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份证号码:41022319881106XXXX;2身份证号码:41092319880201XXXX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市政工程安全生产特点,接下来来详细阐述了市政工程安全风险的防范对策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市政工程;安全生产;风险防范
引言
由于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各项市政工程施工所处的环境均具有单个性及独特性,不同项目的外界环境不仅是复杂多变,且随着施工的进行在不断变化之中。故影响到市政工程安全及质量的外界因素非常多,也随之多变,造成市政施工安全及质量事故频繁发生,甚至可能说是防不胜防。同时,工程施工各个项目均为个别设计,不同项目之间在设计参数及施工条件均存在较差异,无法像其它工业产品样在在厂房内批量生产,大部分工作均依靠人工在露天进行施工。故每个市政工程项目均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行之有效的安全及质量管理办法,使得安全及质量管理的难度增加,对项目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
1市政工程安全生产特点
1.1工程内容复杂,安全隐患明显
市政工程建设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所以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多个市政工程项目有效的配合。由于市政工程施工程序较多,且在工程布局规划方面也较为复杂,施工人员需解决多个难题,因此工程施工中存在较多不安全因素,造成多种安全隐患。
1.2施工现场存在较多交叉作业
在市政工程建设中,经常会出现交叉作业的问题,且在交叉作业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多种多样的问题,尽管交叉作业推动了市政工程建设,但管理也更为艰难。为此,施工人员务必在地下给排水管线、园林保护和供暖管线的敷设中,做好各环节的协调和配合工作,以此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1.3施工条件复杂
市政工程建设和施工通常在室外进行,室外环境本身具有不确定性,且部分工程的施工环境十分恶劣。为了促进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一般会采取多种环境保护措施维护原有的环境条件。在环境要素未处于最佳状态时,安全生产的水平也会有所下降。另外,施工地点对交通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通常在施工路段会设置安全警示标语提醒人们防止在工程施工中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
1.4施工人员流动性大,人员安保知识贫乏
目前,市政工程建设的一线施工人员大多来自农村,在市政工程施工方面的经验比较小,也不懂的如何保证自身的安全,同时综合素质也比较低,自控能力也比较差。并且大部分的施工工人都不是长期稳定的从事这项工作,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也就导致了他们对安保知识教育和安保制度方面不重视,在这种情况下就大大提高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2市政工程安全风险的防范对策分析
2.1实行工序交接的接收方负责制度
实行工序交接的接收方负责制度,即工序交接时由双方进行,且规定接收方需对上道工序进行合格性检查并签认,一旦签字接收后,因上道工序不合格而造成的安全或是质量事故,由接收人承担主要责任。此制度的实行,使得工序接收人为了避免上道工序不合格给自己造成的实质性损失,促使他不得不对上道工序的安全及质量情况进行严格检查,避免自身利益受损。而上道工序施工人员为了确保能够顺利交付,也不得不真正做好安全及质量控制。在部分市政项目施工时,试实行了上述工序交接接收方责任制度,取了超预期的效果,安全及质量控制得到大幅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工程监理方法
首先要做到在施工地驻守建筑工程监理工作人员,并且要求工作人员对工程施工进行定期的巡视施工,并且制定合理的工作安排,每天保证有工作人员在施工区域进行监督和管理,以及时找出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其次,对于一些相对重要的工程,比如国家重点的建设工程等,就需要加大监理力度,需要将整个施工过程安排监理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监督,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措施进行全面的工程监理工作,以减少各类外界因素对于工程施工的影响和制约。最后,在施工完成之后,相关的施工监理人员应该对完工建筑进行平行检查以及有重点的抽样详细检查,并且将检查中抽取的各项数据记录在案,并且请施工方签认。
2.3提高工作人员专业素质
相关施工单位需要建立健全安全培训教育体系,对安全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进行长期、系统性的教育,使工作人员能了解市政工程安全管理相关条例的规范。在市政工程开始施工前,需要对全体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普及,并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责任划分,按制度进行施工管理的考核。
2.4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
加强对市政工程施工全过程的动态即时管理,根据市政工程施工的具体实际情况(包含外部环境的情况及内部施工的情况)来进行施工思路与方式的调整,以此来保证市政工程施工安全顺利进行。(1)施工材料的管理。在市政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的管理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同时也决定着整个施工项目的成功与否。而对施工材料实行管理更是至关重要的,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在材料的采购过程中,要做好施工材料市场的调研工作,对市场的价格做出准确的衡量,在厂家的选择上,要优先选择性价比较高的厂家,在材料入场后,要做好存储管理工作,检验合格后才能应用到施工中。②在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过程中,要充分了解施工材料的特性,如一些施工材料的存放需要防潮、防晒等,以免因材料存储不当而导致施工材料的性能较低。③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并要注重附件流程的实施,如果发现材料有问题要查明原因,杜绝质量不合格的施工材料进入市政工程施工现场。(2)施工人员的管理。在市政工程的施工现场要根据施工人员的实际情况进行明确的规定与检查,对监理人员的工作进行合理的分配,保证监理人员与施工人员能够相互配合、履行各自的职责。随着市政工程施工项目的不断深入,对于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一定要做好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使施工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安全知识及施工基础知识等,并且可以相应设立考核制度、奖惩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专业素养能够得到显著的提高,在面对单调的工作时也能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与责任心。
2.5加强对危险源的监控与管理
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对危险源进行评价与控制是保证市政工程安全生产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要对危险源评价方法进行合理的运用。危险源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危险源定性评价方法、危险源定量评价方法及危险源综合评价方法,危险源定性价法是根据相应的经验来对危险程度进行非量化的评价。危险源定量评价方法中包含两种,即半定量评价法和定量评价法。半定量评价法是通过对危险指标的选取进而来反映出危险程度的大小;定量评价法是将危险源指标进行量化处理,根据危险源的具体危险程度来进行评价;危险源综合评价方法指的是将定性评价方法与定量评价方法进行综合的应用,对建筑施工的各项条件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价。
结语
为了提高市政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相关人员需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项目的管理人员应在施工前做出科学的安全预测,督促施工人员树立责任意识,以此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的安全性,防止工程施工中出现安全事故。
参考文献
[1]张海国,陈燕.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J].装饰装修天地,2019(2):280.
[2]胡凯.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J].中国科技投资,2018(33):65.
[3]杨勇.广元市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工程技术研究,2017(4):188-189
论文作者:郭俊超1,王容丽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9
标签:市政工程论文; 危险源论文; 市政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评价论文; 工序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