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成像SWI序列与常规序列对脑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比较论文_朱娟娟

朱娟娟

江苏盛泽医院 放射科 215228

【摘 要】目的:对比研究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成像与常规MRI序列对脑海绵状血管瘤(CCM)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我医院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经手术证实的75例颅内CC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均行头颅MRI常规序列与SWI序列扫描检查,影像学资料完整清晰。分析SWI序列和MRI常规序列(T1WI、T2WI)对脑血管病变的显示效果。结果:75例颅内CCM患者总计115个病灶,幕上97个,幕下18个。以SWI序列检出病灶数目最多(115个),明显高于T1WI序列、T2WI序列检出病灶数目(分别为93个、101个)。SWI序列显示的幕上病灶最大病灶直径明显大于T1WI序列、T2WI序列(P<0.05),幕下病灶最大病灶直径差异不明显(P>0.05)。常规MRI序列显示CCM病灶周围均存在低信号环,多显示T1WI高信号,T2WI高或高低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序列未见明显强化。SWI显示病变范围较常规T1WI、T2WI序列更大,可清楚显示多发或单发斑片状低信号,伴静脉性血管畸形及合并出血,且对于常规MRI序列难以显示的CCM病灶,在SWI上亦可显示为小结节状低信号。结论:在显示CCM病变范围、数量及微小病灶方面SWI序列成像明显优于常规MRI序列,对CCM的定性及定量诊断具有突出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SWI序列;常规MRI序列;脑海绵状血管瘤

脑海绵状血管瘤(CCM)是一种错构的缺乏平滑肌的血管性肿瘤,脑实质内出血灶直径一般小于5mm,多数起病隐匿,常以出血起病,但发病率较低(约为0.4%~0.9%),仅占颅内脑血管畸形疾病的10%左右,但一旦出血可危及生命[1]。由于CCM具有隐匿性,以往仅从尸检中发现。目前,诊断CCM的金标准为病理检查。近年来,随着CT和磁共振成像MRI)的普遍应用与诊断经验积累,临床对CCM的认识不断深入,尤其是影像检查作为无创性辅助诊断手段,其中MRI无放射性,软组织分辨率高,对CCM的及时正确诊断有重要意义[2]。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是组织被磁场磁化而产生磁性的能力,目前广泛应用于血管性疾病的诊断[3],但在CCM中的应用报道仍不多见。为此,文中研究以75例患者为对象,对比分析SWI序列与常规MRI序列对CCM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取我医院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75例CCM患者的临床资料,因癫痫、口齿不清、头疼、头晕、突发肢体活动异常、局部功能障碍等表现就诊,其中3例患者为体检时发现,经手术病理证实为CCM,并均行头颅MRI常规序列与SWI序列扫描检查,影像学资料完整清晰。其中男44例,女31例,年龄18~62岁,平均(40.22±8.45)岁,合并高血压21例、糖尿病11例、高血脂症11例。

1.2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MRI常规序列扫描、SWI扫描,仪器为3.0T全数字磁共振扫描仪。①常规扫描:横断面自旋回波(SE)序列纵向弛豫加权成像(TIWI)重复时间(TR)为300ms,回波时间(TE)为2.46ms,反转角为90度,视野(FOV)180mm′220mm,矩阵256′320,激励次数为1,层厚5.0mm,间隔1.5mm;轴位快速自旋回波(TSE)序列横向弛豫加权成像(T2WI):TR为4000ms,TE为107ms,FOV180mm′220mm,矩阵336′512,激励次数为1,层厚5.0mm,间隔1.5mm,扫描时间为106s。②SWI采用高分辨率三维梯度回波序列扫描:横断面TR23.0ms,TE30.0ms,反转角20度,FOV220mm′220mm,矩阵218′320,激励次数为1,层厚1mm,层数为100,运用阵列空间敏感性编码并行采集技术,采集时间为5min。

1.3图像处理及观察指标

采集的原始图像传送至医院放射科PACS系统及影像工作站,选取2名资深医师通过双盲法进行分析、比较。重建SWI原始图像,得到校正的相位图、强度图、SWI图及最小密度投影图,原始图像层厚1.0mm,通过最小强度投影自动重建,层厚10mm。分析SWI序列和MRI常规序列(T1WI、T2WI)对脑血管病变的显示效果,包括病灶的部位、数目和分布、信号改变、强化及范围等特征,意见不一致时协商统一。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分析和处理,CCM病灶数目等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采用c2检验;最大病灶直径等计量资料采取(x±s)表示,组间对比进行独立t值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常规MRI序列与SWI序列检出病灶数目

75例CCM患者中,40(53.33%)单发,幕上34例(34个病灶),幕下6例(6个病灶);35例(46.67%)多发,26例全部位于幕上(53个病灶),剩余9例位于幕上和幕下(22个病灶);总计115个病灶,幕上97个,幕下18个(幕上病灶包括额叶、颞叶、枕叶、顶叶、基底节,幕下病灶包括脑干、小脑)。以SWI序列检出病灶数目最多(115个),明显高于T1WI序列、T2WI序列检出病灶数目(分别为93个、101个)。SWI序列显示的幕上病灶最大病灶直径明显大于T1WI序列、T2WI序列(P<0.05),WI序列与常规MRI序列显示的幕下病灶最大病灶直径差异不明显(P>0.05),见表1。

注:与T1WI序列相比,1P<0.05;与T2WI序列相比,2P<0.05

2.2CCM病灶的常规MRI序列与SWI序列成像表现

①75例CCM患者病灶周围均存在低信号环,其中49例表现为T1WI呈高信号,T2WI上呈现高或高低混杂信号;19例表现为T1WI、T2WI上均呈网状混合信号,周围低信号环;7例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且其中22例T2WI灶周具有典型“黑环征”,14例表现为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序列均未见明显强化。②75例颅内CCM患者病灶在SWI上显示为圆形或类圆形低信号,可清楚显示为多发或单发斑片状低信号;SWI显示病变范围较常规T1WI、T2WI序列更大;其中清晰显示出13例可见增粗血管影,为伴静脉性血管畸形病例,周围可见较多小引流静脉向其汇入,为扭曲条索样低信号;23例合并出血,可见短T1、长T2及短T2信号;且对于常规MRI序列难以显示的CCM病灶,在SWI上多表现为小结节状低信号,直径<5.0mm,最小仅为1.8mm。

3讨论

CT与MRI是脑血管疾病早期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检查途径,但部分脑微出血及CCM患者的病灶较小,CT难以清晰显示。而MRI可多序列、多参数成像,特别是对于CT上较难检出及分辨的小病灶,其具有较满意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故近年来MRI成为诊断、鉴别及随诊脑微出血及CCM的常用影像学辅助诊断方法[4]。本研究显示75例颅内CCM患者总计115个病灶,幕上97个,幕下18个。以SWI序列检出病灶数目最多(115个),明显高于T1WI序列、T2WI序列检出病灶数目(分别为93个、101个)。SWI序列显示的幕上病灶最大病灶直径明显大于T1WI序列、T2WI序列,幕下病灶最大病灶直径差异不明显,表明在显示CCM病变范围、数量及方面SWI序列成像明显优于常规MRI序列。其中T1WI序列、T2WI序列为常见的常规MRI序列,CCM病变范围内因脱氧血红蛋白含量变化造成磁场分布的不均匀,可已引起MRI序列上产生信号的缺失、低信号,但常规MRI序列对于微小血管病变的检出难度较大[5]。而SWI序列成像与常规T1WI、T2WI、对比剂增强检查等明显不同,其着重强调的是不同组织和物质的磁敏感性差异,充分利用的磁场不均匀性形成组织对比,且具有薄层重建的高分辨力和高信噪比,对静脉血管内的脱氧血红蛋白及血管外血液成分极其敏感,可显著提高顺磁性物质的检出率。

CCM的MRI影像学表现与其病理结构、病理过程均有一定的联系。本研究常规MRI序列显示CCM病灶周围均存在低信号环,多显示T1WI高信号,T2WI高或高低混杂信号,与国内报道[6]一致,主要与CCM患者少量的反复出血后,不同时期出血成分的沉积、血栓形成及钙化情况有关。在影像学检查中发现,常规MRI序列对于病灶内慢血流的CCM病变的应用受到限制,而SWI显示病变范围较常规T1WI、T2WI序列更大,可清楚显示多发或单发斑片状低信号,伴静脉性血管畸形及合并出血,且对于常规MRI序列难以显示的CCM病灶,在SWI上亦可显示为小结节状低信号,提示SWI序列成像可显示更多更细微的信息,主要与SWI序列信号受慢血流影响小有关。

综上所述,相比于常规MRI序列,SWI序列成像对CCM的定性及定量诊断价值更突出。

参考文献:

[1]Dammann P,Wrede KH,Maderwald S,et al.The venous angioarchitecture of sporadic cerebr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s:a 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 study at 7 T MRI[J].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2013,84(2):194-200.

[2]刘杰,陈勇,包雪梅,等.磁敏感加权成像鉴别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价值及其与病理对照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2017,39(5):350-354.

[3]卜顺林,白卓杰,张雨涵,等.3.0T MR SWI结合常规序列在脑出血病变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临床研究,2016,29(12):1707-1709.

[4]彭一枝.磁共振常规序列与SWI序列对脑微出血的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7,15(03):24-27.

[5]陈静,李欣,王春祥,等.SWAN序列SWI对儿童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J].放射学实践,2015,30(12):1159-1163.

[6]景治涛,李龙,刘佳,等.小脑海绵状血管瘤的CT及MRI表现及临床病理学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5,44(04):397-399

论文作者:朱娟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7

标签:;  ;  ;  ;  ;  ;  ;  ;  

MRI成像SWI序列与常规序列对脑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比较论文_朱娟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