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的知青岁月,使习近平主席得到了应有的历练,在那“风起云涌”的文革年代,受到时代的影响,习近平被迫上山下乡,但正是由于此次变故,他才能找到自己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正是习主席在知青岁月中习以为常的事情,“跳蚤关”“饮食观”“劳动关”“思想关”也是他必经的路,这些东西正是奠定了习近平将来的路的重要基础。
从北京到梁家河,从少年到青年,从懵懂无知到确立世界观、人生价值观,从干农活到办沼气,从修路到建立淤地坝……习主席一干就是7年,这7年,是受苦受累的7年,是踏踏实实干出来的7年。七年的知青岁月,习近平亲身体验过农村艰苦的日子,亲眼看见过中国最贫困、最原始的生活。他肩上所承担的有生活、体力、心理上的巨大压力,但正是他的坚强,才能使他成为一个饱含人身酸甜苦辣,胸怀为民谋福利的抱负的青年。这也由此让他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从旁人讲述的故事中,我们足够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习近平艰难困苦却又充满光辉的知青岁月。爱读书,广泛思考是家风之影响;沉着、稳重是不断磨砺出的性格特点;敬重革命先辈是心灵的慰藉;为百姓做实事则是内心永恒的道路……
当今,我们的经历可以说是与习近平的经历大有不同,每一个独一无二的经历才能形成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处事风格等。生活的时代大有不同,但中华民族绵延不断、长久不衰的原因,正是由龙的子孙不断自我奉献。即使时代不同,我们仍可以汲取习主席的品质进行学习与发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不管何时看来,习主席是一位志存高远,在贫困落后的黄土高原卧薪尝胆,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自己人生的第一站的中华榜样。习主席在陕北高原严酷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劳动生活中,锻造出了坚毅刚强的高贵品质和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相比之下,我们的生活比以前更加优越,但我们要面对的考验也相当巨大,象牙塔的生活不是一生的生活,我们势必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我们应当受到各方面的磨练,且是必须受到各方面的磨练,艰苦奋斗,玉汝于成。
同样,不忘初心,我们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势必要了解国内外的基本情况,贴近人民、贴近基层也是自我修养提升的一个过程,真切感受到人民群众的冷漠与甘苦,把自己当成人民的公仆,将为人民做实事作为奉献的根本。
当年,习主席在农村相对宽松的自由的社会环境中坚持读书学习,积淀了丰厚的知识文化与理论素养,他把读书学习当作丰富插队生活、充实精神世界的意识与习惯。当今,电子产品逐步成为“主人”,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也不失一种悲哀,这就要求我们坚持读书学习,因为好学才能上进,我们的先辈无一不是依靠学习才能达到现在的繁荣,同样,我们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不仅如此,习主席敢说、敢做、敢担当,这也是当今社会严重缺少的,“渣男、拜金女、扶不扶”等问题都与之有很大关系。习主席在自律方面一直是众人的榜样,他常说:“正人先正己,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他就是这样,工作上首先严格要求自己,然后再严格要求别人,善于团结同志,关心群众。这也是改善个人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的关键。
习主席在知青岁月中所体现的精神品质不止这些,我们仍然有很多需要去学习,知青岁月可以说是习主席一生宝贵的财富,有好多事情不是只言片语能说出来的,很多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寻找属于自我的“知青岁月”,也是生命中一件充满乐趣以及提升自我的必经之路。
作者简介:张天周(1998-),男,本科生,主要从事车辆工程和文学创作。
论文作者:张天周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知青论文; 主席论文; 岁月论文; 习近平论文; 人生论文; 先辈论文; 品质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