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石景山教学医院 北京市石景山医院 100043
摘要:目的:分析采用他汀类药物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科室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98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字分组法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9例,给予常规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对降低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的发生情况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心绞痛;治疗效果;阿司匹林
心血管疾病在老年群体中发病率极高,其主要特点为病情发展迅速、诱发因素复杂。现阶段,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环境的变化,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正呈现出逐年上升和年轻化的发展趋势[1]。本研究主要分析他汀类药物联合心血管药物对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应用价值。具体报道陈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本科室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98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字分组法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9例,其中常规组男性患者为26例,女性患者为23例,年龄范围在61岁至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9.36±2.47)岁;实验组男性患者为27例,女性患者为22例,年龄范围在61岁至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0.14±2.33)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所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根据患者自身情况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硝酸甘油、利尿剂等治疗,以起到加压、镇痛等作用。给予常规组患者实施阿托伐他汀治疗,剂量为20mg,每天一次,睡前服用。给予实验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阿托伐他汀剂量与方法与常规组相同,同时对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予以拜阿司匹林每次0.1g/每天。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实施2个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发作时持续的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通过SPSS 19.0软件处理,采用标准差()来显示计量资料,采用t来检验患者资料差异。患者资料差异比较,P<0.05,差异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情况()
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发作时持续的时间均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组间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常规在,P<0.05,差异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
3 讨论
心血管疾病属于是循环系统类疾病,常发作于老年群体。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为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等。大部分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性比较高,若患者长期服用控制类药物,由于副作用的原因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威胁,而由于患者年龄相对较高不适合做创伤性的手术治疗,所以在对患者在选择治疗药物时,需要考虑副作用小,效果明显的药物[2]。阿司匹林属于是治疗心血管疾病常见的药物之一,其优势在于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控制患者病情,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预防血栓发生,降低心血管堵塞的发生,同时通过其非甾体类镇痛作用同时有效缓解患者病情发作时身体的疼痛,而他汀类药物能够迅速到达患者病灶,其会通过竞争性的控制和限速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从而起到对还原酶的抑制效果,起到降低血脂稳定斑块的作用。同时根据患者在服用药物后的临床症状,调整患者服用剂量,做到最小副作用的目的,降低药物对患者身体的损坏[3]。本研究选取本科室收治的98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采用不同的治疗药物,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发作时持续的时间均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组间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常规在,P<0.05,差异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给予心血管疾病患者采用他汀类药物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其效果明显,有效的降低了患者心绞痛的发生和缩短发作时持续的时间,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此治疗措施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红,岳伟,孙薇.他汀类药物序贯疗法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价值探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2):112-113.
[2]林德洪,陈漠水,杜子君,等.他汀类药物对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6,4(13):17-20.
[3]周建国.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15,15(3):89-90.
论文作者:任晓楠,赵,霞*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患者论文; 心绞痛论文; 实验组论文; 心血管疾病论文; 阿司匹林论文; 常规论文; 药物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