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几个问题的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问题论文,经济体制改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推进改革既需要解决实际操作上的一些难题,更需要澄清在重大问题上的认识,统一思想,才能加快步伐。
(一)加快改革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关键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就要统观全局,从整体上把握三者的内在关系。改革、发展离不开稳定,稳定是改革的保证,改革的落脚点是发展。“稳中求进”是对三者关系的一种具体表述:在稳定的前提下,通过深化改革,追求经济社会的发展。“稳中求进”并非削弱改革的势头,而是对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中,改革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改革的决定性作用表现在,它不仅要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许多重大问题,而且还将为下世纪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直接动力,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江泽民同志在《悼词》中明确指出:“我们一定要按照邓小平同志的教导,把深化改革作为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进一步推进整个事业的关键。”
针对当前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抓稳定就必须深化改革,扭转企业经营状况,同时要解决有效需求不足,加快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也就是说,当前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中,经济方面的有效需求不足和改革不到位,正成为主要矛盾。我们要的是改革中求稳定,发展中求稳定,是积极地稳。为此,要处理好经济发展速度与抑制通货膨胀的关系。什么是适当的发展速度?发展中国家的一般规律是高速度增长与通胀并存,二者只能兼顾,寻求最佳结合点,不可能速度又高,物价水平又低。我国前些年通胀率较高在相当大程度上是主动进行价格改革所引起的结构性价格变动的必然结果,扣除统计上的水份,实际增长率没有那么高。目前的物价增长水平又嫌过低,因此,要围绕扩大有效需求,适当刺激经济增长。
我们所说的经济增长,应该是实实在在的有效益、有质量的增长,要建立在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上。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密不可分,只有抓紧经济体制转变,才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最突出的问题:一是生产不适应市场需要,产销率低,库存比重高;二是投资盲目性大,“大而全,小而全”,重复建设现象严重。这两个问题的深层原因是结构不合理也是资源配置不合理问题,归根结底是机制问题、体制问题。因此,要真正从根本上克服生产和投资不适应市场的现象,必须加快国民经济市场化的进程,加快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正是在发展集约型经济的口号下,目前许多地方竞相上汽车、石化、电子项目,重复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已经和将要造成巨大的浪费。实践证明,离开经济体制转变去谈论和实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很可能会重新陷入计划经济的框架之中,实现两个根本性的转变也会落空。
(二)关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基本形态,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公有制为主体,集中表现为公有制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家和集体是全部土地和自然资源及大部分资本的所有者。我国目前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在继续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前提下,应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态作出总体判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的基本形态有公有制(国有、集体)和非公有制(个体、私营、港澳台资和外资)两类。我国现阶段的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组成部分,它们通过平等竞争,共同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重要的是把握好四点:一是在社会总资产中要保持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资产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三是国有经济对整个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四是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企业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是就全国总体而言,在有些地区或行业可以有所差别。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国有经济主要控制国防、高新技术和国民经济的骨干产业;在金融、外贸和社会公益事业中发挥主体作用;在竞争性行业,国有经济可以用控股、参股等方式起主导作用,用少量的国有资产去控制和影响更多的社会资产。
改革不是要削弱公有制经济,而是要发展壮大公有制经济。以公司制为基本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就可以有效地达到这一目的。有人担心国有企业采取公司制——股份制的形式,是不是会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我们知道,所有制与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同一所有制形态在不同企业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在同一企业中,可兼容不同所有制的不同实现形式或采用同一实现形式。不同所有制的共同实现形式可分为:独资、控股、参股。企业根据财产的组织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合伙企业、合作企业、股份合作企业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所有制经济成份将在绝大多数行业和绝大多数企业同时并存,财产混合所有的经济单位将成为普遍现象,单一所有制的企业将相对减少。
股份制是财产的组织形式,股份公司是企业的具体组织制度。私有制可以利用,公有制也可以利用。换句话说,既不姓“公”,也不姓“私”。股份制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财产组织形式,实践证明,股份制是我国公有制经济可以采纳的一种企业财产组织形式。股份制试点十多年来,这一企业财产组织形式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能力已被实践所证实。
股份合作制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组织制度,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后,我国劳动人民在改革实践中的又一个伟大创造。它是兼有股份制特点的合作经济制度,是合作经济在现阶段发展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其主要特点是:职工在共同劳动的前提下,以股份制形式共同投资,不向社会公众募股,集体占有、共同使用生产资料,股东不得退股,实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和民主管理,实行一人一票制,分配方式是按劳分配与按股份红相结合。
我国《宪法》规定,无论城市合作经济还是农村合作经济,都属于集体经济。由于股份合作经济是合作经济,因此它是集体所有制即公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有人指责国有小企业改造为股份合作制企业是私有化,使国有资产流失。经过对广东顺德、山东诸城等地的调查,这种指责毫无根据。还有的主张股份合作企业必须设立集体股,琐就不能认为是合作经济。我认为,在实践中,原有企业改制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可以设置集体股;新设立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则不可能,也没有这种必要。因为,集体股设置与否,只是合作方式不同,并不影响其合作经济性质。合作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资金与资金合作,可以是资金与劳动合作,也可以是劳动与劳动合作,还可以是劳动与实物合作。我国50年代农业生产合作社,就是劳动与劳动、劳动与实物、资金的合作。股份合作制,实际上是对50年代农业合作制的继承和发展。其精髓是吸收了股份制的合理因素,使企业的发展更具活力。
股份合作制尽管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但这是群众的创造,实践证明是有效的,因此我们要支持它健康地发展,并赋予其法律地位。
(三)关于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质是搞活国有经济,而搞活国有经济的关键是搞活国有资本。由搞活单个企业到搞活整个国有经济,由搞活国有经济进一步到从整体上搞活国有资本,是对国有企业改革认识上的两大飞跃。要坚持通过存量资产和其他经济资源的流动重组,实现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使国有资本不断向社会经济效益较高的领域集中。只有重视国有经济质量的提高、结构的调整和布局的合理,才能发挥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为顺利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要以城市为依托,充分运用现代市场经济资本营运的方式,实现结构调整和优化,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同时,必须切实解决历史遗留的国有经济内部的条块分割、不良资产比重过高、富余人员过多和企业办社会等问题,并要下决心为之付出必要的成本和代价。
对于老工业企业、老工业基地城市和贫困地区,国家应采取特殊政策。例如,建立老工业企业扶持基金,在老工业基地城市建立类似于浦东新区的发展基金,等等。
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完全正确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概括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四个基本特征: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应继续坚持和完善。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两权分离、有限责任、市场融资、公众监督,是现代公司制企业的特点。从我国的实际来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难点和重点是:(1)形成企业平等竞争、 优胜劣汰的机制;(2)形成职工就业双向选择、能进能出的机制, 这需要创造劳动力市场的平等竞争环境;(3)形成经营管理人员择优录用、 凭实绩晋升的机制;(4)形成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群众互相制约、 互相激励的机制;(5)形成国有资产监督、运营和保值增殖的机制。
国有企业改革是个过程,在短时间内完成这样一次改革是不现实的。从现实状况看,由于长期计划体制的结果,企业适应市场的应变能力很弱,结构不合理、产业水平低、重复建设等问题相当严重;计划性的就业分配制度,使国有企业富余人员超过2000 万, 每年冗员支出大约2000亿元以上;国家长期缺少资本金投入,企业自我积累能力很差,资产负债率实际已高达80%以上;加上企业承担的社会职能以及社会保障无法适应转轨需要,使国有企业改革难度较大。从市场经济规律看,在整个转轨过程中,要伴随着一批企业发展壮大,一批企业破产倒闭,一些工人下岗失业,并重新再就业。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既便国有企业改革的阶段性任务完成,结构调整得到优化,也只是相对的,只要是搞市场经济,就要不断地调整,不断地改革。对此,要有足够的认识并加强宣传,提高社会各方面特别是职工的承受能力。
(四)关于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
机构改革既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紧迫任务,也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条件。目前,政府机构改革滞后是制约国有企业及其它领域改革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政企不分、政资不分,导致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和营运主体的关系不顺,政府干预过多,企业经营自主权难以落实;在投资领域,政府行政行为过多,市场导向薄弱,导致投融资体制改革难以深化,要素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发育迟缓;缺乏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导致部门之间的利益难以协调,影响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深化,等等。因此,不改革政府机构,各项改革就难以突破。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政府机构,是实行经济体制转变的当务之急。
政府机构的改革要着眼于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重点是把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与所有者分开;把国有资本出资人职能与企业生产经营职能分开;把行政管理职能与事业单位管理职能分开,即要政资、政企、政事分开。当前,转变政府职能要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以法行政。政府管理经济的重点由项目额度的直接审批制转为工商登记制和备案制,以及事后追惩制。政府通过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确定奋斗目标,用产业政策、地区政策和经济政策(财税、金融政策)对投资主体——出资者和市场主体——企业加以引导,投资主体和市场主体根据市场需求自行决策、自担风险。
第二,改善政府宏观调控。宏观调控工具公开化、制度化、规范化和指数化,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基本经验。为了提高我国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必须完善宏观调控操作的指标体系。我国宏观调控的指标体系,除了要借鉴国外市场经济国家的一些常规指标以外,还要考虑中国的国情,制订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指标。我国的宏观调控指标体系可由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国际收支、财政平衡、人口增长、居民收入等七类指标组成。在当前,尤其要在重视通货膨胀控制的同时,重视失业率的科学统计,各级政府都要采取有效措施安置好下岗的职工,实施再就业工程。
第三,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我们要建立的新体制,其基本规定性就是,市场在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不实现国民经济的市场化,就不可能完成经济体制的转变。没有公平的市场经济环境,永远也谈不上适应市场的企业行为;没有统一健全的市场体系,产业结构和分配结构就无法实现合理化。这方面我们有非常丰富的经验教训。最关键的步骤是,要使产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的价格形成反映市场供求关系。我们在商品价格改革方面已经基本上取得了成功。现阶段有必要也有可能将粮食、棉花、化肥和能源等产品价格的形成机制化市场化;同时要抓紧理顺住房、医疗和非义务教育等重要服务项目的价格;力争在2000年,使利率、租金和工资基本上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初步建立起比较规范的资本、土地和劳动力市场。
合理配置资源的关键是合理配置资金。当前,要特别重视加快培育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这是提高经济效率的根本途径,也是降低金融风险的基本举措。用行政性办法配置资金,缺乏完全信息而且无人对结果负责,资金使用效率必然低下。我国金融体系目前正处于部分市场化或半市场化的状态,最大的风险在于,除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仍在增长之外,更重要的是金融运行“双轨制”所必然造成的混乱。在公开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渠道不畅的情况下,资金就会流入黑市和灰市,一些非法的和合法的金融机构,受自身利益的驱使,不断变换形式从事这类融资活动,从而孕育着很大的金融风险。应采取堵导结合的方针,开正门、堵邪门。目前,国有企业债务负担在1万亿元以上, 靠国家财政和银行不可能解决全部问题,必须充分发育资本市场,利用社会资本改造国有企业,同时也可解决目前证券市场因供求失衡过度投机的风险。
劳动力资源的配置要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通过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规律和工资市场化来调节劳动力的流向。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亟待统一,国有经济部门和非国有经济部门,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就业条件差异很大,因此企业之间和劳动者之间在就业方面远没有处于平等有序的竞争之中。当前培育劳动力市场的关键是进一步深化国有经济的劳动就业制度改革和工资福利制度改革,使工资真实化、市场化,从而形成国内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机制。加强政府对国有企业职工再就业的组织和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通过公开、公平竞争,不断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实现劳动力供需结构的相对平衡。
第四,政府职能转变,必须先“拆庙”、“断香火”。政府机构改革要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坚持“小政府、大社会”的方向。从建立新体制的实际需要出发,撤销不必要的专业经济管理部门,合并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组建社会保障部门,充实监管和执法部门,使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由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直接管理转向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的间接管理全国性的专业性总公司也不能搞垄断,要展开竞争。在“九五”期间,要初步建立起国有资产管理、运行、监督体制。
(选自《理论前沿》97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