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变化与城市发展趋势_城市经济论文

产业结构变迁与城市发展趋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结构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当前形势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

1.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在经济学领域中,关于经济增长的方式存在着两种观点:

新古典的传统观点认为,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是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和技术创新长期作用的结果。由于各种部门的劳动和资本都能带来同样的边际收益,而且经济的持续发展取决于均衡的产业布局,经济增长应当是在一种竞争均衡的条件下实现的,因而各部门的发展都不能偏废。需求变化和部门间的资源流动则相对不太重要。

另一种观点,即结构主义观点,则认为,经济增长除了劳动、资本和生产技术要素的影响之外,产业结构的转变是一个重要方面。结构主义观点强调国民经济中部门之间的区别。由于各部门在相同投入的条件下,收益情况存在差异,因此,劳动力和资本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流动,从而加速经济的增长(H·钱纳里等,1995)。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一方面,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所表现出来的产业结构的状况不同。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转变,特别是在非均衡的条件下,能够加速经济的增长。

2.产业革命与城市发展

现代产业革命的本质是从农业生产向非农业生产的转变。因此,工业革命促进人类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向工业化生产方式过渡,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掀起了人类社会进步的浪潮:现代工业引进机器制造生产方式,需要筹集大量必要的资本和劳动力。生产出的大量商品又需要开拓广阔的市场,因而使以往的生产、分配、消费制度发生了根本转变。这种转变导致人口、资本向城市集聚,形成城市化运动、社会分工细化和职业结构变化以及地区之间和阶层之间大规模的社会流动。

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不可能在真空中进行,必须以一定的地理空间为载体。经济活动的行为方式及产业结构影响着人类社会的空间布局,从而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方式体现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从历史来看,英国是以蒸气机为动力从轻工业开始进行产业革命,而日本走的则是另一条道路,总体上是从国营重工业开始的。两国的工业化道路不同,其城市化的进程速度也不同。一般来说,轻工业属劳动密集型,而重工业属资本密集型,所以两种发展战略所引起的工业化对劳动力的吸引能力是不一样的,导致城市化速度也不同。英国在产业革命20年后(1851),城镇人口就已达到全国人口的一半。而日本在产业革命20年后,城市化程度只有24%。

3.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状况及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性

我国自90年代以来,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每年GDP平均增长率在12%左右,令世界瞩目。然而,作为一个长期经济落后、基本属于农业社会的国家,在对于当前经济发展态势感到乐观的同时,也应当保持相当的冷静。根据有关分析,尤其是1992年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增长的主要成因,第一是以投资推动为明显特征,第二是外贸出口的迅速扩大。但是,这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我国经济结构的组成还处于相当落后的阶段,这并不足以推动我国经济走向良性发展之路。

70年代末,由于长期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导致农、轻、重比例失调,农业基础薄弱,轻工产品供不应求,居民消费长期受到压制,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严重落后。1988年,我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通货膨胀,结构失调被认为是主要原因。在1990年全国经济恢复高速增长的时候,人们逐渐认识到国家的产业结构的重要性。对经济进行软着陆,其目标在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经济总量已达到相当的规模,正在告别“短缺经济”。经济发展水平和客观经济运行机制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已逐步由供给方转移到需求方,市场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如果不顾市场需求而盲目追求过高速度,无论是在宏观层次,还是在微观层次,都难以维持下去。

从许多方面来看,劳动力、资本的增加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因素已达到了一定饱和程度,对经济发展的促进能力趋弱。从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如韩国及东南亚国家)经济腾飞的经验来看,在非均衡条件下实施的产业结构转变,以及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的引进,是这些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两个主要因素。因此,对我国目前经济状况来说,产业结构调整成为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重点。

90年代以来,在经历了一段高速经济增长之后,我国客观的经济运行也表现出产业结构变动的新趋势,轻工业增长速度减缓,而重工业增长速度重新提高,经济结构再次趋于重化。1994年颁布的《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充分体现了我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客观要求,其中规定继续将农业、基础设施、基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发展重点,将机械、电子、石化、汽车制造和建筑业列为支柱产业,在我国走向2000年和2100年的新一轮长期经济发展战略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其中最重要的战略措施之一。

4.我国城市发展状况及所面临的结构调整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城市建设也取得了迅速发展。城市在国民经济中的中心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自1991~1996年底,我国城市数量由470个增加到666个,城市化水平由13.4%增加到28%,城市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从48.8%上升到68.6%,城市人均国内生产值提高了3倍。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大部分城市发展迅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增长与扩张。

虽然这几年我国城市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更多的是表现在人口增长与规模扩张上,城市发展的总体水平还比较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远。即使与亚洲发展地区相比,1996年,我国上海、北京、广州等市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2684、1806和2673美元,而新加坡为34220美元,香港为23123美元,差距在10倍以上,同时,城市基础设施过于薄弱,且投资大、效益低,相对于经济发展是滞后且不平衡。自然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交通阻塞等情况困扰着大多数城市的发展。

自1993年实行经济软着陆以来,我国的城市发展也进入了相对平稳的时期。由规模扩张转变到内部优化的阶段。经济发展对城市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城市的发展。同样,经济体制改革与城市政策的调整也是相辅相成的。在经济大形势下,我国城市建设如何发展,已成为城市发展政策的重点和难点。

城市的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是城市生活繁荣稳定的根源,同样,城市的良性发展也是经济增长的保障。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经济的结构与发展状况决定了城市结构的诸多弊端,而城市发展的滞后也制约了经济的腾飞。如何处理好经济结构调整及其在空间秩序的关系,首先要有一个比较、学习的过程,从发达国家及条件相近国家的发展过程中汲取经验与教训,然后再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城市发展方针。

二、产业结构变革及城市发展阶段的分析

1.促进产业结构变革的因素

经济结构可以被定义为不同部门中劳动、资本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及使用,而产业结构则是不同生产部门在经济结构中的组成比例,产业结构的转变体现出经济结构的各个方面所发生的变化。按照结构主义的观点,这种变化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生产的增长。反过来说,产业结构的变革又是由国民产出增加及其他一些相关因素的作用所引起的。这些因素包括资本和劳动技能的积累、因收入水平提高而对需求结构产生的影响、产业之间比较优势的变化,从广义上讲,还包括生产率的提高以及政府政策对资源分配的影响。

市场经济的根本原则是由“看不见的手”按照市场原则配置资源,要求资源在最好的地方得到利用,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更多的收益。而产业结构调整,即资源在各生产部门之间有效的替代与重组。简言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产业结构变化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一些:

(1)生产率因素:生产率高的部门必然替代生产率低的部门。

(2)要素供给因素:生产要素供给充足的产业替代生产要素供给趋于枯竭的产业。

(3)技术促进因素:技术促进产生新型产业,从而引发原有产业结构的改变。

(4)需求因素:某种产业的发展并不是无止境的,而是受到市场需求的制约。对某类产业市场需求的增多或减少,导致产业的兴衰。

(5)贸易因素:对外贸易中处下风的产业,被别的地区的产业所取代。

2.现代城市是现代产业革命的直接结果

在经济史中,产业结构存在着三个大的转变阶段:①初级产品生产阶段。②工业化阶段。③经济发达阶段。每个阶段中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的产业就是通常所说的三种产业。第一产业主要指初级产业,如农业、矿业等等:第二产业主要指制造业,也包括重工业和轻工业:第三产业为社会基础设施及服务业等。产业之间的替代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替代关系,而是指对经济增长重要性的替代。同时,在各阶段中,不同要素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工业革命导致第二产业对第一产业的替代,制造业替代农业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城市工业的形成,在城市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城市越来越成为人口、资本的引力中心,推动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浪潮在世界范围内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空间结构,是现代社会的起源。

现代工业革命起源于英国,因此英国的城市发展长期以来倍受关注。以英国首都为例,伦敦长期以来作为英国最主要的港口城市,既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又是区域经济中心。自17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发展速度惊人。人口由1600年的20万发展到1801年的200万,规模为巴黎同期人口的两倍。1750年,全国11%人口居住在伦敦。众多的城市人口为制造业和商品加工提供了巨大的市场,使伦敦不仅成为经济增长中心,又是消费中心,为农业和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自1650年至1750年,全国农业需求增加75%,迫使农业寻求产量的提高和技术的改进,导致农业革命。其结果一方面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更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使之不得不向城市集聚。

为了应付城市不断增长的人口压力,道路交通发展起来了,从而为城市在供给与需求之间加强了联系;现货交易越来越不适应大规模的贸易要求,金融业随之发展,城市越来越成为经济的枢纽。技术革命和农村社会的变迁是工业化,城市化的直接原因,而城市的急速发展反过来突出更多的需求,从而促进工业革命的深入进行。

3.工业社会中产业更新周期及其空间变化周期

工业社会的发展并不是均质的、匀速的,经济的增长体现出一定的周期性,产业结构平均50年发生一次大规模的变革,而技术更新则在其中起了巨大的作用。每次产业变革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产生一批新产业,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表1),并形成新的空间特征(表2)。

产业的更新同时也导致空间结构在时间上的变迁。从典型发达国家城市发展过程来看,产业空间变化主要经历三个阶段:

发展阶段:经济实体在某地产生,产业逐步生长,就业机会增多,剩余空间逐渐被侵占。新的人口由其他地区吸引而来。投资者建造新的居住设施,并在新产业中进行投资,以此保证有足够的劳动力和资本来扩大生产。

成熟阶段:当地产业仍有盈利,少量产业迁移至其他地区。同时,一些新的投资趋向其他空间不太拥挤的地区,并带走当地的一些资本积累。就业机会保持稳定的状态,当地人口条件改善,生活稳定。

衰退阶段:当地产业逐渐衰退,虽然对当地产业仍会有一些新的投资,但就业机会逐渐减少。剩余空地得不到开发,由于高额的房地产价格,新产业较少进入该地区。同时适应新产业的劳动力在当地较少。这时,原先居住环境开始衰落,许多高收入、高技术的人员逐渐外流,而一些低收入、低素质的人员从低档居住区移入,造成社会环境质量下降,导致外流人员增多。由于当地制造业的衰退,工人一旦失业后很难找到再就业的机会,他们或者继续失业,或者迁往他处。住房环境持续恶化,居民缺乏维护住房质量的能力,环境的恶化导致年轻、高层次的人员不断外流,使当地人口不断老化、低收入、素质低下。

产业结构的变迁反映到城市空间结构发展过程上来,体现出一般所认为的城市空间结构的三个发展阶段:

阶段一:人口受到中心城市的就业机会、良好的教育和服务的吸引,向中心城市核心集聚。

阶段二:城市核心不再提供新的就业机会。由于社会经济提高和交通运输的发展,西欧和北美的一些城市在50~90年代开始郊区化。

阶段三:是更为复杂的阶段,一方面郊区化仍在持续,同时也有从郊区向城市中心区的回迁,在农村则有反城市化(COUNTER-URBANIZATI-ON)的趋向,即人口受城市影响之外的农村地区迁移。这不是郊区化的进一步发展,而是200多年来城市化的相反过程。由于远程电子通讯的发展,一些经济行为在空间距离上的要求减少,使人们可以更加远离城市。(图1)

三、产业结构变革与区域空间发展

1.中心一边缘的产业传递特征

如果以单个的、抽象的产业发展模式和城市发展模型来函盖所有城市发展的状态,将是很不恰当的。事实上,由于产业发展的自身特点,从区域的角度来看,产业空间发展是不均匀的。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于50年代提出增长极理论。与古典经济学家的均衡观点相反,佩鲁及其追随者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认为,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它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形成一定的中心区,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边缘区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

经济增长由中心向边缘扩散,在实证经验中得到了广泛的说明。当一个产业的生产由创新阶段转入到扩展阶段,并且市场需求旺盛时,仅仅靠原有的生产点的扩建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这样,创新的企业就要通过到外地设厂或者技术转让来扩大生产规模。否则,创新的企业可能由于其他企业推出更新的产品而丧失获取高利润的机会。

同样,对于处于普及阶段的产品来说,其工艺技术已经标准化,而且市场需求已接近饱和,结果造成生产这些产品的中心区企业在边缘区企业的成本优势面前丧失竞争优势。因此,中心区势必要以出售设备和向外迁移的方式,把本地区失去竞争力的产业向边缘区转移。

促进经济扩散的因素很多,从中心区来说,制造业从中心国家(地区)向边缘国家(地区)转移,是因为在中心国家(地区)的盈利可能性降低了;同时,中心国家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竞相发展新产业,而落后产业则逐渐被淘汰。另外,中心国家的劳动力价格昂贵,导致制造业的利润降低。

从边缘区来看,由于交通运输发展迅速,远程通讯技术加强,生产任务日趋分散;复杂的生产可以分解成许多简单的任务,因此,只受过简单训练的工人即可能达到较高的生产率;国际间资本流动性增强,国际金融渠道日益畅通,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形成,并更方便地将低盈利的产业布置到边缘区;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的压力下,实行各种优惠政策,从而吸引来自中心区的产业扩散。

2.经济传播的空间特征

科技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调整。进入80年代以来,一场新的技术革命迅速席卷西方发达国家,也广泛地波及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和影响之下,从1985年起,世界性的产业结构调整迅速形成新的浪潮。

在当代国际分工体系中,存在着三个不同的技术构成层次。处于最高层次的是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近年来,由于它们在高科技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性发展,逐步建立起一批以微电子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在这次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中,这些国家着重于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研制,产业结构朝向高技术密集型与知识型方向发展,同时把那些资本密集、技术密集与劳动密集型结合的产业大量迁往劳动成本较低,而劳动力素质较好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处于中间层次的是过去20年间迅速崛起的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包括亚洲“四小龙”。它们原来曾积极接受从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因势利导发展自身经济,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经过一段时期的经济成熟发展之后,它们也到了产业升级换代的调整时期。它们一方面致力于发展高科技产业,一方面则准备将那些劳动密集型、半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

处于第三层次的是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它们主要接受前两个层次国家和地区的资金和技术的转移,发展一批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劳动密集相结合的产业。

从空间变化来看,经济发展体现出越来越强烈的区域性,许多的经济活动、生产、就业已跨越国界,逐步体现出区域的整体性。北美经济圈、欧洲经济圈、环太平洋经济圈的形成,标志着经济发展区域化、全球化已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同时,产业结构在空间上的调整,使区域空间也处于一种动态之中。即使中心地区的经济发展,也随着产业变动而表现出不同的空间变化。

美国在过去20年间,经济中心已由东北部向南部和西部迁移,加州硅谷由于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从传统经济中心吸引大量的人口,形成了包括洛杉矶、凤凰城、达拉斯、福特伍什、亚特兰大和迈阿密等代表新兴产业的阳光带城市(SUNBELT CITIES)。而以波士顿、纽约、芝加哥、费城等代表的、以制造业为传统的霜冻带城市(FROSTBELT CITIES)的中心地位正在遭到替代。

在欧洲,从伦敦到德国鲁尔区,再穿越法国,以及比利时和荷兰的大部分,这是19世纪欧洲传统的以制造业为主的中心地区。而最近另一条被称为橄榄带(OLIVEBELT)的发展带,以20世纪后期的新兴产业为特征,从意大利北部开始,穿过法国南部,进入西班牙东北,成为另一条繁荣地带。而希腊、南部意大利、西班牙大部、葡萄牙、爱尔兰以及苏格兰北部则逐渐沦为边缘区。

四、发展中国家产业变革及其空间特征

1.工业化进程的代际划分

以往对于城市发展的研究和经济发展研究往往集中于发达国家。马克思认为“工业较发达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而美国经济史学家格尔申克隆提出在工业化过程中,后进国家并不总是步先进国家的后尘。

从工业革命以来的历史来看,世界各国的工业化过程可分为四个代际:

第一代工业化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英国实现的,即所谓“古典工业化模式”。第一代工业化国家是中心型工业化,同时也是一个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体系重新组合过程。其工业化的实现主导产业是日用消费资料工业。当时国际分工模式以本国消费资料工业的专门化而展开的,同时强迫后发展国家负责第一产业的专门生产。

第二代工业化是19世纪中叶在法、德、美等国开始的,它们受到英国的影响。第二代工业化国家是半中心型工业化,表现为在英国霸权体制下。这些国家一方面制造出本国外围的边缘性部分,一方面又对英国的霸权体制提出挑战。第二代工业化的产业组织在消费资料工业基础上,增加了生产资料工业的发展。

第三代工业化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意、俄、日等国。到这一时期,完成了工业化的国家同时也实现了其自身的帝国主义化,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没有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几乎全部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第三代工业化同时受到来自中心和半中心型工业化国家的许多影响,被迫形成依附型工业化的边缘区;但又将被排斥于资本主义体系外的殖民地国家纳入自己的边缘区,从而使自己成为半边缘国家。第三代的工业化主导产业加上了化工、精密机械、汽车、电器等耐用消费资料的生产。

第四代工业化发生在20世纪后半叶,主要是那些从殖民地、半殖民地状态中解放出来的国家和地区,如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东南亚诸国、墨西哥、巴西、中国等。这一代的工业化基本上是在帝国主义的背景下实现的。其民族资本主义几乎破坏殆尽,基本上要依靠本国和外资的结合来实现工业化。第四代工业化同时接受中心、半中心甚至外半边缘国家的许多影响,无法逃避资本主义体系的束缚,因而被迫沦为依附型、边缘型工业化。由于发达国家在高技术及信息业和服务业等新产业方面的发展,使得发展中国家必须应付先进发达国家生产技术本身的高度化和战略化。因此,国际分工的范围拓宽了,其形式多样化了,依附与发展的关系也更加复杂了。

2.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特点

大多数作为第四代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在其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环境与前几代工业化国家有着明显的区别。作为先进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在进行工业化进程时,其经济实力要比周边地区高出许多,这种发展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自发的,从而可以进行一种均衡、协调的发展。而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首先面临的就是一个既定的世界秩序,一个落差极大的国际环境,而且必然处于世界经济发展的边缘区。

面对新的全球环境与经济形势,发展中国家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自己的发展余地;①在全球一体化的前导下,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的伸缩性较高,落后国家可以借用先进技术来进行迅速发展。②国际贸易环境越来越通畅,发达国家的许多游离资本和闲散资本可为后进国家的发展提供条件。③国际分工使许多产业由中心区向边缘区扩散,为后进国家提供发展机会。④一般后进国家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且有各自资源特点,从而有条件进行发展。

但是,由于边缘区的发展更多是外向型的,而不是如工业化国家那样,产业之间有强大的联系和自我持续发展能力。因此,虽然后进国家存在追赶发达国家的可能性,但却不能轻易变为现实。这是因为:

(1)与工业化前夕的发达国家相比,后进国家人均产值水平低得多,不能为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

(2)后进国家虽然劳动力丰富。但实际上这些国家为达到初步工业化所最必需的熟练劳动力却是很少的。在后进国家时里,不一定是劳动力价廉而资本价贵,有时情况可能正好相反,从农村解放出来的适用劳动力反而稀缺,而资本来源却相对丰富。

(3)后进国家都面临较高的人口增长率,而欧洲许多国家在工业化初期通过大量移民,把过剩人口迁移出去,并通过武力扩张进行资本疏散,从而缓解工业化某些紧张状态,而如今后进国家不可能再走此路。

(4)先进技术的引进也是有限的,有些技术的引进反而可能加重后进国家的问题,如强调节省劳动力的现代技术可能并不适用于劳动力过剩而其他因素如土地和水源不足的国家。

(5)许多后进国家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不能适应现代化生产的进行。

因此,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存在着许多障碍。虽然许多发展中国家,如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NICs)近几十年来的高速增长,引人瞩目。但这种发展常常因其自身缺陷而很难持续。1997年以来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充分说明了过度依附于他国经济,而忽视自身结构均衡的诸多弊端。

3.发展中国家产业空间特征

经济发展中的冲刺状态也常常导致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空间布局中诸多问题:

(1)后进国家引进的分工产业常常集中于特殊政策的经济特区,导致工业飞地的出现。这种飞地不能整合于国内经济体系,结果产生一种畸形的工业化,一旦国际气候变化,或这些加工业转移到其他地区去,工业飞地就会萎缩。

(2)国际间分工的引进由于在后进国家不可能均衡布置,结果会加重后进国家区域间的不平衡,导致更多的社会问题。

(3)后进国家的基础设施往往很薄弱,由于过度的工业化进程,使固定资产投资把握不准,导致金融危机,同时也会导致其自身产业的衰退。

(4)许多发达国家由于工资支出增长和环境限制,结果使劳动密集的,特别是污染严重的加工工业转移到后进国家,其目的是将这些产品重新返销这些发达国家,从而导致后进国家短期内城市化速度过快,地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日益失衡。

格尔申克隆在考察了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过程之后,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越是落后,工业化的起步就越缺乏连续性,往往呈现出大冲刺形态。一个国家的经济越是落后,本国的经济结构就越不可能为成长中的工业提供一个持续扩展的基础,在其工业化过程中强调大工厂和大企业的倾向就越明显。对生产性生产就越强调,从而忽视消费性生产,人民消费水平的压力就越沉重。

五、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及城市发展趋向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产业结构转变对经济发展的促进能力随经济发展水平而变。同时,不同阶段、不同部门、不同要素的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不同。因此,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发展过程具有实质性的区别。根本原因在于在发展过程中,两者结构关系不同。古典主义的观点更符合发达国家的发展情况,而结构主义的观点更接近发展中国家的情况。产业结构转变对于发展中国家具有更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作为后发者,发展中国家要素市场非均衡现象更加明显,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促进经济发展更为重要。

1.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形势

1950~1980年期间和80年代以后这两个时期,我国工业化有着根本区别。1950~1980年期间,我国工业化主要靠本国的自然资源条件、能源、原材料和农业方面的发展,其需求则以国内市场为主,通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保护本国制造业的发展。依靠大量廉价劳动力的生产,出口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制造业产品。

80年代后,由于新技术、新材料的迅速发展,制造业本身工艺过程的变化,导致工业化方式完全改变,我国原有自然资源条件和廉价劳动力所形成的比较优势难以维持其竞争力。产业结构能否适应环境因素的变化,是工业发展的关键。而国际环境的变化又使我国的结构调整面临更多的困难,诸如:

(1)市场范围由国家或地区的内部转向全球。全球化的趋势是把要素由过去的在一国内的配置变为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而市场经济的根本点是按照市场原则配置资源,这就要求资源在条件最好的地方得到利用。中国由于正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国内还没有很好形成一体化市场,却处于迅速开放与面对全球性市场的新形势,不免在市场机制方面存在许多不适应之处,导致工业经济效益下降,资金循环不畅等诸多问题。

(2)发展资源不足,第一产业薄弱,导致发展的基础不稳,这首先表现为农产品供应不足。由于耕地面积限制,在无重大技术突破实现大幅度提高粮食单产的条件下,我国农产品在总量上的供需缺口将长期存在。其次,能矿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相对不足,不仅人均占有量低,而且结构差异大。

(3)我国的传统产业结构依赖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但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我国一这方面低层次劳动力大量剩余,另一方面能够整合于世界经济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却严重缺乏。

(4)中国地区间发展差异较大,决定了不同结构转换的不同特点。一些地区的发展可能还处于在工业化初级阶段,而另外一些地区则可能跨越或部分跨越重、化工业化阶段,谋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2.我国未来产业政策的方向及空间政策所面临的挑战

从世界范围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增长速度逐渐放慢,而高技术产业和资金密集型的制造业增长速度日益提高。因此,加快技术进步速度。提高劳动力质量在吸引外资方面显得特别重要。

我国今后的发展势头将主要取决于对机遇的把握程度。如果不注意提高增长质量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不能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那么,随着经济的发展,廉价劳动力优势将逐渐丧失,而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对于经济发展的制约将日益严重。

由于我国的实际国情,在未来几十年间,经济发展仍将保持第二产业领先发展的格局,第三产业基本处于支持第二产业发展的地位。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一方面要求制造业、加工工业的高度化,提高竞争能力,积极融入国际分工体系,接受产业传播。另一方面更依赖于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建设,并谋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形成我国自身完备的产业结构,为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产业的空间布局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近期发展的起步点和远期的持续性。这需要从国际环境和国家宏观布局政策、地区资源及其他区位条件的分析入手,探讨什么地方应该和可能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核心区,并从一般区域发展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其合理的发展战略和模式。

产业结构的变迁及其带来的区域环境的变化,使得我国城市发展政策面临更多的难题,诸如:

(1)城市发展更难预测:在内向型经济体制中,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取决于资本及劳动供给的增长和技术的进步。而我国由于客观因素,经济发展不得不在一种非均衡的状态下开始现代化进程,因而区域之间的因素日趋重要,资本、劳动力流动方向更为广泛,更为频繁,从而使城市发展方向更难把握,发展状况更难预测。

(2)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行,使各个城市成为一种经济实体,城市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而外向型的经济形势又使得城市之间必须保持良好的区域关系,在积极争取自身发展的同时,又要维护公共利益。这使得城市政策不仅容易充满矛盾,而且很难把握方向。

(3)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因果关系,但是根据我国特殊国情,一方面,由于农村体制改革,农村生产力得到提高,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由于城市产业结构落后及产业变化特征影响。城市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不足,使得城市化不可能顺利进行。我国经济发展必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要背负沉重的人口包袱。

(4)由于区域流动性增强,国际间分工体系日趋明显,城市产业发展很难把握,再加上新的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空间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力趋弱,使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度量很难把握,既不能拖经济建设的后腿,又不能超前建设,重复建设,导致不必要的浪费。

新的经济环境及形势使得我国众多城市的发展政策都面临着沉重的责任,在城市发展的方向以及度和量的掌握上都出现了新的问题,这说明我国原有的计划经济模式下的城市规划体系不得不面临深层次的改革,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标签:;  ;  ;  ;  ;  ;  ;  ;  ;  ;  ;  ;  

产业结构变化与城市发展趋势_城市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