腔黏膜白斑(oral leukoplakia,OLK),OLK癌变和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发生相关的阳性表达基因,进一步探讨口腔白斑发生的分子机制,尝试建立OLK、OLK癌变倾向和OSCC的基因诊断的可行方法。采用SuperArray肿瘤基因芯片(OHS-802)检测口腔正常组织、口腔癌前病变组织和OSCC组织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进一步运用RT-PCR、Real Time PCR法的方法证实“正常组织→OLK组织→OSCC组织”连续递增2倍以上或递减2倍以下的基因。将这些基因作为OLK组织癌变的候选基因,解释与口腔癌前病变致恶变的发生、发展的关系。基因芯片实验采用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SuperArray Bioscience,Catalog Number D-01),X-射线胶片曝光,使用芯片公司提供的综合型GEArray表达分析配套软件(GEArray Expression Analysis Suite)进行芯片数据分析。RT-PCR电泳结果采用Kodak凝胶成像分析系统对部分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半定量,然后将其与芯片分析的数据结果进行相似性分析。ACP-2、BCL-2、SOCS-3、CLK-3、CTNNB-1、FKBP-8、GDF-15、NF-1、XRCC-1等9个候选基因的表达量均与组织的癌变程度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R2>0.8,提示这些基因表达变化可能是口腔正常黏膜组织经OLK转变为癌组织的驱动,可作为OLK组织、OSCC组织和口腔正常黏膜组织诊断的分子标志候选基因。本文研究内容包括:(1)OLK组织中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特点研究(2)OLK组织癌变标志性基因的筛查(3)标志性基因在口腔黏膜病基因诊断中的应用。1.OLK组织中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特点OLK、OLK癌变倾向和OSCC发生相关的阳性表达基因的研究是探讨白斑癌变的发生机制的重要基础。该部分内容根据组织间基因表达水平标准值的比值,将表达量上调2倍或下调2倍的基因确定为阳性候选基因。结果显示,在检测的440个肿瘤相关基因中有49个基因表达水平下调2倍以上,有157个基因表达上调2倍以上,共206个阳性基因,其分布于肿瘤发生的各个已知环节,提示这些基因表达变化可能是口腔粘膜组织白斑化和OLK癌化的驱动。OLK及其恶变,乃至OSCC的发生与细胞周期调控基因和细胞增殖分化基因关系密切,其中有53个基因在细胞周期调控方面的表达变化在两倍以上(上调或下调),有65个基因在细胞增殖分化方面的表达变化在两倍以上。经RT-PCR结果证实,正常组织和OLK组织间CTNNB-1、GDF-15、FKBP-8、NF-1四个基因的表达差异和SupperArray芯片获得的结果一致。实验还证实OLK组织和OSCC组织间,在口腔粘膜正常组织和OSCC组织间CLK-3、CTNNB-1、GDF-15、FKBP-8、SOCS-3、NF-1、BCL-2、XRCC-1、ACP-2九个候选基因的表达和SupperArray芯片结果一致。白斑发生的分子机制较为复杂,特别是与细胞周期调控基因和细胞增殖分化基因关系密切。本研究为深入研究口腔黏膜白斑的发生机制和标志性基因探针的筛查提供有价值的数据。2 OLK组织癌变标志性基因的筛查在对口腔正常组织、口腔癌前病变组织和OSCC组织的肿瘤相关基因表达差异的研究中发现,仅有3个基因(ACP-2、BCL-2、SOCS-3)表达水平连续下调2倍以上,有6个基因(CLK-3、CTNNB-1、FKBP-8、GDF-15、NF-1、XRCC-1)表达连续上调2倍以上,且ACP-2等9个标志性基因的表达量均与组织的癌变程度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R2>0.8,提示这些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可能是口腔正常黏膜组织经OLK转变为癌组织的驱动基因。可作为OLK组织、OSCC组织和口腔正常黏膜组织诊断的分子标志。白斑癌变的分子机制较为复杂,与信号转导,DNA损伤与修复,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等多种作用机制相关。本研究为深入研究口腔黏膜白斑癌变的机制和标志性基因探针的筛查奠定了基础。3标志性基因在口腔黏膜病基因诊断中的应用目前,对OLK的诊断以组织病理学检查为主,该方法具有对患者的组织黏膜破坏面积大、诊断不准确的缺点。为了将候选基因用于口腔黏膜病中OLK,OLK癌变和OSCC的基因诊断,本研究对CLK-3、CTNNB-1、GDF-15、FKBP-8、SOCS-3、NF-1、BCL-2、XRCC-1、ACP-2等9个基因进行了RT-PCR半定量研究。采用两类Fisher判别法建立了口腔黏膜组织是否为OLK组织的判别公式为:Y=-27.503 +0.094XGDF-15 -0.122XNF-1+0.368XSOCS-3,确定了判别界值Yc=-1.186,即大于-1.186为非OLK组织,小于-1.186为OLK组织。采用Cross-validated(a)法进行验证性判别,总判别符合率为100%,交互判别符合率为100.00%,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100%。建立了口腔黏膜组织癌变趋势大小的判别公式:Y1=-16.811+0.477XNF-1+0.540XACP-2-0.543XCTNNB-1-0.089XSOCS-3;Y2=-35.832+0.073XNF-1-0.074XACP-2+0.306XCTNNB-1+0.191XSOCS-3。判别界值Yc1=8.6513;Yc2=0.1117,即大于8.6513可判断该组织为无癌变,介于0.1117和8.6513之间为轻度癌变组织,小于0.1117为癌变组织。进一步采用了Cross-validated(a)法进行了评价,总判别符合率为100%;交互判别符合率为100.00%,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100%。建立了口腔黏膜组织是否为OSCC组织的判别公式为:Y=-16.099+0.044XGDF-15-0.082XBCL-2+0.234XCTNNB-1,确定了判别界值Yc=0,即大于0为非OSCC组织,小于0为OSCC组织。采用Cross-validated(a)法进行验证性判别,总判别符合率为100%,交互判别符合率为91.67%,灵敏度为85.71%,特异度为100%。本研究为临床OLK、OSCC的基因诊断和口腔黏膜组织癌变趋势的基因诊断的建立提供了简便易行的操作方法。
吴丹凤[6]2017年在《脱落细胞学在慢性口腔溃疡中的诊断价值》文中提出背景 细胞学的发展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主要凭借所取细胞的形态、大小和结构上的改变来判断疾病的性质。细胞病理学又细分为脱落细胞学和细针吸取细胞学。子宫颈及阴道脱落细胞、泌尿系统脱落细胞、呼吸及消化系统脱落细胞以及口腔上皮脱落细胞都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口腔癌作为口腔科较为棘手的疾病,具有致命性,发病率不断增加,有些类型预后较差,5年死亡率高居不下[1]。组织活检术有创伤较大、成本较高等缺点。口腔脱落细胞学具有非侵入性、成本低等优点,可以作为慢性口腔溃疡良恶性的诊断依据之一。研究目的 对脱落细胞学检查在各种慢性口腔溃疡中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评估方法 实验对象选择107例长期不愈(病程超过一个月)的慢性口腔溃疡患者,临床症状以溃疡为主,可伴随肿块、充血、粘液渗出、水疱等其他临床表征。所有病例均在口腔科细胞学室进行脱落细胞学检查。94例进行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另外13例经三个月随访。术后病理或临床治疗效果验证作为最终诊断金标准,最终诊断与细胞学检查结果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脱落细胞学检查定性诊断的准确率为95.3%,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94.6%,特异性为100%,假阳性率为0,假阴性率为5.4%,细胞学检查与最终病理完全一致的符合率67.0%。107例患者有94例经过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其中88例为口腔鳞状细胞癌,2例为黏液表皮样癌,2例为腺样囊性癌,2例为角化棘皮瘤。其中脱落细胞学88例鳞癌有4例漏诊,1例腺样囊性癌误诊为混合瘤,1例黏液表皮样癌误诊为鳞癌。此94例患者均经过手术顺利出院。另有13例经过临床治疗效果随访验证,7例为创伤性溃疡,6例为非特异性炎症。这13例中脱落细胞学均未观察到异常的间变细胞。此13例均经过去除刺激因素以及抗炎对症治疗痊愈。结论 脱落细胞学检查对于慢性口腔溃疡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具有简单易行、快速、创伤小等特点,本文通过细胞学与术后病理学及临床治验对照研究,得出其准确率相对较高的结论。临床医生可以以细胞学检查结果为依据,详细制定下一步诊疗计划。
汪济广[7]1996年在《口腔种植体软组织界面结合机理及改善因素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口腔种植体必需在颌骨和软组织内及口腔内双重环境中行使功能。除了要与骨组织牢固结合外,还必须在种植体软组织界面建立能够防止细菌及其它致炎因子侵入的生物屏障。软组织界面是种植体结合的较薄弱环节,对种植体软组织附着机制和种植体软组织之间生物学封闭完整性的增强因素的更进一步理解将会有助于改善功能性种植体的预后。 目前,种植体与软组织附着的确切机制尚无定论,口腔粘膜基层上皮细胞纯化培养及种植体组织界面超薄切片技术的困难是影响这项研究的两个难题。国外研究上皮细胞与钛结合时细胞的来源多取自牙周膜内马拉赛氏剩余上皮细胞,与临床实际情况相差甚远,采用钛膜技术研究细胞与钛结合的超微结构时没有论及钛膜表面特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本实验对口腔粘膜基层上皮细胞培养、钛膜制备、上皮细胞和牙龈成纤维细胞与钛结合的超微结构及结合的改善因素进行系列研究。 实验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建立正常口腔粘膜基层上皮细胞培养模型,以期获得结构及功能类似体内的纯化的体外培养的口腔粘膜基层上皮细胞,并可在体外存活较长时间;第二部分,制备可用以制作超薄切片以观察细胞与钛结合超微结构的钛膜,并观察所制钛膜的表面粗糙程度,分析钛膜的元素组成及钛的价态,以用于解释后续实验结果;第三部分,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体外培养的人口腔粘膜基层上皮细胞和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在钛膜表面附着的超微结构,探讨钛与这两种细胞的结合机理;第四部分,将商品化基底膜基质Matrigel涂于纯钛表面,利用角蛋白单克隆抗体和波形丝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在落射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口腔粘膜基层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在其表面的附着情况,计算贴壁率,并与对照组比较,探讨Matrigel对这两种细胞的附着有无促进作用。 实验结果如下:
李晓杰[8]2005年在《4NQO饮水法诱发小鼠舌癌动物模型建立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饮水法观察和总结水溶性诱癌剂4NQO使Balb/c 小鼠口腔粘膜鳞状上皮产生不同程度的异常增生、原位癌和早期浸润性癌,并对不同时期产生的病变进行比较,以期获得易建立、重复性好、稳定、发病率高且与人口腔癌发生相似的动物模型。材料和方法:采用水溶性化学诱癌剂0.001% 4NQO,以饮水法对120 只Balb/c 近交系小鼠进行口腔癌诱发实验。150 只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20 只,对照组30 只。实验小鼠随机分为A 和B 两组,每组60 只。A 组又分为A1、A2、A3、A4四个亚组,每组分别有20、20、10、10 只小鼠,分别饮用0.001% 4NQO 至16、20、24、28 周时处死。B 组也分为B1、B2、B3、B4四个亚组,每组分别有10、10、15、25 只小鼠,分别饮用0.001% 4NQO 至16、20、24、28 周时改为饮用自来水至48 周时处死。对照组小鼠饮用普通自来水,分别于16、20、24、28 周各处死5 只对照组小鼠,并于48 周时处死10 只对照小鼠。所有标本经肉眼及组织学观察确认癌变诱发情况。结果:对照小鼠舌背粘膜呈粉红色富有弹性,舌乳头分布均匀,舌体柔软,无白色样变和新生物形成。随着4NQO 饮用时间和观察时间的延长,实验小鼠舌背后部粘膜相继出现白斑、红斑、疣状新生物等改变。A 组实验小鼠舌背粘膜出现由轻度异常增生→中度异常增生→重度异常增生→原位癌→早期浸
孙鹏[9]2003年在《EGF、EGFR、bFGF及PCNA的表达特征及其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发生关系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 研究EGF、EGFR与bFGF等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蛋白和基因在口腔溃疡组织中的表达规律以及这种表达与溃疡发生的关系,探讨口腔溃疡发病的相关机制。 材料方法 8例复发性口腔溃疡(RAU)和6例正常口腔粘膜手术切除后,去除粘膜下组织并将每一标本均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放置于-70℃冰箱保存,一部分保存于10%的福尔马林溶液中备用。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EGF、EGFR、bFGF等细胞因子蛋白和PCNA在复发性口腔溃疡及正常口腔粘膜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和分布规律;用RT-PCR技术检测口腔溃疡及正常粘膜组织中EGF、EGFR、bFGF和β-actin基因的表达水平。 主要结果 光镜下见RAU病变组织中上皮结构基本消失,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其中以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主。免疫组织化学显示PCNA在正常口腔粘膜中主要分布于基底层细胞的细胞核内,在RAU组织中表达呈散在分布,主要位于残余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内,表达量较正常粘膜明显减少。EGF在正常口腔粘膜中主要分布于基底层细胞和棘层细胞中,阳性表达出现在胞浆中,RAU组织中EGF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EGFR在正常粘膜和RAU中均有表达,在正常粘膜中EGFR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基底层细胞的胞浆和胞膜上,在RAU中该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bFGF在正常口腔粘膜的阳性表达主要见于粘膜上皮基底细胞层的细胞外基质及固有层的成纤维细胞;bFGF在RAU组织内主要由免疫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表达,表达量较正常粘膜明显增加(P<0.05)。在正常口腔粘膜和溃疡组织中,EGF、EGFR顶士论文 今文拘昙和bFGF基因都有表达。EGF基因的表达在正常口腔粘膜和溃疡组织中的变化无明显统计学意义.EGFR基因在正常口腔粘膜中比在口腔溃疡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口刀5)。与正常口腔粘膜相比,***F基因表达水平在口腔溃疡中表达明显升高(P<0.05)。 结论RAU是一种慢性炎性病变过程。RAU中上皮细胞的增殖活动明显受到抑制;EGF和EGFR蛋白含量明显降低,二者之问可能存在协同效应;使口腔粘膜上皮细胞的增殖活动受到抑制。EGF表达降低可能是在蛋白翻译阶段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所至。在RA U组织中,证GF基因表达和蛋白含量的增加,可能是*FCF参与调节炎症反应和创面修复的表现。
何虹[10]2008年在《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组织和患者血清、唾液蛋白质组学诊断模型的建立》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口腔鳞癌发生、发展、转移和复发的系统性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是缺乏明确的肿瘤早期诊断性标记物,因而寻找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方便的标记物用于肿瘤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成为学者的研究热点,如何提高分析和联合运用这些标记物的问题成为肿瘤研究的新亮点。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临床研究,多个分子水平的比较研究尚无报道,在肿瘤蛋白标记的整合应用方面还是空白。联合运用肿瘤标记物及交叉验证其灵敏度和特异性的研究正在探索中。肿瘤蛋白质组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一方面是建立肿瘤的全蛋白表达谱,精确肿瘤的分类鉴定;另一方面是研究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的蛋白表达差异,筛选出特异蛋白,构建肿瘤发生、发展的蛋白质组谱,发现与评估组织、体液中的特异蛋白作为生物标记,运用于临床进行肿瘤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以及判断疗效和预后,寻找新的治疗靶标。蛋白标记物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体液和组织。在血清之外,唾液作为与口腔肿瘤密切相关的特征性体液,具有采集方便、无创伤等优势。对口腔肿瘤的研究兴趣包括其在体液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差异。借助于目前国际公认最有希望的肿瘤早期检测技术SELDI-TOF-MS和激光捕获显微切割LCM技术以及整合性生物信息学手段,本课题期望通过对血清、唾液、组织的研究构建一个口腔肿瘤标记物研究的功能蛋白质组学立体架构:血清、唾液、组织三种生物成份构成水平型的高通量蛋白分析;正常组织、癌前病变、癌变、转移灶、复发肿瘤的蛋白分析构建垂直型的序列分析。从而对口腔粘膜上皮的癌前病变、癌变、复发和转移的早期诊断模型的建立进行初步研究。第一部分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血清蛋白质图谱分析应用SELDI-TOF-MS技术,采用CM10蛋白质芯片,检测28例原发性OSCC患者、8例区域性转移OSCC患者、6例白斑患者和32例健康志愿者血清蛋白质质谱数据,BiomarkerWizard 3.1秩和检验,比较筛选组间差异性蛋白质峰,再利用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ZUCI-PDAS数据处理软件、Matlab 6.5 SVM以及判别分析软件,得出两组间差异最显著的10个蛋白质峰数据进行分析,进一步筛选出Yoden指数最高的秩和比峰组合,建立诊断模型。结果得出血清诊断模型Ⅰ,为原发性OSCC患者与正常人的诊断模型:是质荷比分别为4181,3164,4652,5952,3979,5985和4289的7个蛋白质峰。其中三个蛋白质峰(质荷比分别为3979,5952和5985)在OSCC患者血清中高表达,在正常人血清中低表达;而其余四个蛋白质峰(质荷比分别为4181,3164,4652,4289)则在OSCC患者血清中低表达,在正常人血清中高表达。敏感性为93.75%(30/32),特异性为92.86%(26/28),总准确率为93.33%(56/60)。血清诊断模型Ⅱ,为原发性OSCC患者和白斑患者的诊断模型:是质荷比分别为4162和6886的2个蛋白质峰。二者均在原发性OSCC患者血清中高表达,在白斑患者血清中低表达。敏感性为66.67%(4/6),特异性为92.86%(26/28),总准确率为87.82%(30/34)。血清诊断模型Ⅲ,为正常口腔粘膜和白斑患者的诊断模型:是质荷比分别为4181和4651的2个蛋白质峰。二者均在正常口腔粘膜者血清中高表达,在白斑患者血清中低表达。敏感性为100.00%(32/32),特异性为83.33%(5/6),总准确率为97.37%(37/38)。血清诊断模型Ⅳ,对原发性OSCC患者与区域性转移OSCC患者的诊断模型:是质荷比分别为6195,5661,4289,4352和5072的5个蛋白质峰。其中三个蛋白质峰(质荷比分别为5661,4289和5072)在原发性OSCC患者血清中高表达,在区域性转移OSCC患者血清中低表达;而6195和4352在原发性OSCC患者血清中低表达,在区域性转移OSCC患者血清中高表达。敏感性为87.5%(7/8),特异性为100%(28/28),总准确率为97.22%(35/36)。第二部分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唾液蛋白质图谱分析按标准提取唾液标本,对17例口腔鳞癌患者、7例区域性转移患者、8例白斑患者和15例健康志愿者唾液蛋白质指纹图谱比较,用前述生物信息学方法建立诊断模型。唾液诊断模型Ⅰ,为原发性OSCC患者与正常人的诊断模型:是质荷比分别为5797,2902,3883和4951的4个蛋白质峰。其中5797,2902和3883在原发性OSCC患者唾液中低表达,在正常人唾液中高表达。4951在原发性OSCC患者唾液中高表达,在正常人唾液中低表达。敏感性为93.33%(14/15),特异性为88.24%(15/17),总准确率为90.63%(29/32)。唾液诊断模型Ⅱ,为OSCC区域性转移患者与正常人的诊断模型:是质荷比分别为5446,4934,4968,3296,4800和2901的6个蛋白质峰。其中5446,4934,和3296在OSCC区域性转移患者唾液中高表达,在正常人唾液中低表达。4968,4800和2901在OSCC区域性转移患者唾液中低表达,在正常人唾液中高表达。敏感性为100.00%(15/15),特异性为85.71%(6/7),总准确率为95.45%(21/22)。唾液诊断模型Ⅲ,为白斑患者与正常人的诊断模型:是质荷比分别为9515,2230,2238,5694和2646的5个蛋白质峰。其中9515和5694在白斑患者唾液中高表达,在正常人唾液中低表达。2230,2238和2646在白斑患者唾液中低表达,在正常人唾液中高表达。敏感性为93.33%(14/15),特异性为85.71%(6/8),总准确率为86.96%(20/23)。第三部分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组织细胞学蛋白质图谱分析采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通过对21例口腔鳞癌OSCC组织和7例OLK患者各与其自身对照正常邻近粘膜上皮组织蛋白质质谱数据的比较,用前述生物信息学方法建立诊断模型。组织学诊断模型Ⅰ,为原发性OSCC患者与正常人的诊断模型:是质荷比分别为3714,3515和4944的3个蛋白质峰。此3个蛋白质峰均在原发性OSCC细胞中高表达,在正常粘膜上皮细胞中低表达。敏感性为90.48%(19/21),特异性为90.48%(19/21),总准确率为90.48%(38/42)。组织学诊断模型Ⅱ,为白斑患者与正常人的诊断模型:是质荷比分别为15122和7569的2个蛋白质峰。此2个蛋白质峰均在白斑上皮细胞中低表达,在正常粘膜上皮细胞中高表达。敏感性为85.71%(6/7),特异性为100.00%(7/7),总准确率为92.86%(13/14)。组织学诊断模型Ⅲ,为原发性OSCC患者与白斑患者的诊断模型:是质荷比分别为3738和11366的2个蛋白质峰。3738在原发性OSCC组织中高表达,在白斑上皮细胞中低表达。11366在原发性OSCC组织中低表达,在白斑上皮细胞中高表达。敏感性为85.71%(6/7),特异性为100.00%(20/20),总准确率为96.29%(26/27)。附表:OSCC患者血清、唾液、组织细胞蛋白质峰诊断模型的准确率、特异性、敏感性小结三种标本来源的正常组与原发性OSCC组诊断模型实验结果的准确率、特异性、敏感性均在88.24%以上。应用SELDI-TOF-MS技术、CM10蛋白质芯片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口腔鳞癌患者血清、唾液和组织细胞中的蛋白标记物的研究和检测,在疾病的分期、复发、转移的预测和疗效分析以及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中有潜在的可靠临床价值。唾液在肿瘤检测技术中的应用,以及激光捕获显微切割LCM技术等后续研究将对这些蛋白标记物进行蛋白鉴定。
参考文献:
[1]. Ⅰ.骨形成蛋白及其单抗的研制与应用的综合研究 Ⅱ.正常及异常状态口腔粘膜上皮的形态定量学研究[D]. 金岩. 第四军医大学. 1991
[2]. 解剖学部位对正常口腔粘膜上皮细胞及其分化的影响:形态定量学研究[J]. 金岩, 杨连甲, Frank, H, White, CC, Tam.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1992
[3]. 应用人自体血清培养人口腔粘膜移植的实验研究尿道下裂修复的形态学研究[D]. 刘立强.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4
[4]. 口腔粘膜与阴茎阴囊区皮瓣对合组建尿道一期修复尿道下裂体外构建人体口腔粘膜的初步研究[D]. 陈文.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3
[5]. 口腔黏膜白斑(OLK)癌变的标志性候选基因的筛选与应用[D]. 刘玮玮. 山西医科大学. 2008
[6]. 脱落细胞学在慢性口腔溃疡中的诊断价值[D]. 吴丹凤. 安徽医科大学. 2017
[7]. 口腔种植体软组织界面结合机理及改善因素的实验研究[D]. 汪济广. 第四军医大学. 1996
[8]. 4NQO饮水法诱发小鼠舌癌动物模型建立的研究[D]. 李晓杰. 大连医科大学. 2005
[9]. EGF、EGFR、bFGF及PCNA的表达特征及其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发生关系的实验研究[D]. 孙鹏.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2003
[10]. 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组织和患者血清、唾液蛋白质组学诊断模型的建立[D]. 何虹. 浙江大学. 2008
标签:口腔科学论文; 上皮细胞论文; 口腔黏膜白斑论文; 血清蛋白论文; 细胞癌变论文; 口腔癌论文; 白斑论文; 健康论文; 养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