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讲政治落实到行动中——“三讲”教育心得体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心得体会论文,讲政治论文,行动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县级以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以“三讲”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命运,关系到能否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大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下面联系实际,谈几点体会。
我自己的经历比较简单,也可以说是比较顺的,过去主要是搞经营管理、技术业务,比较单纯。正如江泽民同志说的:“现在在职的各级领导干部,大多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走上领导岗位的,在知识、精力、年龄等方面有一定优势,但在政治经验、组织领导能力和思想作风等方面,同老一辈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还需要继续锻炼和提高。不少同志过去长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理论修养还不够,要更好地担负起党和人民的重托,必须付出长期的艰苦努力,刻苦读书,经受磨练。”这对我们这样的领导干部很有针对性。我们目前肩负重任,负责某一个部门或某一个方面的工作,怎样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我认为首先要看到自己的差距,看到自己在工作经历、理论修养、知识面、关键时刻的磨练等方面的局限,必须努力在积累政治经验,提高领导能力和改进思想作风等方面加强锻炼。这是“三讲”对我们这一代干部的现实意义。
对于北京市的领导干部,“三讲”教育更有其特殊的要求。“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是江泽民同志1995年11月8 日在检查北京市工作时首先提出来的。他当时指出:“根据当前干部队伍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在对干部进行教育当中,要强调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全国都应这样做,北京市更要起带头作用。”我认为,过去北京市极少数人出问题正是不讲学习、不讲政治、不讲正气的结果,这是一个反面教材。我是新调入北京市工作的,在学习中反复考虑,在北京市工作的同志确实应该带头把“三讲”教育搞好,才能适应首都工作的需要。北京影响面大,干部出问题,会给党造成极坏的影响。
江泽民同志指出:“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要求党的高级干部,不仅要努力成为有知识、懂业务、胜任本职工作的内行,而且首先要努力成为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会治党治国的政治家。”事实上,就本职工作来说,我们还不能称为“内行”,离合格的“政治家”的距离就更大了。因为不懂的东西太多。比如,我对地税局1998年6月关于对“三峡精品大厦”缓交投资方向税1406万元,5年以后上交的报告,批示同意,结果与1992年的税收征收管理法的第二十条有冲突。按规定延期准许最长不超过3个月,而我批准了5年,反映对法律条例的不熟悉。此事1999年4月审计局指出后,我已改正了, 但教训是深刻的。不好好学习,不掌握有关知识,仅仅靠工作上的勤奋,也还可能失误,会造成损失。今后要努力学习,使自己真正成为内行。干部越是权大,越要谨慎,越要知识丰富。我们必须以政治家的标准来进行学习和修养,通过理论上的成熟达到政治上的成熟。“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能担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领导重任的。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的高级干部,首先是省委书记、省长和部长,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一定要讲政治。我这里所说的政治,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具体到我个人来说,我认为必须牢牢树立三个观点,才能使讲政治落到实处。
第一,坚持“自我改造”的观点,不断地改造主观世界。讲政治,首先就要求高级领导干部务必带头加强党性锻炼,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严于律己,防微杜渐。应该看到,一个人做一辈子好事不做坏事是难的,高级干部并不是进了“保险柜”,同样会受外界影响。高级干部由于权力大,监督少,说好话的人多,如果自己不警惕,就很容易陷下去。但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所以高级干部更要强调内因,强调自我改造,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一是思想境界更高一些,坚持党的事业第一,坚持人民的利益第一,为国家为民族奋不顾身地工作,正确对待个人名利地位。二是要堂堂正正地做人。在各方面以身作则,树立好的榜样。有句老话,做“官”一时,做人一世。只有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才可能做一个人民信得过的“官”。三是要树立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的思想。江泽民同志指出:“对领导干部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各级领导同志更应该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这“三严”、“四自”归结到一点,就是我们的高中级干部要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要有自知之明,要看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要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有一种坚韧不拔、奋发向上的良好精神状态。
第二,坚持全局观念,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讲政治内容很多,对于在地方和部门工作的同志,有一个比较突出的观点就是要树立全局观点,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一点非常重要。前些年,在冶金部工作时,我到过一些单位,谈话中可以感到有的人不管中央的指示,我行我素,只顾自己的地方利益,真是有点天高皇帝远的味道。我到市里工作后,通过学习感到,必须牢牢树立全局观点。江泽民同志指出:“胸无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无论负责哪一级、哪一个部门的领导工作,都要时刻胸怀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坚持以大局为重。”毛泽东同志在《整顿党的作风》中指出:“一部分同志,只看见局部利益,不看见全体利益,他们总是不适当地强调他们自己所分管的局部工作,总是希望使全体利益去服从他们的局部利益。”“他们忘记了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局部服从全体,全党服从中央的民主集中制。”过分强调局部利益的背后,常常是个人第一主义在作怪。因此,克服本位主义,树立全局观点,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一个党性问题。只有树立全局观点,才能保持全党的组织上行动上的一致,党才有战斗力。树立全局观点,就是要严格遵守民主集中制这个最根本的制度,坚决克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不良倾向。在北京市的工作中,目前虽不存在这种倾向,但是要注意防止强调局部利益而不顾全局,或忽视全局利益的倾向。只有这样认识问题,才可能自觉地搞好“四个服务”,使北京与中央各部门的关系更加密切,为了共同的目标团结协作,互相支持,互相帮助。
树立全局观点,不仅可以保证全党与中央的团结一致,同时,在一个地方、一个领导班子、一个政府组织中,同样是增强战斗力的大事。政府机关办事效率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本位主义作怪,不考虑全局利益,过分强调本部门的利益,甚至把本部门的利益、权力扩大到“天下第一”的程度。过去反映北京市有的部门有的地方办事难,外商不满,丧失了投资机会,其中一条原因就是政府办事效率低。要通过“三讲”教育,进一步克服本位主义,增强全局观念,使领导集体更为坚强有力,保证政令畅通。树立全局观念,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方面表现为对中央的态度上,坚决按照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办事,同时,也必须善于把中央的政策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我们前一段去上海、江苏等地学习,学到不少先进的经验。他们善于把中央的政策与本地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如浦东新区的开发,带动了全市旧城改造,浦东浦西交相辉映,就显示出浦东开发的带动作用。
第三,坚持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关心群众利益。讲政治,就是要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江泽民同志指出:“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始终是我们最大最重要的政治。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点中,第一位的是群众观点。”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能自觉地为人民服务,就是党性不强。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整风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邓小平同志提出:“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过去领导同志到一个单位去,首先到厨房去看看,还要看看厕所,看看洗澡的地方。现在这样做的人还有,但是不多了。很多同志根本不去同群众接触”。如何联系群众是个现实问题。我们每天上班,很少接触普通群众。去基层看看,也只是看表面,听领导汇报。根本没有去厨房、厕所、澡堂看,也没有去宿舍看。所以,还没有继承老一辈好的传统。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下去调研很难接触群众,更难以了解到群众的实际困难。我们应该积极探索联系群众的方法,比如,更加关注信访和群众来信,并努力去有关群众利益的一线地点,事先不打招呼,不给下级“做准备”应付上级的时间,这样才有可能了解到真实情况。目前忙忙碌碌挤不出时间下去,实际上也是一个对群众的态度问题。只要思想上重视了,总是可以挤出时间的。
在工作取向上,也要认真考虑。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想事情做工作,想得对不对,做得好不好,要有一个根本衡量的尺度,这就是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的,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这是我们应该牢记的。今年以来,我们抓大气污染、交通拥堵、环境脏乱及城市水系治理等几件事,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所以办起来能得到大家的支持,逐步达到全社会共同动手。而有些事情群众就不满意,如旧房平房改造慢,大家意见大,解放几十年,还没有大变化。怎样既保护好旧城,又使旧城居民生活条件尽快改善,是人民群众关心之事,要通过调查去解决。反对不正之风,减少乱收费,是改善党群关系,树立良好形象的大事,而这其中主要是有的机关和事业单位利用手中的权力把应尽的责任变成了收费的依据。这不是人民拥护的,应该及时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