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
摘要:如果把整个地铁运行系统比作一个人的话,那么地铁行车调度就是人的大脑。它像操控人的身体一样,统筹协调整个地铁系统中运行线路、司机、全线的每一个车站,将整个系统有序的组织运营起来,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转。地铁行车调度系统的科学、规范运行,是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和人们出行方便的重要基础。本文对地铁行车调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以期为我国地铁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地铁;行车调度;对策
作为现代交通的产物,地铁的安全运行关系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关系着国家交通事业的建康发展,近年来,我国交通事故频发,乘客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保证乘客的安全,使其正点、快速、舒适的到达目的地成为地铁运营的目标。行车调度作为地铁运营的核心指挥部门,应保证安全、及时、高效的调度,使其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但是,由于我国地铁起步较晚,因此在地铁行车调度作业中也暴露了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地铁行车调度存在的问题
地铁行车调度是保证地铁安全运行的关键,它主要依靠行车调度设备,系统的将地铁运行线路中的车站、司机以及其它部门联系在一起,然后根据地铁运行情况,对各部门进行统筹协调,确保地铁安全有序的运行。但由于我国地铁起步普遍较晚,本身就存在不少问题,近几年又发展迅速,导致问题更加的突出,在行车调度系统中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行车调度体系尚不健全
地铁相较于城市的其他交通工具优势明显,但是地铁整个系统也较复杂,尤其行车调度体系。目前,我国地铁的行车调度体系不是十分健全,主要表现在:一、操作标准不够严谨规范,很多操作流程缺乏科学性,不能从全局的角度考虑问题而是将一些操作风险进行转嫁;二、为规避风险,特别是对于多部门联合进行的演练多停留在理论或者口头层面,缺乏实际操作。这些情况都不利于地铁行车调度的健康发展。严重的,可能会因为操作问题带来行车风险,引发安全事故。
1.2行车调度人员素质有待加强
现阶段我国地铁行业快速发展,各城市新线接连开通,导致行车调度人才需求量大增。而且这种快速发展的速度超过了调度人才的供给速度,造成新从业行车调度员无法得到全面、系统的培训。而一名优秀的行车调度员往往需要数年的培养。从而导致各线路缺乏经验丰富的调度员,只能由新人扛大旗,进而影响了行车调度员的整体素质,导致发生突发事件或设备故障时,不能保证调度的科学合理性,无法最大程度地降低突发事件和设备故障对正线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新线调度设备调试不充分
由于地铁的便利性以及其对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促进作用,导致政府以及市民对地铁的建设开通时间都极其关注,并且期望越早开通越好,加大了地铁公司新线开通的压力,往往造成调度设备调试赶工期,最终导致设备的调试不充分,加大了运营中发生故障的几率。同时由于缺乏有经验的调度员且新线新人较多,对设备的熟悉程度不高,更容易导致故障的发生,影响正线运营。
1.4调度设备落后及老化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共交通需求日益旺盛,地铁行车密度也越来越大,但由于我国一些城市的地铁线路建设较早,其自动化程度低,经常需要人工介入,在高强度的行车密度下,加大了人工操作的风险。此外,由于设备使用年限较长,已经出现了老化现象,故障频发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功能失效的现象,如地铁在发生故障停车超过一定的时限设备应有警报或自动提示,但实际运行时常常有延迟警报等情况发生。
二、地铁行车调度问题应对策略
良好的地铁行车调度有利于地铁更好的运转,地铁作为最便利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合理的利用地铁行车调度系统,可以使城市的地下空间得到更高效率的利用。因此,科学、合理的解决地铁行车调度中的问题,能够有效的推动我国地铁事业的发展。
2.1健全和完善科学规范的地铁行车调度体系
完善、科学、规范的地铁行车调度体系,是地铁安全运行的前提,而健全的调度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我国地铁事业的发展。首先,完善地铁行车调度体系的安全规章制度建设,并加强调度人员的操作规范性,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培训;其次,吸收以往地铁事故中的经验教训,并在地铁调度的规范中及时更新并定期培训,使调度人员能够及时掌握这些操作规范;再次,调度人员自身应该熟悉操作流程,遇到问题时,要第一时间抓住问题的关键,想出解决方案并及时应对。问题解决之后,及时向值班主任报告,总结经验教训,避免类似事情再发生。
2.2全面提升调度人员业务素质
我国地铁事业的快速发展,暴露出人才短缺的弱点,导致从业门槛降低,整个地铁调度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不高。调度人员的综合素质,不仅包括对地铁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包括调度人员在面对紧急、突发状况时的应对能力,是否能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操作的能力。因此,调度人员的业务素质对地铁行车调度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所以,必须加强调度人员的业务能力,只有过硬的从业素质,以及专业的技术培训,才能理智的应对地铁调度中的各种状况,全面提升地铁运行的安全性。
2.3加强地铁行车调度的自动化管理
地铁调度系统的自动化研发,有助保障地铁调度系统的安全化、规范化运行。地铁自动化程度决定了一个地铁调度系统的技术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运行过程中应对紧急状况的处理能力。因此,我国应加大对自动化系统的研发,使地铁在遇到紧急状况时,能够自动采取措施,减少人工的介入,并能够及时的将信息反馈给调度人员,方便对故障的监控。
三、结语
我国地铁相较于西方国家发展较为缓慢,因此,调度系统存在自动化程度不高,人工介入率高,从业人才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等情况。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地铁的运行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且不利于地铁事业的发展。综上所述,健全完善规范化的地铁调度系统、规范地铁操作中的规章流程、提高调度人员的综合素质、适当的提升从业门槛、并加强地铁行车调度的自动化管理,能够为地铁安全、规范的运行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蒋赟.提高行车调度员应急处置能力的对策[J].应用科技,2016(03)
[2]朱东坡.地铁行车调度应急处理原则分析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6(07)
论文作者:李海东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
标签:地铁论文; 行车论文; 系统论文; 调度员论文; 我国论文; 人员论文; 设备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