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有望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一轮论文,我国经济论文,周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多年扩大内需系列政策的引导下,2002年以来我国出现经济增长速度
加快、经济自主性增长因素不断增强的良好势头。当前,由扩大内需政策拉动、由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的新一轮景气周期正在逐步形成。
2002年以来经济景气止降回升
2002年以来,我国经济扭转了上年增速逐季下滑的势头,出现持续加速增长态势,GDP一季度增长7.6%,二季度增长8.0%。从发展趋势判断,三、四季度仍可持续在高位运行。经济增长率止降回升并持续加速增长,多项经济指标好于预期。
1、国债投资项目建设进度加快
为了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各地纷纷加快了在建投资项目的施工进度。2002年国债资金下拨进度快,各地配套资金到位及时。2002年6月底,全国累计下拨国债资金762亿元,为年度计划的48%,而2001年同期国债累计下拨资金只有530亿元,为年计划的30%。相比之下,2002年国债资金下拨的进度明显快于上年,因此促进了2002年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同时,2001年第四季度国债资金比较集中的投放,有许多资金在2002年上半年形成投资的工作量,客观上也造成2002年基本建设投资的较快增长。
2、外需状况明显好转
受加入世贸后出口环境的改善、美元贬值、国际经济复苏等因素的影响,2002年我国出口形势远远好于预期。1—7月,外贸出口1712.4亿美元,增长16.2%,比上年同期提高9.8个百分点,累计实现贸易顺差156.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55.6亿美元。在出口增长加快的同时,我国出口产品结构也进一步优化。上半年机电产品累计出口680.7亿美元,增长24%,高于整个出口增幅近10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83.8亿美元,同比增长38.4%,高于整个出口增幅24.3个百分点。外贸出口成为拉动2002年经济增长的重要有生力量。国外需求的意外好转大大提高了国内经济活跃程度。
新一轮经济景气周期正在形成虽然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的政治因素和国际经济复苏好于预期等短期因素对当前经济增长加速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但我们认为,当前的经济增长加速不是短期现象,它更主要的是由一系列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因素促成的,因而,这次经济增长加速意味着新一轮经济景气周期的形成。
1、持续多年的扩大内需系列政策累积效应明显释放,国内需求自主性增长因素逐步增强
党中央、国务院掌握经济工作和宏观调控的主动权,经过数年努力,扩大内需的系列方针政策对国内需求的引导、培育逐步见效,经济内生增长机制增强。
从投资需求看,2002年在增发国债仍然保持前两年1500亿元规模不变的情况下,1—7月,国有及其它经济类型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794亿元,同比增长24.1%,高于上年同期5.7个百分点。从多方调查看,国债投资项目的建设对拉动社会投资有明显积极作用。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的建成拉动了民间客货运输车辆的更新换代,农村电网改造拉动了农民对小型农机具的投资,城市公共设施和道路建设拉动了房地产投资,港口、道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促进更是不言而喻。特别可喜的是民间投资开始启动,2002年上半年,集体和个人投资分别增长15.8%和19.4%,增幅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7.1和12.9个百分点;集体和个人投资对整体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为23.8%,比上年同期提高8.5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个体投资增加额为329.6亿元,同比增长46.4%,不但增长速度名列各种投资之首,而且投资增加额也大于国债投资实际到位增加额232亿元和实际利用外资增加额320.7亿元,城镇个体投资的高速增长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
从消费需求看,由于我国在扩大内需过程中,坚持投资、消费双向启动,培育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购买力,并通过国债投资项目改造了与城乡居民生活相关的基础设施,为消费升级创造条件,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连续几年不断提高的基础上,2002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7.5%和5.9%,增幅高于上年同期12和1.7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2965元,同比增长16.5%,大大高于去年同期4.6%的增幅,增速创近年来的新高。经过多年培育和引导,居民住房、汽车、旅游、通讯、教育等消费热点逐步成熟。居民汽车消费迅速增长,上半年汽车销售量达154.4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25.9%。汽车工业的快速增长,有力地拉动了工业的增长。1—7月份,汽车工业所属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13%,拉动工业增长1.5个百分点,明显高于上年同期对工业10%的贡献率和拉动工业增长1.1个百分点的水平。
无论从社会投资还是从居民消费看,2002年出现了我们多年期盼的内需启动趋势,经济自主增长因素比前几年明显增强。
2、中国成为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世界资源汇聚地之一,世界制造业基地大规模向中国转移
新一轮全球经济转移浪潮中,制造业正向我国转移。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将大大加快这种转移。中国稳定的国内政治经济环境、丰富廉价的人力资源和广阔的国内市场等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力越来越强,在吸收外资制造业大型企业方面具有很多独特优势。同时,中国自己的面向全球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已初具规模。联合国贸发会议委托进行的《2001年世界投资报告》的调查数据表明,目前《财富》500强公司中已有近400家在我国投资了2000多个项目。世界上最主要的电子通信设备、石油化工、汽车、机械设备等制造商,已将其生产网络扩展至我国。中国已经连续8年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平均每年有400亿美元以上的国际资金流入我国。我国加入WTO之后,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会把我国作为其产品制造、市场销售、原料采购、新产品研发、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基地,使得中国制造业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外商一致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增加对我国的直接投资,无论对提升我国经济增长景气,还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都是长期有利因素。
在国际国内的短期、长期因素共同作用下,我国经济在经历了前几年“调整中增长”阶段后将转入“增长中调整”阶段,经济自主性增长因素将不断增强,居民住房消费与房地产投资之间、汽车消费与汽车工业生产之间、机电产品出口与民营出口企业投资之间、外商投资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之间正在形成良性循环,由扩大内需政策拉动、由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的新一轮景气周期将逐步形成。但在我国体制性、结构性深层次矛盾没有根本缓解的背景下,经济自主性增长的基础仍不稳固。因此,当前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应当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力度,适当加大货币政策支持经济增长的强度,确保成功启动内需,并使国民经济早日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