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均衡体系中的货币和易货经济-交易成本的引入_一般均衡理论论文

一般均衡体系内的货币和易货经济——引入交易成本,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货币论文,交易成本论文,体系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通过明确地引进交易成本使得新古典主义方法对货币理论普适化。①一般货币化均衡的新古典理论基于以下两个假设:(1)货币化的经济体,(2)货币效用的处理可以等同于消费物品或者生产要素的效用来对待。该理论既不能让我们解释为什么一个经济体使用货币而不是易货交易,也不能解释如何选择货币。它更未能清楚地分析货币在交换过程中节省资源耗费的功效。所以,货币常常被认为是一个与投机和不确定性有关的必要的动态现象,因此无法依据均衡理论进行满意的分析。然而,这一观点只有在交易成本不存在的情况下才能够成立。本文提出,满足经济均衡条件的货币理论是可以建构于交易成本的概念之上的;基于该理论,可以把从易货到完全货币化的不同交换安排的出现解释为不同交易成本的结果。我们也给出了对源于交换过程的货币的(间接)效用的清楚分析。本文的讨论仅限于一个纯粹的交换经济内。货物的交换和储藏是唯一的生产活动,而且没有信贷、利息或者时间偏好②。

一 模型的一般特点

我们把时间分为年份和天数。假定每一年都和其他年份相同;从这个角度看模型是稳态的,排除了资本的积累和增长。在每一年内,事情按天变化,据此模型又是动态的。这种动态元素将使得存量的持有,包括现金余额合乎理性,也有助于形成如下的概念:持有货币是为了桥接收益与支出之间的缺口。

每个人都被假定拥有一定数量(有时为零)的每种物品的禀赋。这些物品可以被用来消费、交换或者储藏。交换发生在不同的“市场”③上。然而,我们还不能假定每个市场上有一定量的商品与货币交换,因为这正是我们最终要解释的,即所谓完全货币化。我们不得不假定每一对商品都有一个分开的交易地点。在某一地点,苹果与花生交易,在另一个地点苹果与梨交换,以此类推④。对于q种商品,存在(q/2)(q-1)个市场。在给定的条件下,这些市场中的一部分通常会变得不活跃。在一个充分货币化的经济体内,所有的q-1种非货币商品仅与货币交换,余下的(1/2)(q-1)(q-2)个交易地点会荒废。

交易会产生成本是本模型的必要的特点。交易成本被定义为不仅包括那些来自商品生产(包括交通,包装等等)的成本,也包括商品从一个所有者向另一个所有者转移的成本⑤。为简便起见假定所有交易成本用“工作量”(Work)来表达,它测量的是进行交易所耗费的时间和麻烦。原则上可以为每个交易规范一个生产函数,该函数将某一商品的转移(Transfer)与所要求的诸多要素的投入联系起来。使用单一要素生产函数足以达到当前的目的。一方面,交易成本随着转移的数量变动:两个房屋的转移可能涉及的成本是一个房屋转移的几乎两倍。另一方面,可以假定:存量交易的资源成本很少受到份额数量的影响。我在以前的文章⑥ 里已经说明,固定的交易成本导致一个整数规划难题,它的影子价格无法依据竞争性价格给予直接的解释。所以,我们不能期望市场机制能够提供最优的交换安排。虽然固定交易成本的存在对一般均衡的福利含义可能有多种影响和启迪,但除了在以前的论文中已经表述的,目前并没有更多的阐释。所以本文将舍弃固定交易成本。如下假设是针对可变交易成本作出的:

(1)在一个给定的双方互不依赖的交易中,被交换的两种商品的可变交易成本可以分别计量。

(2)交易成本既依赖交易者,也依赖(交换的)物品。

(3)交易成本对相互买卖交换的商品相同。

(4)在一个给定的市场上,交易成本不依赖于交易总量,因而排除了一种潜在的重要外部性。

存量的持有也有成本,它反映的是耗费、维护、保护、丢失等费用⑦。这些储存成本给模型引入了另外一种生产元素,对此我们得规范一种技术。而且这种技术能够对生产函数进行规范,把储存和不同的资源投入联系在一起。为此我们将假定储存成本每期简单地与一定百分比的存量的减少一致。该百分比率对不同的个人和商品不一样,但是假定不随时间变化。可以把这一比率解释为保有一定存量所应付的自我利息率⑧。持有成本的概念化意味着资本被视为以存货形式存在的营运资本,而时间偏好、利息、信贷和资本品这些难题就不再触及。相应的,任何对货币的需求源于交易动机。

对于给定的禀赋、市场价格、交易成本和储存成本,假定每个人按照如下规则安排他们的交换交易,即最大化消费方式所带来的效用。在每一交易地点当价格为供需相等的价格(虽然可能为零)时就达到了一般均衡状态。问题是在什么条件下均衡为易货经济的,在什么条件下一种商品会出来承担货币的职责。

二 个人最优化

由于将一年作为整体来看这是一个稳态的模型,这要求期末的存量等于期初的存量:

但是,根据价格的定义,如果这个条件在给定交易地点交易的任何一个商品得以满足,对其他商品它就自动满足。所以,以上的均衡条件中只有一半是独立的(13)。因而独立均衡条件的数量与价格的数量相匹配。

一旦均衡价格已知,所有参与者的消费、市场需求与供给以及存量就同时被确定。结果是一个易货经济的一般均衡。应该记住,一般来说,这个体系没有我们在新古典模型中发现并熟知的同一(Homogeineity)特性。尤其是,该体系不能二分为“真实的”和“货币的”部分。下面我们将表明如何通过特别的假定来获得新古典的特性。

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对某些市场来说均衡交易量可能为零。假定某一天,有两个交易者和两种商品(因而发生在一个交易市场),这可以用图形说明。交易者1的最优化问题可以用图1表示。注意E是根据给定的禀赋定义的非交易点。交易沿着通过E的直线发生,直线的斜率测量的是商品1相对于商品2的价格。但是,因为交易成本的原因,商品束不能全部用于消费。消费的边界是AEB,如果交易成本用商品2支付,就可以用消费边界和交易线的垂直距离来度量。交易者通过选择消费方式C最大化其效用。结果市场的需求与供给由T和E之间的距离表示。

图1

市场价格的变化将导致交易线和消费边界两者围绕着E点转动。如果初始均衡位于线段AE和BE上某一点,将会引起市场需求或供给的改变。然而,如果均衡点位于无交易的E点,很清楚,如果价格在一定范围内均衡就不会移动。对第二个交易者也可画出类似的图形。

市场需求与供给的结果可以用图2中交易者1和2的提供曲线来总结,图中原点代表无交易点。由于存在交易成本,每个消费边界的折凹反映在通过原点的提供曲线的折凹。这些曲线的交点决定了交易方向,以及(如果有的话)交易价格和交换数量。然而,市场均衡也可能在无交易点,正如图3所示。如果是这样,我们仅能够一般性地确定一个价格区间,在这个区间(黑影部分)内的任一价格都会使得两个交易者的渴望交换为零(14)。

图2

图3

这个两个交易者一个市场的例子表明,假设其他变量不变,交易成本比率越高,就越有可能得到无交易解。在一个多市场体系内,通过选择适当的交易成本比率,很多市场都可能变得不活跃。在一种情形下,所有市场都是活跃的,就意味着每种商品都可以与其他商品进行交易。而另外一种情形下,除了那些存在一个特定商品与其他商品进行交易的市场外其他所有市场都被荒废掉,这正是完全货币化经济的例子。从解释不同交换安排的出现的视角出发,本模型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确定了在给定条件集下哪些交易市场是活跃的。

四 易货经济和商品货币

不同的交换安排,货币的或者非货币的,可以通过改变交易成本类型来导出。本节讨论的是一个无时间的一期模型。更一般的模型可以通过忽略一般模型中的时间上标和存量得到(15)。

假定,给定品味和禀赋,我们从对交易成本比率以随机的方式分配任意的正值开始。结果可能出现一个复杂的交换网络,在网络内有些交易市场是活跃的,其他的是闲置的,这包括直接的易货交易和间接交换。在后一种情况下,某种商品被买来是为了再卖出,因而充当的是交易的媒介。同一个人由于不同的应用范畴可能使用几种这样的媒介;不同的人也会经常使用很多媒介。不存在一个普遍的原因期望某一种商品能够经常地甚至广泛地被用作交易媒介而被称为货币。从这个一般的案例出发,我们现在试图通过用某种特殊的方法来改变交易成本从而导出一些特殊的(某种意义上有限的)情形。

我们首先假定,无论在哪里存在间接的交换,基于相应交换媒介的交易成本比率会逐渐增加。显然,总有一个足够高的比率使得用直接的易货交易取代使用交易媒介的间接交易更合算(16)。在此过程中我们迟早会采用仅有直接易货的交换体系。一般认为这样的体系是浪费的,这种看法并不总是正确,因为对于内涵特定交易成本比率的给定交换技术,这也许是可获得的最有效率的交易方式。

在第二个实验中我们假定无论对任何直接的或间接的交易中交易成本比率都增加。一般来说,这将会降低市场交易量。部分原因在于,交易成本的上升,类似于对交换的征税,将使得每个人消费自己的禀赋更为有利。可能的结果是完全的自给自足。逻辑上可以认为,如果品味和禀赋足够相似的话,即使很小的交易成本也会关闭所有交易。但是即使是品味和禀赋使得个体为了满足某些需要而不得不进行交易,增加的交易成本能够减少交易量至任何我们规范的水平。假定无“工作量”被耗费,因而可以获得最大化的交易量。给定交易成本率,交换的进程可以维持交换量在规范的“交易可能性边界”上。增加交易成本率,交换边界就会内缩,直到最终最小的市场交换轨迹耗尽所有的社会“工作量”(17)。通过增加交易成本,我们就可以使社会接近于我们所要的自给状态。

去向另一极端,我们可以把所有交易成本减少到零。在这种情况下,模型就缩小为一个新古典一般均衡体系。方程(4)和(6)表明,对于所有非零的流量,此时价格等于边际替代率。价格体系与下面的表述一致:任何两个商品的交换率等于用第三种商品表示的它们的价格的商。结果,资源约束可以依据任选的任意商品作为计价单位来表示,然后加总其他商品。得到的结果是一个并不陌生的预算约束(18)。作这样的简化我们所付出的代价是在各个交易市场的交换流量变得不确定了,但是苹果能交换多少坚果、橘子或者金末没有多大关系。从货币理论的角度,新古典体系常常被批评为一个十足的易货理论。基于上面的讨论和结果这种批评似乎并不合理。它的基本的缺失在于易货和货币交换之间的选择,在货币交易中,交易媒介的选择在经济学意义上是无差异的。结果,新古典体系未能对货币化和货币的作用给出显著的解释。

最后,再次从随机分配的交易成本率开始,对某一商品m我们减少这些成本率至零,所有其他的保持不变(19)。恰好一个商品具有零交易成本的可获得性可以保证前面定义的均衡价格体系的一致性(20)。一旦一致性得到保证,就可以得出进一步的结论。第一,如果可以得到一个零交易成本的商品,使用任何其他商品作为交易媒介都是没有效率的。商品m因而将被提升到一般交易媒介的地位,称之为货币。有了一致性的价格,我们不得不比较各个市场上的交易成本,根据假定这些交易成本对m来说总是较低的。因而所有的非货币商品将直接从初始的资源所有者那里流向最后的消费者。第二,使用直接易货交易而不是货币交换就不再有任何优势,非货币交换市场就可能会被关闭。第三,所有的商品流就将重新安排,以至于每个人不被约束于要分别在每个市场来平衡账户这样的条件,只需要一个总的预算约束就可以了(21)。这样我们就获得了一个具备明确货币交换网络(22) 的新古典主义模型。然而,应该注意,即便在这个案例中货币仍然是商品货币,仍能被供给和消费。所以,本节中讨论的货币,即使能够无成本地转换,仍然不是中性的,货币数量理论(货币供给对价格的比例效应)不适用于它。

五 代用货币

一个无时间因素的流量模型不能解释对货币的存量需求,也不能解释为什么使用代用货币,该货币以给定数量流通,新的供给和消费的流量为零(23)。这些因而妨碍了对货币的一些最基本的特征的分析。为此我们不得不回到一个包含时间维度、存量和储存成本的完整模型(24)。

假定我们再次从给交易和储存成本率分配正的随机值开始,从而获得一个不带有任何货币特性的交换流量和存量的模型。和上面不考虑时间的例子相反,某些商品现在可以被交换和以存量拥有,即便它们不出现在任何人的效用函数里。它们的效用具有纯间接特点,这源自它们作为交易媒介的效率。因为它们不能被消费,所有的当期的禀赋也都被储存成本耗用。通过给相应的交易和储存成本分配足够低的数值,总能使这些商品中的某一个,再次用m表示,成为一般交易媒介。那么这将会是一种代用货币(25)。对于一个稳定的经济来说,代用货币的当期禀赋涵盖了“铸币税”现象:如果存在货币存量的逐步调适,那些能够提供置换货币的流量的人们能够从那些想要使用货币,却没有权利置换的人们那里获得一个稳定的商品和服务流。

六 结论

本文将新古典体系扩展到包含交易和储存成本的情形,提出了一个交换的一般均衡理论。在该框架内,各种交换体系,从无交易到多边易货交易,再进一步到各种形式的货币化,通过对交易和储存成本的适当假定得以构建。根据本模型,交易成本方法可以有效处理货币理论的以下三个基本问题如(1)充分整合的(一体化)货币理论和价值理论,(2)对货币的功用作了清楚明确的分析,(3)将新古典体系的货币中性解释为模型的一种极端情形。此模型的主要缺点是忽视了时间偏好。这使得很难(如果不是不可能)将模型应用于下列情形,拥有资产的成本不能用实物量的减少来解释。因而对利息、信贷、金融中介和最优货币供给规则的解释需要进一步地扩展本模型。

*原文刊于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1,61(5):773—783上。

注释:

① 请见Paul A.Samuelson近期的文章。

② 现在的模型是我在1969年和1970年发表的文章中所使用的方法的进一步拓展。而消费在以前的文章里被假定为独立于货币安排,现在两者相互关联决定。

③ 市场概念的使用并不真的必要。依据个人之间的交换就可以进行很好的分析(见我1969年和1970年的文章)。当然,个体交换理论的经济学内涵比市场交换理论更丰富。这里选用后者是因为后者可以简化概念并与新古典方法联系得更紧密。

④ 原理上,也可能存在三对、四对……n对商品的交易地点。假定交易成本在较高位序(higher-order)的市场上是不被允许的——现实中通常也是如此。

⑤ 这一术语是包含多种同类术语的一个杂货箱。交易成本的产生可能源于交易双方要进行沟通,商品需要进行检测、测量和标示,要进行必要的信息搜寻,签署合同,按照预定的形式转移所有权并进行相关的记录等等。有必要把所有这些事项分类为搜寻或者信息成本(见Karl Brunner and Allan H.Meltzer)。本文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清晰地讨论这未定的名目。

⑥ 见Niehans(1969,pp.722)。

⑦ 在一个更完整的分析中,这些成本也应该包含主观时间偏好,而部分的成本可以被正的收益抵消,这些正收益某种情形下(如树)表现为形式的增长,在其他情形下(如债券)表现为利息回报。这些因素的和一定是一个负的收益或者正的成本,否则就不存在稳态存量的上限。

⑧ 对于服务(包括工作)其储存成本必须假定为无限大且被禁止。

⑨ 这种说法是基于M.L.Balinski和William Baumol的观点,他们对此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这里交易成本构成了新古典体系的成分。

(22) 仍有一个不确定因素,例如一个饥饿的裁缝和一个冻得发抖的面包师,如果他们恰好相遇,对他们来说直接的易货交易和两次补偿性货币交换是没有差异的。对于更多的涉及货币的零交易成本的一般情形,事实当然不是如此。

(23) 可以建立一个无时间因素的流量模型,在模型内货币以正的数量供给但不被消费,所有当期的供给都被交易成本耗费掉。然而,这要求用作货币的那个商品,同时正好是用来进行交易的商品。因而取代了现模型中的工作量。很显然这是一个高度人为的假设。

(24) 一个计算货币需求存量的模型、模型内涵预定的消费的例子参见Niehans(1970)。

(25) 如果代用货币的禀赋流量是正的,一定存在某些储存成本使得模型按年稳定。在此价格将会使得对货币存量的需求恰好高到趋同于新供给。

标签:;  ;  ;  ;  ;  ;  ;  ;  ;  ;  ;  

一般均衡体系中的货币和易货经济-交易成本的引入_一般均衡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