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管理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微探论文_毕晓玲

合同管理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微探论文_毕晓玲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海盐 314300

摘要:如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趋繁荣,这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工程造价管控作为整个工程建设周期内最关键的工作内容,与工程项目经济效益息息相关。基于此,本文将围绕合同管理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展开深度探究。

关键词:工程造价控制;经济效益;合同管理;

工程造价是指工程承建权分包、招投标及工程建设等环节产生的相关费用。工程造价管控是在保障工程建设质量的前提下,采取合理合法措施节约成本,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大化,并严格履行合同条款约束施建双方的具体行为,而加强合同管理成为提高造价管控效率的重要手段。

1简述合同管理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实际作用

1.1强化施工合同管理,推进建筑工程逐步趋向国际化发展

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经济全球化形势便愈演愈烈,并逐步席卷世界各地。这不仅为建筑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也对其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提出了新的挑战。建筑企业走出国内市场,步入全球行业竞争领域成为必然,但面临激烈的行业市场竞争,如何增强核心竞争优势成为建筑企业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新课题。国内建筑企业在踏入建筑行业国际竞争市场过程中,其最为薄弱的环节便是合同管理能力,由于缺乏积极有效的合同管理方法,造成其在国际建筑市场中屡屡发生各种操作失误,使得国内建筑企业难以在国际竞争市场中保持主动位置。针对此,国内各建筑企业要逐步完善合同管理水平,严格履行国际法律条例及规章制度,从根本上消除经济纠纷,为国内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1.2加强合同管理,满足企业经营发展需求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施工合同属于项目综合管理领域最基础且最关键的内容,与实际施工中各阶段性工程的责权划分与分工协作有直接关联,并决定了整个工程项目的资金运转与管控。因而,合同管理效果的好坏与承包商的经济利益的高低有着紧密的关联。合同管理是当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其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在建筑施工中所有的实施环节均需开展完整的合同管理工作,且在建筑施工环节,合同管理需要与其它管理工作紧密配合,以构建完善的建筑工程监理体系。由此可见,强化合同管理,也是企业提升综合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有助于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深度剖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合同管理存在的缺陷

2.1合同法律意识淡薄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具有规模庞大、系统复杂、工序繁琐且投资数额巨大等特征,需要一定数量的施工技术人员协调配合,然而,大多数工程建设者法律意识淡薄,在签订合同时对具体条款查阅不全面,导致建筑工程造价在工程后半段无法把控在合理的范围内。某些工程未选用规范的标准文本,而是选用自己制作的文本,这种合同法律效力较低,甚至没有法律效力。更有甚者选用口头签署,进展许久才开始签订合同,这种情况下合同前期的约束力就无法发挥,更糟糕的情况是某些负责人为牟取私利,同时签署内容不一致或不切合实际情况的合同,很容易造成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的利益纠纷。

2.2合同具体条款不尽善

合同就是维护施建双方的根本权益,条例完备的合同能够切实反馈合同签订双方的主观意愿与具体需求,但在实际签订过程中,因客观、人为因素的影响,双方签订的合同文本不够严谨、内容不完善,造成额外的利益纠纷,甚至导致工程无法按期竣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缺乏健全的合同管理机制

在建筑工程领域,由于双方责任人对合同管理缺乏重视,使得其在未充分明确合同具体条款的情况下草率签字,基于双方对合同签订过程的效益执行了解甚微,导致合同管理机制形同虚设。

2.4缺乏专业的合同管理人才

由于合同管理涉及诸多环节,为此,对基层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掌握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及法律法规等基本常识,然而,现阶段的建筑工程市场极度匮乏高素质的合同管理人才,只有少数有经验、有阅历的技术人员才能掌握合同管理的核心内容。部分单位为了节省成本,不咨询、不邀请专业机构进行工程合同管理,只是简单地从项目中抽调一些人员组成管理小组,进行简单培训就上岗,以至于日后发生合同纠纷,无法对建筑工程进行科学的造价控制。

3综合论述合同管理在建筑工程造价管控领域的具体应用

3.1规范管理合同签订过程

在签订合同签,双方需要系统且认真的阅读和研究合同所包括的各项具体内容,充分了解各项内容与自身利益的联系,以确保双方的利益诉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避免不必要的经济纠纷。如在材料选用时没有规定统一标准和价格参照时期,在建设中,材料单价大幅度浮动,结算时出现争执。基于此,施工各方签订合同时,必须认真、谨慎地根据规范程序进行。对部分大型工程的合同,最好聘用专业的造价、财务专家一同论证,合同条款必须全面,用字准确,在合同中不可出现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词句,避免让对方钻空子,且对一些常忽视又非常重要的条款,例如:违约赔偿标准、延期竣工规定等均要明确规定,并做出详尽的解释,防止遗漏事项带来合同纠纷。

3.2管理合同法律效益执行过程

一份内容完善且具备法律效益的施工合同可为整个工程项目建设提供必要的参考,推进各阶段性工程的有序衔接与运转。为此,应当细致解读合同内容,明确各岗位的责权划分与基本义务,树立工程项目建设中一切以施工合同作为依据的思想。将施工合同所约定的特殊事项向实际施工人员交底,并深入研究合同,避免实际操作中,人员由于对施工合同条款不熟悉,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施工过程中,工程变更十分常见,一旦工程有所变化,必须及时检查此次变更是否合理、是否科学,并按照更改内容,及时调整合同的价款,如果合同中规定了一些适合于此工程项目的价格,那就依据合同的规定更改调整;如果合同中写明了相似的价格,就参考这些价格更改调整;如果合同中尚未写出或者无法匹配类似的价格,那就需要承包人重新报价,这时专业的工程人员评估、审理、核实后就可以执行。

3.3依法处理索赔事项

当下,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单项工程的造价不受工程难易程度、施工工艺水平等影响,由此,也避免了承包人以此要求索赔,省去了很大的麻烦。在发包人给出的清单与实际工程量差异比较大的情况下,会导致承包人进行索赔的机会增加,主要体现在:

1)承包者往往会依据工程施工量的不同,在报价上制造不平衡,以谋取额外的大量利润,同时提出索赔;

2)工程施工量会因为某些客观原因增加,这样施工就变得更难,致使承包人提出索赔;

3)在竞标阶段,承包者选取不平衡的报价,在工程出现变化后,依据设计上的变化从而引发工程施工量的改变,当造成了巨大的差额时,发包人和承包人只好再次对工程的综合造价提出商议和预算,这时就很有可能变化为承包人的索赔。基于此,在填写清单工程量前,必须认真详细对设计文件中的工程量进行复核,避免因为设计方面存在的错误导致工程在实施中出现较大变更,严格根据清单中的细目将图纸工程量细化在对应细目中。

4结语

合同管理是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能够切实平衡合同双方的经济关系,依法解决经济纠纷,约束工程造价。此外,优化合同管理,可降低发生经济纠纷的概率,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针对此,梳理合同管理与工程造价的内在关系势在必行,其能够确保工程建设的有序运转,最终为我国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须文婷.合同管理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14).

[2]新形势下建筑工程造价合同管理及风险控制研究[J].李沛泉.建材与装饰.2017(43)

[3]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有效控制探讨[J].刘哲.农家参谋.2017(23)

论文作者:毕晓玲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

标签:;  ;  ;  ;  ;  ;  ;  ;  

合同管理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微探论文_毕晓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