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术会议看新时期社会科学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术会议论文,新时期论文,社会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全面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从被极“左”路线严重干挠摧残的状况下解放出来,走上了迅速恢复和健康发展的道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
本研究报告,依据《中国社会科学学术会议数据库》(1979—1995)所提供的信息,参考诸多资料,试图以学术会议为切入点,描述新时期以来我国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轨迹,揭示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科学发展的主要特征及某些规律性。
一、从学术会议气氛、规模、数量,看社会科学的大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诸多学术会议的信息报道中,经常见到这样的记述:“会议气氛活跃”、“与会者畅所欲言”、“讨论十分热烈”、“会议圆满成功”,说明学术会议是在宽松、和谐、健康的气氛中召开的。这与过去在极“左”路线统治下,乱打棍子、乱扣帽子,动辄上纲上线,用政治压制学术争鸣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
科学民主、学术自由,是社会科学发展的起码条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路线指引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学术界,一批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专家学者及其学术主张、学术著作也得到平反。“双百”方针的认真贯彻,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环境宽松、学术民主,是新时期社会科学繁荣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科学不断发展的必备条件。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对12个学科门类的120 次(各学科任取10次)学术会议的与会人员进行统计,发现每次会议平均与会人员在几十人到几百人。请看社会科学学术会议规模抽样统计。
社会科学学术会议规模抽样统计
学科
平均每次会议与会人数 百人以上会议次数
马列主义、毛
泽东思想、邓 69 3
哲学 84 7
科学社会主义 93 4
政治学67 2
法学 74 4
经济学
131 6
文化 92 4
教育 93 3
语言文字 63 1
文学艺术 123 5
历史 92 6
由统计可见,经济、文学艺术领域的学术会议规模较大。如1979年4月在无锡召开的“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问题讨论会”, 与会代表389人,是一次规模空前的学术会议。又如:1980年7月在庐山召开的“全国高等学校文艺理论研究会学术讨论会”,有来自128所高校、44 个文学报刊、8个文学研究单位300多位代表出席,堪称我国文学理论界的一次学术盛会。
最能说明新时期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是学术会议数量的统计结果。请看17年社会科学学术会数量统计。
17年社会科学学术会议数量统计
时间 会议数量时间会议数量
1979 70 1980 130
1981 192 1989 408
1982 238 1990 555
1983 260 1991 1021
1984 361 1992 1071
1985 504 1993 1151
1986 668 1994 1084
1987 616 1995 937
1988 763 总计10025
统计表明,17年中召开重要学术会议1万余次, 总趋势是逐年增加。学术会议如此频繁,不仅在国内是空前的,在世界上恐怕也是创纪录的。每年召开这么多学术会议,至少说明:(1 )我国丰厚的社会科学底蕴,在新形势下焕发了生机,有许多课题需要研究。(2 )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党政领导关心支持下,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纷纷恢复、建立起来,并积极地开展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多数学术会议就是由科研单位和学会、研究会组织召开的。(3 )社会科学研究队伍恢复、壮大起来了,这支队伍刻苦钻研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二、从学术会议主题、热点,看社会科学研究广度和深度上的拓展
17年中,召开上千次哲学会议,内容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总体规定性,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主体性和主体性原则、反映论和构建论,历史决定论和历史选择论,人、人性、人道主义等等。有些会议的主题就是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社会主义矛盾发展特点、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的关系等等。有关真理标准问题的研讨掀起了一场全民性的、深层次的哲学反思,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开拓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关于生产力标准的确认,解决了一个困扰我们多年的历史观问题。
经济学领域的学术会议数量最多,研讨的问题十分广泛。17年中经济学领域召开的学术会议3700多次。这些会议紧紧围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主题,紧密联系改革开放的实际,研讨经济改革和建设中的各种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为改革开放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参考。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理论探讨,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研究,都对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劳动力是不是商品的问题,从80年代讨论到90年代,在很多次学术会议上都有争论。1993年8 月下旬中国经济学家论坛召开的“所有制是手段还是目的”的研讨会上,终于明确了“所有制是手段”, 这是经济理论上的一个突破。 涉及企业改革的学术会议有800多次。1993年10月召开了“经济形势和深化企业改革研讨会”。 11月又召开了“中国市场经济论坛第9次研讨会”。 两次会议都把现代企业问题作为研讨主题,可见企业改革已经成为经济理论工作者关注的热点。
17年中召开的法学学术会议有521次,涉及宪法、行政法、 民商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客观上要求实行法治。要实行法治,首先要建立起完备的法律体系,法律体系的建立离不开科学的法学理论的指导。司法领域也需要法学理论的指导。法学学术会议反映了法学工作者认真研究法学理论,努力探索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民主法制需要的法理学体系的积极性。研讨经济法问题的学术会议有82次。经济法研究对于建立健全经济法规,促进市场经济的规范化发展,起到理论和实践指导作用。知识产权的问题是近年来又一个研究热点,这方面的学术会议也有27次。
为数众多的史学学术会议开始贴近现实生活,研究与社会政治、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问题。1987年5 月召开的“对外经济关系与中国近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1994年11月举办的“东亚现代化历史经验国际学术研讨会”,从不同角度,对中国近代史及中国现代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1980—1989年连续召开5次“洋务运动史学术讨论会”, 对洋务运动的内容、性质及其代表人物的评价问题,提出了不少新见解。学者们提出,洋务运动对我国现代化发展有一定积极影响。对洋务运动及其代表人物,应历史地、客观地予以公正评价。关于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的学术会议分别为30次和50次,说明辛亥革命研究、抗日战争研究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
新时期文学文艺理论学术会议有170多次。1980 年前后召开的多次学术会议对“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现实主义问题”等进行了热烈讨论。这些学术会议为结束统治文坛数十年的“左”的理论和政策,为正确贯彻“双百”方针,进而为我国文学及文学理论的健康发展作出了贡献。80年代中期,文学理论研究形成了全国性的“方法热”。进入90年代,比较文学研究升温。比较的范围和对象涉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作家、不同地域文化等等。这方面的学术会议有20多次。这在一定程序上反映了我国文学理论研究从观念到方法、由封闭向开放、由单一向多元、由传统向现代的历史性转变。
我们从上述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学术会议的主题、研讨热点,可以清楚地看到:(1)新时期社会科学研究适应时代要求, 更贴近现实需要了;(2)新时期社会科学研究的广度、 深度都有了新的发展。
三、从学术会议的特点,看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
综观17年社会科学学术会议,还可以发现另外一些“新”特点:
1.学术会议研讨内容的开放性。17年中各学科专门研究国外问题、世界性问题的学术会议有数百次之多。这表明,我国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视野扩展了,关心世界性问题的意识增强了,研究世界性问题的水平提高了。
2.国际性会议增多了。17 年中各学科召开的国际性学术会议达997次之多,几乎占到会议总数的十分之一。其中,历史学和经济学国际性学术会议分别为485次和331次。国际性学术会议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可见社会科学对外开放程度逐年加强。由历年国际学术会议统计,可清楚地看到这个变化。
历年国际学术会议统计
时间
国际学术会议次数时间
国际学术会议数
1979 2 198854
1980 4 198945
1981 0 199055
1982 4 1991
116
1983 4 1992
135
198412 1993
173
198518 1994
161
198625 1995
153
198737
3.许多学术会议重视介绍和研讨国外新理论、新概念、新方法。1983年5月在长沙召开的全国历史科学规划会上, 作出了加强外国史学理论介绍和研究的决定,此后,历届全国史学研讨会上,外国史学理论的介绍和研究都是热点问题之一。讨论、介绍、研究、引进国外新学说、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显示了我国社会科学界虚心学习、博采众长的精神和气度。
4.17年中召开的新兴学科、综合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学术会议有150多次,仅经济学领域里召开的生态经济、环境经济、 旅游经济、卫生经济学术会议就有30多次。专门研究广告问题的学术会议也有17次。社会科学既综合化,又分化化的趋势也在新时期我国社会科学领域显现出来。
5.17年中召开的中青年学术会议有130多次, 这是新时期我国社会科学的一道全新的风景线。中青年学术会议一般讨论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密切相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中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思想解放、思维敏捷,勇于革新,是我国社会科学队伍的新生力量,是我国社会科学的希望所在。
通过对17年学术会议数量、质量的统计分析,不难看出,新时期我国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轨迹、规律性和主要特点。
1.新时期,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路线指引下,我国社会科学出现了全面发展繁荣的大好局面。实践再一次证明,政治政策宽松、社会局势稳定、经济繁荣,是社会科学得以发展的重要条件。
2.新时期社会科学的主要特点是:
(1)“双百”方针得到认真贯彻,社会科学领域出现了民主、 宽松、健康的学术气氛。
(2)社会科学研究重视现实问题的研究,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为各学科共同的研究主题。社会科学研究的广度、深度都超过以往任何时期。
(3)社会科学具有开放性、创新性、兼容性。
(4)新生力量迅速成长, 中青年学者成为我国社会科学的中坚力量,是我国社会科学的未来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