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渗透探伤包括着色渗透探伤与荧光渗透探伤两种,本文主要从操作过程,灵敏度,及危害程度等,比较这两种探伤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为今后选择哪一种渗透探伤的方法有所帮助。
关键词:渗透探伤;着色渗透探伤;荧光渗透探伤
渗透探伤是利用毛细现象来检查材料的表面缺陷的一种无损检验方法。其主要过程是利用毛细现象使渗透液渗入缺陷,经清洗剂清洗使表面渗透液清除,而缺陷中的渗透液残留,再利用显像剂的毛细管作用吸附出缺陷中残留的渗透液而达到检验缺陷的目。它主要用来探测诸如肉眼无法识别的裂纹之类的表面损伤,如检测不锈钢材料近表面缺陷(裂纹)、气孔、疏松、分层、未焊透及未熔合等缺陷,同时也可以对非金属材料(玻璃、陶瓷、氟塑料)及制品表面开口性的缺陷(裂纹、气孔等)进行探伤。由于渗透探伤操作简单,不需要复杂设备,费用低廉,缺陷显示直观,具有相当高的灵敏度,能发现宽度1微米以下的缺陷,并且检验对象不受材料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的限制等优点,因而这种探伤方法方法被广泛应用各种领域。
渗透探伤包括荧光法渗透探伤和着色法渗透探伤。这两种方法都包括渗透、清洗、显象和检查四个基本步骤,但它们也有以下几点不同:
一、渗透液不同
荧光法渗透探伤是将含有荧光物质的渗透液涂敷在被探伤件表面,通过毛细作用渗入表面缺陷中,然后清洗去表面的渗透液,将缺陷中的渗透液保留下来,进行显象。其典型的显象方法是将均匀的白色粉末撒在被探伤件表面,将渗透液从缺陷处吸出并扩展到表面,从而判断缺陷的方法。
着色法渗透探伤是将溶有彩色染料(如红色染料)的渗透剂通过毛细作用渗入工件表面的微小裂纹中,清洗后涂吸附剂,使缺陷内的彩色油液渗至表面,根据彩色斑点和条纹发现和判断缺陷的方法。
二、渗透剂施加方法
荧光法渗透探伤是将工件浸泡在荧光渗透液中(准备一个水槽,这样使用最方便!),用自来水冲工件,洗去多余的渗透液。注意水流量和水压不能太大,不能冲刷。在清洗工件被检表面以去除多余的渗透剂时,可在紫外灯照射下边观察边去除。
着色法渗透探伤对焊缝和大部件作局部探伤时,宜采用刷涂或喷涂法,对数量多、尺寸小的零件作探伤时,宜采用浸渍法,应注意被检表面在渗透时间内保持润湿状态。去除多余渗透剂去除方法取决于所采用的渗透剂种类、渗透剂施加方法、被表面状态和被检工件形状。采用浸渍法时,在被检表面的渗透剂滴干后,把清洗剂涂于覆盖有渗透剂的表面,然后用缓冲水冲掉被检表面的渗透剂和清洗剂混合物,水流不要垂直冲洗被检表面。采用刷涂或喷涂法时,先用干净的纱布擦拭被检表面的多余渗透剂,再用蘸有或喷有清洗剂的纱布擦拭,然后用干净的纱布擦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观察方法不同
荧光渗透探伤时,需要电源,需配合紫外线灯一起使用,用紫外光源照射,使荧光物质产生波长较长的可见光,在暗室中对照射后的工件表面进行观察,通过显现的荧光图象来判断缺陷的大小、位置及形态。另外,检测人员进入暗区,至少经过3min的黑暗适应后,才能进行荧光渗透检测。检测人员不能戴对检测有影响的眼镜。
着色渗透探伤时,缺陷显示的评定应在白光下进行,通常工件被检面处白光照度应大于等于1000lx;当现场采用便携式设备检测,由于条件所限无法满足时,可见光照度可以适当降低,但不得低于500lx。
四、灵敏度不同
荧光法渗透探伤的灵敏度高于着色法渗透探伤,但着色法渗透探伤成本低于荧光法渗透探伤。
五、渗透检测方法选择
在我们选择渗透检测方法时,首先应满足检测缺陷类型和灵敏度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可根据被检工件表面粗糙度、检测批量大小和检测现场的水源、电源、成本等条件进行决定。
1、对于表面光洁且检测灵敏度要求高的工件,宜采用后乳化型着色法或后乳化型荧光法,也可采用溶剂去除型荧光法。
2、表面粗糙且检测灵敏度要求低的工件宜采用水洗型着色法或水洗型荧光法。
3、对现场无水源、电源的检测宜采用溶剂去除型着色法。
4、对于批量大的工件检测,宜采用水洗型着色法或水洗型荧光法。
5、对于大工件的局部检测,宜采用溶剂去除型着色法或溶剂去除型荧光法。
六、结束语
渗透检测是产品制造中实现质量控制、节约原材料、改进工艺、提供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也是设备维护中不可或缺的手段。
着色渗透检测在特种设备行业及机械行业里应用广泛。特种设备行业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承压设备,以及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机电设备。荧光渗透检测在航空、航天、兵器、舰艇、原子能等国防工业领域中应用特别广泛。因此,选择正确渗透探伤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部标准QJ 1268--87 着色渗透探伤方法
[2]周光,白海龙等.荧光渗透法无损检测的原理及应用.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2)
论文作者:鹿巍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8
标签:渗透剂论文; 表面论文; 缺陷论文; 工件论文; 荧光论文; 方法论文; 灵敏度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