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治疗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的效果研究论文_舒展远

(瑞安市中医院普外科 浙江瑞安 325200)

【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在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4月—2018年7月本院接诊的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病患64例,采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分成A组和B组(n=32)。A组实行腹腔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B组实行传统阑尾炎治疗。分析两组的手术情况,比较卧床时间等指标。结果:A组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1.18±0.34)d、住院时间为(3.08±1.45)d、卧床时间为(1.04±0.23)d,比B组的(2.17±0.59)d、(6.49±1.52)d以及(6.25±0.18)d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13%,比B组的15.63%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选择腹腔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对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病患进行施治,可取得比传统阑尾炎治疗术更显著的成效,且此法还具有并发症少和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建议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应用价值;腹腔镜;疗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R65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8-0144-02

临床上,阑尾炎具有高发病率,通常由腹泻、阑尾梗阻、便秘和感染等所引发,可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较大损害[1]。而梗阻的发生则会引发管腔中分泌物累积的情况,使得阑尾壁对远侧的血液循环造成了阻碍,并能损伤阑尾黏膜,从而增加了患者发生细菌性感染的风险。此研究中,笔者将着重分析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病患应用腹腔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的效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4月—2018年7月本院接诊的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病患64例,根据电脑随机双盲法分成A、B两组(n=32)。A组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为21~63岁,平均(34.5±6.1)岁。B组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为20~63岁,平均(34.9±6.2)岁。患者经临床检查确诊符合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诊断标准,有完整的病历资料,依从性良好,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比较两组的年龄等基线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2]

(1)腹膜炎者。(2)阑尾坏疽穿孔者。(3)无手术适应症者。(4)盆腔位阑尾炎者。(5)依从性较差者。

1.3 方法

A组采用腹腔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详细如下:全麻,指导取平卧位,于脐孔内下缘、右下腹麦氏点内以及下腹部起左下方位置作切口,利用夹钳将皮肤轻轻提起,并作切口,然后再将Trocar(10mm)置入患者的腹腔中,将气腹针缓慢拔出,并连接好气腹管,为患者建立起二氧化碳气腹,控制气腹压为12mmHg。将阑尾系膜进行有效的分离,利用钛夹将动脉夹住,然后再利用0号丝线与分离钳夹对阑尾根部进行结扎,将阑尾规范化的切除。此后,再对残端进行有效的电凝灼烧。术后,对术野进行仔细的检查,对切口进行缝合。待常规消毒后,利用创可贴对创面进行覆盖。

B组采用传统阑尾炎治疗术:全麻,平卧位,于右下腹作一斜切口,设计切口长度为5~7cm。将皮肤下组织规范化的切开,直至腹膜边缘。找到阑尾,利用夹钳将阑尾夹到切口部位,并对系膜进行有效的分离,结扎剪断组织。提起阑尾,于阑尾根部约0.5cm的部位进行结扎,利用弯钳对远端约0.4cm的部位进行结扎,并夹紧阑尾。利用刀片对阑尾进行切断,并将之取出。将切口逐层缝合后,予以常规消毒,并利用无菌敷料对切口进行覆盖。

1.4 评价指标

对两组的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和卧床时间进行分析比较,同时统计出各组中发生伤口感染与发热等并发症的患者例数。

1.5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t用于检验计量资料,即(x-±s),χ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即[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并发症分析

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13%,比B组的15.63%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如表1。

表1 两组疗效的对比分析表 [n,(%)]

3.讨论

对于急性阑尾炎,腹痛是其主症,患者在发病初期时,疼痛部位通常在上腹部,但随着病情的进展,疼痛部位将集中于右下腹[3]。目前,手术是临床医师治疗急性阑尾炎病患的一种重要手段,但不同的术式优缺点各异。传统阑尾炎切除术虽有助于抑制病情进展,但术后并发症多,病情恢复慢,手术创伤大,预后效果不佳。腹腔镜下逆行阑尾炎术属于是一种微创术式[4],具有术后并发症少、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预后效果好以及疼痛轻等特点,在现阶段中备受临床医师的青睐。相关资料中提及[5],和传统外科手术进行比较,腹腔镜手术的治疗费用更低,可帮助患者减轻经济负担,并且,腹腔镜手术还不会遗留下瘢痕,能够保持患者创口部位皮肤的美观度。此研究中,A组的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和卧床时间比B组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B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提示对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病患采取腹腔镜下逆行阑尾炎切除治疗,并发症少,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预后效果好,并能取得比传统阑尾炎切除术更显著的疗效。

总之,选择腹腔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对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病患进行施治,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治疗时间,建议采纳。

【参考文献】

[1]厉英超,米琛,李伟之,等.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治疗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估[J].中国内镜杂志,2016,22(3):11-17.

[2]韩彦华.腹腔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治疗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估[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2):55-56.

[3]陈飞.经腹腔镜逆行阑尾切除术治疗非复杂阑尾炎的疗效观察与安全性评估[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32):52-53.

[4]郭堂宇.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治疗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估[J].医药前沿,2018,8(6):218-219.

[5]王宇.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手术治疗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的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2):4501-4502.

论文作者:舒展远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  ;  ;  ;  ;  ;  ;  ;  

腹腔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治疗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的效果研究论文_舒展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