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背景下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加的途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城镇化论文,财产论文,途径论文,收入论文,农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城镇化是工业化进程中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必然过程。党的十八大提出“推进城镇化为重点”,“城乡发展一体化”为手段,“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由此可见,我国的城镇化是富裕农民、城乡协同发展的过程。城镇化不仅是农民身份的转变,也是农民职业和空间上的转化。由于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工作多处于劳动链条的最末端,其工资性收入及其稳定性往往较低。韩国等国的快速城镇化改革都出现了市民化农民从农村贫困再陷于城市贫困。沃利·恩道(1995)认为,城镇化是双刃剑,“城市化极有可能是无可比拟的未来光明前景之所在,也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灾难之凶兆”。要避免市民化农民不陷于城镇贫困阶层的困境,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目标,城镇化改革不仅要考虑城镇产业发展规划,城镇形态和布局,更需要解决好农民的收入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这是城镇化改革是否成功的关键。 一、农民财产性收入是解决收入差距问题的关键问题 我国农民的收入主要由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支付收入四部分组成。以2011年为例,农村居民的经营性收入占其纯收入的46.2%,而工资性收入占其纯收入的42.5%,财产性收入占其纯收入的3.3%,转移支付收入占其纯收入的8%。由此可见,当前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当农民市民化以后,其收入来源主要依赖于工资性收入,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是农民城镇化进程中所必须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与此同时,还需要考虑农民的财产和财产性收入增长问题。当前我国城镇居民之间劳动收入差距有所缓和,收入分配差距的主要原因是来自财产性收入领域,特别是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与城市居民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以2011年为例,城镇居民的人均财产性收入为649元,农村居民的人均财产性收入为228.6元,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不仅表现为绝对量小、比重低,而且增长相对滞后,2005年到2011年城镇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增长了3.7倍,同期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只增长了2.6倍,是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来源。特别是近年来房地产和金融业的发展,使城镇居民的财产价值得到快速增长,而农村居民所拥有的固定资产价值由于区位因素和产权因素导致其增长缓慢。农村居民不仅财产和财产性收入少而且增长乏力,在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主要来源于房屋出租、利息和股息三个部分,而农民财产性收入主要来源于利息收入,来源渠道的单一,由于金融资产存量较少,房产增值难,导致我国农民财产和财产性收入增长乏力。城镇化改革如果不解决好农民的财产问题,那么市民化农民一旦进入城镇,其财富水平、财产性收入水平必然低于现有的城镇居民.城镇化农民易于陷入城镇贫困。因此,在城镇化进程中,要解决市民化农民的收入问题,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就必须考虑农民财产、财产性收入的增长问题,这是城镇化改革顺利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 二、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制约因素 对于财产性收入的影响因素,国内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杨新铭(2010),刘江会(2010),李实(2009)等普遍认为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流量、财产存量、财产性收入增长机会和人力资本的匮乏是影响财产性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从居民收入流量角度分析,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和收入是存量和流量的关系。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行业的不同、从事劳动性质的不同,必然导致居民收入差距。由于大多数农民处于产业链低端,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低,从而导致财产积累能力弱,从而制约了财产性收入的增长能力。 从财产存量角度分析,农村居民的财产主要是房产和金融资产。(1)由于城乡区位差异和农村土地的集体产权性质,农民的房产难以通过市场交易实现价值更大幅度的增值,而农村经济不发达,农民的房产除了自用以外,难以出租带来财产性收入。(2)农民所拥有的金融资产,由于农村金融发展滞后,农民的理财知识和能力匮乏,很少有专门针对农民投资理财的产品和投资工具,农民的金融资产大多是低收益率的银行储蓄存款,股票、债券、房产等新兴投资方式对广大农民而言还是投资的处女地,投资结构的单一决定了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增值潜力有限。(3)财产存量将影响居民财产的主观配置,进而影响财产性收入的增长。拥有财产较多的居民,在选择投资产品时,除了考虑教育、医疗等预防性功能投资外,还会考虑收益性更高的投资产品来实现财产的最大程度增值。而对于财产存量较低的居民,在选择投资产品时,首先会考虑到货币的预防性功能,更倾向于选择稳定性、低风险性的投资产品。(4)财富的多寡不仅直接影响财产性收入,还间接通过就业选择影响居民的财富积累。Banerjee和Newman(1993)从财富和就业选择角度,指出个人初始财富的不平等将对收入分配格局产生影响,拥有财富的富人则自己开办企业并监督工人,无钱投资的穷人只能选择为雇主工作。初始财富的不同决定了职业选择的差异,而职业的差别又导致了收入的差距,收入的差距又导致财产性收入的不同。 从财产性收入增长机会来看,农民财产除了依赖于收入结余积累外,还可以通过融资负债的方式购买增值潜力大、投资收益率高的资产,但银行主要采用抵押担保贷款、存单质押贷款和小额信用贷款等形式为居民融资,由于房产、林地等财产的产权尚未完全确权,农民即使有财产也难以作为抵押物,再加之个人信用的缺失和收入的不稳定,导致农民的融资能力较弱,财务杠杆效应不强。刘巧绒(2008)指出,农民获得的财产性收入远少于城镇居民,不是农民没有财产,而是没有均等的机会进入市场获得同等的财产收益,农民拥有的财产难以带来财产性收入。 从人力资本的角度分析,财产性收入是财产通过市场化交易的结果,初始财产禀赋差异与财产性收入差距不能画等号,人力资本因素如个人的风险偏好、教育水平和劳动努力程度等与投资收益率直接相关。在其他情况不变条件下,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获得的财产性收入越多,其投资金融产品的能力越强。由于广大农民普遍受教育的水平较低,因此,其自身的投资能力也是制约其财产性收入提高的一个关键因素。 三、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途径研究 根据路径依赖理论,在不发生制度变迁的条件下,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增长将依赖于已有的路径,市民化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将难以实现有效增长。迈克尔·谢若登(1991)指出帮助所有的人尤其是贫困者减低长期贫困以达到社会公平,一直是社会政策的基本目标,达到这个目标的不能只依赖于维持人们的收入与消费,而需要同时促进资产的长期积累,还有财产权力的赋予,这才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因此,要解决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滞后问题,必须依赖于制度的改革,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正好为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流量、财产存量、财产性收入增长机会和人力资源是制约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其中农民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流量受市场价格的制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通过这个渠道促进农民财产的积累能力,制度调整空间有限。要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应主要从农村财产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投融资制度改革和教育制度的角度来设计,通过制度创新,拓展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途径。 从拓展农民存量财产收益能力的角度看,在农民现有财产的基础上,通过财产权力的调整和赋予,让农民拥有财产的相关权益,使其有能力获得相关的财产性收入。首先,改革农村集体产权主体不明的现状,建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赋予农民在集体产权中的股份,并允许其在一定范围内流转,让沉淀的资产能够转化为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其次,继续完善承包地、宅基地、房屋、林地等确权制度,让农民能够拥有产权证书,明确农民拥有的收益权、使用权、抵押权、处置权等权益,使农民能够从这些资产的经营中获得财产性收入。第三,改革征地制度,保障农民征地谈判的主体地位,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第四,建立农村财产继承制度,允许农民拥有的集体产权和私有产权可继承和流转。对于市民化的农民,允许并支持农民持有承包地、宅基地、房屋、林权等财产权利进入城镇,保障进城农民在身份转变过程中的财产不受损害,为其市民化身份转变提供不可缺少的财富支撑。 从增加农民财产积累能力的角度看,在现有收入水平下,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让农民能够有更多的收入结余增加其财产。首先,改善农村医疗、保险、养老制度,建立农村学生教育帮扶制度,减少农民的支出,增强其财产积累能力;降低其后顾之忧,使其愿意把有限的财产投资于一些收益率更高的产品。国际经验表明中低收入家庭比高收入家庭财产性收入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低收入和中等收入者可能把更多的资产用于没有回报或回报率低的投资。对于城镇化的市民,应在初期采用双轨制,在费用支付方面就低不就高,在待遇享有方面就高不就低,逐渐过渡到与城镇化市民同步。其次,优化农村税费制度,建立农村住房减免税制度,当农民修建房屋、购买房屋、装修房屋时可以获得一定的税收减免。对于市民化的农民,如果其退出农村住房,可按照相关制度置换城市的廉租房,解决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从财产投资收益率提高的角度看,财产投资收益率宏观上受经济周期、经济发展水平等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微观上主要受家庭财产投资结构、个人投资动机、投资经验及能力的影响。从制度的层面剖析,可以通过金融制度改革和投资制度改革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提高。首先,调整抵押贷款制度,允许农民承包地、宅基地、房屋、林地等作为抵押物,增强农民的融资能力和可投资数量。其次,改革农村金融服务制度,银行从传统存、贷、汇业务向创新负债业务和表外资产管理业务转型,有助于农民积累财富和管理财富。第三,建立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化经营制度,允许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引入战略投资者的资金和技术参与经营,提高经营的收益率。第四,在农村推广理财教育,让农民的理财知识和能力能够不断提高。 联系电话:010-52480188城市化背景下农民财产收入增长途径研究_农民论文
城市化背景下农民财产收入增长途径研究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