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社会主义流派评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俄罗斯论文,流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年世纪的社会主义运动,由于苏东社会主义的挫折而经历了从高潮转入低潮的过程。在探讨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前景的时候,我以为,对目前俄罗斯的社会主义思想流派的各种主张不能忽视。在俄罗斯,虽然共产党已失去了往昔的执政党地位,社会主义思想也不再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崇尚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流派成为时髦。但社会主义思想并没有销声匿迹,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故乡,经历74年社会主义实践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影响至今无处不在,争取复兴社会主义的运动此起彼伏,代表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共产党人的社会经济等政策主张对国家的政治生活仍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尤为重要的是,在经历了近10年的效仿西方的自由主义“改革”之后,许多俄罗斯人仍要转向社会主义去寻找救国之路。俄罗斯的各种社会主义派别,从不同的角度对苏联时代社会主义实践的利弊得失做出了各自的总结和反思,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他们的总结和改革措施,有的是出于在总统竞选中或国家杜马选举时争取选民的目的,有的则是希望从中找到一条重新振兴社会主义的道路。他们痛定思痛后的某些思考,也许要比任何局外人对苏联社会主义失败原因的总结都更加深刻;它们从完善社会主义理论和制度角度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无疑会对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产生影响。同时,它们对社会主义理论的反思和实践经验教训的总结,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能会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提供借鉴。
本文试图从对目前俄罗斯社会主义流派的分析入手,对它们的社会主义观及其政策主张作一简要评述。
一、俄罗斯的社会主义流派及其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众所周知,苏联解体后,执政党共产党被解散,多党制代替了一党制,社会开始分化和改组。一时间,反共的、自由主义的、社会民主主义的、民族主义的以及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义的党派纷纷在俄罗斯大地上冒了出来。目前在俄罗斯,仅登记注册的政党和运动就有200多个,加上没有注册的,总共不下500个。(注:见2000年5月13日俄《独立报》网页http:/www.ng.ru.)这反映出俄罗斯社会在政治动荡、经济转型时期的思想混乱和无所适从。
在俄罗斯众多的党派之中,依旧主张搞社会主义或自称共产党的政党有26个。这些政党若按思想理论来划分,大致可归纳出如下几个有代表性的社会主义派别:
1、以俄罗斯共产党联盟为代表的正统社会主义流派(主要是议会外的较激进的共产党组织);2、以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为代表的温和的社会主义流派;3、以统一社会民主党为代表的社会民主主义流派(包括若干社会民主党);4、以俄罗斯争取新社会主义运动为代表的“新社会主义”流派(包括争取民主和社会主义学者国际协会)。以上的划分只是以我们通常理解的社会主义流派的框架进行的梳理,实际上俄罗斯的社会主义流派要多得多,可谓五花八门。因为党外有党,党内有派,即使是同一致党内部,也还存在着许多持有不同主张的思想派别。比如在俄共内部,既有较为激进的“俄共(列宁派)”,也有以久加诺夫为首的“温和派”,还有带有社会民主主义色彩的以谢列兹尼奥夫为首的“俄罗斯联合会”。(注:2000年5月15日俄《真理报》网页http:/www.Pravda.ru;2000年5月13日俄《独立报》网页http:/www.ng.ru.)但上面归纳的几个主要派别,基本上容纳了俄罗斯社会主义各党各派的主要观点。所以,这里以介绍它们的政治、经济主张为主,同时,穿插一些社会主义者的有代表性的观点。
(一)正统社会主义流派
这一派代表了目前俄罗斯共产主义运动中最激进、最不妥协的部分。其思想倾向是坚持正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以恢复苏联、苏继埃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为目标。这一派别认为,俄国人民在列宁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取得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成了社会主义,缔造了苏联这一强大的多民族国家”。在建设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中,党存在一些缺点,犯了一些重大错误。但党自身揭露了这些缺点和错误,并准备依靠人民的支持加以消除,以保证国家不断向前发展。然而,首先由于党、国家和各加盟共和国整个一伙领导人的变节行为,也由于帝国主义、西方统治集团、民族分离主义势力的颠覆活动,苏联被搞垮了,苏维埃制度瓦解了,计划管理被取消了,社会主义遇到了暂时的失败。它们强烈谴责现存社会制度,认为资本主义的复辟导致生产力、科学和文化的破坏。导致社会的倒退。(注:参见《共产党联盟——苏共第31次代表大会决议》,载于俄《共产党人》杂志1999年第1期。)为此,它们主张通过革命的方式、甚至以全俄政治罢工和进行“第二次”社会主义革命来夺取政权,确立无产阶级专政;实行全民所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反对总统制,重建苏维埃,而且政权执行机关要完全服从苏维埃;反对民族主义,坚持国际主义。为实现上述目标,主张恢复共产党的统一,坚持民主集中制,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反对一切形式的社会主义。提出把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向工人灌输科学社会主义,使他们明确斗争的目标和方法。这一派别对俄共持批评态度,谴责它犯有机会主义错误,成了带有民族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色彩的党,并认为,俄共的所作所为损害了俄罗斯的共产主义运动。
(二)温和社会主义流派
在俄罗斯的诸多社会主义流派当中,以久加诺夫为首的俄联邦共产党是目前俄罗斯党员人数最多、组织体系最严密的政党。俄共代表广大下层劳动群众的利益,以建立不同于苏联的社会主义为目标、以和平手段争取国家权力的温和共产党。俄共高度评价十月革命和苏联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认为苏联人民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为指导思想建立起来的苏维埃国家,是替代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制度的伟大尝试,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苏联在70余年间所进行的各方面建设,尤其是1929-1990年间实现的高速工业经济发展,为真正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了物质基础。本来苏联是有机会实现这一过渡的、但苏共领导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奉为经典并将之教条化,导致执政党在理论上停滞不前,不思发展;在政治上唯意志论;不按客观规律办事;在经济上连续失误,后期的经济发展几乎是原地徘徊;加之执政党内部滋生的官僚主义和自身的腐败,使社会主义没有真正在经济上确立,最终使人类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第一次尝试归于失败。(注:参见尤·伊万诺夫《临近第三千纪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俄联邦共产党社会经济观点论纲》,载于俄《对话》杂志1996年第4期。)总之,俄共认为,社会主义在苏联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执政几十年的党的危机造成的”。(注:见《国外理论动态》杂志1995年第27期。)
但几年来俄罗斯在自由资本主义制度下并没有复兴。因此俄共认为,关于社会主义在俄罗斯已经完结的结论为时尚早、俄罗斯人民的一切灾难不在于社会主义,而在于缺乏社会主义。今天为挽救国家,不是要回到资本主义,而是要向社会主义过渡,真正在经济上确立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不仅是代替资本主义的更高级方式,将开辟真正人道、民主和人民政权的新纪元,而且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说,也是最符合俄罗斯利益的选择。为此,俄共仍坚持为社会主义而斗争。他们以建立“完全的社会主义”即没有人剥削人现象、实行按劳分配的无阶级社会为最终目标;以拯救国家、使国家向社会主义方向转变为最低纲领。俄共申明,在思想上,“遵循发展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唯物主义辩证法”。在政治上,主张建立人民政权;实现社会公正、平等,即公民对社会负责和社会对公民负责,实现人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在经济上,主张建立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混合经济和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但公有制必须在多种经济成份中起主导作用、在民族问题上,主张在所有联邦主体权利平等的前提下,巩固多民族的联盟国家,强调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统一。俄共的目标是建立“经过革新的社会主义”,认为“共产主义是人类的未来”。
俄共主张用非暴力的和平方式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在目前,它承认多党制和议会民主,主张最大限度地利用议会党团的影响,参加各级机构的选举,扩大自己的力量,“通过竞选获胜来取得管理国家的资格”。作为议会和总统竞选的策略,俄共提出了一些属于中间派思想的口号,如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强国精神及“俄罗斯思想”等。但它强调,“俄罗斯思想”就是深刻的社会主义思想。
普京上台后,俄共在议会内采取了更为合作的态度,而不是采取其在叶利钦执政时期的强硬的反对派立场、正因为如此,俄共内的“列宁派”批评久加诺夫“讨好现政权”,欺骗党员,打着社会主义口号,阉割共产主义思想,把一些新建议与共产主义思想搅和在一起,如与宗教友好(实际上是反对无神论)、讨好新俄罗斯人(实际上是不再要求重新分配财产)、倾向于建立两党制等。“列宁派”认为,俄共领导人和今天的其他一些共产党的绝大多数领导人一样,认为马克思主义早在斯大林时代就已定型,把对共产主义思想的任何新的反思宣布为修正主义。现在从各共产党包括俄共领导人口中根本听不到具有新思想的话。共产党人的不幸在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仍停留在其几十年前的发展水平上。看来,“列宁派”不仅批评俄共在行动上犯有妥协错误;而且还批评它在理论上因循守旧。
(三)社会民主主义流派
这一派虽然拥护社会主义,但把社会主义理解为自由、民主、公平等价值观,主张通过西方的议会制民主和政党政治来改造社会。这一派的典型代表是于2000年3月11日成立的俄罗斯统一社会民主党,该党是在原来俄罗斯社会民主党联盟基础上组建的,总书记是戈尔巴乔夫。该党以西方的社会民主党为榜样,主张走社会民主主义道路。
戈尔巴乔夫认为,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是斯大林主义模式的国家社会主义,它把人作为手段而不是作为目的;靠行政命令,使经济停滞、政治压抑、道德沉沦。他主张搞“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实行多党制,反对阶级统治。他认为社会主义的核心是人,人的权利,人的需要,人的利益,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建立人道、民主、自由和公正的社会。
主张民主社会主义的尤·克拉辛的观点更有代表性,他否定社会主义是一种社会经济形态,认为社会主义仅是一种价值追求。在他看来,用公有制、国家计划等固定特征来设计一个与资本主义模式相对立的普遍适用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尝试已成为历史。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实现自由、平等、公正、团结等理想来实现社会主义。他认为,“社会主义不可能是实现历史所设定的目的的一种社会经济形态。社会主义是人类一个永恒问题,是对建立在团结合作的基础上的最和谐的人类关系的永恒探索”。“社会主义和民主是同一层的概念”,引用伯恩斯坦的话说:“民主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民主既是争取社会主义的手段,也是实施社会主义的形式。”他同意说:“社会主义不取决于具体的体制,比方说,公有制或计划形式。社会主义是一个目的的过程。社会主义的目的不仅为发挥所有人的聪明才智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每个人发展的自由被看作是一切人发展的自由。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社会主义才等同于合乎逻辑的民主。”(注:尤·克拉辛《社会主义:必须重新认识》,载俄《自由思想》杂志1997年第6期。)
社会民主党人并不完全赞成叶利钦的自由主义“改革”,认为通过破坏国家所有制来实行经济的全盘资本主义化不适应俄罗斯,应该逐步过渡到公有制和私有制共存的混合经济制度。主张有限地开放市场,限制市场的盲目性,反对完全的市场竞争。
在对待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果问题上,部分社会民主党人认为,不应该对苏联70多年的经济建设成果和社会成就采取虚无主义的全盘否定态度。那一时期社会上形成了集体主义传统和团结互助关系,人们享受着免费医疗和免费教育等社会保障制度。对昨天社会主义的批判不在于将它从人类历史上一笔勾销,而在于凭借现实经验将它跨过去。
(四)“新社会主义”流派
目前,俄罗斯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原有模式的社会主义道路走入了死胡同,这已经被苏联的解体所证实;照搬西方资本主义模式也行不通,这同样为十年来失败的自由主义“改革”所证实。因而他们主张走“第三条道路”。而人们对“第三条道路”的阐释五花八门,但实质上是主张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积极因素与俄罗斯的实际相结合,建立“俄罗斯模式的社会主义”。一些党派标榜自己搞“新社会主义”,并且形成了松散的“俄罗斯争取新社会主义运动”。
这一派的理论基础是“趋同论”,即认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可以长期“共生”、“趋同”。俄罗斯仍处于“趋同前”阶段,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因素都不足,需要发展。它们主张:建立社会民主型国家,在坚持社会取向的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按资本主义方式工作,按社会主义原则分配,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推进民主进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传统。这一派谴责极端自由化的激进“改革”,认为私有化是一种犯罪,应对私有化重新审核,将一切被非法占有和管理不善的财产收归国有。它们尤为强调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希望恢复俄罗斯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
在主张“新社会主义”的流派中,一些学者提出了对新世纪社会主义的“新构想”。这里仅介绍其中一两个较为系统的观点。首先是争取民主和社会主义学者”国际协会亚·布兹加林派的社会主义观。布兹加林派认为,社会主义革命意味着对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关系进行改造,从盲目的、无政府状态的“必然王国”向人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自由王国”的飞跃。苏联的社会主义是一种变异的社会主义,确切地说,就是一种官僚的或极权的社会主义。这种变异从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发生之日起就开始了,因为十月革命是在主客观条件都不成熟的情况下发生的,它具有向前发展到社会主义方面去或向后复辟资本主义的变异可能。俄国的具体环境如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居民文化教育落后、国际条件不利等,使苏联由其脱胎而出的那个旧体制的某些特征在新的社会制度下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强化,从而导致了社会主义在苏联的变异。其主要特征包括:指令性经济、压制个人权利和自由、全面国家化、平均主义等。
布兹加林派认为,未来的社会将是后资本主义社会,是对整个异化世界包括现代资本主义的一个否定,是一个“自由王国”,即共产主义、到达未来社会要经过人民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是:破坏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在保留小股东权利的情况下,实现国有化,并将大的资本集团交给劳动集体管理,把政权转到有志于共产主义革命并开始付诸实践的革命力量手中。这种政权的转变应通过和平民主的方式实现,即以多数人的选择为依据。这种政权既不是议会制,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无产阶级专政。近年内在俄罗斯,社会主义革命取得成功的可能性极小。因此,目前情况下,俄罗斯的左派力量只能提一些贴近人民民主革命任务的最低纲领。
布兹加林派认为,新世纪社会主义的主要社会基础,是一切具有联合创造能力但却丧失在直接的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创造活动可能性的人,即那些下层知识分子(包括工程师、医生、教师、工会积极分子、学者、演员)。产业无产阶级可以成为各种社会力量(共产党人、社会民主党人、右翼自由党人、法西斯)的社会基础。作为机械大工业附属品的雇佣工人,他们的劳动和历史地位都正在成为过去。(注:亚·弗·布兹加林和安·伊·科尔加诺夫《21世纪的社会主义革命》,载《国外理论动态》1998年第7期。)
与布兹加林派观点接近的还有库拉什维里的“新社会主义观”。库拉什维里认为苏联社会主义失败的原因主要不在于外部环境险恶和领导人的变节行为,而在于是社会主义理论本身,尤其是这一理论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缺陷。苏联社会主义不是“科学的”社会主义,而是国家主义的、动员型的、官僚化的、不民主甚至极权的社会主义,没有显露出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本性,没有成为让人们恢复善良本性的制度。而认为资本主义则不仅利用了人性的弱点,而且充分发挥了人性的优点。
库拉什维里认为,“新社会主义”是俄罗斯摆脱危机的唯一出路。“新社会主义”就是国家自治的、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彻底民主的社会主义。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即人民和集体所有制占统治地位,不允许使用雇佣劳动的私人资本主义存在,因而不容许多种成分存在。人民所有制在一定条件下可称为国家所有制,即国家直接管理垄断型企业(如燃料、动力、交通运输、国防工业等),而其余大部分财产转交劳动集体使用。在此基础上,建立人民自治企业,劳动集体内的成员同时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共有者,参加生产管理。2、鼓励合作生产和个体家庭生产。3、生活资料按实际的和社会公认的劳动成果分配。4、实行指令性的国家计划管理,同时配以社会自动调节机制,特别是竞争性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5、确立彻底民主的政治制度,确保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各民族平等合作,重大问题由全民来公决。建立苏维埃形式的人民政权,实行分权制,实行社会主义政党的多党制。6、在国家集中管理下,实行民族独立、民族自决,确保组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确保各民族和部族的协调发展。7、在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平等合作的基础上,重建开放的世界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各国的合作可以保证它们的独立、安全和技术上不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新社会主义”对人类发展的社会主义趋向深信不疑,因而拒绝人为地加速这一发展过程,让资本主义自身矛盾和规律去起作用。(注:Б·库拉什维里《经过形态危机走向新的社会主义》,载俄《对话》杂志总第93期。)
二、对俄罗斯社会主义流派观点的评析
从前面的归纳中我们不难看出,目前在众多的俄罗斯社会主义流派之间,就其对苏联社会主义失败原因的看法以及它们对未来社会主义的构想和目前走向社会主义的具体主张而言,有的是大同小异(如后三派);有的是大异小同(如第一派与后三派以及后三派中的第二派与后两派)、这表明目前俄罗斯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缺乏统一理论的指导,而且它们之间存在的某些明显差异也预示着它们将来走到一起的可能性很小。理论上的分歧势必会造成组织上的进一步分化和改组,进而影响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俄共内部近日的分裂就说明了这一点。而党派林立,观点各异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尽相同。
下面就俄罗斯社会主义流派的观点简单谈几点看法。
第一、“外部论”站不住脚。激进派对苏联过去70多年的历史几乎是百分之百地予以肯定,认为资本主义在苏联的复辟,是西方帝国主义与国内一直存在的反革命势力合谋的结果,主要是由于外力的作用和苏共领导层中的叛变行为。因此,复兴社会主义就是复兴苏联,完全回到苏联的制度之下。笔者认为,把苏联社会主义的失败归因于外部,显然是说不通的。因为按照辩证法,事物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在内部,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十月革命之初,15个帝国主义国家联合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进行武装干涉,那时苏维埃政权与西方的实力对比显然要比80年代末时的情况差得多,即使到了德国法西斯入侵苏联的40年代,这种实力对比也不能与80年代末时的苏联同日而语。外部的敌人没能用武力打倒社会主义苏联,冷战时期帝国主义采用的和平演变手法,包括经济封锁,仍不足以打倒苏联。因此,苏联的垮台说到底是由于苏联共产党领导的失误,自身存在的弱点被敌人所利用的结果,是由于原来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都还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地方没有得到修补反而被人为扩大的结果,总之,是其内部自身腐烂的结果。这一点许多俄罗斯社会主义流派是看得很清楚的。俄共认为是“执政党内的危机造成的”,这一看法有其一定的道理。最近的一份社会调查表明,在俄罗斯,人们对苏联的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时期肯定方面的评价分别是26%、30%、51%、9%;否定方面的评价分别是48%、14%、10%、61%。这一调查结果虽然不能准确地说明现实情况,但可以从中看到,对苏联的过去持百分之百肯定态度的人仅占极少数,或者说,人们并非愿意回到“复制出”的苏联。激进派在环境不利的条件下仍旗帜鲜明地捍卫社会主义,对全盘否定苏联历史的言行予以针锋相对的驳斥,其勇气和为理想而不懈追求的精神令人敬佩。但共产党员的大无畏首先要表现在对自己错误的承认和纠正上。对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进行事实上而不是口头上的创新,才能吸引仍怀念社会主义的广大民众。某些派别在其未来俄罗斯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主张中提出要对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进行除弊兴利改革的要求,应该说是可取的态度。
第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在于改革的方向。一些俄罗斯社会主义者认为,苏联社会主义的失败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有很大关系、尽管苏联社会经济和政治体制存在诸多问题,但如果不是戈尔巴乔夫打着“改革”旗号与西方反共势力里应外合地“拆除”社会主义大厦,资本主义的复辟还是可以避免的。笔者认为,80年代中期戈尔巴乔夫提出“改革”是苏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顺应民意的。但他主张的“改革”不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改革,而是瓦解社会主义根基的自我否定。他鼓吹的“公开性”、“民主化”、“多元化”,为否定马克思列宁主义、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大开绿灯,最后导致苏共的垮台和苏联的解体。从戈尔巴乔夫给苏联人民造成的伤害以及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造成的损失来讲,他无疑是千古罪人。这件事雄辩地说明,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如果路线不对,改革举措不当,用人不妥,那是可以导致社会主义事业被葬送的结局的。
第三、社会主义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相当一部分俄罗斯社会主义者认为苏联社会主义是“变异”的社会主义,将之冠以各种各样的形容词,如“国家主义的、”“官僚化的”、“极权的”等等,并把苏联社会主义的失败归于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先天不足”,即不是在马恩所设想的比较发达的西欧资本主义国家,而是在幅员广大但却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发生,认为俄国没有为建设社会主义做好物质上的准备。笔者认为,苏联社会主义失败,关键不在于条件落后,起点太低,而在于忽略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社会发展规律。列宁在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叛乱之后,及时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调整为新经济政策,正是尊重这一社会发展规律的表现。而后来的领导人从20年代中期,尤其是从30年代初起,不考虑国内生产力的实际水平,而急于搞国有化和集体化,排斥其他形式所有制关系的存在,将国家计划绝对化,排斥市场对发展生产力的积极作用,则是对这一规律的违背。诚然,大量的统计数据证明,社会主义苏联在短短70多年的时间里,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路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毫无疑问,这些成就是苏联能够抵挡住资本主义的战争与非战争形式的进攻、历时70多年而不倒的重要物质基础。但如果它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及时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那部分内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就会更加伟大,后期暴露出来的问题就会少一些,就有可能经得起80年代末政治风波的冲击。
第四、社会主义不仅是价值观,而且是可实现的社会制度。俄罗斯一些社会民主主义者从苏联社会主义失败中得出这样的结论: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论断虽然是社会主义者的精神支柱,但却并不是规律、在他们看来,规律是由自然科学中产生的,是那些不依赖于意识而独立存在的物质世界的发展和活动的表征。社会科学中没有什么规律可言,社会科学不可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利用客观真理的标准。社会科学中没有绝对真理可言,并且藉此否定社会主义是一种社会经济形态,认为它仅是一种价值观。
这个结论当然是错误的,从方法论和实践论的角度看,它都是站不住脚的。自然科学是以人类社会活动之外的物质世界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社会的活动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探讨的虽然是自然界的运动规律,但对规律的认识以及凭借这种认识再反作用于自然界,则是人类社会的活动。两者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人类社会认识自然规律的过程是有规律可循的,人类与自然交互作用,人类社会在这种交互作用中的发展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再从实践上看,社会主义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在苏联存在了74年,在中国、越南、古巴等国依然存在,这本身就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必胜趋势。但必胜的规律,并不是通过保持常胜不败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恰恰相反,它的表现形式往往是斗争一失败一再斗争一再失败一直至胜利。今天俄罗斯社会主义者的各种形式的(议会的、经济的、思想上和舆论上的)斗争,也是社会主义必然要战胜资本主义规律的一种表现。
第五、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就在于不断革新。从俄罗斯社会主义流派的政治和经济主张中我们可以看到,它们不主张全盘否定苏联社会主义70多年的历史及其社会经济发展成就,不主张搞全面私有化,更不能容许少部分人鲸吞国家资产。但其中大部分所勾画的未来社会主义的蓝图又不是苏联社会主义的“复制品”,而是针对过去苏联的某些缺陷、根据今天俄罗斯的现实提出的复兴社会主义的方案。从它们的构想中,可以归纳出如下一些共性的东西:1、不再把实行生产资料国家所有制作为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前提条件,主张以全民所有制为主,容许多种经济成份并存;2、实行国家调控的、社会取向的市场经济;3、通过合法的、和平的议会斗争形式夺取政权,建立人民的政权;4、实行多党制的民主政治,在野时积极参与国家杜马和总统选举,左右政府的决策,将来取得政权时也实行社会主义政党的多党制,并允许其他政党存在;5、实行分权制,确立对执法机构的监督机制;6、实行民主,保障社会公正、平等、人权和人道,不能让“公仆”凌驾于主人之上。根据这些构想能否在俄罗斯复兴社会主义,这需要时间的检验。但世界范围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生命力源于其自身的革旧创新。俄罗斯社会主义流派对社会主义的种种主张,或许对于我国的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会有某种借鉴意义。
俄罗斯社会主义流派目前仍没有完全走出苏联社会主义失败的阴影,近期内在俄罗斯再次出现社会主义运动高涨的可能性不大。但俄罗斯社会主义者不会停止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为社会主义的复兴而斗争。
标签: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社会发展规律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政治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人民民主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经济论文; 民主制度论文; 经济学论文; 苏联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