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马克思》:一种科学的再阅读(笔谈)——让理论在自省性的问题域中生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笔谈论文,生长论文,理论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05)02-0001-16
《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以下简称《回到马克思》)一书出版于1 999年,在当时及之后相当一段时间里,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界对这本书投以了十 分热烈并且持久的关注。(注:江苏人民出版社近期准备第三次重印此书。)必须承认, 对这部书稿可能引起的反响,我在事前固然也有所预料,但该书真正出版后引发的反响 声音之大、反响者之众、反响的角度之多还是大大超出了我原先的想象。理论的对错姑 且不表,1999年距今已经五年有余,隔了这么一段日子后当我回过头来再次反思自己这 本书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时,依然能够一如当日挥笔疾书《回到马克思》的后记时那 样充满自信,作为作者,这一点应当算是最值得我欣慰的事情了。
在我自己看来,作为一种历史性文本,《回到马克思》在以下三个方面上发挥了它的 作用:(1)促动和推进了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特别是一批中青年学者更深入地去认 真阅读马克思哲学原著。在解释学的语境中看,这种对原著的“重读”(杨耕语)已经开 始逐步摆脱过去那种为了服从某个既定的理论需要,而用一些外在于文本的“原理”反 注原著的教条主义路径。(2)推动了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界的方法论更新与发展。 《回到马克思》出版之后,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的不少学者,尤其是中青年,普遍开 始关注和使用文本分析法、历史重读法、实践阐释法等一系列全新的研究方法。窃以为 这实在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我一直认定,方法论上的自觉是学术真正进入科学层面的标 志,并且,这一点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工作而言尤为重要。(3)推动国内学界展开对 马克思哲学当代性问题的重新思考。一旦真正回返马克思哲学的历史语境,我们迎面就 将遭遇马克思其实已经开始接触到的西方现代性及其困境问题。马克思是从历史唯物主 义的客体和主体双重向度出发,对他那个时代的西方现代性(资本主义工业生产方式)进 行深刻剥离与批判的。看清了这一点,接下去的问题也就呼之欲出了:马克思的批判离 我们当下的语境究竟还有多远?我们是否完全站在马克思的批判性视域之外?而在此之前 ,人们解读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问题时,每每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当下的语境对马克思的 历史语境之超越上。
当然,《回到马克思》出版之后,学界的批评性意见也很多,有些同志的批评还是相 当严厉的。几年来,我个人对此始终保持沉默,原因之一是自从《回到马克思》出版之 后,我的主要研究精力就转移到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领域中去了。这五年里,我 们在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下功夫做了不少比较前沿的工作,也占去了我大 部分的精力。不过,尽管如此,我和整个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课题组对马克思 主义哲学经典文本的研究仍然十分关注,近期我们就将翻译出版日本学者广松涉的《文 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等经典文本的文献考证性著作,(注:广松涉的这 本书将于近期由南京大学出版社翻译出版。)对马克思哲学总体逻辑的研究以及对恩格 斯和列宁哲学经典文本的重新解读工作也正在进行之中。当然,这些年来在开辟新研究 领域的同时,我也在不断地反思《回到马克思》一书在理论上的得与失。以我现在的理 解,此书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的确也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在文献运用的完整性(特 别是MEGA2已经出版的丰富文献)等方面存在不足,从一定程度上说这必然会使我在《回 到马克思》一书中对某些观点的阐发失之不够具体和详尽;再比如,该书在力图对马克 思哲学思想进行深度把握时存在一些理解上的偏差和不准确,这种偏差的出现倒不是因 为从经济学视角或专题研究出发解读而导致的,而直接就是因为自己的经济学功底不够 。关于马克思哲学的学习和研究,直到现在我还是信奉两句话:一是列宁之语,他说不 懂黑格尔的《逻辑学》,便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的《资本论》;二是我的老师孙伯鍨先生所言,他说不认真读懂马克思的经济学,便根本无法真正深入理解马克思的全部哲 学。我以为,以上两段话皆是金玉良言。如此种种,都是我需要认真反省和进一步向前 耕犁的地方。因此,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思考得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运用更自觉的研 究方法、更详尽和全面的文本依据,进一步推进对《回到马克思》中已经提出的某些基 本问题的阐发。不过,我至今依然认为,《回到马克思》明确提出了作为一种马克思哲 学研究新方法的文本学的解读模式,循着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内在思路反观其哲学发展 的逻辑新视角、MEGA2的新文本群的意义、以及我所标注为“历史现象学”的马克思批 判理论之新解等重要问题都是重要的理论创新。而下一步我们应该继续做的事情,则是 从历史唯物主义客体向度和主体向度的统一视角出发,将这些理论“真问题”在学术上 进一步扎实地向前推进,在真实的理论研究中,批评和辨识出《回到马克思》一书的不 足。然而遗憾的是,迄今为止,众多的批评性意见中明确意识到这些真问题之重要性的 尚是少数,各方批评大多依然是在传统解释框架的格局内或某个非文本逻辑的外部视角 来质疑书中提出的观点,在我看来,这些批评和原书之间从根本上缺乏了一个通畅地对 话和讨论所应该其有的共同平台,用最通俗的话来形容就是,二者说的根本就不是一回 事。
也是基于以上的考虑,我把自己的想法带进了本专业博士生的教学过程之中。在南京 大学哲学系2003年下半年的博士生专业课“文献阅读与批评”课上,我要求同学们以批 判的眼光去阅读并且寻找出《回到马克思》一书的问题所在。一方面,我在课堂上现场 解说了自己写作《回到马克思》每一章节的具体意图,为已经“死去”的文本进行辩护 ;另一方面,我要求同学们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踊跃发表对此书的批评性意见,尔后 我再接着同学们发言进行有针对性的答辩。回头来盘点与同学们共同解读和反省《回到 马克思》的一段日子,这种批评性的研讨对我自己和博士生们来说真正是一个教学相长 的双赢过程。课后,同学们交上来一批“批判”《回到马克思》的作业,不少文章是相 当有份量的。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对我们培养自己学生的模式问题,我以为要 想培养一流的人才,重要的一环就是要摆脱过去那种总想同质性地“克隆”自己的学术 观点的教学模式,要想学生超出老师,很关键的一步就是培养他们的独立批判意识,这 包括从一开始就要学会质疑自己的老师。
下面所发表的五篇文章,就是这些批评意见的代表。客观地说,这是一些真正站在《 回到马克思》理论逻辑谱系的门槛之内所生发出的批评,较之先前国内学界的一些批评 而言更准确地看到了《回到马克思》中真正存在的问题。同学们是在认真读懂了文本的 话语逻辑之后,再从这个逻辑的内部发起进攻的,这是大师黑格尔曾经教导的正确批判 方法。譬如,颜岩从现象学精神的两重内涵、夏凡从隐性人本主义逻辑的角度对我提出 的“历史现象学”概念的合法性的质疑,张金鹏从《评李斯特》一文中的工业和工业力 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的角度对我关于马克思此著作的某些看法的商榷等,这些观点都 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深入讨论的余地。我真的希望,通过这一组笔谈的发表,不仅能够在 学术界倡导一种良好的学术批评之风,而且能够推动学术批评真正地聚焦到理论的真问 题上去,也惟有如此,学术批评方能真正成为推动理论研究的动力。
我多次说过,《回到马克思》一书只是一个“在途中”的努力,或者说只是学术殿堂 入门处的一块砖石,我真心地希望更多人能够实实在在地踏住它,一举蹬上更高一层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研究殿堂!为此,我愿意做今天第一个自觉组织“批判”自己论著 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