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龙泉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610100
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于狂犬病暴露人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2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单位就诊的80例狂犬病暴露患者,随机分入两组,40例对照组患者单行常规护理,40例研究组患者加行心理护理。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有明显改变且研究组改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狂犬病暴露人群多存在心理应激障碍,为其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消除其负性情绪,使配合度得到提高。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狂犬病暴露人群;作用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rabies exposure. Methods:will pick during January 2012 to January 2017 in the author place unit of 80 patients with rabies exposure,randomly assigned into two groups,40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with routine nursing care,line 40 patients with team and psychological nursing.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Results:the score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changed and the study group changed significantly,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Conclusion:there are many psychological stress disorders in rabies exposure,and it can effectively eliminate the negative emotion and improve the coordination degree.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Rabies exposure;action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与物质、精神生活的丰富,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喂养猫狗、鸟、兔等宠物,其中猫狗为最主要的宠物喂养类型,在喂养的过程中,被宠物抓咬的现象发生得越来越多,医护人员在为这些患者进行暴露处置时可以发现,其除了忍受生理痛苦,心理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如:恐惧紧张心理、焦虑抑郁心理、不重视心理,等等。这些心理反应会使患者的配合度降低,不利于伤口的处理与狂犬病疫苗的接种。因此,必须要为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以提高其依从性,保障疫苗接种工作的开展。本文选择2012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狂犬病暴露患者,试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在这些患者中发挥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2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单位就诊的80例狂犬病暴露患者,将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分入两组,并为其采取不同护理方案,分别为:40例对照组患者单行常规护理,40例研究组患者加行心理护理。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研究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8岁,平均(38.65±8.36)岁;损伤部位:四肢29例,头面部5例,躯干6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69岁,平均(38.98±8.75)岁;损伤部位:四肢28例,头面部7例,躯干5例。两组患者就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而言均无明显不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行统计学对比。
纳入标准:①全部与卫生部制定的《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工作规范》中Ⅱ、Ⅲ度分级标准相符;②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协议,已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1]。
排除标准:①存在精神病史、存在意识障碍或痴呆,影响正常交流;②失语或耳聋[2]。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患者被咬伤后及时为其采取规范而彻底的处理,使用20%肥皂水、1%新洁尔灭等反复冲洗30分钟左右,若伤口较深则使用注射器深入伤口进行深入清洗,为伤口涂抹酒精或碘酊,若有碎烂组织则应彻底清除,处理后保持伤口开放,不建议缝合或包扎,以促进病毒排出。随后,定期为患者按照20IU/kg的标准注射人用狂犬免疫球蛋白,伤口处作浸润性注射,远端作肌注。同时,应为患者合理安排饮食,酒、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辛辣性食物均禁食,不得剧烈运动,以免免疫效果受到影响。
研究组除了采取上述护理措施,另加行心理护理,具体措施包括:①认知干预:为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使其对狂犬病的相关知识有充分的了解,令其意识到狂犬病的“可防不可治”,提高患者对狂犬病暴露后接种疫苗的重视,积极主动配合免疫工作。②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患者就诊后大多情绪不稳,缺乏安全感,对医护人员不够信任,这会影响到患者对治疗护理的配合度,医护人员应以热情态度对待所有患者,使用适当的语言技巧给予患者以安慰与鼓励,平稳其情绪,提高患者的信任感与责任感,从而以更好的心态来对待治疗。③转移注意力:患者在接受伤口处理时会因疼痛而出现紧张恐惧心理,医护人员可以在处理期间与患者多聊天,分散其注意力,降低其疼痛感。④个性化护理: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性格特点,可以为患者满足其心理需要,为其进行社会角色调整,提高其自我节制能力,使患者的心理应激得以缓解。
1.3 观察指标
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SDS评分与SAS评分,两项评分分别来自抑郁量表与焦虑量表,分值高低与患者负性情绪的轻重程度呈正相关联系,评分越高则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在SAS评分中,50分以下-无焦虑,50至59分-轻度焦虑,60至69分-中度焦虑,70分以上-重度焦虑;在SDS评分中,53分以下-无抑郁,53至62分-轻度抑郁,63至72分-中度抑郁,72分以上-重度抑郁[3-4]。
1.4 统计学方法
参与实验的患者其临床数据均行统计学软件包——给予检验。所涉及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以t值检验。假若两组患者的实验所数据经过统计计算结果为P<0.05,那么表明分组结果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SAS评分
见表1,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较为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均比治疗前有了一定的降低,但是研究组的SAS评分远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狂犬病是一种传染病,是一种死亡率高达100%的临床常见病,狂犬病毒是此病的致病原因,其寄宿在猫狗等宠物身上,通过猫狗抓咬人的体表来传播病毒。通过临床研究可以发现,此病“可防不可治”,患者若能在被抓咬后的短时间内接种疫苗,其死亡率将会大大降低,反之若是患者发病,则其最终结果只有死亡,由此可见此病对社会危害之重[5]。
关于狂犬病暴露人群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三种:①“无所谓”心理:许多患者对狂犬病认知并不充分,没有意识到狂犬病具有的数个月到数年的潜伏期,对接种疫苗采取了“不重视”、“无所谓”的态度,被抓咬伤后因短时间未发病便没有去主动接种疫苗,这种情况无疑是不利于免疫工作开展的,也会增加患者的发病风险。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健康宣教来提高患者对狂犬病危害的认识,使其主动配合接种疫苗[6]。②焦虑抑郁心换的增加[5]。王玉等通过研究发现术后TSH抑制治疗在DTC中,经随访发现随访长于一年的男性腰椎L3的BMD较女性出现下降,随访一年以下的绝经前女性的腰椎L3低于男性,而其余骨代谢及BMD对比无差异[6]。在本次研究中三组的△BGP对比无差异,但△PTH在三组间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且△BMD对比无统计学意义,结果与上述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似,由此表明了在经甲状腺切除术后的DTC患者进行131 I联合THS治疗对患者的骨生化及BMD指标的影响较少,在经甲状腺切除术后的绝经后患者,TSH抑制治疗对骨质的丢失率影响较低,仅仅影响了部分骨生化指标(PTH)的变化。
综上所述,通过上述研究可以看出,131 I联合TSH抑制治疗对不同性别及绝经情况的DTC患者的骨生化及BMD的影响以PTH的影响为主,对患者的BMD无显著影响。
参考文献:
[1]Mazzaferri EL,Kloos RT.Clinical review 128:current approaches to primary therapy for papillary and follicular thyroid cancer[J]. J Clin Endocr Metab,2011,86(4):1447-1463.
[2]芦亚洲,高晓峰,丁义,等.138例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回顾性分析[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6,23(5):512-513.
[3]李慧,丛慧,李从心,等.远处转移灶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停服左旋甲状腺素后TSH升高的影响[J].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2015,35(4):262-264.
[4]曹斐,张惠,朱凡,等.131 I联合TSH 抑制治疗对术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骨生化及骨密度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6,42(3):312-314.
[5]胡小军,匡荣彬.骨代谢标志物在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中的意义[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7):1013- 1017.
[6]王玉,贺亮,蒋森,等.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TSH抑制治疗对骨密度影响的前瞻性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6,22(1):76-82.
论文作者:李晓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1
标签:患者论文; 狂犬病论文; 心理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两组论文; 焦虑论文; 评分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