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程条件下小学音乐教师的师德修养论文_李珊珊

论新课程条件下小学音乐教师的师德修养论文_李珊珊

李珊珊 山东临沂马厂湖小学 276015

【摘要】小学音乐教育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承担着审美教育的重任,在校园教育中占据着独特地位。加强小学音乐教师的师德建设,使音乐教师主动承担起素质教育责任,为学生做出榜样。具体到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素养、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紧扣时代脉搏,为学生展开音乐教育,展现音乐魅力。

【关键词】小学音乐;审美教育;师德

中图分类号:G6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9)07-087-01

前言

在小学阶段,音乐教学作为学生审美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新时期的合格音乐教师,对于教师的师德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代音乐教师的发展中,不仅要具有扎实的音乐基本功,更要有良好的师德,在音乐教学中、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完成审美教育工作,承担起新时期教师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重任,做合格教师。

一、夯实基础,终身学习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首先要将自己的专业课程把握好,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否则谈及师德显得不切实际。音乐教学属于艺术门类,作为音乐教师要有专业的学科基础,这是需要不停练习的,包括如何把握音准、音调等,需要教师严于律己,及时加以练习与更新,而不是一劳永逸,进入到教学阶段就松懈自身[1]。另外,近年来随着新课标不断推进,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想要适应新变,需要教师及时把握自身的成长,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与时俱进的进行自身知识的更新,全面达成发展,能够始终走在音乐教学的前沿。小学音乐教学,与其说带给学生的是专业音乐知识,不如说是为了对学生进行音乐的启蒙,埋下音乐的种子,但是这个过程中谁都不会想到自己会不会教出未来的贝多芬、肖邦,因此,不教给学生错误的知识,能够以严谨审慎的态度对待学生,是一名教师的基本道德素养。

二、与时俱进,革新理念

与时俱进的更新教学理念,是一名教师应尽的义务。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对小学音乐课程做出过定义——以审美为核心,强调音乐学习兴趣和民族音乐的传承。在内容上以四个方面做为概括,感受与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相关的音乐文化,学习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多彩多姿、更富时代感和民族特色。这些,都对新时代背景下音乐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教师的日常工作,需要达成这些目标,真正以音乐为媒介,对学生进行美的启蒙。在小学阶段,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成长需求去践行这些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将音乐的魅力展现出来:音乐是门艺术,带有艺术自身的“孤傲”,而音乐教师就是要将这份艺术转化为学生能接受、感知的状态,再完完本本教给学生[2]。基于这种展现,笔者曾经在音乐课堂做出了这样的尝试:将音乐与舞蹈结合,手舞足蹈的进行音乐授课。小学阶段学生是活泼爱动的,那么音乐教学就要主动迎合这份“热情”,让学生知道无论是《采蘑菇的小姑娘》还是《桔梗歌》,都是可以用动作表达的,都能在这个表达的过程中找到乐趣。还有与学生分享,分享音乐背后的故事、分享笔者自己喜爱的歌星等,只有当教师为学生与音乐搭建一座桥梁的时候,才是真正将音乐教学推进的时候。

三、综合素养,全面提升

全面提升音乐教师的综合素养,才能展现师德,以更好的状态迎接教学工作。首先,师德代表着教师的德行,作为音乐教师要以养成良好的师德为目标,丰富自己,对自己的德行进行约束。基本的师德应当包括敬业精神、服务意识、言传身教等多个方面,这些具有普遍性。之后,音乐教师也要考虑自身学科的独特性:音乐本身就是一门带有强烈人文性和艺术性的学科,需要以人文与艺术加以丰富,此时教师应当在课余时间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提升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等,只有教师读了十本书,才能为孩子讲好一本书[3]。音乐教学大纲规定新时期音乐教学应当传承民族音乐,那么如何去传承呢?教师就应当考虑如何将民族相关知识融入其中。有一首传统歌曲《草原英雄小姐妹》,在这首歌教学中,随着时代的发展,显然有些内容是不适合现代学生去理解与接收的,此时教师不妨进行一定的转换,引导学生关注到其中引发出来的“爱国”,进而转化为爱国主义教育。音乐是具有魅力的,教师要将这些魅力挖掘出来,带给学生新鲜的、朦胧的但又美好的回忆。

四、师生互动,走近学生

师生之间形成互动,是音乐教师需要努力的方向。近年来,德育工作由班主任教师主要的承担起来,但是美育仍然是在美术和音乐两门学科占据着重要地位。音乐教师要明确自身的定位,也要找到努力的方向,加强师德建设,更好地承担教书育人的责任。小学阶段教学中,音乐课程普遍排课少,音乐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时间也很少,但是音乐教师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应当更为主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布置音乐教室。与其他科目不同的是,音乐课程通常有专门的音乐教室,教师不妨根据每节音乐课课程的不同主题,布置教室,每节课都给学生带来新鲜、灵动之感。在课余时间,音乐教师也可以走出教室,到足球场等与学生制造“偶遇”,多了解学生一些,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多陪伴学生、影响学生几分。

小学音乐教学,带着所有美好与想象对学生进行关于艺术及美的启蒙。作为音乐教学工作者的教师,显然是学生通向艺术的桥梁,应当主动承担起素质教育、审美教育的责任,完善自身道德品质,构建师德品质,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搭建起学生与音乐的交流桥梁。

参考文献

[1]黄佑生.教师立场:师德培训的应然视角[J].中小学德育.2016(11)

[2]顾明远.关于提升我国中小学教师质量的思考——基于世界各国的政策经验[J].比较教育研究.2017(01)

[3]张竹林.对中小学师德失范现象的调查及对策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6(24)

[4]汪静.谈教师素质师德为先[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7(06)

论文作者:李珊珊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7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2

标签:;  ;  ;  ;  ;  ;  ;  ;  

论新课程条件下小学音乐教师的师德修养论文_李珊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