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工程基础结构施工过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是整个工程项目施工的核心所在,通过形成强有力的支撑,以此来保证深基坑施工的安全。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有效的落实好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各项操作,恰当选择相应的技术处理方式,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深基坑支护施工的顺利完成。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应用;分析
近年来,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也在不断加快,与此同时有很多的时候技术诞生,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在基础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作用越来越大,在建筑工程当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1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特点
①基坑深度越来越大,当前地上深度已经得到大幅度的开发,地下空间已经成为了建筑开发的重点部分,某些大城市寸土寸金已经将地下室建设到了二三层,不仅有利于为人们提供足够的使用空间,还能充分合理的利用有效土地资源;②建筑工程施工条件越来越复杂,随着建筑用地稀缺与人口数量骤增二者间矛盾的激化,开放商逐步将目光放在了那些地形繁琐复杂的区域,这就使使用深基坑支护技术时施工过程更加复杂,有时施工还会影响到周围建筑物的稳定性,从而对周围居民的安全造成威胁;③容易诱发安全事故,由于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施工难度比较大,因此难免会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由于支护不当或操作失误等问题,一旦出现支护失效问题不仅会造成纠纷,还会降低施工效率并增加资金成本的损耗,更会给企业的信誉造成不良影响。
2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2.1土钉墙施工技术
在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土钉墙施工技术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施工技术,其支护结构相对简单,施工简单,支护成本不高,而且对于地层压力的抵抗也具有较好的效果。因此在具体应用土钉墙支护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施工标准来确定土钉的强度和拉力,同时还要进行土钉拉拔试验,根据施工要求来确保土钉满足施工要求的拉拔力。在具体土钉支护施工时,需要在土墙上钻孔,要根据施工设计要求来严格确定孔洞的标准和深度,针对钻机的总长度来计算学的孔深,并对每一个合格的孔洞进行标注。在实际注浆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注浆量和注浆力,按照施工的要求来严格控制浆液中的水灰比例和外加剂数量种类。在当前施工过程中,通常是通过重力作用来完成注浆过程,待浆液注满整个孔洞时,在浆液初凝前再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具体的补浆作业。
2.2土层锚杆施工技术
土层锚杆施工技术中锚杆的作用是进行基坑支护,在完成钢筋混凝土桩和灌注桩之后,需要配合基坑开挖的实际进度,来对锚杆的深度进行设计和开挖,并且向土层内部进行锚杆施工,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对于成孔土层锚杆的成孔设备来说,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螺旋式钻孔机和冲击式钻孔机来完成,成孔工艺一般采用压水钻进法成孔工艺,这种工艺能够进行成孔过程中的一系列操作,保证孔洞符合相关的设计要求,对于无地下水的土层来说,可以采用螺旋钻干作业成孔法来进行操作。在对拉杆进行安放使用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除锈操作,并且清除钢绞线上的油脂,土层锚杆的长度需要根据施工需求,保持在10~30m之间。灌浆操作是土层锚杆施工中的一个关键性施工内容,其中的浆液一般需要采用纯水泥浆,对于含有腐蚀性的地下水来说,可以选择防腐蚀性较强的水泥,其中的水灰比需要在0.4左右,为了防止水泥浆出现干缩的情况,可以在其中加入0.3%的木质素碘酸钙,灌浆方式一般为一次性灌浆法,也就是说采用压降泵将准备好的水泥浆压入拉杆中,借助拉杆管将水泥浆注入锚杆当中,等到浆液流出时停止操作。在灌浆完成之后,需要进行张拉锚固作业,进行此項操作的前提是需要保证混凝土强度达到15MPa往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排桩支护
排桩支护是深基坑支护结构最常见的方法之一,而柱列式钻孔灌注桩支护又是排桩支护的主要支护方式。其具体方法是:在支护施工中将桩与桩之间以一定的布局形式进行排列,包括疏排布局、密排布局等。这种柱列式钻孔灌注桩支护具有明显的优势,首先,在实际施工时它要求用钢筋混凝主对灌注桩桩顶的帽梁进行大截面的浇筑,从而增加支护桩的刚度,同时降低工程的成本,无需再单独采取增加刚度的措施;其次,这种支护方式要求使用高压注浆技术对柱背和柱间进行注浆,有效避免了地下水或者其他杂质颗粒进入深基坑,提高了其安全性。当然,这种支护方式也具有一定的缺点,例如施工速度慢、周期长,尤其是泥浆处理较为困难,大大限制了柱列式钻孔灌注桩支护方式的广泛使用。
3促进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的有效策略
3.1重视变形观测,并注意及时补救
①要求现场变形观测的数据必须具有客观精准性,变形观测人员也要严格按照预定设计方案精心测量、认真负责以保证观测质量,对于设计中存在的偏差要在下部施工中及时校正设计参数,对已施工的部位采取恰当的补救和控制措施;②应该逐步转变传统意义上深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理念,逐步探索岩土变化支护结构实际受力的规律,这有利于为后续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再者,还要加强全程控制基坑支护的施工质量控制,有关人员需要熟悉本地的地质材料、本次施工设计图纸及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将各种潜在的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
3.2做好防水、排水措施
由于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是地下展开的工程,因此很容易受到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影响,为确保深基坑支护施工的顺利展开,必须结合实际施工环境选择科学合理的防水、排水技术。就防水技术的选择而言,应对施工环境的土层进行实地考察,结合当地施工环境合理设计技术方案、制定应急预案,从而避免地下水和地表水渗入基坑地下结构;就排水技术的选择来说,一定要选择完全、彻底的排水技术,因为只有将排水举措充分展开、完全实施后才能开展基坑开挖工作。基坑施工中,由于技术和环境的限制,一般很难在支护施工中赋予其排水、防水的性能,如果未能在开挖之前充分做好排水工作,将会为整个建筑施工造成不可弥补的巨大损失,这种例子在实际应用中数不胜数。因此防水、排水技术作为基坑支护施工中的重点难点工程,必须进行科学选择和严格执行,避免因不必要的疏忽导致悲剧的发生。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受力状态的多变性、结构形式的多样化以及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对深坑支护造成严重的影响,进而导致其自身的特殊性得以形成。目前,建筑工程基础施工的重要内容以深基坑支护技术的研究为主。在我国科学技术水平飞速发展的同时,建筑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创新和发展,不断地对深坑支护技术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薛剑茹,杨得志.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7):268.
[2]钟世鸣.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5,5(3):79.
[3]李刚.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门窗,2015(2):245.
[4]张永忠.简析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1):83–84.
[5]孙志群,肖先炳.刍议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1):94–95.
论文作者:王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7
标签:深基坑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土层论文; 基坑论文; 过程中论文; 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