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护理用于心梗介入治疗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张翠

湖南省人民医院马王堆院区 410016

摘要:目的:研究心脏康复护理用于心梗介入治疗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期间就诊的80例心梗介入治疗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80例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实验组行心脏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临床治疗效果与抑郁评分。结果:经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比较分析证实,实验组各项心功能指标、临床治疗效果与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心脏康复护理用于心梗介入治疗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关键词:心脏康复护理;心梗介入治疗;护理;临床效果

基于科技水平的提高,心脏病发病几率不断提高,且患者年龄更趋于年轻化。心脏病属于慢性疾病,患者需承受极大痛苦,在临床治疗中,选择介入治疗方式,创口小且痊愈速度快,有效地提高了治疗成功几率[1]。心脏康复护理属于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为心梗介入手术治疗提供了必要保障。为进一步探讨心脏康复护理用于心梗介入治疗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以下展开临床护理观察与分析。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于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期间,我院共收治80例心梗介入治疗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成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

实验组:男性28例,女性12例,最大年龄为75岁,最小年龄为45岁,平均年龄(58.34±3.21)岁。

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最大年龄为76岁,最小年龄为44岁,平均年龄(58.22±3.25)岁。

纳入依据:①年龄不低于44岁;②经过临床检查确诊病症;③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依据:①精神病;②肝肾功能障碍;③不同意本次研究。

通过对两组患者性别与年龄对比研究发现,组间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全面观察,结合心梗介入手术基本特点采取必要的并发症护理措施[2]。要求患者戒烟,并积极参与身体锻炼。

实验组采用心脏康复护理,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对患者生命体征加以评定。根据患者入院体检结果与病历分析,科学评估患者接受心梗介入治疗以后的状况。

第二,营造理想病房环境,并对患者实施必要的心理疏导,以免患者受不良情绪影响而不配合治疗,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第三,心脏康复训练。患者在接受心梗介入手术以后,应积极参与定量运动,可以是瑜伽或者是太极拳等,尽量选择舒缓运动,为心肺功能的恢复提供必要的保障[3]。其中,患者术后12小时之内可以缓慢步行,但活动的时间不应超过10分钟。于术后三天,患者可以进行低强度运动,每天运动两次,并将步行转变成走楼梯步行,但每次的活动时间应控制在10分钟左右。若患者存在胸痛与胸闷的情况,必须要立即停止运动。术后一个月以后,应适当增加训练强度,且训练时间延长,每次时间为半小时,且每星期的训练次数为3次。在患者锻炼的过程中,要对其心率加以监测,一旦意识紊乱且胸部闷痛应当及时停止训练,采取必要的处理方法。

第四,饮食护理。患者应适当摄入容易消化的食物,且食物要低盐低糖。日常生活中要多饮水,加快新陈代谢速度,并定期接受医院复查,根据医嘱服用药物。

第五,出院指导。患者在出院以后也一定要重视身体健康,不应过度劳累,且按照医嘱参与深呼吸训练。与此同时,作息时间要规律,并采取必要的保暖措施。

1.3评价指标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临床治疗效果与抑郁评分。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研究的心梗介入治疗患者所有数据均行SPSS21.0软件处理,两组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对比、抑郁评分对比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行t检验,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用率(%)的形式表示,行X2检验,以p<0.05为数值判定标准,对存在的统计学意义进行证明。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对比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结果发现,实验组左心室短轴缩短率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对比

3 讨论

心肌梗死属于临床常见疾病,中老年群体的发病几率较高。心肌梗死的发病速度快且病情严重,具有较高的致死几率。患者在发病以后,其心理与生理等多方面的压力明显增加,对其日常生活产生不利的影响[4]。所以,要想有效改善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应不断优化临床护理技术,确保患者的心理稳定。为有效规避疾病反复发作,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遵循少食多餐的基本原则,避免摄入高糖食物或者是高盐食物。一旦患者发生心梗状况,要根据医嘱服用药物,并于临床症状缓解的情况下接受复诊。

诱发心肌梗死疾病的主要原因就是机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得管腔过于狭窄、心肌缺血,心肌缺氧性坏死程度严重[5]。患者在接受治疗后,需进行科学化的护理干预,才能够加快其康复速度。长期以来,心梗介入治疗后会采用常规性护理,但仅对患者的生理需求实施护理,并未重视心理状态对于术后康复产生的影响。将心脏康复护理应用于术后护理中,可以稳定患者的情绪,缓解患者的抑郁程度。与此同时,在心脏康复护理的基础上,患者的动脉硬化程度得到缓解,冠状动脉病变速度减慢,有效地规避了冠状动脉血栓的发生几率,患者临床症状也明显改善,冠状血流储备能力增强[6]。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采用心脏康复护理,各项心功能指标(左心室短轴缩短率与左心室射血分数)、临床治疗效果与抑郁评分都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由此可见,心肌梗死患者在接受心梗介入手术治疗后,合理采用心脏康复护理,可以使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抑郁情绪得到缓解,全面优化术后生活质量,加快患者康复速度。

综上所述,在心梗介入术后康复护理中引入心脏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且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病情的复发几率也显著下降,促进了患者的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娜.心脏康复护理对心梗介入治疗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2):148-149.

[2] 苏荣.心脏康复护理用于心梗介入治疗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养生保健指南,2018(15):24.

[3] 李晓红.心梗介入治疗后患者实施心脏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36):135,139.

[4] 罗向美.评价心脏康复护理对心梗介入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J].家庭医药,2018(4):239.

[5] 王维.心脏康复综合护理在心梗介入治疗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25(8):48-50.

[6] 张慧娜,陈晓琴.心脏康复护理在心梗患者介入治疗后的效果探讨[J].心理医生,2018,24(5):290-291.

论文作者:张翠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0

标签:;  ;  ;  ;  ;  ;  ;  ;  

心脏康复护理用于心梗介入治疗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张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