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坚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525000
摘要:房屋建筑渗漏水现象多发于外墙面、屋面、外墙面门边窗边、卫生间、地下室底板、侧壁及顶板等处,这些部位由于频繁处于接触水或处于迎水面,如果建设质量达不到防水标准,未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就会逐步丧失防水功能,出现渗漏水现象。本文以某住宅小区为例,总结房屋建筑工程渗漏水现象背后的质量原因,探讨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渗漏水;质量原因分析;防治措施
1 工程实例
工程位于我市,为小区住宅工程项目,建筑面积为270000m2,住宅数量共计13 栋,其中30层共8栋,28层共4栋,17层1栋。施工工期紧张,整体施工完成外墙砖粘贴后,发现部分房屋建筑防水分项工程出现渗水质量问题(曾经做淋水或满水试验),造成增加了后期物业维修保养的难度,统计整个小区,发生渗漏水现象的房屋建筑,其防水质量现象主要出现于外墙、屋面、穿楼层管道位置以及卫生间等部位。
2 房屋建筑渗漏水现象的原因分析以及治理方法
2.1 房屋建筑外墙渗漏水
现象:建筑物外墙面局部渗水,装饰面层表面出现龟裂缝,局部有开裂现象(不属结构质量问题),抹灰层局部有空鼓,部分情况发现外墙砖脱落。质量原因分析:①施工现场抹灰层过厚,或是进行大面积抹灰之前没有设置钢丝网或漏挂钢丝网;②装饰面层的分隔长度过大、面积过大或是分隔缝的深度不足;分隔条质量达不到技术标准,老化速度过快;③墙体砌块之间缝隙过大,密实度不足;④女儿墙压顶风化或是在外界温度变化下开裂形成进水渗水点;⑤抹灰底后及粘贴砖后不淋水养护,另附外墙淋水试验图,如下图;水源进入压顶下口外墙保温材料和墙体缝隙之间导致外墙往内向墙面渗漏水。
治理措施:①重新抹灰;②切除原有外墙分隔条,使用防水砂浆将缝隙填充密实,将整体墙面涂刷2~3 遍透明防水涂膜以达到防水效果;③将女儿墙压顶渗漏水部位的粉刷层铲除,进行重新粉刷以强化其防水性能。
2.2 房屋建筑屋面渗漏水
现象:屋面渗水或漏水。
质量原因分析:①竖向女儿墙和水平向屋面楼板交界位置防水卷材重叠加层未妥善处理或是防水挡板的上口开裂、接缝不密实使得降水时雨水进入防水卷材底部,积存一段时间后发生渗透过屋面渗漏;②屋面防水层的保护层存在开裂现象,雨水积聚后形成渗漏。
治理措施:①将屋面防水材料保护层用人工打凿开,清理底部存水的防水卷材,待存水蒸发、卷材干燥后重新铺贴;②处理开裂的防水挡板上口之后,使用硅胶进行密封;③清除屋面开裂的保护层,重新制作找坡以修复防水功能。
2.3 房屋建筑窗边渗漏
现象:外墙窗洞口或是周边出现渗水,窗台下口或窗顶渗水。
质量原因分析:①设计上为达到更好的采光通风效果,窗户面积设计过大,窗框与其周边轻质墙体容易在外界温度作用下发生变形导致局部开裂;两者之间的发泡剂配置不紧密,出现密封硅胶老化开裂或是窗台倒返水现象时,雨水由裂缝进入窗框周边或者两者之间的嵌填不够紧密,都会引起渗漏;②施工缝未妥善处理留下进水点;③设计中未充分考虑二次装修防水外窗台预留高度,在外窗台安装木窗台板或是铺贴石材进行二次装修时,导致窗台口外部高于内部,雨水内渗;④窗框设置的排水孔堵塞,雨水不能及时向外排出而在室内窗边引起渗漏。
治理措施:在窗框四周外侧开槽后使用堵漏材料封堵,然后使用防水砂浆进行粉刷以修复防水性能;对窗框和轻质墙体之间的嵌填材料进行重新施工;清理疏通窗框排水孔或槽。
2.4 房屋建筑管道渗水
现象:管道井周边或是管根部位渗水。
质量原因分析:①管道井未进行防水设计,水表井及水管井没有进行地漏排水设置,周边砌体底部没有制作混凝土返坎,检修中或是设备滴水而形成积水,进而向周边区域渗透;②检修后未拧紧检修口,雨水渗出后在管道井底部积存,向周边区域渗透;③检修孔或是管道接口未密封;④安装返水槛或水盘落水口时未达到水平标准,橡皮垫圈接触不够紧密。
治理措施:使用密封胶密封检修盖后重新拧紧,在管道井底部开洞排出存水;进行返水坎及水盘落水口防水检验,存在漏水现象则修理或重新安装;更换接触效果更好的橡皮垫圈。
2.5 房屋建筑卫生间渗漏水
现象:与卫生间相邻室内墙角处出现渗水。
质量原因分析:①卫生间管道施工时周边吊洞处理不善;②卫生间墙体施工未达到防水标准;③卫生间填充材料刚度不足,作为防水基层时,造成第二道防水层提前破坏或失效;④精装卫生间地板砖施工方法不正确,粘结层存在缝隙;⑤卫生间用具与砂浆层交接未有效密封处理,排水时水进入砂浆层后向周边渗透。
治理措施:将卫生间管道周边楼板凿除,涂刷2~3 遍JS 防水涂膜;重新按卫生间墙体防水规范施工;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进行卫生间地板砖精装修,确保粘结层结合紧密;采用密封胶对地漏口、坐便器与砂浆层接口处进行有效密封。
2.6 房屋建筑地下室渗漏
现象:地下室外墙体混凝土剪力墙壁渗水、连接缝渗水、结构底板局部渗水、返碱。
质量原因分析:①进行混凝土墙体浇筑时,混凝土振捣不够密实或墙体局部有裂缝存在而形成进水通道;②施工缝设置不规范,产生进水点;③穿墙管道等的封堵不严密。
治理措施:对地下室渗水点处采取注浆方式修补防水性能;穿墙管道等则需要局部开挖,然后依据技术要求重新进行规范封堵施工;对外墙体混凝土剪力墙壁不规则裂缝采取“打针”注防水化学材料结构反应封堵裂缝止水。
3 预防房屋建筑工程渗漏水现象发生的措施
通过上述工程渗漏水现象的质量原因分析,可以看出房屋建筑工程渗漏水现象发生的原因可能存在于房屋建筑施工的各个方面,包括设计、材料、技术、维护等,但是其根本原因还是质量上未能达到防水技术标准。以上所采用的治理措施,可谓治标而非治本,保证房屋建筑防水工程质量,才是预防渗漏水的根本举措。在科学合理的设计、质量优良的材料、规范的施工基础上,通过卓有成效的管理,才能有效保障房屋建筑防水性能。
3.1 保障设计的科学合理性,是预防建筑物渗漏水的前提条件
房屋建筑防水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设计的不合理,部分设计人员在防水专业知识上有所欠缺,对其缺乏系统性了解,缺乏实际现场经验,设计中往往套用防水设计规范及标准图集,未针对建筑具体情况制定实用性强的设计方案。而房屋建筑防水性能的关键正是由细部节点的设计来保障,要求对不同项目、不同的建筑结构形式以及不同建筑部位应用不同的材料和细部设计方案。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必须具备全面系统的房屋建筑防水专业知识和充分的实践经验。目前,行业设计人员在这两方面普遍有所不足,导致防水设计方案先天就存在不足。因此,提高房屋建筑设计人员防水设计水平,保障设计的科学合理是预防建筑物渗漏水的前提。
3.2 保障材料的质量和性能,是预防建筑物渗漏水的基础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房屋建筑的防水功能是由材料承担的,其具备良好的质量是保障建筑物防水性能的基础。而当前房屋建筑开发建设中,开发商为获得更高经济效益,重报价而轻材料,忽视生产厂家信誉及售后服务,为降低成本而过度压价,使得材料品质高、信誉好的生产商由于报价较高被淘汰,而材料品质低、信誉差的生产商凭借低价中标,这就难以从根本上保障防水材料质量。导致建设中使用的材料性能偏低,抗老化性能及耐久性能差,往往达不到理论防水设计寿命,房屋建筑使用一段时间后就已千疮百孔。因此,防水材料的价格比选必须建立在质量得以保证的基础之上,保障防水材料的质量和性能,是预防房屋建筑渗漏水的基础。
3.3 保障施工的规范和质量,是预防建筑物渗漏水的重点
建筑通过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来完成,施工质量是决定建筑物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房屋建筑防水施工中要注重施工技术选择的科学性,如卫生间地板砖施工,施工中布置采用干硬水泥砂浆干法,否则会导致粘结层缝隙过大造成积水;对于各类施工缝、接口部位等影响建筑物防水性能的地方都应当严格依据相关规范进行施工。此外,为尽快回笼资金,房屋开发商普遍存在压缩工期或是使用不具备足够专业防水施工能力的施工人员进行施工,从而难以保障施工质量,建筑物防水性能也就得不到保证。因而,合理设置工期,科学选用施工技术,采用专业施工人员,以保障防水施工质量是预防房屋建筑渗漏水的重点。
3.4 保障管理的有效性,是预防房屋建筑渗漏水的可靠手段
行之有效的管理,是保障房屋建筑质量的重要手段,完善的管理制度下,才能实现工程质量的提升。只有科学的管理,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才能使经济行为符合客观规律,使房屋建筑在进度、成本和质量之间取得最佳平衡。既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节约成本的条件下按期完成工程,又能保障房屋建筑的防水质量。
4 结束语
房屋建筑防水分项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众多,导致房屋建筑渗漏水现象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面对已经发生的渗漏水现象,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是必要的。然而,要从根本上预防房屋建筑渗漏水现象的发生,就需要综合考虑,从房屋建筑全过程入手,在全方位保障其建设质量上下功夫,才能真正保障房屋建筑防水性能。
参考文献:
[1]刘海忠.基于TQC 理论的建筑物渗漏原因分析与防治[D].大连理工大学,2014,08(12):187~188.
[2]陈建平.对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原因剖析及防治对策的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7(19):222.
[3]罗名友.房屋建筑墙体渗漏水的防治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0,07(22):97~98.
[4]吕红岩.房屋建筑工程渗漏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山西建筑,2011,04(13):102~104.
[5]刘一心.关于住宅建筑渗漏水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6(25):271.
[6]董建忠.房屋建筑施工中的渗漏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探讨[J].企业导报,2012,09(27):277~278.
[7]主编:丁士昭、逄宗展《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2014.4。
论文作者:王再全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7
标签:渗漏水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质量论文; 现象论文; 墙体论文; 原因论文; 卫生间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