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城市建设工程监理公司 广州 510060
摘要:本文对地铁隧道管片生产出现钢筋骨架尺寸不准确、气泡产生现象、外表面裂纹的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质量问题控制措施,以期延长地铁隧道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盾构法;管片;质量通病
引言
虽然盾构法在地铁隧道工程中的应用非常普遍,但管片仍存在一些比较常见却又尚未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如管片的生产开裂、破损、拼装错台和渗漏水等。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对管片生产时各类质量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控制措施。
1盾构法施工介绍
盾构法施工适用于地面建筑物众多,而且对地面沉降要求严格的地理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盾构机种类发展很完善,不同的地质条件可以选用相应的盾构机,因此,我国大城市很多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施工。总体来说常见的类型有土压平衡盾构和泥水加压盾构,此外还有气压式、手掘式、加泥式等多种类型盾构适用于不同地质条件。按形状可分为单圆、双圆等类型。盾构法施工一般按重要节点划分为前期筹备、进洞、100米试推、正常推进、出洞、盾构退场。
盾构的机型选择上,关键是选择适应地层、施工稳定及满足工况条件的盾构机型。要根据实际情况调配盾构机的使用。可采用的盾构类型一般是泥水盾构和土压平衡盾构两种。但相比较,泥水盾构在施工中需要泥浆池进行泥水分离,占地较大,价格比较高。土压平衡盾构适合于粘土、淤泥质粘土、粉质粘土、含水砂质粉土层,另外,配备注浆系统,对控制地表沉降效果很好。土压平衡盾构又称为削土密闭式盾构。这种盾构最前端为一个切削刀盘,刀盘前端是刀盘鼻尖,刀盘后边是一个密封的土仓,土仓下部装有螺旋机,螺旋机连接皮带机。在施工中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土仓里土压和外界开挖面土压平衡,当土仓里土压低于外界土压时,切削面的土体就被压进土仓,造成土仓土压上升,当大于外界时,螺旋机就开始出土到皮带机上,从而传到电机车土箱里拉到外边。这种方法能很好地减少对周边土体的扰动,控制地表沉降。因为地面为建筑物和众多的管线,盾构推进时地面沉降要放在优先的位置。
2管片生产的质量通病原因分析
管片是隧道盾构法施工的衬砌预制构件,肩负着隧道结构的支护、防水功能。管片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隧道主体结构的安全和耐久性,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如何控制管片的质量是重点环节。
目前,盾构管片通常采用工厂化生产,管片生产专业化、规范化,管片的质量能得到有效的保证。但在生产过程中也常常出现一些质量通病,例如钢筋骨架尺寸不准确、气泡问题、外表面裂纹、管片尺寸超差等。
2.1钢筋骨架尺寸不准确
1、钢筋骨架尺寸不准确现象
(1)钢筋骨架长、宽、高超差;
(2)弧度不准确导致保护层超差;
(3)钢筋间距超差。
2、原因分析
按《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446―2008中对钢筋笼的要求,管片钢筋骨架的允许偏差比一般建筑施工控制的严格。如果在钢筋骨架制作过程中掌握不好要领,很容易出现上述的质量通病。例如,箍筋制作尺寸不准确,直接影响钢筋骨架的长、宽、高尺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经过我们观察和分析,发现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1)钢筋开料不准确;
(2)钢筋骨架主筋定位不准确。
3、钢筋骨架尺寸不准确防治的处理措施
(1)钢筋开料不准确防治
①熟悉图纸,制定钢筋下料尺寸工艺卡;
②先按工艺卡小批量下料,制作钢筋骨架样板,样板验收合格后才进行大批量的下料;
③钢筋下料过程中加强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2)钢筋骨架主筋定位不准确防治
①按施工图要求制作可以准确定位主筋和箍筋的钢筋骨架靠模,
②先做钢筋骨架样板,样板验收合格后才进行大批量制作。
2.2气泡问题
1、气泡产生现象
混凝土管片侧面出现少量的气泡属正常现象,修补后一般不影响管片的外观和使用功能。但如果气泡较多,按《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规定,密封槽部位在长度500mm的范围内存在直径大于5mm,深度大于5mm的气泡超过5个就属于严重缺陷。如果在生产中气泡不加以控制,不但影响管片外观质量,还有可能影响其结构,甚至会降低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2、出现气泡的主要原因
(1)工人下料和振捣不规范;
(2)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
(3)脱模剂不匹配。
3、气泡问题防治的处理措施
(1)工人下料和振捣不规范防治
①管片浇筑混凝土时应分两层下料,第一层振捣完成后混凝土面距止水条凹槽位约3cm为宜,避免气泡聚集在止水条凹槽处排不出来;
②振捣时振捣棒布点应合理,从中间向两边进行,管片侧边应加强振捣;
(2)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防治
①水灰比设计要合理,一般在0.36左右为宜,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7cm左右,可使用2%高效减水剂降低用水量;
②混凝土用灰量不能过少,一般应控制在400kg左右,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条件下可掺适量的粉煤灰改善混凝土和易性;
③混凝土集料大小应适中,使用5~25mm连续级配碎石,2.4~2.7细度的中砂,如果砂粒太大(超过3.0),则此时需浆量也增大,如果不增加用灰量,管片侧面易出现小气泡。
(3)脱模剂不匹配防治
①脱模剂使用时先进行试验,选择与减水剂匹配的品牌;
②脱模剂一般使用水剂(乳化液),油脂性脱模剂不适合在管片生产中使用,因油脂的憎水性,使用后侧模气泡难排出,会产生很多小气泡;
③脱模剂浓度应适中,如果浓度过大,侧模气泡难排出,也会产生很多小气泡。浓度过小则会出现粘模现象。
2.3外表面裂纹
1、外表面裂纹现场
盾构管片普遍使用C50~C55高强混凝土,抗渗等级一般为P12,因混凝土强度和抗渗等级要求较高,其使用的水泥量也增大,普遍每立方混凝土水泥的投放量在350kg~400kg之间。混凝土中随着水泥使用量的增加,水泥水化反应发出的热量也增加,混凝土凝结过程收缩也增加了。按《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规定,长度超过密封槽、宽度大于0.1mm,且深度大于1面膜的裂缝属于严重缺陷。
2、出现裂纹的主要原因
(1)蒸养阶段温度控制不当;
(2)脱模后受外界环境影响大;
(3)外弧面浮浆过厚。
3、外表面裂纹防治的处理措施
(1)蒸养阶段温度控制不当的防治
①生产前制定《管片蒸养制度》,并严格执行;
②管片蒸养时应有升温和降温过程,升温和降温每小时温度变化不大于15℃;
③管片蒸养时恒温2~3小时,最高温度控制在50~60℃。
(2)脱模后受外界环境影响大的防治
①管片蒸养后应静置降温,脱模时管片表面温度与外界温差不大于20℃;
②管片脱模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夏天不准太阳暴晒,冬天不准大风吹袭;
③管片下水时表面温度与水温温差不大于20℃,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3)外弧面浮浆过厚防治
①管片混凝土浇筑应分层下料,防止浮浆集中堆积在管片外弧面顶部;
②合理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搅拌均匀,运输过程不发生离析;
③管片混凝土振捣一般控制在8~9分钟,不漏振,不超振。
3结语
加强原材料的控制是管片质量的源头,在生产过程中对各个步骤的严格要求是管片质量的灵魂,管片是轨道施工中使用盾构法施工的一个非常重要预制构件,其生产工艺控制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管片的质量,从而影响整个地铁盾构施工的质量和盾构隧道的质量。所以我们要不断的强化自身技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生产工艺,努力做好管片的生产。
论文作者:黄泽鹏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管片论文; 盾构论文; 钢筋论文; 混凝土论文; 骨架论文; 气泡论文; 质量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