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中性化风潮的源起:社会建构论的视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风潮论文,视角论文,青少年论文,社会论文,中性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中性化是青少年在特定时期产生的一种对性别身份的认同
在传统的性别界分中,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一直被视为一维对立的两极。在性别角色的社会化过程中,男性的行为特征被要求必须符合男性化的角色规范,而女性的行为特征则必须与女性化的角色规范相一致,这被看做是一种理想的性别认同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富有男性特质或富有女性特质分别构成了男性或女性的性别刻板印象。如果一个人形成的性别角色与其生物性别不符,那么一个明显的解释是,社会化不充分或不规范[1],并可能遭受社会的歧视和惩罚。然而,这种传统的一维对立的性别认同模式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理论和现实的挑战。美国心理学家桑德拉·贝姆(Sandra Bem)对性别特质提出了二维性的分类法,将男女分为以下四组: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以及中性化,并且认为双性化气质才是最理想的性别气质[2]。
从贝姆的分类中,我们看到,双性化与中性化实际上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指的同时具有很高的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的心理特征,后者指的是一种不典型的、未分化的(即两种气质都不明显)的心理特征。作为一种理想的性别特质,双性化现象在心理学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而中性化却在“安能辨我是雌雄”的疑问中沾上了某种贬义的色彩而未得到深入的探究。在这里,本文不打算详细探讨这两个概念的区分,但有一点必须澄清的是,在针对近年来国内娱乐界以及青少年群体中兴起的中性化风潮的研究方面,很多媒体报道乃至学术讨论都混淆了双性化和中性化这两个概念的区别[3]。众多学者实际上是站在双性化的立场上来看中性化风潮的形成,而这很大程度上又误解和掩盖了中性化的形成机制和真正本质。
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最为重要的转折阶段,随着身体上的变化以及社会关系与角色的复杂化,青少年非常容易产生认同危机[4]。其中,自然也包括性别身份的认同危机。本研究认为,作为当前一种流行的青少年性别气质,中性化并不是一种性别倒置,而是青少年在特定时期产生的一种对性别身份的认同。它不仅是一种心理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从社会性别的角度来看,中性化的出现同男性特质或女性特质一样是一种社会建构的产物。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从性别的社会建构这一理论视角出发,揭示中性化作为一种性别认同是如何形成的。
二、理论视角:社会建构论
性别之间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但是这种差异是由生物因素决定的还是社会文化因素决定的却一直存在着争论。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社会建构论逐渐击败了性与性别研究中的生理决定论,并已经成为女性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论。社会建构论认为,性别是以生理性别为基础的社会建构,个人生而为男为女,并没有天生的性别认同,他们是在成长过程中获得性别认同的,在经过社会的建构之后才成长为男人和女人[5]。后现代主义理论家进一步指出,不仅社会性别是被建构出来的,生理性别也是社会建构的产物。例如,福柯认为,“生理性别,无论是男性气质还是女性气质,都是随着历史的演变而变化的,是话语的产物,是异性恋霸权的产物,它是在性实践和性别实践中形成的”[6]。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也指出,性别身份是被建构出来的一种状态,人们对性别身份的认同是通过身体符号以及遵循一定的话语实践规则的表演性而获得的,即人们是在性别表演中建构性别认同[7]。
巴特勒的“性别表演”理论为我们理解青少年的中性化风潮提供了一个很独特的视角,因为青少年的中性化气质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服装、发型、语言、动作等身体符号的表演而展现出来的。而在这里,问题的关键是,“表演”是按照特定“剧本”所进行的表演,即是在社会结构性因素制约下的个体能动表演。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被马尔科姆·沃特斯看做是当代社会建构论的杰出代表,而结构化理论想要解释的是,结构是如何经由行动构成的,反过来行动又是如何被结构性地建构的[8]。因此,本文将从结构化的理论框架中揭示究竟是哪些结构性因素和个体能动性因素在共同建构青少年中性化的性别认同。本文接下来的讨论也将从结构和行动这两个层面展开。
三、青少年中性化风潮形成的结构性原因
中性化作为一种性别认同倾向古已有之,但它作为一种青少年的流行时尚并引起广泛的关注却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吉登斯曾指出,许多研究已经表明,在某种程度上,性别认同是社会影响的结果,社会影响会通过多种渠道作用于性别认同[9]。吉登斯所说的社会影响即是本文所要分析的结构性因素,以下主要从社会结构的转型和消费主义的兴起这两个在当代表现得最为突出的结构化特征来分析中性化风潮的形成。
1.社会结构的转型与青少年中性化风潮
社会结构转型对个体性格产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著名的社会学家埃利亚斯曾在《文明的进程》中详细考察了社会变迁与个体情感控制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个人心理结构的长期变化和社会结构的长期变化是同方向发展的,在社会变迁的进程中,人的情感变得越来越细腻化[10]。当前社会中流行的一些中性化青少年(包括影视中以及现实生活中)的性别形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证。例如,许多中性化的男生说话细声细气,动作扭扭捏捏,他们的情感变得非常细腻化,显得异常阴柔。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社会结构变化导致了青少年性格行为上的变化呢?
我们知道,人类社会的发展经由农耕时代进入了工业化大生产时代,现在正在迈入后工业时代。在当代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我国的大城市中,后工业化的特征已经非常明显。在农耕时代,“男耕女织”是一项基本的社会分工,“男女有别”不仅是一种性别差异的生理暗示,而且彰显了社会伦理对性别角色分工的严格要求,男性倾向于扮演更为积极、更具冒险性、更有力量的工具取向的角色,而女性则倾向于扮演被动的、稳定的、温柔的和表意取向的角色。一旦性别被“指定”了,社会就会期待个体向“女性”或“男性”那样行动[11]。因此,中性化的性别气质基本上没有生存的空间。在工业化大生产时代,男性和女性仍然有着严格的性别分工,他们分别在生产和消费领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是,随着工业化大生产带来的消费市场的扩张,我们的社会开始从生产社会走向消费社会,男性和女性性格气质逐渐开始发生变化。这一点,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大卫·理斯曼在《孤独的人群》中有过精彩的论述,他说;“当以生产和工作为特征的社会功能丧失生命力后,以消费和人际关系为特征的新社会结构出现,则必然产生一种新的性格类型”[12]。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社会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生活在不同风格群体中的个体由于受其文化影响,遂有了不同的性别气质,个体的气质特征不再仅仅是男性特质或女性特质这样一维对立的两极,同样呈现出了多样化的趋势。在这种社会文化背景下,中性化风潮的形成并非是一种偶然现象,它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青少年群体的生活时尚和亚文化现象。
实际上,从主流社会的立场来看,与双性化的理想人格特征相比,中性化的社会认可度似乎并不高。中性化的性别气质被看做是社会转型过程中性别身份认同危机的一种反映,因为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都不高或未分化的中性化与社会的期待并不一致,它亦不是主流文化可以接受的一种性别认同模式。认同(identity)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议题。著名社会学家鲍曼认为,在流动性越来越强的当代社会,身份变得越来越不确定,由于个人所承担的身份角色的多元化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使认同危机成为了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青少年面对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异彩纷呈的性别审美价值观给性别认同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甚至引起了混乱(即性别认同危机)。与传统社会相比,现代社会对于什么是女性美或男性美的观念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中性之美的性别气质认同正是社会结构转型中的审美价值观不断建构的产物。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审美价值观呢?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就不能不分析一下我国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消费主义浪潮。
2.消费主义的兴起与青少年“中性化”风潮
伴随着社会结构的转型,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在我国大中城市中正不断兴起,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果说社会结构转型是青少年中性化风潮形成的根本性因素,那么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则可以说是青少年中性化风潮形成的真正幕后操纵者。所有与消费主义有关的东西,如选秀节目、媒体广告、服装时尚等等,都无孔不入地渗透进青少年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将中性化的性别气质塑造成为一种时尚。
国内有学者把消费主义看做是“人们普遍追求炫耀性、奢侈性和新奇性的消费,追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和消遣,并以此作为个人的自我满足和自由,作为生活的目的和人生价值”[13]。但是,要真正理解这种现象,就必须理解消费主义的本质。国内学者黄平认为,“消费主义是指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消费的目的已经不是为了实际需要的满足,而是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14]。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反观青少年中性化的形成,就愈加容易理解选秀节目、电视广告、服装时尚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我们先来看一下“选秀节目”对青少年中性化的影响。对于诸如“超级女生”、“快乐女生”、“加油,好男儿”、“我型我秀”之类的选秀节目,观众对其背后商业化操纵的质疑从来就没有间断过。这些节目表面上虽略有差别,但实际上都是霍克海默和阿道尔诺所说的“文化工业”,是一种“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他们本身就是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象征。在这个“泛娱乐化时代”,电视选秀节目的大量出现并不奇怪,在为了追求商业利益而不断迎合观众的口味的同时,他们也制造了一个时代流行的现象。可以说,国内最早出现的青少年中性化风潮正是被这些选秀节目制造出来的。这类节目是造星的“梦工厂”,李宇春、周笔畅、尚雯捷、向鼎等中性气质的明星正是从这些舞台上走下来的。当然,这类节目制造的不仅仅是中性化的娱乐明星,还生产出了大量的超级粉丝,许多青少年粉丝纷纷模仿他们心目中的偶像的造型,包括发型、服装、语言、行为等等,他们才是青少年中性化的主要群体。
各类媒体广告对中性化风潮的形成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作为一种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广告,它具有塑造主体的功能,即阿尔都塞所说的“把具体的个人呼唤或召唤为具体的主体”。在中性化风潮流行的同时,以中性化为主题的广告就已经琳琅满目地出现在我们周边。中性化的广告成为了青少年获得性别认同的一种重要行为模式,也就是将中性化的性别形象召唤“具体的主体”。例如,电视、时尚杂志中李宇春等中性化明星所代言的各类青春产品的广告,不仅使中性化形象在青少年观众的心目中更为深入,而且也加深了他们对其的性别认同。
四、青少年中性化风潮形成的主体性原因
结构性的社会因素是塑造个体性格特征的强有力的外在力量,它们为青少年的性别认同提供了一整套规范性的行为文本。但是,人类并不是被动的客体或性别“程序设计”的不加质疑的接受者,人是自行创造和修改角色的积极主体[5]。在中性化风潮的形成过程中,青少年本身的主体性因素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强调的是两种主体性因素:一是在进入青春期以后,青少年渴望彰显个性,中性化的扮装成为了一个十分突出的表达方式;二是青少年独立、自主的审美意识的崛起使中性化的形象气质成为了他们塑造身体特征的一个重要对象。
1.青少年的个性化追求与中性化风潮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传统社会中强调集体主义、服从的人格特征逐渐被强调个人主义、独立的人格特征所取代,特别是在新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青少年,由于受到独立、自由、平等价值观的影响,他们更加看重自身的个人主义精神,社会对青少年的个性特征不仅更具有了包容性,而且也越来越需要个性蓬勃的青少年。在这个张扬个性的时代,反传统、标新立异、独具个性成为了一大批青少年的追求。事实上,由于先天禀赋和后天习得的差异,每个青少年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包括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创造潜能,等等。而当中性化风潮来临的时候,中性化的性别气质也成为了青少年表达个性的一种重要方式。
中性化气质的一个主要特征是体现在扮装(drag)或异/易装(cross-dressing)方面。我们知道,服装是人的情感与性格的重要载体,人们可以借助于服装把某些情感以物化的方式表达出来。对于青少年阶段的人群来说,他们对于自身的需求和认同感非常敏感,因此有相当一部分人群在选择服装上是选择那些炫耀个性特征的款式[16]。在服装时尚流行体系的推动下,中性化服装已经成为了青少年主动建构中性化的性别认同的一种重要方式。男孩或者女孩希望通过中性化的装扮来获得特定群体的认同。例如,有些女生不穿裙子,而喜欢穿宽松的T恤,言谈举止模仿男生的样子;而有些男生则喜欢穿上紧身衣、透明装甚至收臀阔脚的裤子,再加上一头披肩长发,确实已经中性化到无法辨清性别的地步了。
实际上,选择某种服装在炫耀个性的时候,也是在寻求某种性别认同。这一点,在巴特勒的“性别表演”理论中有着非常精彩的阐释,在她看来,性别化的身体是表演性的,扮装的表演正是对社会性别的模仿。她把性别看作是一种身体风格(a corporeal style),就好像一项行动一样,它具有意图,同时也是操演性质的,各种不同的性别行动创造了性别的理念[17]。服装就是一种身体符号,通过对身体符号的策略性表演,人们不仅在其中展现了自身的个性,也实现了对某种性别身份的认同。
2.青少年的性别审美与中性化风潮
传统的性别审美观念认为,男人应该富有男性气质、具有阳刚之美,女人应该富有女性气质、具有阴柔之美。这种观念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人们对性别之美的看法。然而,随着社会的巨变,现代社会的性别审美观念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人们开始按照新的审美观念来塑造自己的身体。尤其是对处于青春期的人们来说,富有个性的装扮本身就具有一种叛逆的意识,他们对身体形象的关注也具有一种反传统的意味。这种强调自主意识的新的性别审美观念的崛起与青少年中性化的风潮有着密切的关联。
中性化风潮涉及的不仅是女性中性化,也包括男性中性化。我们首先从女性审美意识的崛起来看女性中性化现象。在传统父权制社会中,男性是审美的主体,女性永远站在男性权威的凝视和判断之下,她的身体一直被另一个人观看,被一个匿名的父权制下的他者观看,女性气质是被铭刻在女性身上的一种规训[18]。女性不可避免地成为男性观赏的对象,女性审美的评判标准亦是由传统社会审美规范所强加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女权主义运动的兴起,现代社会中女性获得了较大自主权和话语权。现代女性开始背离传统社会中以男性为中心的性别审美观念,有了审美选择的自由,开始由自己来评判性别之美。女性中性化气质可以说是女性追求自身审美独立、自由的一个体现。我们从屏幕中看到的中性化女星,已经不再是属于传统的“美女”之列,她们缺少甚至没有任何男性对女性身体的“看点”,而正是这种中性化的形象,避免了让女性的身体异化成“性对象”的危险。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男性自身审美观念的改变与男性中性化的源起。传统社会中由男性主导的性别审美观念虽然为女性审美设定了一套标准,但也为男性自身的形象立下了一套规范。例如,被赋予工具性特质的传统男性是坚强,独立,胆大和粗犷的,在性格上多表现为富于攻击性和独断专行的,等等。但是,随着后工业社会的来临,男人们已经开始改变传统的男性形象,并追求一种全新的男人形象。他们一改过去粗犷、阳刚的男性刻板印象,而呈现出细腻、阴柔的性格特征。他们花在美容、化妆等上面的时间和金钱并不亚于女性,在着装上也展现出线条和色彩之美,男性专用的香水、化妆品随处可见。对此,有人高呼,“男色时代来了”。在“男色时代”中,中性化的装扮是青少年男性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中以新的性别审美观念为指引、重新塑造身体形象的一种认同创作,它具有独立和自主的内涵。
五、结语
在上述内容中,本文分别从结构性因素和主体能动性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了中性化作为一种青少年性别认同是如何被建构起来的。通过上述讨论,我们认为,青少年中性化风潮的源起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从结构性的因素来看,中性化的出现是社会结构转型的产物,它的广泛流行是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操纵的结果;从主体能动性因素来看,中性化是青少年展示个性特征的一种表达方式,也是青少年在新的性别审美观念的指引下重新塑造身体形象的一种认同创作。
当然,影响青少年中性化风潮的原因不止上述几点,例如,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等因素也与青少年中性化有着极大的关联,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讨论。但是,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上述结构性因素和能动性因素之间并不是相互对立或毫无关联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青少年独立自主的个性与审美意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社会转型与消费主义的产物,反过来,它们又推动着社会结构的转型与消费主义的发展。正是结构性因素与能动性因素不断的相互作用在共同建构青少年的中性化风潮。
青少年中性化的风潮在今天已经愈演愈烈,它将对传统的性别秩序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和后果仍然是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中性化虽然不像双性化那样被看做理想的人格特征,但它的流行并不可怕,它告诉我们性别差异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性别的差异亦是可以融合与淡化的,它还为我们理解社会性别是如何被社会建构起来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观察点。作为一种时尚性别气质,中性化也为我们思考如何构建两性和谐的社会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