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设计管理研究论文_戚鹤

建筑工程设计管理研究论文_戚鹤

摘要:建筑工程设计管理一般以项目为单元, 成立以项目负责人牵头的项目组, 严格按照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及设计院的相关规定进行管理。 项目负责人做好与业主、设计人员的沟通,建立起桥梁的作用,把自己对设计项目的追求和理念与业主的实际需求和要求结合起来, 统筹协调各种矛盾的最佳解决方案,并把这种理念传递给每一个设计人员,将其落实到项目实施当中。 项目负责人需要统筹安排好进度和相关设计人员,制定详细的计划,做好从项目开拓、项目设计、施工配合到竣工验收各个阶段的文档记录,总结好经验,进一步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管理;研究

1影响建筑工程设计的因素

1.1设计团体整体素质管理对建筑工程设计管理产生的影响

设计人员的自身素质对工程影响很大,建筑工程设计中需要高技术水平的人员进行设计。设计成果的好与坏直接与工程质量以及后期成效相关联。再加上自身的工作态度、设计水平等也会对工程产生影响。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设计行业之间的竞争激烈,设计人员要在竞争的环境下取胜,就应该不断进修学习、提升自身技能。应该鼓励设计人员加强创新,创造出更加经济、节能、绿色、环保的成果。

1.2设计单位自身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建筑工程设计单位在对工程进行设计时缺乏对有效的管理和积极性不高,在设计过程中设计的好坏也直接和设计单位人员的整体素质挂钩。设计费用和建筑工程设计面积、工程预算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在设计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应该保证员工的存在有一定的行为动机,建筑部门文化激励性是让员工活泼起来的重要因素,建筑文化最大特征就是激励性,可以从精神上引导员工积极向上,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与企业共进退、同患难,增加设计单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1.3项目负责人对建筑工程设计管理产生的影响

建筑工程进行时,会有相关设计管理人员进行管控,该类人员被称为建筑项目负责人。相关设计负责人主要对工程中的策划、组织以及实践进行安排,对整体工程进行监管和负责。在建筑项目实施的前期,设计方的项目负责人要派遣工作人员详细了解当地规划控制条件以及建设方的诉求,全面做好实地勘察工作,并根据以上内容进行建筑方案的设计,将设计好的建筑方案提交当地规划审批部门进行审查,根据当地规划审批部门审查的意见进行相应调整。建筑方案审查通过后,设计方的项目负责人应尽快安排设计人员进行各相关专业的施工图设计。设计方的项目负责人在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应做好各专业设计的协调工作以及与建设方的沟通工作,让施工图既能顺利通过施工图审查,又能准确表达建设方的要求。施工图审查通过后,建设方办理完施工前的各项准备手续方可施工。在正式施工过程中,设计方的项目负责人有义务配合建设方对施工现场的施工质量、建筑造型、建材颜色等进行管控。

2加强建筑工程设计管理的策略

2.1探究实际的经济需求。设计方案的执行和确立不仅要

考虑到施工环节是否可行,还需对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开展相关的研究。这是因为工程设计与经济效益之间存在着较为直接的关系,因此探究设计方案实际的经济需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其主要涵盖成本和总体效益两方面。所谓的成本问题,在设计方案中不仅要兼顾到建筑的实用设计、外观设计和功能设计等,还应认真执行项目的整体预算。并在相应成本之内,尽可能的实现最为理想的设计。另外也应在兼顾这一要素的同时,最大程度的控制工程成本。例如对于一些用于建筑装饰的材料成本来说,玻璃幕墙和石材幕墙不管是在外观上、价格上还是性能上都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从总体效益的角度上看,成本的花费自然是理所当然,但是对于项目本身来说,仅仅考虑成本问题是存在着不足的。假如只是为了控制成本而减少了设计中的一些必要步骤,那也会是建筑工程整体的安全性和实用性也随之降低,严重的则会对企业的工程效益以及形象产生一定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在高层建筑中,楼层与楼层之间的承重是由楼板的厚度所决定的,倘若为了节省成本而减少楼板厚度,就会产生一定的质量问题,甚至会对人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因此在设计方案实施的过程中,应在安全性和实用性的基础上,再适当的考虑经济效益。

2.2设计方案变更管理。设计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因此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一旦发现设计方案与实际情况产生了矛盾之处,一定要及时的更改设计方案。这样的情况在施工中非常多见,因此设计方案绝大多数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这是由于临时变更材料所导致的,假如在设计上存在着变更,负责设计的相关部门也应将设计图纸以及更改后的施工技术进行技术的研究和归纳,以辨别更改过后的设计是够满足经济性与实用性的需求,以及更改后所牵涉的设计单元以及业主的建议是否同意。但是双方都想最大程度的获取自身的经济效益而极为容易产生矛盾。因此应在变更的过程中尽可能的降低设计额,而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在设计前期就应加强对设计的管理,以更好的提升设计的有效性与科学性。另外在变更的过程中,也应注重变更的隔离性,以有利于项目建设的同时,也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非法的、频繁的变更。实际上,在设计方案变更的过程中经常存在一些错误的案例,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相关的负责人在变更的过程中并未对一些数据指标进行参考,这样的变更不仅对工程的正常实施产生不利的影响,也严重的降低了工程的合理性与安全性,对于后期验收也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在设计方案变更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以正确、规范、合理、科学等作为前提条件。

2.3施工图审核管理。所谓的对施工图进行审核就是指在于施工方以及设计方进行有效交流后,施工方将设计方所采用的设计理念与客户的实际需求进行结合,并设定出详细的施工图。施工图的好坏与整体的经济效益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应对施工图进行严格的审查管理工作,并按照严格的标准执行,并对每个细节进行仔细的审核。其次,将图纸中关于细节的问题进行充分的考虑,设计的图纸可能存在着较多的不足之处,这样不仅增强了施工难度,还提高了施工成本,甚至对施工的整体质量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进行图纸设计的过程中,对设计问题引起注重,并对施工环境反复的进行模拟,从而保障施工的顺利开展。

2.4强化设计方案审核。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核是至关重要的,因此相关的管理人员应对设计方案的全局进行审核。例如一些住宅建筑,就要对其布局设计、单位规划、结构设计、工程设计、配套设计等多方面进行审核,设计人员与承包单位之间也要进行详细的沟通,以保障项目的正常实施;而在一些高层建筑上,消防的设施与通道是否对整个建筑的内部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特殊建筑中,楼层承重能否达到相关的设计要求;楼群之间的距离是否能够符合消防方面的要求;电梯前室能否达到消防验收的相关要求;外墙装修材质是否会对温室造成影响等等。因此为了能够有效的规避以上这一系列的问题,相关的管理人员一定要严格的审核相关的设计方案。

结束语

建筑工程设计管理工作首先是系统性的多层次的,需要各个专业的人员有针对性的加入并进行管理,其需要协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间的关系,同时要加强各方配合与协调才能做好甲方的建筑工程设计管理工作,切实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在甲方的建筑工程设计管理中极易出现管理问题,需要甲方负责人高度重视,重新审视设计内容及管理手段,加强对建筑工程设计工作的统筹管理,从建筑项目具体要求出发,有针对性的加强建筑工程设计管理,从而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罗云鹏. 探讨建设工程中甲方的设计管理问题[J]. 中国标准化,2017,(10):121.[2017-10-12]

[2]李慎. 基于建筑工程设计管理问题要点研究[A]. 《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决策论坛——管理科学与经营决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6:1.

[3]牛红梅. 建筑工程设计管理问题要点分析[J]. 门窗,2014,(06):78-79.[2017-10-12].

论文作者:戚鹤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7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设计管理研究论文_戚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