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程项目性能的有效发挥,就需要做好管理工作。可以说,市政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管理是关键,只有将这一工作做好,才能够有效保障项目的整体质量。当前,相关单位在开展管理工作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提升了项目的质量和安全性能,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管理
1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管理者项目质量、安全意识淡薄
市政工程项目的建设对于推动城市的发展,提升市民居住满意度和舒适度有重要的作用,有关项目的质量和安全就成为大家首先关注的问题,管理工作中也需要将这两点放在首要位置。可是从目前来看,安全质量问题频现。首先承包商的短期行为较突出,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淡薄,片面的追求经济利益而出现偷工减料的情况。施工单位的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因为市政工程施工现场障碍较多,且施工环境复杂,施工条件差,管理者缺乏现场动态管理意识,进而导致项目施工建设中安全问题和质量问题频现。
1.2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
要保证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要有健全的管理机制作为保障。从目前管理机制运行的现状来看,其中不乏有许多不切实际的措施和制度,在贯彻和执行中有一定的难度。突出的问题是监理机制不完善,达不到监理的作用和效果。监理市场竞争激烈,大小监理单位的内部管理较差,缺乏对质量控制的正常程序、制度和手段,导致工作中出现多种问题。加之施工单位内部的管理部门对这一工作重视程度不高,没有完善的责任机制、奖惩机制、动态监督机制等的支撑,管理工作很难有序推进。
1.3管理者自身水平有待提升
市政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环节较多,施工程序复杂,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就必须要有专业的管理者对各项工作进行监督。可由于施工单位内部的管理者综合水平并不高,有些是兼职管理员,在开展工作时对于现场施工环节和流程掌握不清,对技术的应用也存在模糊不清的情况,严重影响到管理工作的进行。
2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的有效解决办法
2.1需要建立有素质的市政施工队伍
第一,由于市政工程有较高的施工要求,因此,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和综合素质方面的培训。在施工之前,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向施工人员讲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对于一些施工中常用的安全防护技巧等进行讲解,通过安全培训,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在市政工程施工中,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施工人员就可以依照安全培训的内容进行自救,减少人身伤害。第二,为了提升市政工程中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要完善工程施工人员的准入制度,尽可能录用高素质的施工人员,避免随机选择施工人员造成安全施工隐患。另外,工程的管理人员还要建立严格的施工责任制度,对市政工程施工的各个责任区域进行划分,严禁出现责任事故时互相推诿的现象。
2.3更加重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对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需要落实到每个施工细节中,针对不同的施工项目,制定不同的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和策略。比如,针对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安全使用问题,由于设备的种类比较多,不同的设备具备不同的功能,因此为保证设备的良好运行,需要根据设备的不同作业区域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并且提升对设备的检查力度。在施工现场周围放置“施工重地”的标志,避免群众闯入对施工安全造成影响。
2.4对于安全防护要加强力度
市政工程在施工中会应用到大量的设备和机械,对于相关设备的安全管理非常重要,这就需要制定严格的工程施工设备管理机制,所有的施工设备都要有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并且定期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根据施工设备的类型建立设备维护基金,在设备出现安全隐患时能够及时妥善地处理。另外,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还需要加强对安全防护措施的引进和管理。采购的安全防护设施必须要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并且定期对安全设施进行更换和检查,有效避免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减少对施工人员身体的伤害。
2.5实行安全及质量管理的第三方监督检测工作
为了确保市政工程施工项目的安全及质量管理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在施工过程中,还需建立和实施的第三方监督检测制度,即在施工中除了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对工程安全及质量进行的检测工作外,管理方还需委托三方对涉及结构安全、使用功能、关键部位的材料质量、实体质量进行监督检测,相于第三方监督检测单位独立地为市政工程项目的安全及质量提供了又一道屏障,有效提高了市政工程的安全及质量控制。
3对于加强市政工程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的其它建议
3.1实行工序交接的接收方负责制度
实行工序交接的接收方负责制度,即工序交接时由双方进行,且规定接收方需对上道工序进行合格性检查并签认,一旦签字接收后,因上道工序不合格而造成的安全或是质量事故,由接收人承担主要责任。此制度的实行,使得工序接收人为了避免上道工序不合格给自己造成的实质性损失,促使他不得不对上道工序的安全及质量情况进行严格检查,避免自身利益受损。而上道工序施工人员为了确保能够顺利交付,也不得不真正做好安全及质量控制。在部分市政项目施工时,试实行了上述工序交接接收方责任制度,取了超预期的效果,安全及质量控制得到大幅提升。
3.2建议在市政项目施工中实施“红线”制度
从2017年开始,针对高铁施工频发安全及质量事故,危及行车安全,对高铁正常运输秩序造成严重影响的问题,铁路总公司梳理了影响安全质量的若干问题,作为施工单位严令禁止的行为,按照质量安全的高压线和不可逾越的红线进行了严格管理,对逾越红线的施工单位进行了严查严办,形成了不敢违、不愿违、不想违的态势。从实施以来,确保了铁路建设安全、质量形势总体稳定可控。经对相关文件进行了研读和对一些铁路建设项目进行了调研,“红线”管理除了对参建单位实施严格管理外,还规定了参建单位违反规定后,对项目的建设单位的主管领导处以严办,使业主领导不得不重视项目施工的安全质量管理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来抓,这种从上至下的压力,真正形成了所有建设相关单位都不敢违、不愿违、不想违的“红线管理”。从铁路项目“红线管理”的成效看来,建议在市政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也的全面分析安全质量问题发生的基础上,提出影响安全质量的关键问题,形成市政工程施工的“红线”,并对违反红线的参建单位、建设单位的主管领导进行严办,确保市政工程项目的安全质量形势稳定可控。
图1
3.4加强施工现场施工质量的监督
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是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核心,施工质量的把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算是施工企业生存的灵魂。
施工材料是市政工程最直接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施工材料的质量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基本条件。在市政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中,必须要确保施工所用的原材料的质量以及品质,在采购、入库、施工的时候都必须要对施工才来进行检查,确保材料的质量与设计所需的性能要求一致。质量不符合,性能不达标的原材料禁止购入,并且严禁出现在施工现场,必须保证出现在施工现场的施工材料是质量合格,性能符合标准的原材料。
市政工程施工质量除了与施工材料息息相关,还与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道德品质紧密相连。只有确保施工人员具有良好的综合数值才能保证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流程来进行施工,杜绝随意更改施工流程的情况发生。并且需要平衡以及协调施工队伍内各个部门的合作流程,全力开发各部门互相配合的潜力,激发他们的潜能,从而不断的加强工程施工质量的建设。
4结论
对市政工程施工项目的安全及质量管理进行严格把控,加大对安全质量事故致因的分析及研究,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质量意识,采用先进的施工设计及技术,并在安全质量管理上开拓新思路、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方能使市政工程施工的安全及质量管理得以提升,让市政工程更好地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
参考文献:
[1]佘云波.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中华建设,2018(07):72-73.
[2]陈康.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12):63-64.
[3]王艳.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现状及监管对策[J].建筑安全,2018,33(04):11-13.
[4]郑发.探讨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创新策略[J].山东工业技术,2018(06):113-114.
论文作者:陈志成
论文发表刊物:《房地产世界》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6
标签:市政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市政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工序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设备论文; 《房地产世界》2019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