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衡中国-中美日印在缅甸影响力变迁分析(2010—2018)论文

制衡中国?
——中美日印在缅甸影响力变迁分析(2010—2018)

文/王震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崛起,关于中国在周边国家影响力的关注不断上升,缅甸就是典型的案例。2018年9月9日,何立峰主任和缅甸计划与财政部部长吴梭温分别代表两国政府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缅甸联邦共和国政府关于共建中缅经济走廊的谅解备忘录》,从官方层面确定了共建“人字形”中缅经济走廊的倡议。另一方面,随着缅甸民主化的推进和“中国威胁论”的再次兴起,中国在缅甸的影响力面临挑战,包括:经济活动的政治化、中国基础设施项目的批准和建设没有考虑当地的态度和影响、对中国产品和项目的负面评价以及反华情绪上升等问题。以上问题的出现与缅甸国内政治变革、美国等大国对缅接触的增加相互强化,中国在缅甸影响力的问题越发受到关注。那么,中国在缅甸拥有怎样的影响力?2011年缅甸大选之后,中、美、日、印四国在缅甸的影响力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对于中国经营周边又有着怎样的影响?

关于中国在缅甸影响力的几种观点

目前,大凡研究缅甸与大国关系的文章中,基本都会有“制衡中国在缅甸的影响力”这一表述,但是通常作为一种暗含的假定或者是影响大国对缅政策的重要变量,亦或是政策想要达到的目的,对于影响力本身很少做出系统的讨论。自1988年以来,由于西方国家集体对缅甸实行制裁,谴责缅甸的政权形式,缅甸采取了偏离“中立主义”外交原则,采用倒向中国的现实主义的外交政策。缅甸这一政策的选择也被认为是中国快速增强在缅甸影响力的重要机会窗口,在此后论述中缅关系的文章中,几乎都认为中国在缅甸拥有主导性的地位。但大选之后的缅甸加强了与其他大国的政治、经济关系,学者们又再一次聚焦中国、美国、日本和印度在缅甸的战略以及影响力的变化。将中缅关系纳入大国竞争的框架,在现有各大国与缅甸关系的研究中,存在着三个较为常见的结论或假定:

A.缅甸政策的调整导致中国在缅甸的影响力下降。此类文章强调缅甸国内政治的变革对中缅关系的影响。自从奈温通过军事政变的手段取得缅甸的领导地位之后,缅甸1962—1988年进入军政府时期,而后的民主化进程伴随着国内不断的暴力与冲突以及各个党派之间的斗争。缅甸国内形势的变迁对于缅甸未来的外交工作有较大影响,而这也是从国内外视角研究中缅关系的重要前提。

B.美、日、印对缅政策的调整导致中国在缅甸的影响力下降。这类研究强调美国等国家对缅甸政策的调整对中国影响力的制衡和冲击,其核心逻辑是大国对缅甸的关注和投入会在各个层面对中国原有的影响力构成挑战。这一观点有意无意地将抗衡中国在缅甸日益增长的影响力作为重要的假定或变量,而美、日、印三国在不同时期对缅甸的不同政策以及缅甸平衡外交政策的选择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缅关系的发展。

C.中国在缅影响力下降的同时其他大国的影响力将会上升。这一类的研究侧重缅甸大国平衡外交,或者中立主义外交原则的研究,认为缅甸政府通过改善与其他大国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对中国影响力的制衡,同时其他大国在缅甸的影响力也将上升。这一类研究认为,为了阻止中国在缅甸影响力的上升,缅甸将寻求平衡中国与其他大国的影响力,而为了平衡中国的影响力,其他大国的影响力自然会有提升。

缅甸目前在中国与其他三个大国的地区或全球战略中扮演重要角色,也成为大国争夺的对象。缅甸国内政治的民主化为改善缅甸与大国之间的政治关系提供了契机,而大国的地区、全球战略以及遏制中国的需求为其他大国拉拢缅甸提供了动力。缅甸与中国关系的疏离既是缅甸方面对中立主义外交的主动回归,同时也是大国战略竞争和遏制的结果。从政治层面来看,缅甸与其他三个大国都有了明显改善,但是与中国的关系也并未明显疏远。那么如何判别这种“制衡”关系?

中、美、日、印与缅甸的高层互动频率分析(2010—2018)

以上三个常见的研究假定或结论形成的逻辑是对现有政策理性分析基础上的经验判断,但是对于中国到底是否拥有主导性的影响力,以及缅甸政治变革之后,美、日、印等国在缅甸的影响力是否出现明显的提升等问题并不能给出满意的答案。这也凸显出定性研究的局限性。下文将尝试使用量化分析的方法,以互访频率和相互依赖权力的测度为衡量标准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以上三个假定或结论进行检验。

近年来,在国家环保相关政策的推动之下,“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及“绿色工厂”等概念不断被企业所推崇,各种高效节能设备在行业中的利用率也是越来越高。在轨道交通行业,传统的弧焊工艺对工况环境要求恒温恒湿,否则极易出现气孔、夹渣、未熔合等缺陷,同时整个焊接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烟尘,这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更是对企业员工身心健康的威胁,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相关除尘排烟设备才可能解决一定的问题。而搅拌摩擦焊对焊接环境要求低,能够实现无烟无尘的绿色焊接。记者在参观忠旺集团车间时发现相关的除尘排烟设备都没有开动,但车间环境依然很好,这也充分证实了搅拌摩擦焊可以作为一种绿色焊接,在企业中投入使用。

利用新闻对高层互访的报道统计,2010—2018年中、美、日、印四国与缅甸之间的高层互访频率(包括出访大国、大国访问缅甸两种)的总和如下:中国95次、美国17次、日本25次以及印度21次。而根据每年的分布来看,中国在各个年份的频率均高于其他三个大国,而其他三个大国在2011年前后的频率并没有明显的变化。

在数据选选取方面,为了确保数据具有统一的标准以使结果客观,数据的选择以第三方统计数据为准。具体而言,出口贸易额数据来自于联合国贸易商品统计数据库(UN Comtrade),用以计算缅甸对中、美、日、印四国的出口比重。四国在缅甸的投资数据来自于《东盟统计年鉴》(ASEAN Statistical Yearbook),用于计算投资比重。通过对数据的选取和计算,中、美、日、印四国2010—2017年的权力占比数值变化如下:中国(73.88%~40.78%)、美国(0.02%~2.54%)、日本(2.83%~11.70%)以及印度(13.16%~2.65%)。除了以上四国之外,本文还测度了东盟(50.11%~92.77%)以及欧盟(10.73%~21.97%)的数据变化。

其次,美国、日本和印度在与缅甸关系改善之后,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进而有明显、更大的波动和变化。换言之,它们虽然对中国的影响力带来了冲击,但自身在缅甸的影响力提升有限。这与假定B的判断一致,但和假定C的判断存在差异。缅甸在与美国、日本、印度等大国改善关系之后,三个大国与缅甸之间的互访频率并没有明显提升,而是维持在了比中国低的水平。中国失去了主导地位,但仍维持在比其他大国相比更为重要的地位。

首先,与前文假定A判断的最终趋势大体一致,但历程有所不同。中国近年来在缅甸的政治影响力(亲密程度)明显下降,但在缅甸国内民主化变革初期,两国高层互访的次数上升,中国在缅甸的政治影响并没有立即受到制衡,而是在之后出现大幅度的减少。但是自2013年之后,缅甸国内政治趋于稳定,与大国的关系也趋于稳定好转,中国政治影响力的必要性下降,可替代性增强,再加上美、日等国家的冲击和缅甸国内政治的影响,中国在缅甸的政治影响力明显下降。

在公式中,Pc 表示在不对称依赖中c国获得的权力;Emc 表示m国出口到c国的出口额;Em 表示m国的出口总额;Icm 表示c国对m国的投资额,Im 表示m国的总投资额。

我见证过许多成功的创业故事,但我自己的创业历程并不算顺遂,除了修正过几次商业模式,过去几年我也向多家创投机构争取过募资,吃过无数次的闭门羹,多少了解了自己的不足,以及市场上大家如何看待新创公司(特别是创业家)的特质,尤其是创业家欠缺的是什么。我十分相信,在现今的社会,各行各业都需要更多具有“创业精神”的人才。那么创业精神有什么关键元素,我们又该如何培养能帮助我们成功的创业精神呢?

从总的互访频率数据和每年的频率数据比较来看:

最后,缅甸与美国、日本和印度等大国的政治互访保持在一定区间内的同时,维持与三者的互访频率的平衡。缅甸不但实行中立主义政策,而且对这三个国家同时实行“等距离”外交。假定C认为三个大国的影响力将会上升的的命题并不准确。

钢筋混凝土箱涵:在忻定排洪渠桩号2+806.6处设节制分水闸,闸后沿108国道新开1.68 km排洪暗涵入南云中河,排洪涵为两孔现浇C 25钢筋混凝土矩形暗涵,孔口断面尺寸为2.6 m×2 m(宽×高),设计流量15 m3/s。

综上,中、美、日、印与缅甸关系的变迁既受到国内政治的影响,同时也与大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格局密切相关。双边关系的波动和演进推动着彼此的合作与竞争,这也是近年来四国加强与缅甸关系的重要前提。遏制中国在缅甸的影响力被看作是其他三国参与缅甸事务的重要变量和目标之一,但中国在缅甸政治影响力的弱化并不必然带来其他三个大国的提升,更可能的结果是维持美国、日本和印度三者之间的平衡的同时将大国整体对缅甸的影响力降低。政治影响力如此,那么中国在缅甸的经济影响力到底几何?是否的确是被其他大国稀释?具体的变化趋势为何?下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案例教学中可能会发生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比如学生的发言内容与教师事先的设想不同,或者超出该项操作所涉及的内容,这些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案例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良好的课堂掌控能力。开展案例教学,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精心设计课堂讨论环节,适时恰当地将所选案例融入教学中。

非对称依赖权力测度与中、美、日、印在缅影响力

在本节的讨论中,笔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相互依赖关系作为衡量标准,衡量中国、美国、日本和印度在缅甸的经济影响力。采用这一标准的优势在于:第一,作为小国的缅甸在目前的发展阶段对于出口市场和外资的依赖较大,因此外部依赖性能够反映大国在缅甸的经济影响力;第二,数据具有稳定性和中立性,采用第三方国际组织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的结果更加客观,也更具有说服力。从相互依赖概念的提出到运用,非对称相互依赖以及由此带来的“敏感性”和“脆弱性”问题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基欧汉等人对权力来源的新的视角的界定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非对称相互依赖下权力的产生和“脆弱性”的存在使得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拥有一定的影响力。在非对称相互依赖中,依赖性较小的行为体常常将相互依赖作为一种权力来源,在某个问题上讨价还价甚至借之影响其他问题。虽然基欧汉指出非对称相互依赖作为权力来源的局限性,但对于理解两国关系而言仍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本文测度缅甸对外依赖性的理论依据。

1975年2月25-28日召开的第一届印尼语言政策研讨会强调,印尼语作为国民语言的功能如下:国民自尊象征;国民身份象征;国民民族团结象征;各民族各地区凝聚的纽带。该研讨会也强调了印尼语作为官方语言的4个功能:国家官方语言;教育机构的教学用语;全国政府部门的行政语言;民族文化及科技发展的官方语言。总之,印尼语在全国各领域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本文对已有的相互依赖权力的测度公式进行了必要的修正,修正的非对称相互依赖下的权力测度公式更加强调市场和资金的依赖程度。其基本的变量为出口额度和投资额度。具体如下:

1.5 评价指标 测定各组患者血清中AFP、CA125、TK1水平并进行对比,对比AFP、CA125、TK1血清阳性检出率以及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时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领导权建设都会与该社会的变革和转型相携以进,相伴而行。对于文化领导权概念的核心要素——主流意识形态而言,在新媒体时代下面临着全新的传播语境和全新的认读体系。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各民族的文化意识形态在国际间广泛地碰撞、沟通和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整合与分化的趋势。正如美国学者爱德华·S.郝尔曼所言,“全球化也是一种意识形态,它的作用是通过那种看上去非常有益的和不可阻挡的优势来减少这个过程的阻力。” [6] 56今天,在新媒体和文化领导权的内在关系上,还存在着种种认读误区,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从思想观念上廓清若干误区。

通过高层互访频率和非对称依赖权力测度可以对中国与其他三个国家在缅甸的影响力进行量化分析,在验证上文提到的三个假定和结论的同时,对大国在缅甸影响力的变化提出修正。以双边的高层互访以及发表的言论为基础的分析可以对诸大国与缅甸之间的关系进行逻辑上的判别,但对于时间维度上的发展趋势则并不能仅靠定性的分析来解决。对于中国与美国、日本和印度在缅甸政治影响力的变化趋势这一问题,本文试图通过高层互访频率作为参考标准,以此来确定政治影响力的变化。

根据统计的数据,结合缅甸与四国的关系以及四国对缅甸的战略政策可以得出以下几点:

首先,中国在缅甸的经济影响力明显下降,但是仍占有重要地位,这和假定A的判断较为一致。从数据和趋势图来看,虽然在时间区间内出现波动,缅甸对中国的非对称依赖比例呈下降态势,并且下降较为明显,不过直观来看,相比其他三国,中国仍旧占有优势地位。

其次,美、日、印的增长并不明显,这和假定B的判断并不一致。除了印度在2012年出现一次高峰之外,大部分的时间里都处于不到10%的比例。因此,可以判定缅甸与这些国家之间的关系根本上而言是战略性的,在实质性特别是经贸方面的进展有限,这与之前的判断并不一致。

再次,和之前的判断不同,给中国在缅甸影响力带来实质性冲击的可能并不是美国、日本以及印度这样的大国,相反应该是欧盟、东盟等地区组织和中小国家在稀释中国的经济影响力,与假定C的判断有区别。从2010—2016年的数据和趋势图来看,其他三个大国在这方面都保持在10%以下,并没有明显的提升,但中国却存在显著的下降,因此给中国在这方面权力带来冲击的并不是美、日、印等这些地区大国。大国是“破而未立”——中国影响力虽然下降,但其他大国的影响力并未显著提升。

最后,结合第三个判断和缅甸的外交政策,缅甸所谓的大国战略可能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国平衡”,和假定C的判断有差异。缅甸作为一个小国,本质上并不想成为大国竞争的战场,因此,大国平衡只是战略层面。在经贸等具体层面,缅甸试图利用其他中小行为体而非其他大国冲击中国的经济主导地位,避免造成在经贸等关乎国家发展的实质性层面的大国势力的划分。所以有必要对缅甸的大国平衡战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因此,目前中国与美国、日本和印度的经济影响力并不是“你进-我退”的模式,中国缩小的经济影响力空间并不是由这三个大国进行填补,而是由欧盟、东盟等对缅甸的自主地位威胁较小的行为体。在制衡中国方面,大国与其他行为体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在珍视自主性的基础上,缅甸并不想受到任何大国的干预。从这一点来看,在对周边国家的研究中,大国并不是全部,过于关注大国而忽视周边行为体自身的战略考量和其他行为体带来的影响,将会使中国在周边的努力效用大减。

在双边关系层面,依靠敏锐的观察和符合逻辑的判断能够对两国关系做出大致的评估,但建立在数据上的量化分析能够更加清楚地表明其中的变化。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基于高层互访频率和非对称依赖的权力测度,中、美、日、印在缅甸的影响力格局变化特征为:中国的影响力被不断削减,但其他三个大国的影响力并没有显著提升。从高层互访频率分析,缅甸在战略层面利用美、日、印平衡中国的意图明显,且效果显著;在经济层面,对中国造成较大的冲击的并不是这三个大国,它们更多的是通过影响缅甸内部的舆论,影响中缅的进一步发展,其他行为体,如欧盟、东盟等才是最为重要的竞争对手。而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缅甸的平衡外交具有战略和经济两个层面,内涵更为丰富。将政治影响力与经济影响力图表叠加综合来看,中国在缅甸的主导地位丧失,综合影响力明显下降;美国、日本和印度在缅甸的影响力并没有显著提升。这一现象并不符合经验研究中“我退-你进”的逻辑判断,在缅甸珍视独立、自主的行为特征影响下,中国周边参与竞争的行为体更为复杂,简单的“中、强、邻”模式需要调整。

结语

中国在缅甸的影响力的确受到了冲击,影响力呈现下降的趋势。但是和之前的研究不同,美国、日本和印度在缅甸的影响力并没有实质性的提升,而是仅仅维持在了战略层面,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因此可以判定:第一,中国在经济方面影响力的缩小可能并不是其他大国增长带来的后果,而是来自东盟、欧盟等其他行为体的冲击;第二,从美国、日本与印度目前的数据和对缅甸的政策来看,它们更容易阻碍中国在缅甸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但在推进自身在缅甸影响力方面的能力和努力有限。此外,中国需要重新认真评估缅甸的大国平衡战略。利用大国在战略上平衡中国,阻滞中国在缅甸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同时利用其他威胁性较小的行为体(如东盟、欧盟)来填补中国影响力缩小后留下的空间,才是缅甸的最优选择。因此,中国在缅甸影响力的经营需要关注两个层面:大国层面的战略竞争和其他行为体的蚕食。明确了这一区别,中国才能制定更为有效的经略缅甸的策略。从中国与其他不同行为体在中国周边影响力的变化来看,中国的周边战略仅仅关注“中、强、邻”模式在一些情况下缺乏说服力。中国的崛起不但要考虑体系和地区两个层面的压力,同时也要重视地区竞争行为体的多样性。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摘自《南亚研究》2019年第2期)

标签:;  

制衡中国-中美日印在缅甸影响力变迁分析(2010—2018)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