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重点任务 打好乡村振兴“组合拳”
杨新忠
实现乡村振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要牢牢把握党的十九大提出的“20字”方针和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关于乡村振兴的指示,加快推进乡村经济现代化、乡村生活现代化、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真正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聚焦产业融合,筑牢乡村发展基础。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要创新思维理念,摆脱传统化、单一化农村产业发展模式,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激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创造力、竞争力,提升农业农村发展动能,为产业兴旺提供动力支撑。要在更大范围内挖掘乡村资源、生态、文化等多元价值和多重功能,依托区域特色、资源优势、文化差异,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循序渐进,推进多元化、多样化、特色化融合,培育农村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进乡村振兴与旅游发展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家乐、“园艺+休闲农业”等“农业+旅游”模式,打造集都市休闲、乡村度假、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连云区充分利用丰富的海域、海岛、海岸资源,依托渔村渔港、捕捞养殖等海洋文化元素,积极推动渔家乐、休闲渔业、海洋牧场、深蓝渔业和海洋高端装备等重点项目建设,实现海洋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利用独特的山地、山林、丘陵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森林康养、农家乐、特色民宿、土特产产销等业态,培育旅游企业和经营户1000余家,旅游从业人员4万人,带动农民就业超1万人,人年均纯收入近3万元,实现富民增收。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引导优质农产品从产地直接进入超市、家庭;支持供销社、邮政、快递和物流企业在农村建设具备冷链仓储与配送功能的快件处理中心,完善农产品、农村消费品集散配送体系,形成产供销一体化全产业链条,为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聚焦环境整治,提升生态宜居水平。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不断改善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实施森林抚育、退耕还林、乡村风景林等林业生态工程,开展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加快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全面实施“河长制”、“湾长制”,进一步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切实加强水污染防治,强化饮用水源地保护,保障饮水安全。推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水产养殖污染整治等工程设施建设,恢复农田生态系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坚持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向农村延伸,重点抓好农村道路、供排水、污水处理等硬件建设,推进改水、改厨、改圈、改厕,促进城乡之间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按照“四好农村路”建设标准,继续实施开展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作,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推动城镇供水设施向周边农村延伸、供水保障从“合格水”向“优质水”转变。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进城管下沉乡村执法,完善农村垃圾收运体系,进一步提升农村生活环境。强化社会事业资源共享。统筹城乡教育资源,优化幼儿园和中小学校布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构建多层次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工作新格局。加强农村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强化农村地区重点传染病、慢性病综合防控。稳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断提高覆盖率。加强乡村信息化建设。积极引导电信、移动运营商、电商、金融机构等共同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完善光纤宽带和4G、5G网络建设,加强农村地区网络资源共建共享,努力缩小“数字鸿沟”,促进城乡信息网络均衡发展。大力发展生产性和生活性信息服务,加快推进农业农村信息服务普及,提升农村社会管理信息化水平,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聚焦社会治理,维护长治久安大局。 坚持村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构建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确保乡村社会和谐稳定、充满活力。筑牢基层战斗堡垒。始终把堡垒工程作为基层党建主抓手,加强人员、阵地、功能“三项建设”,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创新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扩大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推动“党建+产业+富民”发展模式取得实效,形成抓党建促发展的良好氛围。规范村党组织书记队伍管理,选优配强农村党组织书记,实施村“两委”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完善村第一书记工作机制,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加大巡察监督力度,确保基层党组织政治清明、风清气正。激发群众自治活力。宣传推广“一委三会六步”全国优秀社区工作法,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作用,引导农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监督委员会等,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基层协商格局。加强农村社区治理创新,整合优化公共服务和行政审批职责,打造“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的综合服务平台,在农村普遍建立网上服务站点,逐步形成完善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营造安全稳定环境。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探索组织网络、综治网格、智慧网络“三网融合”模式,形成网格化治理格局,积极发动居民群众参与网格区域治理和互动,共同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有效提升。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以及黄赌毒、盗拐骗、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扎实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活动。深入推进“无讼村(社区)”创建,在各村(社区)探索设立法官工作室,为农民提供零距离、面对面、高品质司法服务。深化信访制度改革,推行“阳光信访”、网上信访、律师参与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等制度,推动依法就地解决信访问题。健全农村公共安全体系,持续开展农村安全隐患治理,加强农村安全生产工作。加大乡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力度,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既要富口袋,还要富脑袋”。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村入户工程,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宣传教育。加大全国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创建力度,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挖掘农村传统道德教育资源,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引导村民移风易俗,抵制封建迷信,遏制陈规陋习,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形成勤俭节约文明的新风。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教育,举办传统文化、非遗传承进校园等活动,推进民间优秀文化传承,在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中纵深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中共连云港市连云区委书记)
责任编辑:段培华
标签:振兴战略论文; 中共连云港市连云区委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