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属性_政治论文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属性_政治论文

简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属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属性论文,情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5707(2012)1-0012-03

情感是人们在认识基础上所产生的内心体验,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基本属性和特征。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的,情感教育、情感因素、情感运用等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与作用,它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重要内容,又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必要环节,还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方式,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属性。

一、情感培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与任务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引导人、塑造人、培养人,现阶段就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四有”新人。“四有”新人既要具有高度理性的思想认识与理论水平,还具有深厚感性的内心情感与宽广情怀。只有这样的人,才是有血有肉的现实的人,才是思想政治教育所要塑造与培养的人。纵观世界,尽管世界各国由于政治制度、政治体制的不同以及文化与历史的差异,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也各有不同,但其中所蕴涵与体现的情感特征是共同的。这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决定着它的内容、方向和任务。情感性与可接受性则是制定目标的重要因素。没有情感性和可接受性,就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实效果。由此而言,情感教育与培养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有之义。[1]

从人的思想政治觉悟的结构来看,既包括高度的思想认识,也包括丰富的心理情感,还包括坚定的意志行为。三者是内在统一的。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只记得一些理论知识,懂得一些道理,而没有内心情感体验与意志行为表现,就不是真正具有思想政治觉悟的人。因为,人是理性的,也是感性的,并体现于行为之中,知情意行是密不可分的,也由此形成并表现出人的心理结构与个性特点。其中就情感而言,一方面情感是人在认识基础上产生的,有什么样的认识往往会形成什么样的情感,另一方面,情感反过来又会影响或制约着人的认识与态度,“情通则理达”。同时情感还会对人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情感是人的行为的动力之源,相对于认知,情感对行为影响更大,往往起着最终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情感对行为还有调节和矫正作用,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同样,没有实际的行动与表现,也就很难讲此人就具有高度的思想政治觉悟。有学者指出,人对思想政治信息的接受以情绪活动为初始线索,个人觉悟的发展最终由个人内部的以情感为核心的动机系统作为其发展的内在保证。如,情感对道德观念的确立有强大影响。在道德信息组成的因素中,如果抽去“笃信”的深刻情感,抽去强烈的责任心和追求理想的高度热情,道德信念就成了语言的外壳而失去原有意义。再如,情感对道德行为有引发和调节作用。情感一旦形成定势,就能够维持和深化人的某种行为,以保证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统一。总之,人的高度的思想政治觉悟必然体现在知情意行的完整过程之中,任何有觉悟的行为都是行为者在自由情感状态下自觉自愿选择的结果。没有高度的认识,不会产生深厚的情感,而没有深厚的情感与积极的行为,其认识也就仅仅是表面的,不是真正具有高度的觉悟。所以说良好的情感是人的思想政治觉悟的重要构成部分与体现,情感教育、培养与塑造也就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来看,就是要培养人们良好的情感品质,发展情感调节能力,促进他们对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心态,尤其是要培养人们的使命感、道德感、荣誉感等等。使命感即人们对现代社会和国家所赋予使命的一种感知和认同,它是人们前进的永恒动力;道德感,即人们运用一定道德标准评价自身和他人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它是人们进行道德活动的精神动力;荣誉感,即人们从集体组织和国家获得的专门性和定性化的积极评价而产生的内心情感,也是巨大动力;审美感,即人们对客观事物美的特征的情感体验,它是人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质以及欣赏美与创造美的基本素质与能力;理智感,即人们在理智活动中认识、探索和维护真理所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它是人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必要心理条件;责任感,即人们对他人、事业、国家、社会所承担责任时的内心体验,它是驱动人们一生都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还有义务感、荣辱感等等。在培养与激发人们的积极良好的情感的同时,还要注意疏导人们不良的情感,使之达到心理平衡,恢复到常态心理;化解人们消极的情感,使之宣泄负性情感,防止心灵受到伤害;升华人们受挫的情感,使之把不良的压力转化为积极向上的动力,提高思想境界与工作水平。总之,无论情感培养,还是情感疏导,这些都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与任务,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的基本前提。[2]

二、情感引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环节与要素

情感引导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要与必然的环节。一方面,引导受教育者的情感发展,是提高其思想认识与政治觉悟的必然环节。如前所述,人的思想政治觉悟,是从理性认识到情感形成,再到行为表现的一个知情意行的心理发展过程,其中情感发展过程是人们的心理发展过程的重要方面与环节。这就是说,要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就必须唤醒人的温暖的情感,激发人的热烈的情感,把理性认识根植于人的情感之中,也只有在人的情感深处,才会有真正觉悟的留住处。这是因为,积极的情感是完成教育任务的一个心理机制与因素,只有伟大的情感才能够激发高贵的灵魂,只有真诚的情感,才能够做出真实的举动,只有内蕴着内心自觉与情感自愿的自我认知,才能表现出高度的思想政治觉悟。因此说,人的觉悟的形成与提高,情感发展环节必不可少。一言以蔽之,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符合人们知情意行心理发展过程,才是科学的有效的。

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做到科学有效,也就必须注重情感教育这一重要环节。教育效果不佳,一个根本的问题在于缺乏情感教育。也就是说,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往往比较重视讲理论、说道理、辨是非,而忽视或轻视了情感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流于表面化,这样导致的结果必然是,受教育者讲起理论或写起文章来似乎什么理论都知道,什么道理都明白,但就是不愿意去做,不愿意去实施。这正是缺乏情感所至,这也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的症结所在。从这个意义讲,当前加强与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强与深化情感教育,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入心入脑,达到知行合一的关键点与突破口。[3]

进一步讲,加强与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固然需要设备器材、环境条件以及人员队伍等教育条件、要素与资源,但需要指出的是,情感也是其中极其重要的内在的教育因素与资源。因为情感是心灵沟通的金桥,教育的本质是爱的艺术。思想政治教育要进行思想交流、心灵沟通,只有运用情感、激发情感,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才可以打开教育对象的心扉,走进其内心世界,使教育真正地深入人心,点燃其理想之光,温暖其渴望之心,燃烧其生活之火。教育的实践充分证明,只要把情感倾注到教育对象之上,就可以把教育对象培养成为我们所希望所要求成为的那样的人,情感所至,金石为开。情感所至,期望就化为实际成效。正如列宁曾经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没有对于真理的追求。情感能够温暖人,情感能够感动人,情感本身本质就是教育人、影响人、塑造人。这样的教育往往更具有深入人心的实际效果,这样的效果也往往更强烈更持久。由此而言,情感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属性,也是极其重要的教育要素与教育资源。[4]

三、情感运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无论是教育内容、教育手段还是教育方法,无处不蕴含与体现着情感因素及作用。首先教育内容是充满着深厚的情感的,因为真理总是洋溢着人文关怀,闪耀着人性的光芒,是有温度的,是温暖温情的,是动人感人的,那么相应的,其教育的手段、环境、途径与方法等必然也承载着人的丰富的情感。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的,必然要注重人文关怀,其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当然包括情感需要,凸显人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就是要关照人的情感,而人的“情感是生命里最美的花”。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天然与情感具有某种亲缘关系。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注意情感的目标价值与动力作用,晓之以理、动之于情、导之以行,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具有亲和力与感召力,才能真正地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丰富性和实效性。

再具体地讲,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与方法在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于行。仅就动之以情来看,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即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环节和基本方法之一。教育实践说明,情感是架起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灵之间的一座金桥,情感能够开启其紧闭的心扉,情感能够暖化其结冰的心结,情感也可以点燃其希望的光芒,情感还可以激发出巨大的能量。情感的力量是无穷的,情感的妙处是无尽的,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以情感温暖、感染、激发情感的一门艺术。但实际工作中,为什么思想政治教育会显得冷漠、刚硬、缺乏亲和力呢?究其根本原因,也就恰恰在于没有把握与运用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因素,导致认知教育与情感培养相分离相脱节。如抽象说教、内容乏味、方法简单、生硬灌输都是教育方式缺乏情感的表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还表明,教育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并不都是认识障碍,而是一些非理性因素障碍,所以教育者应该把握好求实性、真挚性、情感性,切实加强知、情、意、行等心理功能的渗透力与感染力,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新载体、新途径、新手段。积极地培养、充分地借助受教育者的丰富而健康的情感,寓理于情,情理交融,把大道理化为受教育者可接受的小道理、实道理,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与主要方式。[5]

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情感性,并不意味着否认与拒绝教育过程的理性因素。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意志、情感等非理性因素要受到理性因素的制约,同时也承认非理性因素在动力、诱导、激发等方面的制约作用。人的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总是联系在一起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越深刻,认识接受的积极性也就越高,只有完成对人情感的占有,人的理想信念才能庄严地站起来。总之,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在属性的准确把握,直接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方式和实际成效。情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属性,是不容忽视的。

标签:;  ;  ;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属性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