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日益发展,促使现代工业趋于成熟,装配式建筑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不仅给建筑行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而且使得建筑施工更加便利,与传统现浇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很大优势,其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例如: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日前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明确装配式建筑实施范围和相关工作要求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新建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应全部按装配式建筑要求实施。自2019年4月1日起,施工图未正式送审的项目应依据《通知》相关要求实施。《通知》对装配式建筑的指标提出如下要求,2016年4月1日以后完成报建或项目信息报送的项目,建筑单体的预制率不得小于40%,单体组装率不得小于60%。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3月31日提交施工的项目,单体建筑预制率不得小于30%,单体建筑组装率不得低于50%。2015年1月1日前提交施工的项目,单体建筑预制率不能低于25%,单体建筑组装率不能低于45%。本文首先分析了预制建筑相对于现浇建筑的优势,然后比较了预制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的工程造价及工程效益,最后就如何降低预制建筑的造价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希望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装配式;现浇式;造价;对比
预制技术是指预制构件在施工中的应用。与传统的现浇技术相比,预制技术不仅施工速度更快,而且所有构件均采用工程方法制造,充分保证了其所有构件的质量和精度。目前,我国建筑业发展比较迅速,装配式建筑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然而,预制建筑比传统的现浇建筑的成本更加昂贵。为了降低工程造价,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我们有必要加强对于装配式建筑与现浇建筑造价的比较研究。
1装配式建筑概述
装配式建筑可分为不同类型的建筑构件,然后根据建筑的具体需要形成建筑柱、梁、墙板等构件。此外,在施工过程中,管道和窗户可以很好地做好埋设工作。目前,我国建筑标准化和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将变得更加简单,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将相应提高。装配式建筑不需要更多的现场作业,施工更加清洁,不仅大大避免了环境污染问题的存在,而且降低了现场作业的噪声污染,充分满足工程建设对环境的要求。此外,在拆除建筑物时,许多材料可以直接回收利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对材料的浪费,也符合环保节能的实际要求。过去的施工模式具有循序渐进的特点,但预制构件的生产可以同时完成,基础浇筑、模型构件等工序可以同时进行,大大缩短了工程工期。
2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2.1建筑部件更加标准化
从现有装配式建筑来看,能够根据建筑工程情况细化为多种建筑部件,由于每个建筑要求不同,所以,可以从中选择相应的构件,例如,墙板或者柱子等,与此同时,在构建期间,能够对水管线进行埋设处理,避免管线直接裸露在外面,降低建筑美观性。在新时期,科技日益完善,使得建筑构件开始朝着标准化发展,这样会使工程在建设期间更为便捷,缩短工程周期,以此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
2.2具有环保节能功效
在通过装配式建筑操作施工作业时,在确保施工现场干净、整洁的前提下,可以使生态效益得到提升。另外,由于现场作业时间减少,作业所产生的噪音也会逐渐降低,防止出现较大的噪声污染,达到环保目的。当施工结束后,需要对建筑进行拆除,而大多数装配式材料都能二次使用,具有回收再利用的功效,一方面可以降低对材料的浪费,提高材料利用率,另一方面能够满足节能减排相关要求。
2.3建设周期短
从某种程度而言,装配式建筑可谓是打破了传统固有的建造模式,不仅构件生产能够在一定时间完成,而且多个作业可以同时进行,能够使建设周期大大缩短,提高作业效率。
3依据工程实例对比工程造价
下面以以下两例说明,采用装配式和传统现浇两种方式进行工程建设,对工程的质量和设计标准要求都相同,针对两种不同施工方式,对施工图预算造价进行对比;
其中一例以本人工作中的一个具体项目为例:上海市少年儿童浏河活动营地整体改建工程,位于嘉定区华亭镇双塘村双浏132号,主要建设内容为:营地整体改建,拆除建筑面积5783.61平方米,古建筑整体搬迁200平方米,新建综合楼建筑面积13949.98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2486.62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463.36平方米,涉及综合楼、门卫室、器材室等。投标中标总价为5824.4066万元,其中综合楼土建工程投标价为3445.4743万元(该造价为传统现浇式造价,详见附件一),据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日前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明确装配式建筑实施范围和相关工作要求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建筑单体预制率不低于40%或单体装配率不低于60%,假设该综合楼装配率为47.30%,经测算造价为 4846.0826万元(详见附件二)
附件一:
附件二:
例二:北方某一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造价进行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某建筑工程采用装配式设计和现浇式设计造价对比
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采用装配式设计,每平方米建筑比现浇建筑高886.69元/平方米。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成本差异主要集中在土建工程上,装配式浇筑比现浇建筑高出912.49元/m2。
3.1传统现浇建筑土建工程造价的组成
传统的现浇建筑工程的土建工程总价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税费等。直接成本包括人工成本、材料成本、机械成本等。间接成本主要包括管理成本。在上述费用中,直接成本是土木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工程成本的关键。它将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成本,而管理成本是企业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做出的适当调整。税费的形成与市场竞争没有直接联系。其收费标准由当地主管部门制定。因此,在问题分析过程中,对土木工程成本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标准不变的情况下,采用传统的现浇施工方法,消耗的人力、物力、机械等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水平,调整空间有限,因此,施工企业如果想降低工程成,则需要调整企业管理成本,但在工程施工中,由于质量、成本和工期相互制约,如果企业盲目追求低成本,势必会对工程的工期和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3.2装配式建筑土建工程造价的组成
装配式建筑土建部分工程造价构成不仅与传统的就地浇筑法具有相似的直接工程预算,而且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混合土施工的生产、运输和安装成本。由于企业还只能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调整项目管理成本,且税费是属于非竞争性收费,费率标准是由项目所在当地政府根据当地具体情况确定的。因此,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可以降低这一项内容对土木工程造价的影响。在此情况下,混凝土构件的生产、运输和构件现场安装是影响整个工程造价的决定性因素。我们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混凝土构件的生产成本包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模具成本、构件制造商利润、机械成本和税金。
4控制装配式建设工程的建造成本措施
当前随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进步,社会的发展必须要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基于此,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政策以保障装配式建筑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从而能够为装配式建筑的茁壮成长提供肥沃的土壤。以下从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生产以及加工这一系列过程中,对建筑工程项目中的成本进行分析。
4.1企业角度
(1)优化设计。在建设项目的前期,需要对工程设计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技术素质的培养。在施工过程中,各级负责人员应当相互配合,与预制厂保持有效沟通。在全面了解现场施工情况的基础上,根据预制工程的安全措施分析,结合项目现场的实际情况完成预制构件的拆除与深化设计。
(2)合理安装。在整个项目制造和生产中,每个预制构件都有其基本的尺寸和规格,这就需要各种类型的模具来加工构件,这些模具大多是专用模具,但一套模具的成本往往较高,因此在提高模具标准化的情况下,有必要降低模具的利用率。这是降低建设项目成本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也是预制构件制造企业需要注意解决的问题。
(3)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应全面合理地规划运输路线,并结合部件的外部特征设计装载和运输方案,以充分利用运载车辆的空间。
(4)在加工和安装构件时,应根据施工进度和实际施工条件等重要因素,提出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以便更好地控制装配式组装安装成本。
4.2行业视角
可以制定行业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设计和规范一套构件制造、运输和安装的程序,尽可能形成流水施工,实现全行业的成本节约,解决目前施工周期长、流水效率低、工艺复杂的问题。大规模推广装配式结构需要大量产出来减少投资分配。它还可以提高建筑的预制率,充分发挥装配的优势,提高构筑物的生产效率,降低建筑模具的摊销成本,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生产效益。
结束语
预制装配式建筑是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具有诸多优势,但从我国目前的推广情况来看,其经济效果并不乐观。行业本身和企业本身都有原因。装配式建筑如果能实现大规模生产,经济效益将是不可估量的,这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还可以避免对环境的污染,而且可以全面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预制建筑的经济相对较差,因为该行业刚刚开始发展,仍处于探索过程中。此外,由于行业法律法规不完善,规模经济无法实现。如果地方政府部门能够介入并实现规模经济,预制建筑的大规模发展仍然是可以实现的。总之,这是中国建筑业的发展趋势,如何把握它需要我们所有人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冯清洁,李检保,王勇.基于分析统计的装配式与现浇式成本比较研究[J].建筑经济,2018,39(02):49-53.
[2]鲁洋.装配式建筑不同方案造价对比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19):54.
[3]郭俊伶.装配式建筑工程与现浇建筑工程成本对比与实证研究[J].智能城市,2018,4(19):34-35.
论文作者:凌战珍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7
标签:建筑论文; 成本论文; 构件论文; 现浇论文; 工程论文; 造价论文; 作业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