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远程资源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论文_何毅

运用远程资源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论文_何毅

(渠县渠江镇第一小学 渠县 635200)

现代化科学技术远程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是以形、声、光、色等表现手段,形象、直观、生动地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愉悦、自由的气氛中接受知识,使他们爱学、乐学,达到会学、学懂的目的。将远程资源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更贴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更能展现语文学科所特有的魅力,使得整个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富有生命的活力。笔者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运用远程资源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运用远程资源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融于一体,把静态、枯燥的材料融入二维、三维空间中,产生极其活跃的动态画面,使学习内容更充实、形象、生动,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教师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机会,营造氛围,可使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始终处在积极的状态之中。如《鸟的天堂》一课,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后虽对“鸟的天堂”就是指大榕树有一定的文字感悟,但大榕树如何繁茂,如何独树成林,为何成为“鸟的天堂”就不甚了解了,我通过信息技术把“大榕树”展示出来,那繁茂的形象、那碧绿的色彩、那啾啾的鸟声让学生一下子神情振奋,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观的综合作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引导学生“渐入胜境”学习,启发学生利用自己的经验加深对课文的领悟和理解创设了良好的氛围。

二、凭借远程资源优势,增强识字教学效果

在识字教学中,合理运用远程资源的现代教学手段,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识记能力。语文课在教象形字、指事字时可以出示画面配合教学,教会意字和形声字时可用多媒体制作动画移动来进行教学。

如“月”字,出示有一轮弯月的画面,教师在旁边加以解释,学生对“月”字便有了很深刻的形象记忆。教“休”字,只要出示“一棵树的左边倚靠着一个人在歇息”的画面,学生便能牢记此字。教《长城》这课中的“砖”字,让学生观察特点,知道这个字是由形旁和声旁组成,然后用不同偏旁拼成“传、转”等字,有利于掌握汉字表音、表义的规律,加深理解和识记。使用远程资源的现代教学手段,使本来枯燥无味的识字教学,变得趣味盎然。

三、发挥远程资源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的训练都离不开思维能力。语言和思维是不可分割的,它们相互发展,相互促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必须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把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统一起来,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运用远程资源,不仅是为了给学生提供认知的感性材料,使之建立表象,更是为了在学生对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再现情境,从而使学生将思维的触角伸向教材的重点和知识的深处,使语文教学在学生兴致盎然、积极思维的状态中进行。

例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通过放映一段电影录像:一团烈火将邱少云整个包围住的画面,生动再现了当时的情景,然后用一段精彩感人的导语把学生引入情境,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待学生看完录像后,老师可让学生根据画面中邱少云的目光、神情动作展开想象:邱少云当时可能会想些什么?他是怎样做的?这样不但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材料,而且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又帮助学生体会到了英雄人物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顽强的意志。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创造力,其意义无疑是重大的。

四、利用远程资源的表现力度,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在传统阅读教学中,对教学重点难点,教师一般只能凭借语言文字和课文插图,通过烦琐的分析、讲解,让学生或多或少地有所理解,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效果不佳。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动画、图像、解说、文字、音乐等多种信息,全方位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能够见其形、闻其声、临其境,从而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能够更快、更好、更准、更深地理解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例如,在教学《丰碑》时,由于课文中所描写的时代环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甚远,学生往往体会不到当时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对装备极差的红军战士的巨大威胁,因此也不能真正体会出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为了解决这个教学重点,我在网上搜集到了红军过雪山的电影片断,添加到多媒体课件中,放映给同学们看,同学们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他们被环境的艰苦、红军战士们顽强的意志和他们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诚深深感动了,许多同学都热泪盈眶。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抓住课文有关段落,认真阅读思考,使学生深切感受到了军需处长的崇高精神,真正理解了“丰碑”的深刻含义。

五、运用远程资源的信息量,提高习作教学的效益

在进行习作教学时,教师根据作文要求,运用远程资源可把平时不能看到的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也可将某一特定的情景缓慢播放、定格、放大、重复,以生动的图、文、声、像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同时,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习作中优美的片断,并将其用投影展示出来,供其他同学参考。在每次的作文讲评前,可将学生中的优秀习作制成课件,由习作作者本人朗读,并配以适当的画面、音乐,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缤纷的画面,悦耳的朗读中感悟到习作的妙处。批改作文时,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把学生的习作用幻灯片显示出来,教师引导学生修改作文,哪里好,哪里有问题,学生自己清楚了,也知道了自己作文的不足,从而提出有效的改进方法,这样学生才真正是自己在上作文课。

这样,教师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调动起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并扩大训练容量,会使学生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活跃了思维,发展了智力,巩固了写作能力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作文教学的效益。

综上所述,远程教育资源能将教材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眼见其形、耳闻其声,受到美的熏陶,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语文知识。但在教学中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要合理使用媒体资源,避免学生产生“信息技术手段依赖症”。利用远程资源旨在优化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使媒体资源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最佳功能。

论文作者:何毅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9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9

标签:;  ;  ;  ;  ;  ;  ;  ;  

运用远程资源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论文_何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