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对社交焦虑个案的介入研究论文_王俊梅,陈霞

社会工作对社交焦虑个案的介入研究论文_王俊梅,陈霞

(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 四川广元 628001)

【摘要】本文通过社会工作中的个案方法对社交焦虑个体进行介入研究,帮助案主分析了焦虑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通过认知行为疗法进行了干预,达到了缓解焦虑情绪、改变焦虑思维、提升社交能力等目的,表明社会工作对社交焦虑的介入的有效性。

【关键词】社工介入;个案方法;社交焦虑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1-0338-03

1.引言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交焦虑问题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焦虑本身是人的一种基本情感,是一种未来导向的畏惧感或忧虑感。当一个人感觉到一件负面事件即将发生而又无能为力去阻止其发生的时候,那种令人心烦的感觉就是焦虑。适度的焦虑对人有益,可以促使个人对未来做出更好的准备,但是过度的焦虑则会转化成亚健康问题,甚至是严重的心理疾病。社交焦虑则是在社交情境中的一种不适感,影响着个人人际关系的维持和新的社会关系的建立,不利于个人社会功能的有效实现。

2.相关概念

2.1 社交焦虑

社交焦虑是指在社交情境中的紧张或不适,通常是因为害怕会做出令人尴尬的事而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或是会被别人严厉地批评。社交焦虑可以根据严重程度分为羞怯、社交焦虑、社交焦虑障碍。极端的害羞和社交焦虑症主要表现为过度关注外界的消极评价,以及在社交情境中表现出退缩、回避行为。

2.2 社会工作介入

社会工作是以“助人自助”为宗旨,运用专业的理念和方法进行助人行为的服务活动。作为实践性专业,社会工作擅长链接资源和协调人际,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技术具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实践中,社会工作强调的是“接纳”、“共情”、“同理心”等人文主义气息强烈的价值观念,对社交焦虑个体的焦虑和回避情绪有良好的安抚作用。

社会工作将服务分为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和结案等六个阶段。通过社会工作介入,一是有助于发现案主社交焦虑产生的原因和形成过程,帮助他们缓解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二是有效帮助他们悦纳自己、悦纳他人,建立和谐健康的社会关系;三是帮助案主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完成人生目标。

3.社会工作介入社交焦虑个案

3.1 接案

接案是社会工作者和潜在案主接触后,就一定问题达成共识,形成专业的合作关系,并决定共同努力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专业关系开展的起始阶段。

第一次面谈中,社会工作者倾听案主讲诉自身社交焦虑问题及心理压力,对案主表达尊重和理解,取得案主的基本信任。同时,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Scale,SAD)和个人评价量表(Personal Evaluation Inventory,PEI)对案主进行前测。结果显示案主具有社交焦虑问题。

第二次面谈中,工作者引导案主吐露更多心声,对案主情况有较全面的把握,基本掌握案主问题症结,并与案主建立信任的专业关系。

3.2 预估

预估是在通过各种渠道掌握了案主的各项信息后,对案主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的过程。

3.2.1背景资料

小鱼,女,22岁,研究生,学习成绩良好,中等个头,皮肤白皙,性格较为害羞。说话的时候眼神闪躲,不敢和人有眼神接触。在别人的注意下,语气明显变得急速,脸色变红,有明显的紧张感,在人多时会发抖,说话也容易变得断断续续,小动作变多。

案主在人际关系方面有焦虑感;面对众人有恐惧感,想到社交场景会心情郁闷、紧张;对和同学外出有心理抵触,既想融入人群,又对人际交往感到疲惫;有强烈的倾诉欲望,对自己的现状有一定认识,但怯于改变。

3.2.2个案问题原因分析

社交焦虑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往往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后的结果。

(1)人格特征

社交焦虑与自尊心、自我效能感等人格特征相关。一般自尊心过强或是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害怕被别人拒绝和否定,在社交中表现出不自信,容易产生焦虑,出现退缩和回避行为。

(2)认知因素

社交焦虑个体在认知方面表现出不合理认知或是认知缺乏。不合理认知主要是对自己的表现期待过高,对他人评价过于关注,他们往往把他人消极的评价错误地归因到自己的无能。认知缺乏则是缺少必要的社交技能。

(3)创伤性经历

创伤性经历或是羞耻感经历会给个体留下长久影响,曾经当众出过丑、受到过别人的嘲笑,甚至是被别人发觉过焦虑、紧张情绪都会让人印象深刻。在遇到相同或是相似的情境时,曾经的经历感受就会被唤醒,往往会触发个体的社交焦虑情绪。个体受这些经历和感受的支配在相同和相似的情境中会不自觉回避和退缩。

(4)家庭环境和教养方式

家庭教养方式指的是在亲子互动中,父母对待孩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以及从行为中传达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在温暖、宽容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内心更加坚韧,不惧怕否定,在人群中更加自在。而在限制、拒绝的氛围中成长的孩子不自信、害怕社会交往的可能性更大。

家庭是个人成长和初步社会化的重要场所,父母的言传身教影响着子女的成长轨迹。研究指出,对比其他人,社交焦虑患者的母亲更容易出现社交回避和隔离,以及过分关注他人的看法。而且无法从父母那里习得社交技巧也是个体缺少社交技巧的重要原因之一。

3.3 介入目标和服务计划

3.3.1介入目标

一是帮助和支持案主缓解焦虑感,降低对社交焦虑本身的恐惧,提高对自己的认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是改变案主的焦虑思维,积极面对各种人际情境和表现情境,以及加强社交技巧训练,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三是重建案主的社会支持系统,增强案主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3.3.2服务计划

服务计划主要是以问题为导向,为实现介入目标与案主一起制定每一阶段所做的内容。首先通过暴露疗法、有效沟通等方法对焦虑情绪进行疏解,改变案主的不良认知和消极态度;其次运用认知行为治疗模式,改变案主焦虑思维;最后通过社交技能训练改善案主的社交技巧,提高案主对社会情境的适应能力。

3.4 介入实施过程

3.4.1缓解焦虑情绪和改变焦虑思维

对于社交焦虑的人来说,他们往往会陷入“焦虑—逃避—焦虑”的恶性循环之中,除了不断的回避和退缩,始终无法克服焦虑情绪。要打破这种循环,首先就是要在社交情境中进行不断脱敏。通过脱敏,逐渐缓解焦虑情绪,坦然面对社会交往。

在改变焦虑思维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采用马丁·安东尼和理查德·斯文森提出的7种策略:检测焦虑想法、挑战焦虑思维、认清自己的实力、由他推己、权衡得失、找到合理解释、进行试验。

社会工作者和案主按照七步策略对案主生活中的焦虑情境逐一进行分析,包括和父母的关系、和朋友的来往、面对应聘等。社会工作者鼓励案主去进行试验,去尝试更多的社交情境,并找到应对焦虑情景的合理措施。

3.4.2重建支持网络

案主与家人和朋友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导致案主缺少必要的情感支持。工作者通过布置家庭作业的方法,促进案主与家人和朋友增加电话沟通、外出的次数,也鼓励案主主动向家人和朋友倾诉内心的想法。通过对案主社会支持网络的重建,案主回归到家庭和朋辈群体之中,获取到心灵上的能量,增强了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心理韧性。

3.4.3学习社交技巧

为了让案主更好地适应社交场合,掌握一些社交技巧是很有必要的。这个阶段社会工作者和案主就一些社交技巧进行了讨论和角色扮演,包括面试、演讲、约会等,从中总结了一些经验。工作者还鼓励案主在和朋友来往中也观察和学习其他人的言谈举止,并时常审视自己的行为。

3.4.4悦纳自己

学者阿尔伯特·艾里斯(Albert Ellis)曾经总结出12种常见的非理性信念。在这些非理性信念的影响下,个人往往出现非理性情绪和行为,比如对自己吹毛求疵、没有原则地讨好别人等。针对非理性信念,我们主要运用ABC理论来解决,也就是发现非理性信念、与非理性信念辩论、以理性信念替换,其实质就是悦纳自己,看见自己的长处,接受自己的不足,这是安抚焦虑情绪的重要方法。

3.5 评估

评估主要是检验介入的有效性。本研究的评估包括三部分:一是量表评估,运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和个人评价量表对案主进行前后测,通过对比前后测的结果来评估案主的改变;二是案主的自我评估,包括案主对整个服务过程的评价、对社会工作者的评价和对自身变化的评价;三是社会工作者的评估。

3.5.1量表评估

再次采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Scale,SAD)和个人评价量表(Personal Evaluation Inventory,PEI)对案主进行后测,通过对比前后测测量数据来评估案主的改变和介入效果。

后测中,案主前案主焦虑因子得分为7分、回避因子得分为4分、自信因子得分为178分。对比前后测,回避因子得分下降了6分;焦虑因子得分下降了4分;个人评价得分上升了38分。可以看出案主的回避和苦恼得分下降不少,其中焦虑因子得分相对来说下降幅度不大,但联系到回避因子的变化,可以解释为案主面对社交情境时虽然仍旧有焦虑现象,但是在可控制范围内,案主能够不回避和退缩,社会工作者认为这也能表明介入的有效。

3.5.2案主的自我评估

在正式介入期间,案主会与社会工作者交流她在两次面谈之间所做出的改变,这样既能及时总结和巩固案主的进步,也能让社会工作者了解介入的效果和案主对服务的态度,保证案主的配合,以做下一步安排。

在服务结束后,案主对整个服务有一个评价。通过案主的自我评估,可以判断介入服务对案主的问题有一定帮助,基本达到预定效果。

3.5.3社会工作者的评估

社会工作者的评估基于对服务过程的把控,从案主的行为、言语、情绪中感知前后变化。比如案主焦虑情绪得到缓解,更多提及和家人、朋友的互动,社交技能也得到提升,在社交场合表现得更加得体。这些迹象表明个案目标基本实现,工作者可以考虑结案。

3.6 结案

在最后一次面谈中,社会工作者和案主一起回顾了整个服务过程,指出案主的变化和进步,强化了已取得的成果,正式结束了服务。

4.结语

社交焦虑个体的内心是敏感多疑的,他们有倾诉欲望,又害怕被拒绝。面对这一群体,社会工作者需要充分运用“无条件接纳”原则、“同感”等技巧去获取他们的信任。也应该用发展视角去理解服务对象“背后的社会结构性因素”,去了解案主从童年到成年的生命历程,唯有这样才能看见问题的演变,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我们可以发现,社交焦虑问题并不是一时的问题,往往伴随着个体的成长过程。中国社会通常忽视精神卫生的重要性和心理成长的需要,这让焦虑个体“孤军奋战”,甚而求助无门。在未来,学校和社区应该重视社会工作室和心理咨询室的建立,政府政策也应该推动精神卫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丁·M·安东尼,理查德·P·斯文森.羞涩与社交焦虑[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2]林恩·亨德森.害羞与社交焦虑症[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3]季建林.认识社交焦虑障碍[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2(2).

[4] Albert Ellis著,李卫娟译.控制焦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5]章淼榕,何雪松.用依恋视角去“理解”——评《依恋理论与社会工作实践》[J].社会工作,2015(2):120-124.

作者简介:王俊梅(1990.8-),女,汉族,四川达州,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助理社会工作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陈霞(1984.7-),女,汉族,四川乐山,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经济师,学士,主要研究人力资源管理.

论文作者:王俊梅,陈霞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  ;  ;  ;  ;  ;  ;  ;  

社会工作对社交焦虑个案的介入研究论文_王俊梅,陈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