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与教育_道德素质论文

质量与教育_道德素质论文

素质与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问题,是当前教育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然而,什么是素质教育呢?素质的内涵是什么呢?人们尚无统一的认识。教育理论界应对“素质”的内涵作出规定。否则,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学校,就无从操作。本文试图从“先天素质”、“身心素质”、“德才素质”与“国民素质”几层涵义上,来说明素质与教育的关系。

一、先天素质与教育

先天素质是生理学、医学、心理学、教育学上经常使用的概念。先天素质又称禀赋、天赋或天资。先天素质系指个体与生俱有的解剖生理特点,包括脑和神经系统的结构、机能特性,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机能,身体的结构和机能等。

“先天素质”与“遗传素质”并不是同一概念。人们往往将两者混同使用。应该说“先天素质”中包涵着“遗传素质”,但先天素质中还包涵了胎儿在母体内受环境的影响及影响的变异现象所形成的个体某些属于先天,但并非遗传性的特征。如先天愚型儿童,系因一种染色体畸变(在精子和卵子的发育过程中,或在受精卵最初的分裂的过程中发生)所致。这种先天愚型是先天,但并非遗传。

据近年来的研究,直接影响心理发展的素质,可能包括脑和感觉器官的微观结构、大脑皮层细胞群的配置、神经细胞层的结构、神经类型等。在这些方面,个体间既有共同的基础,又有个体的差异。

由此我们可以把“素质”理解成为尚未发展的,但在活动的最初阶段就已表现出来的能力的自然基础。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天赋条件,或称生理的物质基础。先天素质对一般正常人来说,都为它的后天发展提供了广阔的领域。素质发展的潜力是极宽广的,而能否得到发展,一是靠素质本身的“成熟”过程,一是靠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应该承认,个体的先天素质是有差异的。不承认个体差异不是唯物主义者,但不适当地夸大差异,甚而认为遗传素质决定人的发展也是错误的。

二、身心素质与教育

身心素质是指身心发展的水平和比较稳定的身心特性。在心理学、教育学中,有时也把在先天素质基础上,在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下,通过个体的认识、实践,所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和基本品质,称为身心素质。这种素质并不含有心理意识的内涵,只是身心发展程度上所达到的水平与形成的特征。比如一个人的心理发展的主要指标是思维发展的水平和思维的品质。就思维发展水平说,大体可以有三个阶段,即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三个阶段是心理发展的三种水平,后段高于前段。就思维品质说,主要有思维的广度、深度、独立性、敏捷性、逻辑性等。比如有的儿童分析器对各种外部刺激具有高度的感受性,在良好的教育条件下,思维很敏捷,思维很深刻,思维较宽阔等。我们可以称这位儿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身心素质既非先天素质生长而成,也非纯外在的教育影响所致,而是先天素质与后天社会生活影响,特别是教育的内化后的“合金”。这种素质一旦生成,它就是一种稳定的,含于个体身心之中的“固有”的潜能。这种素质是人的认识和行为的新的出发点。

身心素质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包括下列四个方面。

1.身体素质。身体素质又称体质,是在先天素质和后天获得性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功能和相对稳定的特性。

体质包括体格、体能、适应能力三个方面。反映体格发展水平与质量的是身体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体形是否健美,体姿是否端正。反映体能的是力量、速度、灵敏、耐力、柔韧等方面的质量与发展水平以及运动器官的活动能力。所谓身体的适应能力系指对外界的适应力,如对疾病的抗御能力等。

体质与先天素质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后天的生活条件,特别是体育。学校体育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地发育成长,增强学生的体质。应该说体质与教育,特别是体育紧密相关。

2.能力。按心理学的通常说法,能力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是影响活动效果的基本因素。能力的高低会影响一个人掌握活动的快慢、难易和巩固的程度。能力高低直接影响一个人从事某种活动的效果。所以,能力是潜于个体身上(先天与后天的合金),通过完成某种活动所表现出来的个体心理特征。

3.气质。气质是人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是一个人在他的心理活动和外部动作中所表现的有关强度、灵活性、稳定性和敏捷性等方面的心理特性的综合。气质更明显地表现在情绪、情感发生的速度,向外表现的强度等方面。谈个体心理素质,不应不重视学生气质的研究。

4.性格。性格和个性不是等同性的概念。一般说个性中包括性格,性格是个性中的核心部分。性格是个体心理素质中的重要因素。

给性格一个科学的定义是很难的。现代心理学家们有许多不同的释义。我国心理学界大都认为性格是个性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性格表现在人对现时稳定态度和习惯了的行为方式中的心理特征的综合。在实践活动中,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巩固下来,构成一定的态度体系;并以一定的方式表现在个体行为之中,构成个性所特有的行为方式。这种主体对客体的态度体系与行为方式的统一,便构成一个人的性格。如一个人具有勤奋、严谨、审慎、刻苦、坦率、热情等特征。反之,另一个人则具有懒散、飘浮、猥琐、冷漠等特征。这就是性格的表现。性格不是单一的心理特征,而是多种心理特征在一个人身上的有机结合。

按巴甫洛夫(1849—1936)的理论,性格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特性与其周围环境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后天获得性)所组成的“合金”。性格与能力、气质紧密相关,相互影响与渗透,彼此关联,密不可分。

在分别说明了身心素质几个主要标志之后有必要着重说一下身心素质发展与教育的关系。前已说到,身心发展的前提是先天的生理素质。任何身心素质的特性都是在特定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从教育的角度看,首先应重视优生,重视身体的后来的发育成长,重视“成熟”与发展的关系。但也应承认,教育之所以不能万能,其原因,就是儿童有其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

身心发展以先天为基础,但它的发展,只有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条件下,才能得以实现。自然生长论的观点是不科学的。甚至可以这样说,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一定的特性,更多的是取决于后天生活条件。儿童身心素质发展要靠培育、培养,要靠教育。说到底是将外在的东西向主体转化、内化(包括养育、训练、教育等)。

内化的东西与先天素质的结合,形成一个人一定稳定的、基本的、内在的身心特征。我们把这种特征称为“素质”。因为它已不是原来具有营养的物质,也不是训练的某种技能,也不是讲授的知识,而是身心发展水平和身心所形成的特征。它是体质、是能力、是气质和性格等,是沉淀于人的主体内的一种潜在的机制、功底。我们将它称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人格素质。这正如德国物理学家劳厄说的: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的时候,所剩的东西。看来这个所谓剩下来的东西,正是我们所要说的“身心素质”。如果按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说,“素质”就是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儿童所形成的“动作图式”或特定的心理结构。人的这种身心发展水平和特征,是人进一步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的起点和出发点。正是这个起点不同,人才显示出水平不同、特点不同,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素质”不同。

三、文化、品德素质与教育

若按构成一个事物主要成份的质量来看,人的素质除了与生俱有的先天素质和后天所形成的身心素质以外,按心理内容或心理的社会属性来说,还有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我们将这种素质称为“才”与“德”。按中国语义说成“素养”要确切些。平常说“文化素养”、“道德素养”就是“素质”的含义。

我们讲国民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提高民族素质,而民族素质的重要内涵是国民受教育的文化程度和国民的道德修养状况。学校首要是读书的地方,受教育程度是衡量一个人文化素养的基本标志。文化是形成人的道德的基本途径和基础,人的道德素养高低与一个人文化水平紧密相关。所以,受教育程度是衡量一个人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的基本标志。当前,我们应对“才”和“德”理解的宽阔一些,不应仅仅从一时一事的狭隘的功利观来理解它的内涵。

文化素养,通常指知识、技能所掌握的水平。从层次上看,文化素养应包括三个内容。首先,要使学生掌握文化工具,即读、写、算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也就是能够熟练地运用文化工具进行思想交流。中小学教育在这方面承担着基本任务。中小学校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志,应是学生掌握文化工具的质量如何。其次,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教养。文化教养应包括最基础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包括一定理论修养和理性思维能力,也应包括艺术的修养、鉴赏和实践能力。再次,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生产知识和掌握综合技术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生产知识和综合技术的基本能力,这是普通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同时又是专业教育的共同基础。把生产知识和生产综合技术教育排斥在普通教育之外的局面应当尽快改变。否则,既不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不利于新的一代对未来生活广泛的适应。

道德素养内涵较广阔。一般说来包括三个大的方面,这就是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或称人的思想意识、政治立场和态度、道德品行。三个方面相互关联,但所涉内容又各有独立的范畴。在三者的关系中,笔者以为人生观是基础,只有在正确的人生观的基础上才能保证有正确的政治观,才能有正确的行为规落,才能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道德标准。

人生观就是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人生观也可称作人生价值观。人的价值说到底是他的创造价值活动,是他以自己的劳动创造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去满足社会主体的需求。个人赋于社会贡献的多少、大小,是衡量他所创造价值的尺度,同样社会也以相等的尺度去肯定他的价值。个人满足社会需求越大,社会就肯定他的价值越大。人的价值实质是人的主体力量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的积极呈现,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由此看来,要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才能,追求人的主体力量在社会实践中的积极体现,就不能不讲公民的义务、公民的职责,就不能不讲献身精神。献身实际就是主体素质和能力在一个伟大事业中的外化,是人的价值的积极体现。当今有些人,恰恰缺乏对人生价值的正确的理解,没有献身精神,缺乏事业心和抱负,缺乏公民的责任感、义务感,而是被物欲所驱使,为物利而躁动。笔者以为,给一代青年人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是教育的当务之急。

道德品行是道德素质(素养)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品行是社会道德在一个人身上的具体表现,是指一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规范在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定的倾向和特征。从比较完备的意义上讲,一个人的任何一种品德都包涵着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三个基本因素。提高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就是提高一个人的道德认识,培养他的道德情感,形成道德行为。只有当这几个要素都得到发展时,特别是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之间形成稳定的联系时,一种品德才算形成起来了。道德的特点不在于外在力量的激励与约束,而在于内在的信念。道德信念是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结晶。要形成道德信念关键是在实践中产生体验。道德舆论表明社会对人行为的监督,但这种舆论还是要通过人们对善恶的内在信念来起作用。一个具有高尚道德信念的人,在实践生活中,随时能够择善而行,同时也会嫉恶如仇。道德品行的形成,是一个由外向内转化,由一般行为规范向高尚情操的升华过程。古代儒家学派所讲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正是讲的内化,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将内在的修养弘扬为社会行为。

在谈了人生观和道德观之后,我们再来谈道德素质中的政治素质。这样的顺序并不是说政治立场和态度不重要,而是把政治素质作为教育问题来审视:1.儿童、少年,乃至青年更多的是人生问题,是品行问题。2.在人生观、道德观、政治观的内在关系中,人生观是整个道德素质的基础。

政治观主要是指对政治的看法和态度。在当今情况下,任何人都不能不对政治持一种态度。而这种态度又不能不与每个人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有关。一般说,政治态度是与一个人的政治地位密切相关的,是与他的阶级利益相关的。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每个国民都应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社会主义觉悟的核心就是拥护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通过教育提高国民政治素质,首先就是提高整个国民的社会主义觉悟。让国民知道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知道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了解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为此,就需要向青年一代系统地灌输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学说,只要讲得彻底,讲得科学,它就可以说服群众。一个人如果懂得社会发展的规律,特别是懂得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他就懂得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就会理解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从上述可以看到,提高民族素质,重要的内容就是提高“德”、“才”发展水平。“德”与“才”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很多因素,而教育是最直接最根本的因素。甚至可以说,受教育程度实际上就标志首“德”、“才”素质发展的水平。

四、国民素质与教育

讲民族素质不能不讲国民精神,对一个民族来说,国民精神是民族素质的精髓;对一个人来说,国民精神是一个人的精神骨架。任何民族都在其发展历史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灿烂的精神文明,同时也形成了各自民族的性格,民族的共同的精神面貌,共同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共同的生活方式和共同的价值观念等。我们可将这些称作国民精神或国民性。

国民精神实质是指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类型在民族心理上的积淀物。这种积淀物不是先天的、自然本能的产物,也不是所谓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的结果;而是一种文化影响、文化浸润、文化薰陶的结果。人总是在一种特定的文化环境中生活,从一定意义上讲,人不能主动去选定文化环境,只能去适应一定的文化环境,人的心灵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必然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化积淀物潜沉于国民心理之中,形成国民性格、国民精神。国民精神的重要特点,是它的“无意识”性。所谓“无意识”实际是人有意识活动的结果,是一种已经定型的思维模式、价值框架、生活方式等。这种“定式”一旦形成,就成为人们认识、实践的自然的出发点。这时并不需要“理性”去分辨、判断、证明,带有一种“不自觉”的特性。所以,国民精神是深潜于每个国民的性格之中而又时时表现于行为之中的民族文化的积淀物。

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国民精神,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课题。马克思说得好,古往今来每个民族都在某些方面优越于其他民族。从来就没有优等与劣等民族之分。鲁迅在20年代抨击了国民性中的阿Q精神之后,又在30年代,赞赏了“中国脊梁”[1]。所以,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国民性必须一分为二。

人们对中国国民精神的提炼、概括,不尽一致。有人将它概括为:1.求实精神;2.尚气节、重情操;3.自强不息,刻苦耐劳;4.宽容大度、平和安详;5.豁达乐观等[2]。有人将国民精神概括为:自强精神、改革精神、务实精神、宽容精神、爱国精神,以及自主意识、凝聚意识、创新意识等[3]。毛泽东在他的著作中曾从多视角赞赏过中华民族的国民精神,他说: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他称赞过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说他没有丝毫奴颜和媚骨,认为这是中国人最可宝贵的性格,等等[4]。张岱年教授将中华民族的国民精神以《周易大传》上的两句话加以概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一个自强不息,一个厚德载物,构成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奋发向上精神、学习进取精神等等,正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因而能战胜困难赢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推动了中国向着新的高度发展。

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而教育实际是两种形式,一种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按照教育者要求对受教育的影响。而另一种则是广泛的文化影响作用。前一种是自觉行为,后一种是不自觉的“无意识”的行为。人总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生活,人所处的环境中的文化,给人的心灵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春风化雨的过程往往是一种不自觉的过程,是“文化化”的过程。国民精神通过民族文化各个方面反映出来,一个人生活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无不受特定文化的影响,从感性到理性,从认识到感情,从有意到无意,都在对一个人进行文化浸润。因此,教育者要善于发挥文化“无意识”的教育功能,以继承和发展国民精神。

教育是对个体发展的一种价值限定,教育也是按照一定社会价值而设计创造的一种文化形式。教育不仅规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和水平,而且也在推动与发展着一种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特定的教育,对推动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它可以自觉地传递一种民族精神,可以选择或扬弃某种民族精神,可以创新、发展一种民族精神。

人们常常把教育理解为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教人做事,这固然不错;人们又常常把教育理解为传播思想,培育人格,教人做人,这就更加无可非议了。然而,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是做一个有利于社会主义有利于人民的人呢,还是做一个极端利己主义者呢?做人必须做事,而会做事未必会做人。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必须做出有利于人民的事,因此,就要掌握本领。一个充满活力积极创造价值的人,必须是把自己全部的知识才华和精力都呈现出来的人。从人的价值角度看,教育的全部活动,就在于提高、扩展、增殖人的价值,在于让受教育者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在于唤起受教育者的创造价值意识,在于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因此,教育的真谛在于教人做人,做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然而,教育大计,什么为本呢?有人把受教育有否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看作是根本,有人把是否有能力看作是根本,这些当然不错,因为不掌握现代科学技术,不具能力就不能建设国家。但从历史经验和教育的深层意义来说,国际竞争说到底是国民素质的竞争,是国民精神的竞争。一个国家在一个时期兴旺发展,昌盛富强,说到底是它的国民精神大振之时。因此,教育的根本在于塑造一代新人的国民精神,教育大计在教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注释:

[1]《鲁迅全集》第2卷,第118页。

[2]周德丰:“略论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民族精神”,《南开学报》1987年第6期。

[3]邓鸣光:“民族精神与人生价值”,《光明日报》1995年10月23日。

[4]参见《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23页、第698页。

标签:;  ;  ;  ;  ;  

质量与教育_道德素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