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岩土工程的施工工作当中处于重要地位,通过设计合理的深基坑支护体系,可以有效保证岩土工程的稳定性,同时对于地下工程安全性的提升有着重大的帮助。现阶段,随着施工技术的发展,深基坑技术的种类也变得更加多样,针对某工程实际情况,对其基础施工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深基坑支护施工要点和注意事项,以此为类似工程项目施工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
1 引言
在开展项目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保证地下部分的施工安全,通常采用必要的支护和加固办法处理基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内高层建筑数量越来越多,同时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开展施工时,建筑施工单位必须对深基坑支护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在实践中对该技术进行总结和完善,进一步保证建筑项目质量和施工安全。
2 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在操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2.1 无法保证土层挖掘和边坡支护工作达到相应标准
在岩土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土层挖掘和边坡支护工作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其中最典型的问题就是工作做的不到位,经常在岩土支护工作开展一段时间之后,才开始展开支护工作,这样一来就导致了后期需要通过支架和回填的方式来保证支护质量。究其原因,就是由于施工部门之间缺少协调合作所导致的。我们可以将土方工程和支护施工工作简单地做一下对比研究,支护工作在操作方面较为复杂,而土方施工工程操作比较简单,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这样就造成了施工部门之间的施工冲突,土方施工没有给支护施工工作留下必要的操作空间,从而使支护工作产生较大的安全隐患。
2.2 边坡修理方面的问题
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企业由于自身的原因,如管理不当,施工人员没有按照规定操作机械等,可能会造成工程出现超挖、欠挖情况,影响工程表面的平整度、顺直度等,使其达不到设计要求,进而影响工程质量。若用人工修理边坡,也会因各种条件限制,很难对边坡进行深挖,这种情况也容易造成,挡土施工完成后,项目工程深基坑存在欠挖、超挖情况,从而影响深基坑支护工程质量。
3 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
3.1 钢板桩支护技术
在深基坑施工中,施工人员需要将热轧型钢加工处理成钢板桩,才可将其用于工程施工,加工处理方法有钳口式和锁扣式两种,然后将钢板桩互相连接,可形成板桩墙。在建筑工程中,使用板桩墙用于基坑支护,能够挡水、挡土的作用,可以保证基坑施工的安全。在地铁工程施工过程中,一般常用的钢板截面形式,主要为 U 字形和直腹板形两种。钢板桩因为简单,便于操作,在深基坑施工中有着较大应用,但钢板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受周围地形的影响,在外力作用下使其发生变形、震动等。钢板自身具有一定的柔性,这使其在施工过程中,若没有对钢板做好支撑和锚拉,可能会使钢板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建筑物密度较大的区域,不适合使用钢板支护技术。
3.2 地下墙支护技术
地下墙施工技术是指使用人工手段或机械手段,在基坑事先制定的点进行挖掘,并遵照相应的施工要求挖掘出单元的沟槽,之后将沟槽进行拉通处理,随后利用水泥对沟槽内壁进行加固,最后在沟槽中放置钢筋笼,浇筑混凝土从而形成连续的地下支护墙。这种支护技术的强度非常高,同时具有非常强的防水性和防渗透性,还能够有效抵御土压力和侧向流动水压力,对地上建筑物的竖向沉降有着非常强的防护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这种方式工程量较大,相较于前两种施工技术来说所耗费的成本较高,因此要在合适的施工场所进行使用。
3.3 深层搅拌桩支护技术
简单来说,深层搅拌桩支护技术是将胶凝材料和软土混合搅拌在一起,使它们之间发生物理、化学反应,改变它们的性能,进而增加地表的硬度和稳定性。建筑工程中常用的胶凝材料有石灰、水泥等。深层搅拌桩支护技术,主要用于深度小于7m的基坑支护施工,而且需要基坑边缘和红线保持一定的距离。水泥自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将其用于地铁建筑的深基坑支护工程,可以起到挡土、挡水和防渗透作用。重力结构是深层搅拌桩的主要结构形式,它可以借助自身的重力结构,来抵消基坑的侧向力,从而达到基坑表面受力平衡,增加基坑稳定性的作用。深层搅拌桩支护技术的优点是,轨道交通企业可建筑机械设备进行土石方开挖,简单的同时还能节省企业开支。
4 工程实例
4.1 工程概况
本文涉及工程为某大厦基础工程,一共分为三个部分,地下室有3层,地上下半部分是办公楼,上半部分是公寓楼,分别是39层办公楼和50层公寓楼。地下部分属于岩土类深基坑工程。该工程位于沿海地区,周围环境较为复杂,地下周围存在电力以及通信管道。该工程开挖面积约为6500m2,基础施工阶段需要对下层岩土进行爆破处理。为了保证土体边坡的稳定性,需要采用深基坑支护技术处理基坑。
4.2 工程深基坑支护方案
施工单位首先对岩土工程进行严密的勘查,再针对实际土体情况确定最佳的深基坑支护方案。通过对勘查结果进行研究发现,该工程处于第四系全新统形成的海岸阶地,该地段的表层曾经历过人工回填改造。岩土的上层覆有素填土和粗砂,厚度约为6~12m,下层为花岗岩层,岩层分为两个部分,强风化带和中风化带,揭露程度分别为1.1~8.7m、5m,在实际地质勘察过程中没有穿透。在开展基础工程阶段施工时,持力层为中风化基岩,土石量的开挖量为55000m3。
4.3 基坑支护施工
在开展施工时,应考虑到承压水通常具有一定的水压,为了实现对承压水进行引流,在下部锚喷体系中设置导管,保证承压水可以顺利排放到临时的排水沟,最后通过水泵排除。基坑支护通常配合基坑土方开挖同时进行,通常采用分层开挖的方式进行支护施工,旨在满足预应力锚杆支护施工需求。另外,基坑完成开挖后,为避免基坑边坡暴露时间长,对基坑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采用分区开挖的方式锁定预应力。在开展基坑支护桩施工的过程中,通常沿着基坑外边线外侧 1m 向下开挖至 1.5m,开展支护桩施工的同时进行建设止水帷幕施工,直到支护桩的上部混凝土强度达到一定的标准,方可开展砌体挡土墙施工。挡土墙的结构通常为砖砌结构,如果挡土墙外侧回填工作已经完成,且保证墙体外侧平整,方可开展灌注桩和止水桩施工,然后进行无放坡开挖。开挖边坡的过程中,为了保证预应力可以达到设计要求,必须进行预应力抗拔锚杆施工。同时为保证基础工程的稳定性,锚板墙的强度需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锁定锚杆。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岩土工程基础施工过程中,采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能够提高深基坑支护质量,在较大程度上提升施工中的安全性,其中基础施工是整个工程中最为重要的部分,直接关系到后期施工的安全性。目前国内高层建筑都离不开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开展岩土工程基础施工的过程中,采用科学、合理的深基坑支护技术,不仅可以保证地下部分施工的安全性,还能提高基坑支护质量,进而保证整个项目的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吴朋,杨军强.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浅析[J].居舍,2018(21):77.
[2]朱浩兵.岩土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问题探究[J].居舍,2018(20):25.
[3]郝红飞.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的设计及施工问题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9):115.
[4]刘国顺.浅谈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的设计与施工[J].山东化工,2018,47(12):143+146.
论文作者:梁成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基坑论文; 深基坑论文; 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钢板论文; 过程中论文; 岩土工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